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课程一体化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

2022-03-17姜丽莉谭琳刘天华高磊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22期
关键词:双减课程体系劳动

●姜丽莉,谭琳,刘天华,高磊

学校提供高质量的课后服务是“双减”政策能够取得切实效果的关键环节之一。但在课后服务建设过程中,确实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如何克服课后服务散点化、随意化倾向?如何提升每一门课后服务内容的育人效果?如何将课后服务融入学校育人体系?如何做强课业辅导,拓展学有余力学生的学习空间?如何在课后服务中强化体育、补足劳动教育?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保证课后服务的质量,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要求学校采取课后服务课程化策略,并要将课后服务课程一体化设计,即围绕学校育人目标,对学校原有课程与课后服务课程进行整体设计,让每一门课程育人功能彰显,课与课之间协同共促,形成有机整体。具体如何操作?本文结合北京市西城区的部分实践做法,对课后服务课程一体化设计基本路径和策略进行阐述。

一、评价导向:建立课后服务的核心评价指标

课后服务怎样才算叫做好,所做的课后服务课程是否达到了落实“双减”政策的诉求,为此首先就要坚持评价导向,即需要明确工作目标,进而设定一个核心的评价指标,学校、区域都可以用此进行自我诊断和自我评价。例如,北京市西城区在“双减”工作中首先提出了核心的工作目标:一是要让学生自愿留在学校参加课后服务,以减少学生对校外辅导班的需求,即要提升课后服务课程的品质;二是通过课后服务强化学校的育人职责,以“双减”为契机,在正确的育人导向下,真正思考教育的本质规律和核心任务,进行校内育人格局的优化重构。依据上述工作目标提出了“三率、三性、一特色”的评价指标。其中指向课后服务课程的“三率”指标是指学生参与率、课后服务满意率、课后服务时段学生作业完成率,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这样的指标不是给学校排队,而是学校进行自我诊断、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依据,是学校开展行动研究的定量依据,也是区域整体能够有效落实“双减”工作的基本保证。

二、任务分解:明确课后服务一体化建设的工作重点

“双减”政策发布以来,以课程化思路建设学校课后服务的学校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在“双减”政策落地初期,学校首先要提供丰富的课程留住学生,学校在此阶段关注的是课后课程设置的丰富性、学生意愿的达成度、时间段划分的科学性,这一阶段称为丰富供给阶段。经过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家长们一定会把学生所学的课程和原有申报的那些校外课程进行对比,学生和家长关注的是课程的质量,学校更加关注课程品质(是不是每门课都有价值)、课后服务评价体系(致力于准入准出机制的建立,让课后服务课程成为活水)、课后服务课程体系(课程的比例是否合适),这个阶段称为精品供给阶段。再往后经过一段时间,就是学生、家长和社会对育人效果的深刻关注阶段,归根到底,还是要看这个学校整体的育人效果,同时,学生个体是有差别的,家长关注学生个性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这一阶段称为整体供给和个性供给阶段,这是学校课后服务课程走向深入的必然阶段。在这一阶段,关注课后服务和课内课程的协同化、课后服务课程的教育效果显著化、课后服务课程基于学生个性需求针对性满足将是这一阶段工作目标。具体说来,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关注关键能力的培养,比如阅读素养、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二是,关注课与课之间的协同关系。学生从早上进校到晚上离校,每天上了这么多节课,课和课之间是有一定关系的,有的课和课之间的功能是可以相互协同促进的;有的课和课之间只是单一孤立的存在;有的课与课之间的教育功能甚至有可能相互抵消。这个阶段学校应关注课和课之间的协同关系。三是,关注特色课程的开发,关注那些育人效果显著的课程是否在课程体系中设置并发挥作用。四是,关注学生个性特征及如何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

这些都将是整体供给与个性供给阶段学校的实践与探索的重要工作内容。

三、一体化思考:课内课程与课后课程一体化设计基本思路

具体如何将课后服务课程和学校原有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可以从以下思路展开。

一是可以着眼于学校原有课程体系,将课后服务课程与课内课程的层级、领域进行衔接,对学校原有课程进行丰富和发展。例如,北京市西城区康乐里小学育人目标是培养康乐少年,以此建立有学校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中包括有6个领域、3个层级。在课内课程与课后课程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学校把一部分拓展类、主题类的课程放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这样学校的课后服务课程跟学校的育人目标一定是一体化的。而通过课后服务就可以使拓展课程、主题课程门类更加丰富,层级更加明显。

二是可以着眼于学校育人目标,将原有课程和课后服务课程的育人功能进行统筹设计、分权赋能。例如北京市西城区志成小学的育人目标在于培养五有少年,课后服务与课内课程的育人目标一致,但在育人功能上,课后服务课程功能偏重于“体验、发展、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功能选择就决定了课后服务课程的门类设置、实施方式和评价角度。课后服务课程的功能与原有课程功能进行衔接,是对原有课程功能的补充或加强。

三是可以着眼于关键素养培养,对关键素养的培养路径进行设计,统筹课后服务课程与课内课程,也可以围绕主题、任务等进行学科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一体化设计。例如可以围绕阅读素养开展课程设计。阅读素养是目前公认的学生发展关键能力,康乐里小学为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进行了基于阅读素养的分阶段目标和主题设计,每个年级都有指定的必读书目。学校将阅读和某一时间段课后实践活动或者社团活动整合,设置如课本剧、朗诵、读后沙龙、学校电台、舞蹈、戏剧、英文朗诵、美术配图、诗社、动画配音、人物传记等课程,学校提供场地,有一些老师的指导,学生们就可以做出不一样的精彩。虽然该阶段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展示出来的都是实践活动或者社团课程,但是这些课程与学校课程体系之间有很好的衔接和契合。

四、分领域突破:针对不同领域课程特点进行课程建设

学校原有的课程体系,包括领域维度和层级维度;新增课后服务后,课后服务就要与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和重构,共同担负起高质量育人的功能。在课后服务建设过程中可以采用分领域建设策略:依据每一领域的课程功能、内容、资源、需求等特点,进行工作路径的选择,科学建设领域课程。北京市西城区提出了“1+3+N”课后服务课程领域[2]:“1”指学业巩固课程,它是课后服务课程中的根本,旨在立足学生课内学习情况,基于学情分析,在研究分析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基础上,开展与学生学情相匹配的课业答疑辅导及学习指导。“3”指学科拓展、体育、劳动教育类课程,它们是课后服务课程的核心,旨在补齐课内课程供给,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培育学科思想、学科思维、学习方法;同时为所有学生强化体育锻炼,补齐劳动教育提供平台。“N”指美育、科技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这样的领域划分为课后服务课程的科学建设提供了基础。篇幅所限,下面以学业巩固类课程、体育领域课程、劳动教育领域课程为例阐述各领域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和要点。

(一)学业巩固类课程的建设思路与要点

学科巩固类课程是实现学生个性课程资源提供的关键领域。学校要在教、学、练、辅、评一体化上设计思考,帮助学生掌握“日清—周结—月促”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即帮助学生每日课堂教学知识和作业问题的及时清零,每周学习任务的及时巩固和总结,每月及时做好查漏补缺,构建知识体系,促进学科素养的提升;学校通过学科巩固类课程,培养关键能力和习惯,特别要关注计划、监控与调节、反思等学习策略的形成。学校要在课业辅导针对性上思考,努力实现分层分类辅导和“一生一案”,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成长支持体系。

例如,北京市西城区五路通小学的课后辅导课程功能就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在校完成课后作业,不仅仅是提供教师答疑,而是把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课业辅导的一个核心目标。为什么要选自主学习能力?因为自主学习能力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的人发展最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实践中也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的学习兴趣存在明显正相关。学校以课业辅导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学校依据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来设置课业辅导的实施形式,同时各个教研组也依据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并进行实践检验和固化。形式上看,依然是教师辅导作业,依旧是骨干教师答疑,但是增加的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目标,让课业辅导有了专业品质,体现了专业魅力。这样的课程才能真正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让孩子们舍不得、离不开。

又如,志成小学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类的学科巩固类课程设计,对优秀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悦学班、作业辅导班培养学习兴趣,关注阅读素养的培养;志恒班、志远班的设置和教学就是围绕学生学业水平和学习需求开展设计,也是课业辅导建设升级的有效举措。这些针对能力培养和学生不同需求的施策,真正体现了学校教育的专业性,也是学校课后服务课程相对原有校外机构的优势所在。

(二)劳动教育领域课程的设计思路与要点

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目标的设定依据的是劳动教育的关键核心素养,比如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这些素养彼此联系,是一个整体,但在设计落实时要有细致的分解措施。

比如对于劳动技能的培养,从人的成长看,劳动技能培养是具有阶段性和时代性的,在学前阶段要学习自理、吃饭穿衣等;在低中年级要学会简单生存,能够洗衣、涮碗,做简单饭食、整理房间;从小学高年级到初中,能够在社会中基本独立生活;到初中能够逐步掌握如何在社会中生活;在劳动技能培养过程中要让学生逐步体验运用劳动技能实现自己和他人、集体、社会的互助沟通。同时,在技能培养过程中,学生还要体验到劳动是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一种很重要的手段,达到劳动精神的培养。这个教育过程是螺旋上升的过程。

研究中发现,在目标设定过程中,必须要关注劳动兴趣的培养。对于人来说,内心都有一个对成品和完美的期待意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美、对完整、对卓越的这种心理需求以及解决饥饿等生理需求是激发劳动的原始动力。因势利导,不断激发心理需求,可以不断保持劳动的兴趣。

劳动教育的内容设计和资源选择也是需要系统思考的重要问题,北京市西城区育才学校的教育资源是从学校周边选择,从学校传统的校本课程中选择的,就是要通过目标架构,充分发掘周边资源,利用每周五下午的一个时段,与平时的课内课程或教育活动有机整合,在课内和课后一体化规划的基础上,以实践活动的形式在课后服务方式实施劳动教育。北京市回民学校将劳动教育的资源进行了汇总,包括校本课程资源、校内劳动、校外实践、家务劳动、德育活动、学科资源等,这些都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素材和途径。关键是学校基于何种目标,选择什么素材,如何实施。总体来看,目标设计、兴趣培养、选择资源进行系统设计是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要点。

(三)体育领域课程的建设思路与要点

从课后服务的需求看,体育课程具有较大需求量,属于热点课程领域。但体育场地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例如,西城区学校学生容量大,操场面积不大,如何保证体育课程的开设是一个挑战。北京小学广内分校作出了探索,一是划分场地、分时轮换、内容明确、有序活动,力图以课后服务的设置为契机,使得原有1小时体育运动向2小时拓展。二是聚焦学生体能发展,错峰开设大量体育兴趣课,同时开发十几套室内健身操。这种以体能提升为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使得课程资源和形式大大拓展。三是开发多样的体育活动,经过统计,西城区学校开设的体育活动有花样跳绳、拉拉操、武术(各类)、体能训练、韵律操、民族体育、传统体育、各国趣味体育项目等,这些课程开发可以使得体育领域课程在西城区得到落实。可以看出,聚焦体能培养、突破场地限制、开发趣味项目都将是体育课程建设的思路。

总之,课后服务课程体系要尽量包含学业巩固课程、学科拓展课程、体育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美育、科技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课程领域。学校要统筹规划每一领域课程的种类、班数、所容纳的人数,确保课程的丰富性;课程建设要有水平层级,能够提供学生在某一领域内不断发展所需的课程;要统筹课程设计的实施形式,倡导学生的深度参与、实践体验。学校课后服务课程体系要努力实现纵向上有梯度、横向上有广度,体系相对完善,学生学有所长,凸显学校特色。学校可以尝试将课后服务课程与家庭教育衔接,努力实现学校有引导、家长有陪伴、学生有成长。

另外,每门课程要有梯度,为学生兴趣和专长的长期发展提供保证。每一个领域的课程要有层次划分,如基础型和提升型,或者是兴趣类和专长类等。学校要在各领域中统筹各类课程,计划每一领域课程的门类,班数、所容纳的人数等,进行精细的安排,这样的课程才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为精品课程打造提供基础。总之,课程领域建设要注重年级有衔接、水平有梯度。

综上所述,课后服务课程一体化设计目标是要实现“点上精品、面上纵横、协同育人”。具体来说,就是要在系统中考虑课程设置,课后服务课程的领域、层级清晰,对每一门课进行精品打造,让课内课程和课后服务课程发挥协同作用,共同完成育人任务。

未来,对于课后服务课程建设还需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要基于各种实证数据(如作业完成率、学生参与率、家长满意率),不断反思和改进,开展行动研究,向精品化、整体化、个性化发展,不断迭代更新。

猜你喜欢

双减课程体系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热爱劳动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