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师的一天看“双减”政策下的“弹性上下班”制
2022-03-18曹增敏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八小学
◎曹增敏(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八小学)
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教育部党组将其作为“一号工程”。“双减”政策明确,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意见在社会上,特别是教育系统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要了解教师的“弹性上下班”制,就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学校教师的真实案例。
早上:提前到校,巡视校园
谢香英是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八小学的一名老师。因为谢老师家不在南康区,住在蓉江新区,加上今天要值日,为避免早高峰拥挤路段,她6:50 开车从家里出发。在这之前她会为家人准备好早餐,但她没在家吃早餐,而是打包好带到学校抽空吃。
7:15,谢老师到达学校。第一件事就是先进教室,开窗通风、换气。在7:25 之前,她要吃完打包的早餐,而后开始巡视校园。
8:00 值日结束,谢老师再次回到教室,此时同学们陆陆续续进入教室问候老师,谢老师也回以微笑。8:25,第一节就是谢老师的数学课。这学期她一周需要上多节数学课,此外她还兼任美术、科学、书法、心理健康课并参与课后服务。除了几分钟早餐时间外,从7:15 进校到第一节课结束,谢老师一直在忙碌。
中午:引导学生,适当午休
13:40,到了午休时间,谢老师再次来到教室,为了保证孩子们下午的学习效率,她努力引导孩子进行午休。但小学段的孩子,多数并不习惯午休。谢老师会根据不同学生的习惯,对他们温柔地说:“要是睡不着的话,安静地趴在课桌上闭目养神也可以,这样下午的课,也不会感到疲惫。”个别原先还在说话的同学也闭上眼睛,安静了下来。
课后服务:作业辅导,兴趣拓展
虽然下午没有课,但谢老师也一直忙个不停,在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几次课间,她又回到教室查看学生的情况。
16:10,转眼到了课后服务时间。本学期谢老师班上的38 名学生全部参加了课后服务。课后服务第一节课是辅导作业课,第二节是兴趣拓展课,由谢老师上美术。第一节课,通过观察,谢老师发现有的学生对课后服务适应得比较好,而有的学生学习自主性比较差,效果不佳。针对这些问题,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时间意识,谢老师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课后当堂上交。此外在课后服务辅导作业时,谢老师认真辅导学生,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她会一一为其答疑解惑。
课后服务第二节课,谢老师的美术课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孩子们模仿老师,开始简单的绘画,课堂氛围非常融洽。几个画得不太好的学生,谢老师鼓励他们大胆去画。她说:“孩子们学习了一天,我就想带着孩子放松一下。课上孩子们都参与进来,师生互相放松,更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下午:护送学生,巡查清校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学校实行错峰离校,未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16:00 放学;参加了课后服务的一、二年级学生17:30 放学,三、四年级学生17:35 放学,五、六年级学生17:40 放学。
谢老师亲自护送当天最后一批学生离校,在将最后一位孩子平安交到家长手上后,她开始清校。逐班清查完毕后,她还要做好一天的值日小结,这样,忙碌的一天才暂告一段落。此时已是18:10了,她回到办公室,才有时间喝口水、吃点东西垫肚子。稍做休整后,她梳理了今天一天的工作,并为明天的教学工作做准备。
晚上:结束工作,家人相聚
忙完离校,晚上7 点回到家。做好晚饭,已是晚上8 点左右,这是谢老师家的晚饭时间,也是一天中她和家人唯一有机会一起吃饭的时光。一天长达10 多个小时的时间,谢老师一直尽职尽责地忙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聊起一天的忙碌工作,谢老师老师笑着说:“虽然有的时候感觉有些辛苦,回到家也筋疲力尽,但看到孩子们在放学时脸上洋溢的灿烂笑容和有礼貌地与老师道别,我觉得这一切都值得,工作也很有意义。其实很多老师可能比我更辛苦,我们学校有的老师家住乡镇,上完课后服务课后,回到家时很晚了。”
早上7 点出门,晚上7 点到家,一天12 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是谢老师的一天,也是南康区众多参与课后服务教师的一个缩影。在“双减”政策落地后,课后服务的开展,增加了老师在校工作时间,这也意味着他们陪伴父母、孩子、爱人的时间减少了。众多老师和谢老师一样,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奋斗在教学一线,忙碌在学校的各个角落。
值得庆幸的是,学校实施了“弹性上下班”制,谢老师因为明天下午学校没安排课后服务,当天下午可稍微提早离校,回家陪伴家人和小孩。
看到这里,您应该对“弹性上下班”制有了大概的了解。“弹性上下班”制是指员工在完成规定工作任务后,可以自由灵活地选择,以取代统一、固定工作时间的一种制度。
一、实行“弹性上下班”制的积极意义
教师“弹性上下班”制,作为一种管理制度的提出,还是第一次。但在实际操作层面,许多学校已进行了有益探索。考虑到老师的“隐形工作量”,一些学校探索开展人性化服务管理,在完成相关规定的工作任务后,允许教师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办公场所。实行“弹性上下班制”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双减”政策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对教师进行人性化管理和彰显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它对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对“双减”政策下参与课后服务的广大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利好消息,有积极意义。那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对学校教师来说有哪些积极意义呢?
(一)可以减少教师的迟到率、缺勤率
通常情况下,学校管理制度会规定教师要遵守学校考勤制度,按时签到或打卡,不得迟到、早退。实行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后,可大大减少教师的缺勤率、迟到率。因为它可有效减少无工作任务的教师也必须在规定时间打卡、签到、签退等现象的出现,避免教师陷于来回折腾之中。
(二)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有研究表明,“弹性上下班”可以让人的拖拉问题下降42%,工作效率提高33%。原因就在于“弹性上下班”可以让教师根据个人需要安排自己的时间,并在工作、生活安排上具有较好的自主权,教师可以调整他们的工作状态,提高效率。
(三)可以增强教师的幸福感、获得感
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后,教师在工作时间、生活安排上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可自由按照自己的需要对作息安排进行适当调整,如上下班可以避免交通拥挤,并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参加个人的重要社交活动,便于兼顾家庭生活和业余爱好。由于教师觉得自己的个人权益得到尊重,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又能得到满足,因此,可增强教师对工作的认同感、责任感,个人的获得感、幸福感也得到提升。
二、实行“弹性上下班”制面临的问题
“弹性上下班”制比起传统固定时间工作制有着明显优点和积极意义。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弹性上下班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
目前,课后服务“5+2”(即一周5 天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2 小时),有多少老师可以“弹性上下班”呢?是班主任吗?不行。以小学为例,班主任基本上全天在校,即使是学生午休时间,班主任也在场。行政人员可以吗?答案也是不行。因为学校对行政人员的要求基本上与对班主任是大同小异的。所以,学校在编排课表时,会考虑实际情况进行统筹,也就造成老师的教学工作时间为“散点状”分布,而非集中在某一时间段。
而从学校管理角度来考虑,教师“弹性上下班”,正常的教学安排可能会被打乱,也有可能“一弹就乱”。概括来说,实行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可能会面临以下三个问题:
(一)给学校管理带来较大挑战
教师“弹性上下班”,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管理制度,也对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带来挑战。若学校不能适应“双减”政策带来的变化和时代要求,就可能会让学校的管理制度变得混乱、无序。
(二)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教师“弹性上下班”,可能会打乱学校正常的课程安排,可能“一弹就乱”。尤其是对于一些师资紧缺的小学校而言,肯定会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也不利于紧急工作任务的调度安排。
(三)给班主任和年轻教师增加隐性工作量
在教师中,班主任的责任最大,工作也是最累的,他们的上下班时间不能和普通教师上下班时间相提并论。现实生活中,班主任一般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一群教师,因为除了正常教学之外,他们还需要负责班务工作。而无论在哪个行业,年长者都或多或少被照顾,那么,如果学校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年轻教师就很可能被安排更多的工作任务,加班、超负荷工作就会成为一种常态。
怎样才能将教师“弹性上下班”这件好事办好呢?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三、建议
(一)加强政策保障
属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督促、指导各中小学校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根据工作实际,细化工作方案,明确教师在按时按要求完成学校规定的相关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可以对教师“弹性上下班”进行统筹安排。去年12 月,江西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做好中小学教师“弹性上下班”的通知》(赣教基办函〔2021〕60 号),其中明确要“合理安排教师工作、实行弹性上下班制、鼓励创新工作举措、广泛凝聚工作合力”等;为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和省市工作要求,赣州市南康区教育科技体育局于今年2 月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实施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弹性上下班”的指导意见》,明确全区开展了课后服务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均可以实施“弹性上下班”,并要求各中小学校(幼儿园)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合理均衡配置资源、加大关心关爱力度等。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目的都是为切实尊重教师的劳动,关心关爱教师身心健康,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努力实现教师减负,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让教育回归初心,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合理师资配置
要真正落实“弹性上下班”制,需加强师资配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设置AB 岗位:A 岗为专任教师,主要负责日常教学工作;B 岗负责课后服务等其他工作。这样,不仅有助于教师实现专业发展,而且能够使教师专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充分挖掘校内师资并经教育行政部门遴选后,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适当引进入非学科类师资进校园,让专业人士做专业的事。这样,不仅丰富了学校教师的结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弥补了学校非学科教师的短缺,为校内教师“松绑”。
(三)积极创新举措
实行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学校可在具体实施举措上进行细化。如加强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工作协同,细化协作内容,让教师能够分工协作,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当天上午可晚些到校或者无课后服务的当日下午可提早离校;探索实行“双减假”,实行教师“时间储蓄卡”,将课后服务工作量折算成时间,存入该卡中,储蓄的时间可兑换零星小假;也可设置每周半天的“弹性假”、每月一次的“亲情假”和日常的应急零星假等,便于教师陪伴父母、孩子和处理个人紧急事务等;提倡学校节假日提早放学半小时,避免高峰期交通拥堵,提前享受假期快乐;增设教师生活休闲吧,开放爱心休息室,免费为接送孩子有困难的教师提供看管服务,增强教师“以校为家”的主人翁意识;从细节入手,合理规划教师工作节奏,为教师“松绑”,关心关爱教师,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归属感。同时,学校要统筹安排好教师相关工作,避免“一弹就乱”和“能者总劳、弱者少劳、懒者不劳”等不良现象的出现,扰乱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挫伤优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真正让“弹性上下班制”落地生根。
(四)凝聚家校合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去年10 月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家长的责任。作为学校教育的配合和补充,家长也应担负起这一责任,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如学业辅导、亲子阅读,这也可提高家长的综合素养。在与孩子进行学习方面问题的交流过程中,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引导孩子解决学习中的一些问题,也可收到家校共育、和谐亲子关系的良好效应。
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实行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很有必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弹性上下班制”聚焦的是小事情,解决的是大问题,它可以缓解教师心理焦虑和工作压力,避免出现教师“疲于奔命”的恶性循环。它是在探索解决新时代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当然,新制度的出台,在执行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要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弹性上下班”制,使得教师工作压力进一步减轻;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参与“双减”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切实增强教师的幸福感、获得感,让教师真正成为社会最受尊重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