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教育中实施游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22-03-18刘占艳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游戏教学实施策略

刘占艳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要珍惜游戏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活动,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直接感知、直接操作和亲身体验的需求,确保幼儿教育符合幼儿成长规律。从指南中可以看出,幼儿园教育中实施游戏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进一步在幼儿教育中進行广泛的实践与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游戏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02-0084-03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Game Teaching in Kindergarten Education

LIU Zhanyan  (Central Kindergarten,Mitan Town,Jingyuan County,Baiyin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The guide for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of 3-6-year-old children clearly puts forward that we should cherish the unique value of games, create a rich educational environment,reasonably arrange one-day activities, maximize support and meet the needs of children through direct perception, direct operation and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ensure that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onforms to the law of children’s growth. From the “guide”, we can see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game teaching in kindergarten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which needs further extensive practice and research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Keywords】Kindergarten education;Game teaching;Implementation strategy

游戏在促进幼儿智力和体力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且通过游戏设置的方式可以让幼儿有更多交流和活动的空间和媒介,对幼儿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发挥游戏教学的优势,将游戏纳入幼儿教育体系中,通过幼儿教育的方式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帮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良好体验。

1.幼儿园教育中实施游戏教学的意义

在幼儿园教育中应用游戏教学对提升幼儿的参与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游戏教学法的优势,积极开展游戏教学指导工作,帮助幼儿融入游戏中。

在幼儿园教育中应用游戏教学法符合幼儿成长的规律,对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首先,游戏教学法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游戏具有一定的实践性,需要幼儿动手操作,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幼儿又需要动脑进行思考,在游戏的过程中实现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和渗透;其次,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游戏基本以小组或幼儿整体开展作为指导,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之间需要进行广泛的交流、讨论,在游戏的过程中既要合理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要了解其他人的需要,在语言沟通的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最后,在游戏过程中有利于进一步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游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幼师在指导过程中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去创造和参与游戏,在参与过程中有效提升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并让幼儿发挥了自身才智进行创造,有效提升了幼儿的创新性。

2.幼儿园教育中实施游戏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1)游戏教学要突出趣味性环境创设

趣味性是幼儿游戏教学的重要指征,是游戏教学得以实施的基本内容。游戏趣味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游戏本身的趣味性,即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感受到游戏的欢乐,从而提升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游戏趣味性环境的创设,需要结合具体的游戏内容和环境,创设有主题、有针对性的活动空间,以此提升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以《问候舞》音乐教学为例,在音乐学习中幼师要设计舞蹈游戏:A段音乐开始时幼儿边拍手边走,找到一个好朋友面对面站好。A段音乐重复时和对面的伙伴拍手。B段音乐共三个乐句,前两个乐句两人相互问好两遍,第一次握手说“你好”,第二次鞠躬或脱帽问好等。第三次所有幼儿在教室里找幼师在哪个方位,并向幼师挥手问好。在游戏过程中无论是A段幼儿找好朋友、拍手,还是B段幼儿间相互问好、找幼师问好都是游戏的一种形式,在具体的活动中幼师可以让幼儿更好地参与其中;在游戏过程中,幼师也要注重环境的创设,特别是在游戏教学初始阶段,幼儿对音乐、对游戏不熟悉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幼儿照着做,在视频中展示音乐与幼儿的相关动作,幼儿只需要对照视频中的小朋友一起做即可,从而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并创设了有针对性的活动空间,提升了幼儿的参与兴趣。在幼儿游戏教学中突出趣味性需要做好游戏与活动的联合应用,同时注重游戏环境的创设,确保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完成游戏任务,在游戏中突出趣味性,确保每一个幼儿都参与其中。趣味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幼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抓住幼儿成长的特点做好合理融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并发挥游戏的趣味特点,提升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2)游戏教学要突出教育性科学要求

游戏教学突出教育性科学要求对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求在游戏中不仅要让幼儿参与游戏同时也要让幼儿有所得,完成教育要求的目标和内容。幼儿游戏教学要与教育任务、教育要求、科学融合在一起,既要让幼儿完成游戏也要让幼儿在游戏中接受教育,这对幼儿发展非常重要。

以表演区域游戏为例,在表演场地中设置了银行、玩具店、饮品店、娃娃家等各种场所,在不同场所中幼儿需要完成不同角色的对话并扮演相应的角色,在游戏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一直比较高,但在游戏中教师也要注意教育性的基本内容。如幼儿在玩具店的对话中,幼儿基本不对话或直接说“你把那个拿给我,我要那个!”这种语言显然与幼儿的要求不相符,因此在游戏中幼师要进行一定的示范,在沟通时应该用:阿姨(叔叔),请把那个玩具拿给我一下;阿姨(叔叔),那个玩具多少钱,我有xx钱!通过示范的方式让幼儿学会在游戏中合理地用规范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幼儿参与其中并提升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示范对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幼师在游戏教学中要渗透教育的要求和内容,除了语言以外还要进行动作的规范,如幼儿拿到娃娃、各类玩具以后都是直接在手里玩,既不分享也不与其他人沟通,甚至有的拿到了娃娃直接走开不参与表演区的活动了,这样的游戏效果很难保证。因此幼师可以继续指导,包括拿到玩具、娃娃以后要轻拿轻放,拿到玩具以后要学会与其他人分享,扮演完一个角色以后要主动去换另外一个角色,通过指导的方式让幼儿在表演区接受良好的教育,提升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幼儿游戏要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在教育指导过程中积极参与到各种游戏活动的设计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接受教育,在游戏中有所得、有所提升,实现在行为、思想等多方面的成长,实现教育的目标,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幼师也要做好响应的准备工作,提炼教育、科学的主题,实现精准活动教育。

(3)游戏教学要突出灵活性创新特点

灵活性、创新性是幼儿游戏教学的重要内容。游戏教学过程中幼师应用游戏需要注重灵活性的特点,不能一味地用一种游戏或一种游戏模式开展教育指导,避免幼儿对游戏产生懈怠感和疲劳感。基于灵活性和创新性的要求,幼师在幼儿游戏教学中要突出游戏的特点,积极指导,创新幼儿游戏新形式。

以红灯行、绿灯停游戏为例,游戏的基本形式是:大部分幼儿站在起始线后做好准备,一名幼儿在场地的另外一头发号施令,游戏开始,幼儿开始走路,发号施令的幼儿背对幼兒念“红灯停绿灯行”念到“停”字时转身,此时走路的幼儿不能动,动的幼儿暂停一次游戏,游戏重复进行,直到发号施令的幼儿被走路的幼儿拍到。这一游戏的场景和内容过于简单,其他游戏也有类似的操作,而且动与不动容易扯皮,进而引发幼儿矛盾,导致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幼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增加游戏的灵活性,如背对的幼儿不再转身看,而是提供大屏幕,背对幼儿可以直接通过前面的大屏幕看到幼儿活动情况,而活动中“一名幼儿在场地的另一头发号施令”转为用大屏幕给出红绿灯并配上语音,融入音乐即绿灯行配上音乐,音乐一停止就是红灯,而背对的幼儿可以直接看到变灯和音乐停止后幼儿的活动情况,由此判定谁动、谁没动。此外还可以直接用电子屏幕展示幼儿的运动状态,绿灯音乐停止后转红灯,然后屏幕自行判定幼儿是否动和不动,动的幼儿自觉走到游戏区域外。游戏过程中要做好游戏的创新,根据幼儿表现积极做好游戏化的指导和设计,利用多种技术包括音乐、白板等进行游戏创新,提升幼儿的参与积极性。灵活、创新是幼儿游戏的重要特点和发展方向,幼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灵活性、创新性的优势,做好游戏指导的同时帮助幼儿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提升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并调动幼儿的有效参与。

(4)游戏教学要突出德育指导策略

德育是幼儿游戏教学的重要原则与内容。幼儿游戏教学过程中,幼师要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突出德育属性,利用德育帮助幼儿参与其中,并引导幼儿在游戏中逐渐形成包括团结友爱在内的多种思想,突出德育特点。德育性的游戏设计需要幼师进一步挖掘,需要根据游戏特点和幼儿成长的需要进行合理引导,做好德育元素的挖掘工作。

以同心协力为例,游戏的规则是:场地中有5个不同颜色的圆圈,每个圆圈都不是很大。游戏规则是每个圆圈中要站满5个小朋友,这5个小朋友除了脚以外,身体其他部位均不能着地,同时所有小朋友的脚必须踩在圆圈里面,身体可以露在外面。看哪个圆圈中的小朋友通过集体协作,能共同配合完成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需要自己完成组队,但可以看到有的队伍比5个人多,有的队伍比5个人少,这是基于幼儿朴素情感而自发形成的“小团体”。这种小团体看似问题不大,但对幼儿团结性培养不利,而且也让幼儿形成了一定的“小团体”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幼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会交朋友,让幼儿自行讨论组成5人一组,在组队过程中让幼儿学会主动交流、互相交朋友,最终确保每一个队伍都有5个幼儿且关系融洽,在关系融洽的基础上进行游戏,在游戏中讨论如何配合游戏、如何才能让脚必须踩在圆圈里,5个幼儿都做到后幼师可以继续画大一点的圈,让10个幼儿站在里面,以此类推,逐步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合作的价值,培养团结意识。幼儿教育中游戏的选择要与德育相联系,每个游戏都要有一定的德育价值和意识,在游戏中让德育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而不是特意强调德育属性,真正让幼儿在游戏中完成所学任务,提升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游戏中的德育也要坚持适可而止的原则,不能要求每一次的游戏都要实施德育,而是要根据幼儿的成长情况进行合理渗透,利用不同的游戏主题进行指导,最终实现有效德育目标。

(5)游戏教学要突出综合性整体观念

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游戏的实施突出整体性、综合性的观念非常重要。幼儿园应用游戏的场景非常多,包括一日活动、区域游戏等,幼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游戏教学的特点,积极开展游戏指导工作,通过游戏指导的方式突出综合性、整体性的原则,让游戏与幼儿教育真正融合在一起。

幼儿教学要突出整体性、综合性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整体性,即在幼儿教学中,游戏要与教育教学整体相匹配,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如音乐教学中游戏必须与音乐主题相关,舞蹈游戏中需要与舞蹈游戏相匹配。整体性要求幼师设计的游戏要符合教学的需求和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幼师也要看到游戏整体性的特点和布局,在教学指导过程中积极发挥教学实践的重要性,基于整体性进行游戏设计与布局。二是综合性,即在幼儿游戏中幼师应做好游戏的综合应用,在游戏中融入音乐、舞蹈等其他内容,充分体现幼儿游戏的价值和游戏的综合体验,提升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幼儿游戏不是单一的存在,而是有着综合性的特征,幼师需要在游戏中做好相应的准备,一般来说音乐的选择以轻柔为主,舞蹈的设计以形象为主,游戏的道具、物品以充足为主,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要。总之幼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具体的教学指导工作,帮助幼儿在参与过程中完成所学任务并突出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融入课程学习中,為游戏提供说说、玩玩、做做等时间的机会,让幼儿通过游戏增长知识,通过游戏获得各种能力的发展,通过游戏去发现和积累成长的经验,同时幼师也要从教育教学与游戏融合角度出发,做好幼儿活动的支持,关注幼儿表现并在综合性应用过程中引导幼儿参与其中。

3.结语

在幼儿园教育中融入幼儿游戏符合幼儿成长的天性,在幼儿园活动过程中幼师要突出游戏的趣味性、德育、科学性等特点,将游戏与教育融合在一起,既让幼儿在游戏中释放天性,也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体验快乐,在体验中实现所得,从而提升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知识的丰富。

参考文献

[1]周院英.混龄教育背景下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的价值与实施[J].当代家庭教育,2021(18).

[2]刘小娟,张潇月.基于经验学习圈理论的园本教研模式探寻——以园本教研“社会领域游戏化教学”活动为例[J].今日教育,2021(06).

[3]秦碧磬.在游戏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探究——在游戏中培养幼儿与同伴的友好交往能力[J].文理导航,2021(06).

[4]安玉超.“幸福教育”理念下大区域游戏建构对幼儿发展的影响[J].大众标准化,2021(10).

[5]施华.乡土在幼儿游戏的纵深处对话——基于幼儿游戏的乡土资源的有效利用[J].文理导航,2021(05).

3602501186599

猜你喜欢

幼儿园教育游戏教学实施策略
刍议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