APP下载

职业教育转型发展之路
——基于山西省旅游战略转型的视野

2022-03-18桑宁霞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转型旅游职业

桑宁霞,管 梅

(山西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教育部出台的《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教育要“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课程和教学标准,结合学校办学层次和定位,科学合理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保证培养规格。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1]由此可知,产业转型下职业人才应该既有终身学习能力,又能服务社会经济转型需要。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基于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做出具体要求,既要满足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又要服务社会经济产业转型的需要。

一、职业教育目标回应产业转型风向标

十九大以来,产业结构的特色化和智能化发展,不仅需要政策的扶持还需要竞争能力更强的职业人才。产业转型对职业人才提出的高标准迫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应与时俱进。职业教育要完成服务产业转型的使命,其目标必然要向着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方向迈进,力求与行业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山西省旅游资源丰富,其最大的吸引力在于文化。山西省陆续发展了以“旅游+文化”的形式,推出“旅游+晋商”文化项目,义利相关,品繁华商贸;“旅游+古城”文化项目,多彩民俗,品深厚文化等丰富的旅游产品。晋北、晋中和晋南联动,旅游产品丰富,但是收益欠佳。2017年,山西省彻底变革旅游战略,举办全省旅发会。全力打造黄河、长城、太行山三大旅游板块,力求以三条主线串联山西省内全部特色旅游资源,突破传统“散点分布、区片不足”的旅游格局。[2]2018年,山西省旅发委组织编制各板块发展总体规划,为三线串联的战略提供方向上的保障。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自山西旅游战略变革以来,2017年与2018年山西省接待国际游客分别为67万人次和71万人次。事实证明,山西省转换旅游发展策略为旅游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山西省职业教育在旅游产业变革之际,必须立足现实、瞄准发展趋势,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发展。深入分析旅游产业战略转型对人才各方面素质和技能的要求,不断完善旅游专业的职业教育目标规划,制定综合性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专业内在结构和调整专业发展重点,为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培养更有竞争力的人才。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转型的对接

产业转型对“职业+”人才的需要迫使职业教育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要融入“育新人”内涵。21世纪以来,终身教育理念盛行,产业转型不断升级,人才培养需要体现“综合”的内涵,即面向社会,培养职业素养;面向人人,培养创新精神和文化素养。

由山西某职业技术学院官网发布的2019级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知,其人才培养目标注重通过校企合作教学实现旅游专业服务社会、服务经济的目的。但是该人才培养目标仍有不足,重视校企协同教学,侧重专业能力而忽视以继续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创新精神等为主的“综合素质”培养。[3]

首先,新型职业人才需要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并重的职业素养。新型的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协作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我国正处在三期叠加的重要时期,专业理论丰富、技术技能精湛是产业转型升级中不可或缺的人才素质。[4]但传统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重视专业操作能力的培养,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服务经济发展的“工具人”。产业全面转型升级,产业链日益纵深需要具备新型职业能力人才的支撑。职业精神即大国“工匠精神”。“中国制造 2025”战略的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需要的是大国工匠,即要求人才能够精研专业知识、持续创新、不断学习。传统“技能至上”的理念束缚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完善,教学内容偏重技能学习,学生必然会缺乏“智造”的知识、技能创新的意愿和不断学习的动力。

其次,新型职业人才需要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学生永远是思维最活跃、潜能最无限的群体,他们是最期望参与创新的主体。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创新精神,培育创新创业的文化,与企业文化不谋而合。[5]只有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他们才能在新变革、新时代、新战略中有新思想、新工艺、新方法。

最后,新型职业人才需要培养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素养。职业教育既被称作是“离GDP最近的教育”,又被诟病为“离文化最远的教育”。职业教育中基础文化课的培养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要求,需要不断地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渗透,加深文化熏陶,使学生体验到独特的文化特色,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修养身心、通达思维的价值,培养新社会的主人翁。

(二)专业内在结构与产业转型的对接

产业转型需要大量专业对口人才的现状,迫使职业教育完善专业内在结构,专业设置要高质量匹配产业发展。只有与产业链相匹配的专业设置才能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对接。只有这样的专业才能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才能增强职业教育的竞争力。[6]新业态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兴起使得传统的专业设置不能满足产业转型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突出地域特色,适度超前设置但要与产业链匹配,与产业结构对接。

以某市旅游职业学院为例,该校以产业要素的参与来划分专业,有旅游管理、烹调与营养、酒店管理、空乘、导游、宝石鉴定与加工(营销方向)等专业,[7]涉及旅游产业六大要素。热门专业对人力资源的容纳量是有限的,这种专业设置方式易造成培养的人才精于全产业的一部分,疏于对其他部分的了解,且造成人才资源搁置,教育资源浪费,使得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匹配。在新战略的背景下,专业设置首先应该突出地域特色,服务区域经济。以山西省为例,在实施三大板块战略时,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需要文化浸润的新兴旅游业态不断涌现。为服务山西省旅游经济,该学院围绕黄河、长城和太行山的旅游资源于2020年9月新申报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以及表演艺术专业(旅游演艺方向),为山西省旅游新业态培育更有竞争力的人才。基于地域特色调整专业避免了专业设置的重复性,与地方产业发展相“接轨”。

其次,专业设置要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的要求。在进行大量社会调查总结梳理产业结构转型、岗位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学校需同政府、企业加强合作交流,以前瞻性和发展性为原则设置专业。此外,陈晨指出,职业院校可以邀请相关行业和企业参与到专业设置中,这样能有效实现专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减少因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脱节而造成的资源浪费。[8]

最后,专业设置应该与产业链相匹配。若职业教育在设置专业时一味追求产业发展热点,待产业热潮退去,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服务产业发展的效率必然大幅度降低,最终导致企业的“用工荒”和学生的“求职难”。因此,专业设置应该在详细收集产业链信息的基础上,做优做宽优势专业,围绕弱势产业链,做实做强弱势产业。

(三)专业发展重点与产业转型的对接

产业转型对综合性人才的需要迫使职业教育调整专业发展重点。加德纳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到,解决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组能力,即智能。每一种智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一样重要。产业转型发展的新时期需要职业教育打造新型智能观,即职业能力与非职业能力组成的综合能力。只有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才能有机会迸发出更大的竞争力,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传统专业发展的重点以职业能力导向为主,从山西某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可知,该专业致力于培养面向旅行社、景区、饭店等旅游类企业单位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偏重职业能力导向,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旅游产业的战略转型需要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包括本土文化理解能力、旅游项目执行管理能力和多元文化能力。因此,职业教育要调整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合理安排顶岗实习,最大效度地实现学以致用。

首先,培养学习迁移能力需要把握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以山西某经贸学院旅游管理系为例,适当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将实践教学的比重提升为51.90%。学生在大量实践中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将所学知识迁移应用到在生产实践中接触到的行业或产业热点。此外,社会实践也能培养学生调整和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

其次,培养学习迁移能力需要重视实习单位和内容的安排。以山西某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森林生态旅游和导游专业为例,学校按照专业学习内容和学生发展需要安排学生去往旅行社和景区进行实习。通过顶岗实习,在大量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学生可以高效高质量地锻炼学以致用和文化体验的能力。因此,职业院校要在考察专业所学内容和学生能力的基础上安排合适的实习实训地点。

二、职业教育课程契合产业转型新扩容

在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中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地位同等的类型教育。随着各行业对高素质综合性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教育价值越来越清晰。[9]课程是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肩而行的重要一脉,它既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也是教和学的纽带。只有重视课程规划,才能实现职业教育家黄炎培提出的发展个性、谋生、服务社会和增进生产力的教育目标,[10]才能实现职教20条中提到的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地位平等。职业教育课程规划只有继续完善,才能实现教育强国和服务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

山西省在2017年提出打造黄河、长城和太行山三大旅游板块,建设三条一号公路,推出“康养山西、夏养山西”的全国知名品牌。2020年,山西省又在中国国际贸易服务交易会文化服务专题展中,以“晋韵神工,山西三宝;山河凝韵,山西药茶”为展览主题,吸引了海内外的关注。只有课程建设不断优化,才能为深度开发宣传新业态旅游产品提供必要的人才储备。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介质,也是学生初接触产业的重要媒介。因此,完善的课程体系和特色的课程品牌是唤醒学生职业兴趣的重要一步。在产业战略变革和经济快速发展之际,需要职业教育重视课程体系建构和课程品牌的塑造。

(一)课程体系的“增删调”

产业转型迫切要求职业教育对课程体系的“增删调”。课程体系改革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是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11]未来的职业人才应该是“T”型发展的,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延伸。课程体系作为学生通向行业产业的第一道门,对课程体系的“增删调”对职业教育和学生的未来发展十分必要。

以山西某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系发布的2019年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该校增加了专业特色拓展课程《走遍山西》《晋商文化》和《现场导游》以及通识课程《中国旅游地理》。此外,该校简化课程体系,删除了《客源国概况》和有关商务礼仪的课程。此外,该校调节了各课程的比例,公共课与专业课分别是12课次和18课次。在增加专业课的基础上,又注重了公共通识课的讲授。

覃川等人提出,“制造”向“智造”转变的工业生产方式是专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因。[12]各行各业在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中都急需专业能力强且具备多种综合能力的新型职业人才。职业教育课程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不同学习者需求的动态适应性,要求课程体系必须因时制宜。

首先,新型职业人才的成长需要职业教育因时制宜地“增加”课程。山西省某旅游院校回应旅游战略变革契机,推出了新的特色课程,如茶艺课、插花课、山西旅游文化课和山西经典线路导游课等,全面围绕黄河、长城和太行山的旅游资源,持续打造“康养山西,夏养山西”的品牌。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首先需要抓住发展热点,立足产业转型趋势,增设特色校本课程和实践课程。此外,传统文化课程进校园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必不可少的一步。优秀传统文化会影响学生的文化传承力、文化创新力和品德修养,能够促进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理念的发展和价值取向的转变。同时,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立需要考虑学生发展需要。如山西某职校旅游专业增设皮肤管理相关课程,既能满足旅游产业发展对康养知识的需要,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成长成才的需要。

其次,新型职业人才的成长需要职业教育因时制宜地“删减”课程体系。课程的内容应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激发学生创新实践的潜能。[13]以太原某职校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基于学生已经掌握职业化妆的技巧和要求,化妆课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所以该校取消了化妆课的讲授。只有删除不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课程,才能为其他课程的高质量建设提供资源和空间。

最后,新型职业人才的成长需要职业教育因时制宜地“调整”课程体系。山西某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系将专业课和公共课的比例调整为3:2,注重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以该校为鉴,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首先要注重调整专业课与理论课的比例,在注重职业素养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基础文化素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地位是并驾齐驱的,应该是面向所有人的教育,[14]应该是培养基础文化素养,实现高水平素质教育的最有效的方式。但是,职业教育往往侧重技术技能导向,忽略了通识知识的传授,所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要调整通识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比例。

(二)课程品牌的“有优特”

产业转型对特色、优质人才的需求刺激职业教育必须打造精品课程品牌。只有形成知名的课程品牌,才能吸引更多学生选择该专业,吸引更多企业参与产业建设,为实现产业转型发展,区域经济焕发生机提供强大动力。

山西省旅游业深耕黄河、长城和太行山资源,形成了独具地域风格的“黄河文化”、富有民族精神内核的“长城文化”和奇山秀水人文并存的“太行文化”。山西省旅游特有的丰富自然人文资源为职业教育打造精品课程品牌提供了先机。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山西旅游》,通过讲授、音像、现场模拟、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山西主要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民俗民风并能熟练讲解国家级风景名胜、山西主要景点及当地民俗文化,提高了学生的基本文化素养。

在旅游产业战略转型下,“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的山西旅游形象需要职业教育旅游专业围绕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打造精品课程品牌,培育“黄河文化”特色、“长城文化”特色和“太行文化”特色,完善“康养山西,夏养山西”的品牌产品,创出学校精品课程品牌。打造“黄河文化”精品特色课程重点在于从新角度出发解读黄河资源。首先,明确九曲十八弯的地理环境;其次,明晰呼啸奔腾的黄河给三晋大地留下的浓烈山西特色民俗文化;第三,黄河之上各种水利枢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写照;第四,走进黄河的臂膀,用心品味,潜心开发黄河板块产品。职业院校要在“旅游+文化”的战略中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形成精品网络课程资源库,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课程品牌。

第一,精品课程品牌的塑造需要抓住“天时”,立足“地利”。抓住“天时”,利用产业转型发展关键期的政策福利打通中职学校到高职学校的成长通道,高效率整合、利用教育资源,[15]为职业院校课程品牌的研发成长营造便利的环境。立足“地利”,依托现有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特色资源,借用政策扶持优惠,打破课程研发和设计桎梏,创新课程开发模式,更新课程内容,为打造“人无我有”的课程品牌提供必要的素材。

第二,精品课程品牌的塑造需要把握“人和”。“职教20条”中明确提出多措并举打造一支教学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特色双师型队伍。双师型队伍拥有灵活的教学形式、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这是打造“人有我优”精品课程品牌的利器。此外,学生、企业、区域社会组织等拥有的创新潜力、响应力和支持能力,是打造“人有我优”课程品牌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第三,精品课程品牌的塑造需要建设精品网络课程资源库。山西某市旅游职业学院以及众多学校的旅游相关专业都富有多项国家级、省市级精品课程,但在精品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上未能发挥其优势。2020年,教育部明确将加强线上教育教学,在“互联网+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课程资源能将教育送至千家万户,职业院校应该运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和优秀的教师以及工作团队建立精品网络课程资源库,打造“人优我特”的精品网络课程品牌。

三、职业教育教学提振产业转型新动能

马建富在《职业教育学》中指出,职业教育教学有教学对象复杂、教学活动导向实践、教学内容实用等特点。要实现“职教20条”中提到的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为产业转型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人才动能,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急需学校的大力创新和社会的密切配合。

在旅游产业战略变革的背景下,山西省旅游业急需一批专业性强、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职业教育能够高效率地为一线和二线的生产和运作提供一大批生力军。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是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的最有效方式。山西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多次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技能大赛,进行教学技能、教学目标的比拼。

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职教20条”的共同指引下,职业教育教学需要蹚出一条新路,打破产业壁垒,助益多产业协同,孵化复合型双创人才,培养文化觉知力,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内涵、新动力。

(一)助益多产业协同能力

自2017年山西省全面变革旅游战略至今,山西省聘请多家知名规划设计单位,编制三大板块旅游规划。通过跨专业合作,全省联动,研发“旅游+”的深度旅游产品,以运动促旅游,以赛事促旅游,以康养促旅游,以文艺促旅游,设计规划了节庆文艺演出、户外运动、自驾穿越、主题摄影展、康体养生等新颖的旅游产品。[16]众多的旅游新产品向人们展现了山西省强大的旅游发展活力、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质的经营环境,向人们传递了山西省旅游业开放创新合作的新思路、新概念。[17]

应经济发展增速,产业战略转型的变化,职业教育教学过程需要树立“专业+”的意识,培养富有多产业协同能力的学生,为产业转型提供新动能。在课程教学中要本着“T”型人才的培养目标。[18]首先,要重视“一技之长”专业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要重塑教学角色,让学生成为“演员”,教师成为“导演”,使课堂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学习同步进行,及时学以致用,提高学习质量。实操课上,教师反馈该行业产业对技术技能的最新要求,并最大程度让学生亲手操作。通过学和练的反复结合,培养学生实操技能和思维分析能力。

其次,通过选修课程、特色课程以及校本课程的学习,增加“专业群”知识面的广度。在教学中加大学科交融力度,积极宣传跨学科人才的优势和新型职业人才的必备能力,同时进行学分改革,为学生“选择性”学习提供机会。在校内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讲座或学术会议,并以此作为学分认定的一种方式,尽可能多地弥补学生跨学科知识的欠缺。

(二)孵化复合型双创能力

山西省旅游战略的变革需要创新传统旅游资源组合和开发方式,创新三大板块以及“康养山西”的宣传。职业教育需加快建设并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将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融入理论学习、比赛培训和实践锻炼中,培养具有复合型双创能力的学生,为产业转型提供新动能。

为了贯彻“在实践中孕育创新”的原则,某市旅游职业学院赛教结合,鼓励学生从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取专业前沿知识,鼓励教师在比赛中反思教学,以赛促学、促教。为了鼓励学生在实操中学以致用,发现新创意、新方法,该校于2018年成功建设了省级旅游管理实训基地,包括模拟导游、旅行社综合培养和古建模具室在内的三个实训室。学校在实践中整理出一套比较成熟的旅游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和实施方法。

首先,注重以赛促教、促训。“职教20条”中大力倡导参加技能大赛,通过赛训结合,助益学生增长实践知识。参加技能大赛是一种高效率的积累实践经验的方式,同时又能接触到更多的新想法、新技术、新工艺。

其次,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双创能力的最佳场地就是真实的实践场景。校企合作的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是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发展的创新型职业人才的重要场地,是实现“职教20条”中倡导的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最佳方式。实训基地面向全产业链展示了产业的职业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实现了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产业标准的衔接。同时,学生通过实训基地的实践能够最大程度的接触职业的新发展动态。[19]此外,通过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进行订单式专项培养,依托产业项目,学生能够及时收到行业反馈的技术技能的最新要求,进而提高职业教育人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度。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贯彻双创精神的培育。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即启发受教育者的双创精神、培养双创意识和激发双创潜能,[20]职业院校已经开设了有关创新创业的课程,但对学生实际创新创业思维和知识的训练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变革传统创新创业课程的教育模式,走出课堂,向实践迈进。通过教师带头、学生参与、企业资助的形式增强创新创业对学生的吸引力。

(三)唤醒文化感悟觉知力

卡西尔在《人论》中认识到人是符号的动物,也是文化的动物。[21]而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技能技术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通识型文化的感悟和觉知能力的培养。山西省在从资源强省向旅游强省进军的征程上需要深入挖掘三大板块的文化特色,更需要文化理解能力、文化创新能力强的职业人才。随着职业教育课堂的环境注重从学业发展向文化成长的过渡,[22]职业教育课程需要正确认识通识课的价值并创新传授方式,培养拥有通识型文化解读能力和文化感悟觉知能力的学生,为提高产业转型发展质量提供人才新动能。

山西省某市旅游职业学院开办“汾东讲堂”,向学生普及本省的特色地域文化和历史常识,激发学生对三晋大地的热爱。随着产业快速转型升级,现代企业要求职业人才拥有复合能力。新技术产业中,职业院校的学历缺乏竞争优势,由于其普遍的文化素质不高,使得职业院校的学生不可替代性较低。职业教育的教学必须要关注学生继续发展所必需的通识型文化素养,锻造学生的可迁移能力,从容应对职业发展中遇到的突发情况,适应产业的新生产、新建设和新管理。

培养学生的通识型文化解读能力,首先要重视通识课的作用。通识课并不是为了服务专业课而设置的。职业教育的通识课应该围绕本省省情,讲好文化故事,深研历史名人,以史为鉴,提供给学生深厚的历史知识、文化传统,还要补充必要的时事热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次,传统的通识型文化课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讲授”,类似于知识的机械传递。新型的通识文化课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教师不再拥有“绝对权威”。布鲁纳在“认知-发现”理论中强调,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有益于探究的情境,学生要将新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教师借兴趣小组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利用兴趣小组教学,首先要明确通识文化课的学习主题。其次,围绕主题,按照教学内容划分小组,并规定任务。再次,创设学习情境。例如可以通过角色对话来介绍地域文化。从次,引导探究。从不同侧面思考形成特色地域文化的原因、地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地域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等。最后,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多方面、多形式呈现结果。

在产业战略变革的情境下,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新兴的产业形态需要职业教育因时而变。两者必须加强联系与合作,摸索出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转型的契合点,并不断调整优化职业教育的目标和课程的发展模式,探究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转型的发展策略,以促进职业教育和产业战略的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转型旅游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职业写作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我爱的职业
旅游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