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作业:“双减”背景下提升初中生物学困生成绩策略
2022-03-18巫良谋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第二中学
◎巫良谋(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第二中学)
学困生转化需要多种措施的集中应用,生物学科智慧作业的设计和组织,其调动作用更为突出,学生对这些智慧作业有更高期待,自然能够主动响应,其转化作用会逐渐体现出来。学生学习成绩呈现差异性,这是正常现象,教师要对学困生成绩差致因做客观分析,有针对性地设计补救措施,以提升学困生成绩。学生学习悟性、学习兴趣、学习基础都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出现学习成绩差距是必然现象,教师借助智慧作业设计机会,激发学困生学习主动性,提升其学习效率,这是比较明智的选择。智慧作业包括观察、参观、游戏、网络、竞赛、实验等内容,教师在具体设计时,要做好资源整合工作,经过筛选和优化处理,推出适合的作业任务,为学生带来更多主动探索学习的机会。
一、整合智慧作业资源,激活学困生学习兴趣
学困生是班级特殊群体,教师要给予特别关注,在教学方法设计和应对时,依据智慧作业平台统计的数据,进行个性化作业设计,根据学困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学定教,及时调整课程进度。生物学科作业包含内容极为广泛,其呈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如问答、判断、选择、实验,其操作方式也可灵活多元,如观察、操作、解读、讨论、展示等,教师要对学困生学力基础做调查,对智慧性作业内容资源做整合处理,以便形成有效设计。
(一)挖掘教材资源
智慧性作业内容资源极为广泛,教师需要做好整合工作。首先,教师要深潜教材之中,对相关内容做深度研究,搜集智慧性作业设计素材,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的作业任务,这样可以将学生带入主动学习环节。其次,教师对教辅材料做研究,借鉴一些作业内容,改进作业呈现形式,也能够大大提升作业智慧品质,成功激发学生作业热情。最后,教师利用网络展开信息搜集,寻找适合的智慧性作业素材,为学困生带来适合的作业任务。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文,教师在作业设计环节,给学生准备的是实验操作任务,这个作业难度较大,很多学困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及时投放了一项选做题目: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肠腔动物,这些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也有密切的关系,深入生活之中,搜集相关信息,选取适合的一种腔肠动物做重点介绍,看谁准备的素材更为全面,介绍更为具体。这个作业任务没有太多难度,学生深入生活展开调查,还要搜集一些素材信息做对应思考,其训练效果更为突出。相比实验,生活调查任务有趣味,学生响应积极,说明教师的作业设计得到认可。
(二)搜集生活素材
生物与生活高度对接,教师从学科角度做专题研究,为智慧性作业设计提供必要支持,也能够顺利调动学生作业热情。生活观察、实验准备、手工操作、社会调查等,都带有生活气息,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实际,吸纳更多生活素材,设计更多智慧性生物作业,其助学作用更为值得期待。学生对生活化学科内容比较敏感,教师抓住学生生活认知特点进行作业设计,能够有效提升作业适合性,促使学生主动展开作业应对,并在主动学习中建立学科认知。
例如,教学《线性动物和环节动物》一文时,教师为学困生准备的作业任务是:蚯蚓是最常见的环节动物,请同学们深入生活环境之中,寻找蚯蚓,为学科实验提供材料帮助。学困生拿到这个特殊的作业任务,其参与兴趣是很高的,因为不需要书写,找到适合的地方挖一下,就可以找到这些蚯蚓。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生虽然没有太多学习机会,但对蚯蚓的形状和生活习性有了更多认识,为后面的实验学习奠定基础。虽然作业任务很简单,却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触动,学生主动展开实践行动,进入生活调查环节,为学科认知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二、筛选智慧作业任务,创设学困生操作环境
教师精心选择智慧性作业任务,能够为学困生带来更多学习灵感,成功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学困生学习能力有限,教师从激趣角度展开调度,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示。趣味实验、生活观察、社会调查、手工操作、集体讨论、信息搜集等,都带有智慧性的特性,教师要做好比较分析,为学困生创造作业操作环境。
(一)组织趣味实验
通常学生对生物实验比较感兴趣,教师针对学困生的学习实际,推出一些趣味性实验方案,学生会主动响应,主动进入实验操作环节,在具体感知体验中建立实验认知。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材料准备、实验操作程序梳理、实验结论评价、实验报告撰写等,都能够与作业相融合,教师要注意提升作业趣味性,增加作业智慧性,学生响应更为热烈,其转化作用也会自然体现出来。如教学《鸟》时,教师设计了观察任务: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平时可以看到很多鸟,也能听到鸟在歌唱,但我们没有详细观察这些鸟,对其生活习性也了解不多,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公园、树林之中,寻找到一些鸟并细心观察,将观察内容写下来,准备集体展示活动。学生领受这个作业任务后,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这个任务并不是专门为学困生准备的,因为任务带有更高覆盖性,学困生操作这样的任务也不存在什么困难,而且能够从观察学习中掌握不少信息和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一个观察实验,带有极高的趣味性,学生喜闻乐见,其助学效果更为突出。
(二)设计渗透生活的活动
教师作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生活认知基础。学困生虽然学业上有差距,但其生活认知未必存在差距,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做好创新设计,渗透更多智慧因素,引导学生主动展开生活化探索,促进学生的认知提升。生活观察、社会调查、案例分析、数据处理、网络互动、信息共享等,都带有智慧因素,学生接受时不存在任何障碍,其调动作用更为突出,教师要做好积极设计。如学习《动物的运动》,学生对生活常见动物有观察经历,教师设计的作业任务是:我们对生活中的动物比较熟悉,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对其运动特点做具体分析,以观察日记形式呈现出来。这个任务没有限定哪一种动物,其覆盖性也很高,因为不管什么层次的学生,对生活中的动物都有观察经验积累,面对这样的作业任务都会做出积极应对。观察日记是最普通的学习训练形式,教师以这种形式作为作业任务,体现教师的创新意识。学生进入观察环节后,对动物的运动特点做梳理和总结,通过分条归结,写成观察日记,准备在班级内展示交流,其训练效果更值得期待。
三、丰富智慧作业形式,提升学困生训练成效
生物作业形式众多,利用智慧作业高质量作业设计平台,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分层布置作业,能够充分利用作业批改、学况分析大数据等功能,根据学生个性设计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以适用于每一位学生,杜绝机械重复的作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需要提前分析学生学情,为学生量身定制作业,在不增加作业量的情况下,达到每位学生共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还需要精准把握作业量,合理布置作业,要结合学困生学习要求做具体设计,增加作业的趣味性,降低作业的难度,这样才能让学困生顺利进入作业探索环节。学生主动进入作业操作环节,其学习体验会更为深刻。
(一)推出电子作业
电子作业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学困生对这样的作业形式也比较有兴趣,教师不妨结合学困生学习关注点展开设计,推出视频制作、实验设计、信息搜集、网络互动等作业形式,让更多学生找到最适合的学习体验。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极为强大,包括学困生在内,他们对视频、音频的制作,信息的搜集和应用,以及网络交互活动都比较熟悉,教师结合学习内容做作业设计,能够创造更多训练机会。在教学《真菌》一文时,教师设计的作业任务是图示填空,展示青霉和蘑菇示意图,要求学生将各个部位的名称写出来。另外,还布设了寻找蘑菇的任务,这两个任务任选一项来操作。在生活中寻找蘑菇时,要画出蘑菇示意图,或者是拍摄照片,将相关信息传递到班级交互平台。学困生对寻找拍照比较感兴趣,自然会选择后者。这个任务只是拍照和发送,其操作更为简单,学困生乐意接受,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生对真菌有了全新的认识。作业形式的创新,为学困生带来训练热情。教师需要做出学情评价,对学生训练兴趣取向有客观的判断,也要为学困生提供更多训练便利。
(二)开展观察活动
生活观察活动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其适合性更高,自然也带有智慧性质,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生活环境特点,设计一些观察、信息搜集等作业任务,能够为学生带来鲜活的学习体验。生物学科与生活高度对接,教师从学习实际出发,根据学困生学力基础,设计一些观察性作业任务,甚至要做社会调查活动,由此使学困生的学习认知更为丰富。如教学《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设计作业时,可结合学生生活认知展开:我们生活中可以接触到很多真菌制作的食品,你对此熟悉吗?不妨结合教材内容做深度阅读,然后进入生活之中,展开生活观察调查,看你能够找到哪些真菌制作的食品,并介绍这些真菌食品的保存方法。学生对食品是比较熟悉的,学困生也是如此,因为平时关注多,所以展开这样的观察活动不存在什么难度。教师适时做出指导,要求学生选择最熟悉的食品做分析,这样能够提升介绍的专业性。面包、酸奶等,都属于真菌制作的食品,学生最为青睐,其介绍也很具体。教师创造生活观察机会,让学生以介绍为主展开作业训练,成功调动学困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创新智慧作业设计,培养学困生思维能力
生物智慧性作业需要体现学科特点,教师要在训练设计时有创新意识,做好对接处理,引导学困生做创造性学习,以培养其健康的学习意识,健全其学习思维认知。教师推出帮扶性作业任务,组织学生深入生活展开实践探索,都能够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成长。生物实验、电子作业、网络互动、信息搜集、游戏竞赛等,都是智慧性作业的具体体现,教师要做好学情调研,针对学困生的学习需要,推动智慧性作业应用进程,促进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成长。
(一)引入帮扶机制
学困生是特殊群体,处理作业的能力普遍较低,教师要针对学困生个性特点,组织一些帮扶团队,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形式,利用作业探究机会,设定帮助计划,也能够达成一定的助学作用。教师指导辅助帮扶的学生设计一些趣味性、互动性较强的作业,能够提升帮扶效果,也能够培养学困生学科思考主动性,这对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成长有重要现实意义。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帮扶学习,其辅助作用更为突出。学困生需要同学帮助,在作业辅导时,并非是给其提供抄袭作业的机会,而是要传授一些学法,让其自然建立学科认知。在教学《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师设计的作业任务有:首先是植物分类,可以根据形态特点进行分类,关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特点;其次是动物分类,根据不同标准,对动物做简单分类,如外部形态结构、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等。同桌两个人展开合作学习,分别选择一种进行分类,展开集体讨论和交流,达成共识后做具体分类,展示分类成果。同桌相互展开多重讨论,逐渐找到思维契合点,达成学习共识。一个合作学习任务,让同桌建立帮扶对子,通过协商和研讨,形成帮扶效果。
(二)启动探索行动
学困生成绩较差,但不代表其缺乏创造力,教师可根据学科内容实际,设计一些带有创造性、探索性的学习任务,以智慧作业形式呈现出来,也能够给学困生带来更多主动探索的机会。如生物实验的准备、生活的发现、实践的应用等,都可能产生一些学习契机,教师要重视学困生信息回馈,针对性地做出设计和引导,以提升其学习效率。智慧性作业融入创造性内容,对激发学生学科思维有重要意义。学困生虽然学习表现不突出,但其学习思维大多比较活跃,对一些新鲜事物也有主动探索的热情,教师需要给学生创造适合的机会,让学生在创造性学习中提升学科综合能力。如教学《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时,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设计小课题研究任务:自行组建研究团队,选择适合的生物群体,展开深入研究,对这些生物的多样性特点做归结,写出研究报告,准备在班级中做集中展示。学生接受任务后,都能够主动参与其中。学生对小组课题研究比较重视,教师号召学生自行组建团队,为学困生顺利进入学习核心创造条件,学困生是研究团队的成员,自然要接受一些研究任务,在合作互动过程中建立学科认知,这个操作过程是有益的。
整合智慧作业资源、筛选智慧作业内容、丰富智慧作业形式、创新智慧作业分层设计,都能激发学困生学习思维,形成更多学习成长点,教师要做好设计和组织,真正做到有布设、有检查、有调度、有评价,确保这些智慧性作业的全面落实。学生充分利用智能微课和自主归纳模块,归纳错题,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智慧性作业的设计和组织,能够对学生思维形成冲击,也能够将学生带入主动探索的环节,促进其学科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