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转化为舞蹈表演专业教学资源的探索与实践
2022-03-18文海良
文海良
(湖南科技大学 齐白石艺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强调科研成果的转化是我国的大政方针,201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明确规定: “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应当有利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1]在教育领域,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是我国高等教育建设的战略要求,《教育部科技司2017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加快前沿科研成果进教材、上课堂。探索用科研计划引领创新人才培养,挖掘科研项目的育人功能。支持课程、教材更新。鼓励高校和企业加强合作,成立学术联盟,产学研联合育人。”[2]强调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知识及时补充进本科教学内容,为本科生提供符合时代发展所需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3]。
湖南科技大学齐白石艺术学院舞蹈表演专业开设于2013年,并于当年招收第一届本科学生,有艺术舞蹈与体育舞蹈两个方向,文理兼招。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原则,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舞蹈素质、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素质,具备舞蹈表演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文化馆站、中小学等从事舞蹈表演、舞蹈教育、舞蹈创编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注重本土民族民间舞蹈的挖掘、整理与传承。本专业教学团队年轻且富有朝气,专业教师人数不多但都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等国内艺术名校,且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绝活,有固定的研究方向,科研成果非常丰富。
在深化本科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舞蹈系始终坚持将教研教改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用最新、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作为教学改革的催化剂,来促成更好的育人成效。经过近四年的探索与实践,笔者总结出将科研成果转化为高校舞蹈表演专业本科教学资源的三个途径。
1 科研成果构筑教学内容,促进课程建设
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2019年印发的《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就明确指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强调了课程在现代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核心作用,且提出了现阶段课程建设的宏观目标:“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严格课程管理,立起教授上课、消灭‘水课’、取消‘清考’等硬规矩,夯实基层教学组织,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经过三年左右时间,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
湖南科技大学舞蹈表演专业在成立之初,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国家教育质量标准》制定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并根据国家指导性文件进行了专业课程的设置。为突出办学特色、彰显地域文化色彩,还开设了一些特色课程,如“原生态舞蹈传承”。该课程将非遗传承人请到课堂来授课,师生一同研习原生态舞蹈,对尚未完全开发的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挖掘、整理、传承。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考虑到教学时间的安排、田野调查的难易程度以及受经费的限制,遂将原生态的地域范围缩小到湖南本省,努力挖掘湖南本省原生态民族民间舞蹈。在首个教学周期内,邀请了省级非遗项目——桑植花灯的传承人满元恒先生来校进行桑植花灯的舞蹈传承教学;在第二个教学周期内,又邀请了省级非遗项目——湘潭油鼓舞的传承人钱继明先生来校进行湘潭油鼓舞的教学,课程建设已初见成效。
经过几轮的教学实践,恰逢国家一流课程“双万”计划的实施,教学团队结合舞蹈系教师的科研成果,在新一轮培养方案进行修改的窗口期,将“原生态舞蹈传承”这门课调整为“湖南民间传统舞蹈传承”,利用教师团队的现有科研成果,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从而构筑起整个课程的教学体系。
“湖南民间传统舞蹈传承”的教学内容由七个单元组成,除了第一章“湘风袭来,情醉湖乡——湖南民间传统舞蹈概述”外,其他六个教学单元分别讲授一种湖南民间传统舞蹈,并对接教师科研成果。
第二章“旦丑传情湘韵浓 ——地花鼓与花灯”主要讲授湖南湘北地区的地花鼓与桑植花灯,对接课程负责人张然老师的科研成果。张然老师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教学能力突出,曾在2015年湖南省高校教师教学竞赛中获文科组一等奖并荣获“教学能手”称号、2013年与2021年分别获得湖南科技大学“十大魅力教师”“十大青年魅力教师”称号;对湖南地花鼓的研究也卓有成效,主持2017年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审美人类学视阈下湘北地花鼓在艺术实践中的应用推广研究”、发表论文《常德地花鼓舞蹈中“丑角”的动态研究》等。
课程第五章“原始古朴,舞武相融 ——棕包脑”主要讲授湖南邵阳洞口地区的传统民俗舞蹈“棕包脑”,对接课程主讲教师袁杰雄的科研成果。袁老师致力于“棕包脑”的挖掘与整理,主持2016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符号学理论视域下洞口瑶族棕包脑舞蹈研究”,并发表论文《洞口瑶族“棕包脑”舞蹈形态探析——基于舞蹈生态学视角》《文化符号学视域下舞蹈符号圈的整体性特征分析——以洞口瑶族棕包脑舞蹈为例》等。
课程第六章“细腰长鼓白家寨,跳摆转翻杖鼓情——白族杖鼓舞”对接主讲教师谭欣宜的科研成果。谭老师也是一位教学与科研并举的教师,主持2017年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符号学理论视域中桑植白族‘杖鼓舞’调查研究”和2018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符号学视野下湖南白族传统民间舞蹈调查研究”,对湖南白族传统舞蹈“杖鼓舞”的研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课程第三章“身旋步梭,绸腾鼓鸣 ——苗族花鼓舞”的教学内容对接主讲教师李佩蓉的科研成果。她主持校级教育创新计划资助课题“广西金秀坳瑶黄泥鼓舞形态动律研究”;原创瑶族独舞作品《背》获得2018年第十二届“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最佳作品奖”;先后发表《探析舞蹈表演训练方法之“情绪分类训练法”》《谈民间舞蹈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解读之“四观法”》等论文,对鼓舞深有研究。
课程第四章“威风八面赛龙舟 ——油鼓舞”的教学内容对接教学团队中学术总策划熊晓辉教授的科研成果,他的论文《打油鼓的形态变迁与当代传承》对湘潭油鼓舞进行了学术阐述。
综上,“湖南民间传统舞蹈传承” 设计的六个核心教学内容,即六种湖南本土原生态舞蹈,都是由教师团队已有的科研成果转化而成,这种转化既重构了教学内容,又与时俱进。该课程获得学校的大力支持,作为线上精品课程于2020年登陆智慧树平台并向全国公众开放,累计开课三个学期,学员达3 807人。2021年“湖南民间传统舞蹈传承”获得省级线上一流课程的建设立项。
以上便是舞蹈表演专业利用科研成果将其转化为本科教学内容,从而促进课程建设的典型案例。
2 科研成果支撑艺术实践,推动专业建设
专业课程包括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根据教育部对本科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要求,实践课程的课时总量不得低于20%,这足以证明实践课程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和价值。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指出,实践课程是与专业相关的实践类教学活动,是舞蹈类本科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包括排练、表演、采风、田野调查、写作等实践活动以及相关的实习实训。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不但可以充实实践课程的内容[7],还有利于科研项目的进一步研究,并且能有效促进舞蹈艺术作品的创作。
从2013年开始,“艺术采风”作为实践课程就纳入了舞蹈表演专业的培养方案之中,在实施教学中,我们都是依托教师科研项目与成果来执行。例如,2013级舞蹈表演专业的“艺术采风”就是依托舞蹈系张然老师的科研成果来实施的。张然老师是北京舞蹈学院民族民间舞蹈专业权威学者潘志涛的研究生,求学期间致力于地方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与整理,其硕士论文研究的就是湘北地花鼓,前期早已数次深入常德、益阳等地进行地花鼓的田野调查,因此,这次采风实践由她带队,选择常德、益阳南县的地花鼓传习中心作为目的地,带领学生们深入民间、跟随地花鼓非遗传承人进行民间传统舞蹈的学习,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效。这种科研成果引领下的“艺术采风”实践课程,因为有教师前期的田野实践而变得更有效率。
“毕业论文”也是实践类课程的核心之一,在本科培养阶段的最后一学期开设。一直以来,湖南科技大学舞蹈表演专业的毕业论文都是由学生自拟题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研究内容并最终完成。这样虽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研究兴趣与主观能动性,但带来的结果是研究非常分散,没有一个整体规划与系统性。从2019届开始,在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的大政方针指引下,舞蹈表演专业决定以教师科研为导向,由导师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给学生分配研究任务,从而完成毕业论文。到2020届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在公示的教师科研项目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与论题,实行师生互动选择的方式来完成论文写作。最终带来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例如,依托地花鼓、花灯的科研成果,学生完成了《论桑植花灯舞蹈教材在高校舞蹈专业教育中的构建》《论桑植花灯区域性特征的体现》《云南地区丘北花灯传承与发展现状研究》等论文;依托白族杖鼓舞的科研成果,学生完成了《湖南桑植白族杖鼓舞传承与发展研究》《湖南桑植白族杖鼓舞的舞蹈特点》等论文。这种依托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既可以让教师在擅长的研究领域给学生更有效的指导,也为教师进一步的科研奠定基础。
依托科研成果,除了可以充实“艺术采风”“毕业论文”等实践课程的内容,也为“艺术实践”“舞台艺术实践”等课程提供了表演、创作的素材。
“舞台艺术实践”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表演能力,让学生能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表演实践中。通过舞台表演的锻炼,逐步提高学生表演的素质以及把握作品内涵的能力,树立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他们的创造能力、表演能力、模仿能力得到发挥。舞蹈表演专业依托教师科研成果,并将其作为创作的素材,近些年创作出一批在业界颇有影响力的舞蹈作品,取得了不错的艺术实践成绩。例如,基于地花鼓研究成果而创作的大型女子群舞《风语风筝》,荣获2014年湖南省“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艺汇演银奖,并作为湘潭市唯一代表节目参加了湖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大型群众文艺演出,获得一致好评;基于瑶族舞蹈的科研成果而进行创作的大型原创舞蹈《阿曼的背》,荣获2020年第六届湖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基于音乐系教师有关湘潭县青山桥唢呐艺术的科研成果而创作的大型男子群舞《一件事·一辈子》荣获2017年湖南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等等,成绩斐然。
综上所述,依托教师团队的科研成果,可以更好地开展艺术实践课程的教学,形成科研成果、教学内容、艺术实践三者之间的联动,从而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率。从目前科研成果转化的实绩来看,这些都是很好的尝试,既丰富了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能促进科研活动,值得推广应用。
3 科研成果激活育人元素,深化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思政元素融入各门课程,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
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与民族的复兴,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在其中明确指出,以战略的眼光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要寓价值观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
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导下,舞蹈表演专业的各门课程都要大力挖掘思政元素,在教学中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教育。我们认为引入最新的科研成果,作为思政元素的激活动力,进而转化为课程思政元素,能够更好地提升育人效果。
首先,获得思政建设项目的课程优先进行科研成果的转化。例如,理论课程“中外舞蹈作品赏析”获得2020年度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项目,该课程在思政建设方面大胆突破科研成果的固有属地,不再囿于本系教师团队的科研成果,而是将全国范围内最新的舞蹈作品研究成果引入教学,作为思政教育的激化器来嫁接课程思政。在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赏析中就引入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如著名学者于平发表的论文《培根铸魂 凝神聚力——革命历史题材舞剧的当代表达》、易海钊的硕士论文《论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女性解放》、阳秀红的论文《从“仙女”到“战士”——新中国经典芭蕾舞剧的形成与意义》、蒋树栋的论文《中国芭蕾探索时期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结缘——以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为例》等,在分析舞剧的故事内容、人物形象、家国情怀、表现手段等各方面均渗透着革命主义与爱国主义的教育,让学生深刻理解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普遍真理。
其次,在舞蹈表演专业的其他理论课程中引入最新的科研成果,促进更好的思政教育。除“中外舞蹈作品赏析”外,舞蹈表演专业开设的理论课程还有“中外舞蹈史”“舞蹈艺术概论”“舞蹈论文写作”“舞蹈音乐制作与剪辑”“舞蹈生理学”“舞蹈解剖学”“舞蹈心理学”“基础乐理”“中外交响乐赏析”“中外音乐史” “舞蹈教学法”等,在这些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均可融入最新的科研成果,然后挖掘这些成果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以达到德育的目的。例如, “舞蹈音乐制作与剪辑”课程可以大胆引入全球顶级的科研成果,如基于AI人工智能的音乐波形分析技术,可以将音乐进行分解、提取人声或其他乐器演奏的声音来进行再加工与合成。虽然高科技本身并不具备思政元素,但是可以通过操作实例来赋予,在实例中,我们选择电影《建党伟业》的主题曲、歌手马上又演唱的《有一天》来进行演示,学生在学习音频剪辑技术的同时,又感受了一百年前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热血青年为了救国救民的理想信念而干出的一场波澜壮阔的大事业。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所有的理论课程中均可以用科研成果作为一个思政教育的嫁接桥梁。
最后,在术科类课程中同样可以运用科研成果来深化思政教育。术科类课程是指用于身体技能训练和舞蹈风格训练的专业主干课程,包括“芭蕾基训”“古典舞基训”“毯功技巧”“现代舞基训”等身体技能训练课程,以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国古典舞身韵”“拉丁舞”“摩登舞”“欧洲民族民间舞蹈”“剧目排练”等舞蹈风格训练课程。这些课程的共同点便是实践操作性比较强,从训练的角度看没有太多的思政元素,但同样可以引入科研成果,进行思政元素的嫁接,以达到德育的目的。例如,在舞蹈表演训练中,可以引入论文《探析舞蹈表演训练方法之“情绪分类训练法”》《谈民间舞蹈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解读之“四观法”——以作品〈一枝红杏〉为例》中探讨的两种训练方法。授课时,将学生置于具体的舞蹈剧目中,如舞蹈《红梅赞》《一枝红杏》,学生在学习舞蹈《红梅赞》时既能学习到“情绪分类训练法”的技术,也能感受到江姐这位悲壮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党的忠诚以及追求解放的崇高信念[5];在《一枝红杏》的训练中,学生同样既能学习到用“四观法”来解读舞蹈人物形象,也能感受到封建社会旧俗礼教对传统女性的摧残以及剧目所表达的敢于寻求自我解放的精神[6]。
综上可以看出,引入科研成果进行课程内容的革新与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并不矛盾,反而可以相辅相成、共促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科研成果既可直接转化为舞蹈表演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可作为舞蹈创作的基础,充实实践课程的内容[7],还可作为课程思政的嫁接桥梁,对促进专业建设、推动学科发展以及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实践经验启示,要实现高效率的成果转化,首先要对教师团队的科研进行宏观布局与统筹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8];其次,团队之间要相互协作、互通有无,在科研领域里相互发展,由点及面再覆盖到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并由此构建完整的理论框架;最后,积极进行教研教改活动,对成果转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保障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的无缝对接[9]。总之,利用科研成果促进课程建设、强化艺术实践、激活思政教育的措施与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