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生教育”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2022-03-18虞志浩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梅港初级中学

成功密码 2022年2期
关键词:三生教育生物学科生物

◎虞志浩(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梅港初级中学)

“三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学者罗崇敏提出的教育理念,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它是我国素质教育理念推行过程中的产物,主要是借助教育的影响力和力量,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引导学生爱惜自己的生命同时能够适应生存条件明确生活意义的有效教育理念。“三生教育”也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教学活动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将“三生教育”运用到生物教学中,“三生教育”为生物教学提供帮助,生物学科为“三生教育”提供资源,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实现初中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将生命教育有效渗透到生物学科中

在新时期初中教育教学理念中想要更好地实施“三生教育”,教师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作为“三生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教师要在生物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真谛。了解生命的起源直至消逝的全过程。同时借助生物学科,让学生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知和了解,从而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有多元化的认知,借助生命教育,让学生知道生命存在的意义和规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该要将生物学科和生命教育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将生命的各项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能尽快了解生命的具体意义。例如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这节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讲述人类是怎么演变而来的,这节的知识点就和生命教育是相互吻合的,因为它讲述了生命的缘起,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人类进化史一边将生命教育融入课堂,还可以一些有趣的提问开启课堂,比如“黑猩猩会变成人吗?”这个问题的提出会引起学生的思考或者觉得不可思议:“黑猩猩怎么会变成人?”进而引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再接着讲述人和黑猩猩有着共同的祖先叫作森林古猿,古猿进化到人类又经过若干万年,是因为古人类在制造工具的时候脑力劳动越来越频繁,最后产生了语言,变得越来越强大。讲到这里的时候,教师可以插入一些关于生命的教学内容,比如地球上那么多生命,只有人是最高级的物种,人类统治了地球,人类要想获得更好的未来,就必须一直保持创新和奋斗的状态,我们经常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运动和奋斗,在此就可以顺利引入生命教育,教师借用教材的内容,结合人类发展史,从而教育学生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分组讨论,讨论的话题可以是关于未来的理想,也可以是听了这节课的一些启发,今后应该怎样珍惜时间,好好学习等。总之,经过这样的一节课,学生会更加懂得珍惜生命,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这对于他们今后的生活是非常有意义的,也会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二、将生活教育有效渗透到生物学科中

教师为了更好地将“三生教育”渗透到教学当中,就需要在学科教学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关注“三生教育”,生物作为一门务实的学科,它起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将生活教育渗透到生物学科中,能够增强学生对于生活的理解以及对生活技能的学习。在具体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教育和生物学科紧密相连,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生活技能的同时,能够感受到课堂学习的美好,这样可以让他们对课堂充满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进取心,有助于他们变成更好的自己。

将生活教育引入初中生物课堂,就是将生活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例如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这节课的重点就是教会学生关于人类生存所必须的营养物质,比如脂肪、蛋白质等相关概念,这章的内容和生活其实是息息相关的,因为我们每天都在进食不同的食物,学会了这节的内容,就知道一日三餐该如何搭配,这节课不光让学生了解了人体所必需的七大营养物质,也让学生知道了七大营养物质对人体的重要性。这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课堂提问来将生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比如教师问:“如果一个人生病了不能吃东西,那医生该怎么给他补充营养呢?”这时候学生可以回答:“可以注射葡萄糖”,因为糖是维持生命能量的必需品,这个知识点可用于生活中,如果同学因为不吃早餐而导致头晕,就可以喝一杯葡萄糖来缓解,这就是生活和课堂的结合。同样的,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早餐营养搭配比赛,然后选出营养搭配最全面的给予奖励,学生要想获得奖励,就必须熟练掌握课本中人类所需营养物质的知识点,知道了早餐甚至一日三餐营养的搭配,比如A 同学给自己准备的早餐是土豆和牛奶,那么老师问学生:“A 同学的早餐还差什么呢?”学生在脑海中回想七大营养物质,然后顺利给出答案。学生通过这轮比赛,对他们今后的生活会很有帮助,这就是将课堂教育融入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三、将生存教育有效渗透到生物学科中

教师教学中有一项重要的教育就是生存教育,生物课堂教学更是应该重视这项教育,生存教育是“三生教育”理念中最基础的教育,教师应该在生物教学的课堂上贯彻落实生存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可持续的生存意识,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今后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生存教育,让学生知道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紧密相连的,促使学生更加珍爱生命并且和社会和谐相处。

如果教师在生物课堂上将生存教育与书本知识互相结合,让学生知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这将促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环境。例如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这节课讲述的就是自然界的污染种类比如酸雨、核电站辐射,这些影响都是因为环境遭受到破坏之后导致的,由此可以引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比如酸雨不光影响农作物的成长,严重时甚至灼伤人的皮肤,这就让学生知道不管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遭受破坏,最终影响的都是人类,这就是生存教育,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光要爱惜自己,也要珍惜周围的一切事物,因为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息息相关的。这节还有一个内容也需要引入生存教育,那就是温室效应,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想减少温室效应,就需要未雨绸缪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时候就可以引出:人类是自然的创造者,也有可能是毁灭者,所以能否和自然界友好相处全看人类自己,这就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吻合,也是生存教育要达到的目的。生存教育的宗旨,就是希望学生能爱护环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保护环境锦囊大赛,就是让学生各自想出保护环境的妙计做成锦囊放到讲台的盒子里,再由教师随机抽取其中任意的锦囊读出来,学生在互相倾听同伴关于爱护环境的奇思妙想中,学会了更多保护环境的小妙招,这也是将生存教育融入生物学科的方法之一。通过在生物学科中融入生存教育,让学生懂得爱护环境的重要性,知道了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息息相关,让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教学的实践中,应该尽可能地融入“三生教育”的相关理念,这不光有助于实现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也能够让学生学会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加深学生对生命生活的认知,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增加了学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在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提升了他们对生活的信心,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教育的力量,最终促进他们更加积极健康地成长。

猜你喜欢

三生教育生物学科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第12话 完美生物
大学生“三生教育”的性别差异分析
对生物学科复习的反思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