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分类评估之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多维价值*

2022-03-17李桂真

菏泽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转型评估评价

李桂真

(菏泽学院,山东 菏泽 274015)

什么是好的评估?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刘振天指出:教学评估是现代教育治理的重要形式,共治、分类和增效是考察衡量高校教学评估发展、变迁和进步的三个向度[1]。杜瑞军指出:一种“好的教育评估”应激发被评价者的主动性和发展性,助推质量文化,从而走向自主性与质量建设[2]。尽管教育评估的目标、内容、方式等等一直在变化,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好的教育评估要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服务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如何以有效的评估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现实所需,也是研究所向。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提出要推进评估分类,引导学校科学定位、各安其位,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分类评估方案的颁布与实施是以有效评估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也成为地方应用型高校解放思想、科学定位、优化管理、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遵循。

一、分类评估之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思想价值

(一)传统评估体系的弊端与思想制约因素

1.“大一统”思想影响下高等教育评估的弊端。“大一统”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3]。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不断优化,但 “大一统”思想的痕迹依旧明显,影响着高等教育评估的实施过程与评价目标的实现。

(1)评价主体单一,评估形式化现象突出。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逐步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亦不断深入。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学生的中心地位,高等院校的主体地位等方面都发生变化,国家也多次提出政府要转变职能、权力下放,激发高等院校主体能动性与办学活力,但受“大一统”文化惯性的影响,高等教育评估依旧是政府独揽大权,高等院校在评估实施的过程中处于被动、从属地位,社会用人单位、家长与学生等利益相关者更处于评估的边缘地带[4]。政府管理部门下发评估命令,制定评估标准,并以此为准来对高校进行评判。高校被动接受评估,以评促建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也无法激发办学活力,提升办学质量。政府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评估缺乏现实依据,评估工作形式化现象突出,体现不出教育评估的意义与价值。评估主体单一化是评估工作目前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2)评价标准单一,高校同质化现象严重。“大一统”思想惯性影响下,政府制定的评价标准单一化,按照制定的评价标准对高校进行评估,并依据评价结果对高等教育系统实行等级化管理,按等级配置资源。这种情况下,高校为获取更多更好的资源,只能全力以赴,力图使得自身通过评估,更名升级。这种情况下,高校特色弱化,“同质化”现象出现,教育质量必然下滑。一方面,因为扩招太快,教育资源跟不上,导致质量下降。另一方面,用学术性标准来衡量职业教育以及应用型本科的办学质量,没有看到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质量应有另外的判定标准,教育质量也会下滑。现行的高等教育评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评价标准单一化。可以说,单一的评价指标体系也是中国高等学校“同质化”的驱动者。

2.中庸思想影响下的高等教育评估的弊端。中庸思想是先辈们历经千年而不衰的思想结晶,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也很好地印证了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5]。而从个性发展、主动性发挥层面来说,中庸思想又对国人的行为、心理产生消极影响,同样影响着高等教育评估的过程实施与结果呈现。

(1)迎评态度被动、消极,迎评行为表里不一,迎评资料形式化。中庸文化影响下,中国人个性较为被动隐忍,主动性薄弱,处事方式多选择服从。政府下达评估命令之后,一些高校没有及时改变观念,态度消极,仍然只关注能否满足评估审核项目和要素,以及是否能获得专家“好评”。自我准确定位、自我评估改进、自我建设发展、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等等这些彰显评估意义的东西被忽略,评建工作与高校自身脱轨。迎评是迫不得已的行为,而不是主动出击,以问题为导向,主动迎评,主动整改。

(2)评价重结果,轻过程,评价结果虚化,评价价值弱化。中庸思想强调和谐,安静地保持现状,这并不利于评估工作的开展。实施评估整改是通过参考专家给出的评估意见和改进建议,进行自我反思、自我纠正、自我提升的过程。然而,受传统思想影响,高校往往重视评价结果如何,关注评价结果的好与坏,评估通过与否,缺乏自身审视,对评估整改工作的功用性缺乏肯定,不愿意客观反映评价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更无法针对问题进行整改,降低了评估评价工作的效用,达不到评估评价工作实施的目标。中庸思想讲究规矩,层级观念明显,这种思想同样不利于评价主体的评价行为。实施评价的政府管理人员、被评价对象、相关工作人员会过于讲究规矩,检查形式刻板,缺少灵活性,这极易导致迎评、整改成为过于形式化的面子工程。如果评价主体,即政府管理部门忽视整改的过程性结果,仅仅将评价最终结果作为制定教育政策、核算教育经费、认证学科专业以及设定招生规模的重要依据,就无法达到进行高等教育评价工作的目标。

3.集体主义文化影响下的高等教育评估的弊端。中国传统社会本身就孕育着许多与集体主义相关的礼教文化、 行事准则,不仅深刻规制着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结构,还强烈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集体主义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基础,而新时代的集体主义是对中华传统家国情怀的传承与弘扬,呈现出强大的传承性、包容性、反思性以及发展性特征[6]。然而集体主义思想有其固有的弊端,也反映在高等教育评估工作中:评估指标体系统一,高等教育评估逐渐行政化,高校特色弱化。

科学的评价体系应该是根据层次、职能、科类和专业等条件对参评对象进行划分,评估标准也应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然而,受集体主义惯性思维的影响,评估组将同样的评估指标体系用于所有高校,给高校施加了强硬的共性制约,高校间的差异性与办学特色得不到体现。因此,高校评估工作常常在具体的规定上,由于缺少灵活性而使效率降低,同时也形成严重的官僚主义。克服集体主义思想的束缚,管理权下放,将极大推进高等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进程,凸显评价评估的价值。

(二)分类评估是对传统教育评估的批判性改革与思想超越

教育评估事关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估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好的教育评估”成为审视高等教育评估实践的价值尺度。要达到这一目标,应当从改变评价制度入手。要建立科学、高效、可持续的教育评价体系,就必须打破传统文化思想的束缚,与时俱进,以问题为导向,在持续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实现超越和发展,不断前行,推动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分类评估超越大一统思想,倡导高校多样化发展;超越集体主义思想,承认不同评估活动的价值,构建彼此尊重和信任的关系,建立开放、包容、透明、有效的评估体系和质量发布制度。分类评估是对传统教育教学评价的批判性改革与思想超越,必将推动高等教育的时代化、多样化、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

二、分类评估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理论耦合性

从理论逻辑上讲,《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与《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之间存在理论上的耦合性。在分类评估理念指导下,地方高校要明确身份认知、践行国家战略、凸显时代教育特色,积极探索实现学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新制度、新模式、新路径,实现“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7]

(一)内涵式发展理念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所谓“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强调事物“质”的提高。 而高校内涵式发展在系统科学层面上是指以高校的主体性、内部动力、内部结构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内生因素为中心、聚焦高校办学质量的发展模式或方式[8]。 要实现地方高校内涵式转型发展,就要认识到地方高校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与突出特征,激发其内在发展潜力。

不可否认,与“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相比较,地方高校在资源与规模、生源特征、就业起薪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但地方高校的学生学习能力与素质却不低[9]。既为地方高校,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地方性,便具备其办学场所、办学属性、办学定位、生源结构、本地经济社会与文化事业发展需要等诸多因素影响形成的浓郁的地方特征。分类审核评估被分为两大类进行,综合性院校与地方高校适合不同的评估审核标准体系。分类评估中的高校类别使得地方高校明确了自身身份与办学定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其人才培养目标为应用型人才。这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供了逻辑起点。

分类评估导向下,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就要发挥高校主体性与主观能动性,激发内在发展潜力。具体而言,应加强顶层设计,实施体制机制优化工程,充分发挥各个结构的功能,形成转型发展的合力;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实施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升工程,促使广大师生团结向上、进取奋进、拼搏创新,形成浓厚的质量文化氛围;加强科研转化,实施科研与社会服务强化工程,及时转化科研成果为生产力,产生产业效益;坚持引育并举,实施师资队伍锻造工程,提升教师素质,更好适应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需要。

(二)创新式发展理念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1912年,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概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指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10]。将上述概念投射于高校转型发展,即为高校基于现有办学基础,利用现有资源,实施办学新模式、培养创新人才、引导学生创新发展。

从理论逻辑上讲,要实现地方高校的创新发展,就要创新办学模式,实施产教融合深化工程, 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强化产教融合服务管理机构功能,加强过程监督,确保校企合作共建效益最大化;创新人才培养,从目标、过程等关键环节变革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紧扣产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完善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体系,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人才;以学生为中心,实施学生发展推进工程,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五育并举,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特色式转型发展理念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特点”一词的意义范围较广,泛指事物的独特性质、内容、形式、外形等等,而 “特色”专指独特的风格、格调、样子或情景等,是显而易见的特点[11]。“特色”即为既独特而又显而易见,注重差别化、个性化属性。因此,高校特色式发展指的是差别化、个性化的定位发展。

以往,地方高校忙于向综合性大学的行列迈进,忽视了地方需求,发展道路趋同化,形成了“千校一面”的格局,同时也导致同质化竞争和教育资源的浪费[12]。高校同质化现象让地方高校重新审视原有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指标,全面、客观认识摒弃“双一流”建设与地方高校无关的错误观念,不断增强改革发展的时代责任感。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必须传承弘扬业已形成的优势与特色,努力克服影响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阻力与障碍,通过开拓创新不断赋予传统办学理念新的内涵和时代色彩。

以分类评估机制为指导,实现转型发展是地方高校客观认识“双一流”建设精神,凸显时代教育特色的必然走向。要实现特色式发展,地方高校就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发挥地方优势,凸显地方特色,让城市的产业资源优势成为地方高校品牌特色的重要来源,避免“千校一面”或趋同、雷同、相似的发展,发挥各自优势、扬长避短,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性力量支撑。

三、分类评估导向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实践要义

虽然分类评估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之间的理论耦合性较强,但高校转型发展问题不是一个纯理论问题,关键在实施。分类评估指导下,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突出重点,方可逐步推进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

(一)以分类评估为指导,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内部治理机构是转型发展的关键

高等教育是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教育制度中的最高层次,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功能。然而,以往地方高校忙于向综合性大学的行列迈进,忽视了地方需求,不能很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高等教育的功能调整需要顶层设计,制度性根源是现有的高等教育功能失调的根本所在。

因此,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不是单项改革措施的简单相加,也不是简单的更名,而是整体性、系统性的改革,必须从顶层设计上入手,明确转型发展的目标和标准,推动转型高校的实质性改革创新。具体而言,应加强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设,以推进学校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总目标,以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为着力点,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构建科学有效的决策、执行、监督体系,同心合力,为服务学校转型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二)对照分类评估指标体系,对接行业、产业需求,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是转型发展的着力点,是判断转型是否成功的核心要素

奥尔特加·加塞特被认为是二十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其在《大学的使命》一书中,就指出时代正在再次迫使大学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必须以普通学生为起点,把迫切需要学生掌握、并且一个正常的普通学生可以掌握的教学内容作为一所大学的核心[13]。 理论上讲,无论任何类型的高校,经过历史的演进与时代的发展,其基本职能也在延伸,但其首要职能都是人才培养。因此,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以机制改革为保障,对照分类评估指标体系,对接行业、产业需求,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是转型发展的核心点。从现实出发,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是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所必须关注并予以解决的问题。尽管每年有大批毕业生需要就业,但是企业又难以找到所需人才,进一步说明高校的人才供给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上存在错位,大学毕业生出现了结构性失业现象。

因此,地方高校应该本着“校地共建、资源共享、互利互赢、共同发展”的发展理念,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将企业标准与理念引入教学过程,实现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互通;基于产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充分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三)构建良好的政行企校关系,为转型发展提供环境支撑

地方高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是地域文化传播的引导者,是地方行政管理的智慧库,因此成为地方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但同时又受到地方教育政策、权力的制约。比如,地方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政府政策支撑,经费支持不够或经费支出不畅,发展举步维艰。在我国高校治理中,高校内部的权力实际上来自于上级主管部门机构权力的延伸,并且与所在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高校治理的核心是理顺权力关系,促进多元主体的参与[14]。要实现地方高校的成功转型,良好的政行企校关系是重要支撑。

地方政府应进一步看到高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对高校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力度,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支撑。高校应以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充分发挥智囊团、创新源和人才库的作用,致力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与科研成果转化升级,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转型发展的关键环节上,双方应理顺并协调权力关系,增强主体意识,发挥各自的主体作用,形成“地方扶持高校、高校服务地方”的良性互动格局,为转型发展提供系统性合力。

四、结语

我国地方高校数量众多、分布区域广博,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高校同质化现象的日益突出,地方高校寻求转型发展是客观所需,也是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践行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评价是指挥棒,分类评估审核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与政策导向。在分类评估理念指导下,地方高校应该立足地方发展实际和行业发展特点,依照地方需求和自身区位优势形成地方特色,适应高等教育多元化人才需要,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各类人才活力,促进人才的更多更好成长,将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定位贯彻到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中,向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积极迈进。

猜你喜欢

转型评估评价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评估依据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