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课程育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

2022-03-17王桂林邱川鄂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立德课程体系育人

王桂林,邱川鄂

(1.重庆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5;2.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重庆 402247)

一、引言

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说:“德行是整个教育目的的代名词。”[1]自古以来,教育的育德功能都被作为教育的旨归。今天,“立德树人”同样被作为教育的根本使命贯穿高校教育的全过程。在落实这一根本使命的过程中,各高校要充分认识和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2]的根本问题,并充分发挥课堂在育人过程中的“主渠道”功能,将课程作为有力抓手,达到最优育人效果。质言之,各高校应充分依托课程体系建设,把握各类课程的“人文素养”“专业素养”与“道德价值”的统一性、“显性育人”与“隐性育人”的统一性、“课程育人”与“课程育徳”的统一性,使各门课程的内容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得到充分彰显。构建全课程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合力和育人价值,深化“三全育人”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二、全课程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内涵要义

人才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课程质量,实施全课程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落实“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和方法。1955年高教部副部长刘子载就提出,“无论哪门课程,教师都应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3]。习近平总书记也用“盐”比喻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最好的育德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地吸收”[4]。思政课程改革以来,不少学者将其内涵要义从宏观理论的阐述转向全课程育人的具体实践,如陆道坤提出“应将课程思政的‘隐性思政’功用和思政课程的‘显性思政’功用进行协同,共同构建全课程育人的格局”[5]。蒲清平、何丽玲提到“学界的主流观点现强调把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课程育人理念,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6]。

在育人过程中,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应共同承担“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要构建全课程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将所有课程参与进来,做到显隐结合,润物细无声,进行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全面渗透。所谓全课程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指以所有学科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为实现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和育人价值而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同专业课程、通识课程融通,充分挖掘非思政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为实现课程体系“一体两翼”化、教学设计“协同育人”化、课程思政“全员参与”化而选择和实施的一系列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保障及教学评价。“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7],要构建全课程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就要充分运用好课堂教学,依托课程体系建设,使各门课程彼此联动、彼此融通,从而形成所有课程的育人合力。

三、全课程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的价值意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从战略高度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的主导作用,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主导、专业课程同心同力、通识课程同频共振的“一体两翼”的全课程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发挥育人价值。全课程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对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增强,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

“立德树人”就是要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中,从而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课程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大学课堂的建立,有利于“将学生个人的学习目的和人生目标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8],有利于促进“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育人”与“育徳”的协同共进、“知识”与“价值”的深度融合。同时,全课程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建立,有利于纠正“重学术轻育德”的不良倾向,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挖掘各门课程的价值意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必然要求。

(二)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全面落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大思政格局出发,将高校各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和功能进行整合和协同,形成教育合力,提高育人效果。其中,最关键的是课程协同,各门课程通力协作,共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当前各高校已经开展课程协同育人的实践,但是教育合力的作用还没有很好地发挥。构建全课程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利于破解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各自为政的现象,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所有课程之中,使各类课程、每门课程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有利于使各门课程的“显性育人”与“隐性育人”功能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的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发挥育人功能,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有利于将“立德树人”的使命覆盖到课堂内外,真正实现育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三)有助于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意识形态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极端重要的工作,然而“普世价值”的拥护者打着淡化意识形态的幌子,在意识形态领域动摇和颠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受到了威胁和挑战。当前,全球经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浩瀚无边的世界已经演变为“地球村”,高校青年师生已日益成为敌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对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复杂而又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全课程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建立,有助于通过所有课程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正确价值导向,对西方错误的、极端的意识形态予以批判和驳斥,从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通过全课程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各个学科体系中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课堂教学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每门课程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增强青年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四、全课程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各高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注重整体推进、协同联动、教师参与、以研促教,取得了一定成效和宝贵经验,但仍然存在统筹推进“不到位”、探索实践“有误区”、教学能力“有短板”等问题。思政教育中“立德树人”的实践落实、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实施、教师能力的培养与彰显等方面都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立德树人”观念的落实仍需进一步深化

“立德树人”的观念揭示了课程思政的目的和本质,回答了“课程思政是什么”的方向性问题。然而目前,“立德树人”观念的落实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以达到所有课程合力育人的最佳效果。一方面,现在仍存在将“立德树人”的观念片面理解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尽的课程责任的现象,致使其他课程没有很好地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传统单单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育人功能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显性教育”有余而“隐性教育”不足,两者没能有效结合进而无法达到合力育人的效果。另一方面,在“立德树人”任务落实过程中,仍然存在把课程思政简单理解为课程知识和道德价值叠加、将思政元素简单嵌入的现象,缺乏对课程知识背后蕴含的价值精神的深入挖掘,仍是粗放、漫灌而非精细的浸润,以致没有达到“1+1>2”的效果。因此,要充分解读“立德树人”的观念和主旨,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所有课程中,使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合力育人。

(二)思政课程的“课程体系”仍需进一步优化

“单一的课程并不能达到高校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和育人目标,课程体系的构建才能形成系统合力。”[9]课程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搭建“三全育人”平台,回答“做什么”的操作性问题。全课程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建立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必然需要借助课程体系这一重要抓手,全面落实课程思政。然而目前随着思政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课程思政“课程体系”的建立虽已初见成效,但要实现所有课程通力合作,使各门课程育人效果最优化,仍需进一步努力。一方面,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之间信息共享程度不够、有机融合度不够、课程资源融会贯通程度不够等问题。另一方面,部分高校仍没有真正探索出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思政模式及课程思政课程体系,主要是模仿和复制其他学校的做法,因此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仍面临巨大挑战。

(三)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全课程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求教师科学利用课程资源实施课程思政,回答“课程思政怎么做”的问题。教师在课程思政实施中肩负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决定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然而,目前仍然存在部分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不够、能力不足的现象。一方面,部分教师课程思政的育人意识还不够牢固,存在课程思政形式化或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专业课、通识课方法同质化的问题。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不够突出,在广度和深度上接受的课程思政的培训不够,加之自身能力水平与要求有差距,目前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仍然参差不齐,效果差异显著。加上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层次不一,平时的教学仍有部分存在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敷衍了事、走形式的情况,导致无法在课堂上通过合理的方式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更无法与学生进行深入互动。

五、全课程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的路径选择

“理论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并借助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10]因此,如何通过实践构建起全课程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高校形成“大思政”格局的关键。笔者认为,应该从全课程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课程体系、教学设计、师资队伍等方面找寻全课程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路径,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熏陶、价值引领。

(一)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的贯通机制

高校应立足自身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目标定位,从体制机制方面更新管理理念,完善教学设计和整体规划,统筹安排,把控大局。完善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学院层面的中观设计、教师层面的微观设计,构建课程间的协同。从人才培养方案、教材、教学方法、课堂管理、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和探索,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1.由“目标导向”进行顶层设计

学校顶层设计应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统筹全校育人资源和力量,着力推进全课程育人改革创新。学校应从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出发,制订和优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认知水平、个体差异的全课程育人目标;从课程目标和教学对象出发重新制订课程大纲,做到横向有广度、纵向有深度,体现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在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上,坚守全课程育人的理念,深入研究所教课程的特色和优势,将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考虑进去,并预估课程思政效果的实现度,围绕本门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来设计“思政元素”,并有效地融入课程教学的全环节、全过程,在知行统一中提高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由“问题导向”融入思政元素

“一个问题,当它被提出来时,就意味着解决问题的条件已经具备了。”[11]在制订各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规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时,应坚持问题导向,牢固树立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和忧患意识,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互补充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体系。开展“问题导向”相关教学方法的讨论与改革,形成专门的教学体系,彰显思政课程、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为全课程育人的实施提供保障。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识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都要肩负起全课程育人的重要任务,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收集整理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建立学校课程思政改革的问题库。以“问题导向”为基础,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抓手,将学生置于具体的课程思政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并融入学生自我意识教育、爱校意识教育、家国文化教育之中,设置任务教学,培养学生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获得感,使课程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

3.由“结果导向”实施课程思政

由“结果导向”实施课程思政主要体现在评价环节,即根据教师的课程思政成果和学生课程思政所获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考评。通过教学横向纵向对比、课堂观察、访谈访问等方式检验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运用目标管理法、绩效标准法等对课程思政的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在教师考核方面,可将“师德师风”作为课程思政的首要考核标准,将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及科研成果与职称评聘、年度考核等挂钩,将学生对教师的课程思政满意度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内容。在学生考核方面,将课程思政的成效和表现作为优秀学生干部选拔、入党考核的条件之一。在期末考试、期中考试题目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考察。总之,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管理与教学的方方面面,促进教师对思政课程与教学的重视与创新,达到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

(二)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的课程体系

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每类课程根据其独特的功能都有独特的价值特征。高校应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体,以通识课和专业课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全课程协同育人课程体系。根据每门课程的内容特征,充分挖掘各门课程的育人元素,使课程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得到深度融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一起发挥同向同行、同心同力、同频共振的作用和效应,从而达到协同育人的效果。

1.充分发挥思政课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渠道作用,思政课程与其他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有着明显的区别。而课程思政的功能和作用就是打破思政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的边界并有机融合,让三者在政治方向、课程育人方向和课程育德方向上达到高度的统一性和契合性。各高校须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在全课程育人“一体两翼”课程体系架构中,确保思政课程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的作用和功能。高校应不断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发挥思政课程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提升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思想政治素养,从而培养出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拔新领异创新精神和强烈批判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充分发挥通识课的同心同力作用

通识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精神,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常识性知识,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育人角度来讲,课程思政与通识课程的育人目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是从“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视角对学生进行培养。因此,高校应以课程思政改革为契机,充分整合通识课的课程资源,开发通识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进通识课的教学改革,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通识教育;深入拓展通识课的育人资源,注重对学生传统文化精神与人文素质的培养。在通识课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他高校已有经验,如上海市的“超级大课堂”、同济大学的“中国道路”、上海大学的“大国方略”、华中科技大学的“深度中国”、华南理工大学的“粤美中国”等课程。同时,绵阳师范学院实行的“书记工程”“党政+课程思政”“党建+师德建设”等思政教育模式也值得去借鉴。

3.充分发挥专业课的同频共振作用

建立全课程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发挥好专业课教师、专业课教学、专业课课堂的作用。专业课程作为课程思政的基本载体,立德树人的重要支撑,应充分挖掘其育人功能,让学生的价值观和品格得到提升。一直以来,思政课程的教学侧重于德育层面和价值的引领,而专业课程的教学则侧重于学术层面和知识的求真。当前,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实施要求将思政课程的德育理念、育人理念、价值理念融入专业课程的学术理念中,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悦纳专业课程的价值内涵。这也是全课程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立过程中,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所面临的重点、难点和终极目标。要达成这一目的,需要专业课教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能力、专业素养、学术能力和教学能力,并结合本校特色和课程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创新教学设计,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中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在专业课改革实践方面,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德育实践专业课程”、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中外时文选读”课程等成功案例值得参考。

(三)构建全课程育人的师资队伍

要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正确把握课程思政的理念与内涵,做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关键在教师”[12]。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责不只是授业解惑,还应始终牢记自己传道的职责使命。因此,教师应提高自身的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理论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充分挖掘所授课程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全课程育人的效果和质量;同时,应在全校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示范教师的辐射效应,扩大影响力。

1.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理论水平

高校应通过思想政治理论专题培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理论水平。一方面,各高校应以马克思主义为学科专业发展的理论指导,遴选优秀教师、党政管理干部等加入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立课程思政教师优选、特聘制度。另一方面,各高校应组织教师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并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教师的思政理论基础,拓宽教师的课程思政视野。此外,各高校应加强教师师德师风的培养,增强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育徳的责任意识和底线意识。

2.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科研教学能力

通过积极响应各类思政资助计划、思政示范培训计划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首先,积极响应国家各类项目的资助计划,如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项目、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名师工作室”项目等,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科研能力,达到以研促教的效果。其次,积极响应国家思政示范培训计划,如骨干教师研修项目等,提升教师教学技能,使教师能更加专业地投入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将课程思政技能和热情带入课堂育人阵地。教师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及知识需求,变被动灌输式为主动探究式,从学生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具体把握。“理论认知是基础,情感认同是重点、意志坚定是关键、躬行实践是归宿。”[13]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鼓励大学生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3.提高课程思政示范教师的辐射效应

充分挖掘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以榜样力量赋予课程思政创新进取的动力,总结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做法和典型经验。针对相关教学典范,充分发挥好校内外传统媒体、校园网、微博、微信、校报等多种媒体的宣传作用,营造良好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舆论氛围,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把课程的育人和育德功能内化为教师的自觉,切实构建起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六、结语

总之,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作,需要持续的探索和创新。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的贯通机制,由“目标导向”进行顶层设计、“问题导向”融入思政元素、“结果导向”实施课程思政;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思政课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识课的同心同力作用、专业课的同频共振作用;构建全课程育人的师资队伍,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理论水平、课程思政的教学科研能力,提高课程思政示范教师的辐射效应,最终构建起全课程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真正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育人”与“育徳”相统一、“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育人新格局,真正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交互形成育人网络,从而体现“课程育人”生长点的拓展性[14]。

猜你喜欢

立德课程体系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