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业设计为突破口,重构学校教学管理全流程
2022-03-17雷春
■雷春
当前,要真正做到“减负增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双减”背景下的“减负”,考验的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基本功,这当中需要思考的工作环节非常多,需要有统筹思维、有变革思维,需要对教育教学管理的全流程进行重构,才能真正实现“减负增质”的总目标。在这当中,与师生、家庭关系最密切的甚至“天天见”的作业,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口。我们很有必要加强对作业的认识,重新梳理作业的功能,以作业的设计为突破口,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流程进行再造,使作业的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对作业功能定位进行再认识
作业的呈现方式、呈现内容、呈现形态,体现了一名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功底,更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双减”指的是“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不是“一点作业都不布置了”,也不是“所有作业都是负担”。“双减”从来没有否定作业的作用,而是规范作业的布置和管理,纠正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合理的、有效的、科学的作业,是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保障。
(一)把作业真正纳入教研过程
有效的作业本身就是课堂的组成和延伸,与备、授课紧紧相连,甚至是课堂的重要“补丁”,那些不能在课堂上解决的、不能体现学生差异化个性化学习的内容,都可以在作业中体现。就学校管理而言,作业管理应分为三个层级,分别对应了三个不同的主体,即: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作业,这是需要通过学科教研组进行集中研究、集中讨论设置的,其功能体现的是“达标”,即所有学生都应该达到的基准线;二是面向各班学生的差异化作业,这是体现教师教学个性、对教材不同理解的作业,允许各学科教师在全校“达标”性作业的基础上,再进行个性化的班级表达;三是面向个体学生的个性化作业,这是在班级内,由教师针对不同学生、不同学情而布置的作业,属于鼓励性作业、实践性作业,不同的孩子在完成情况上会有不同的达成度,以满足孩子的个性发展所需。
我们的教研要研究什么?一要研究学校的整体“达标”,达到什么样的标准;二要研究如何留给各班学科教师个性化的空间;三要研究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情发展,鼓励学生更多个性化的表达,使不同学情的学生都能在作业上发现不足、找到长项、发展兴趣。因此,作业必须融入教研,而且要在教研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使研有对标、研有成效。
(二)对作业的思考要融入备课全流程
把作业纳入备课,其目的是实现结果导向。一堂课究竟要落到哪里?在作业中体现。对作业的思考至少要体现在备课的两个环节中:一是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把握;二是对学科要素的理解把握。因此,备课开始时就要思考作业的设计,备课的最后一部分也要体现出作业设计。特别是在备课过程中,那些不便于在课堂上做统一安排、统一要求的,应该想到如何在作业中进行差异化体现,使作业真正成为课堂的延伸和补充。上一次作业的批改情况,也是下一次备课的重要参考,这也是提倡二次、三次备课的重要原因,使备课体现出对学情的动态调整,这样才能形成教学流程管理的闭环。
(三)作业设计能力是教师的重要专业能力
教师要追求专业成长,一定要从“布置作业”,走向“研发设计作业”。布置作业往往是拿来主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设计意图把握不准,就会经常布置浅层次的、重复性的作业。这样的作业不仅增加学生的负担,更增加了教师的负担。而研发设计作业是作业布置的更高形态,要求教师对教学的重难点分析理解非常精准,这本身就是倒逼教师深度研究教材的一种有效方式。一位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就是这位教师最雄厚的专业功底。开始时会感觉难一些,不要担心,可以大胆运用“拿来主义”,把作业成品拿过来认真比较分析,找出别人作业设计的长处,进行取舍、融合、创新,然后再布置给学生。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就会从中发现规律,找到检测评估的有效方式,那时再自行生产,就会容易得多。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锻炼成长,是专业成长的重要一步。各学校要把对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培训纳入到常规培训中来,持续加以巩固提升。
(四)把作业作为常态化评价的重要手段
把各个时段的作业都利用起来,会形成对教学整个流程的适时检验。为了真正减轻作业负担,教师要切实思考校内各个时间段的有效利用,真正思考课堂四十分钟的达成度,把当堂练习、课后评测、延时巩固等结合起来,对每天的学习任务进行清理,再辅之以个性化的面批讲解、答疑辅导,解决后1/3 学生的问题,“轻负高质”才能使质量高得起来。各学校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建立基于作业的学生学情大数据收集系统,形成学生成长的完整路径记录,以分析预测学业成长方向。
二、对作业管理流程进行再审视
一说到教学管理,我们总是将目光聚集在课堂。其实作业管理,才是我们应该加强关注的。管好了作业,我们就管好了备课、管好了课堂、管好了教学质量,甚至管好了学生的睡眠和课外活动。
(一)作业设计要超前
不要等到授课结束时才开始思考作业,对作业的思考要提前到研究教材环节。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情况的预估,都应该落实到作业设计中。学校应该要求教师把作业设计放在教案的最后一部分,把作业反馈情况纳入到教学反思当中,让超前思考作业成为教师的一种备课习惯。
(二)作业设计要分层
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作业难易系数上进行精准把控,既要照顾绝大部分学生“吃得饱”,又要考虑少数学生“吃得好”。要通过“基础性作业+鼓励性作业+实践性作业” 不同比例的设置,让每个孩子在作业中有所成就。
(三)作业内容要丰富
作业的内容要丰富起来,涉及的学科要素就要丰富,要体现同一学科前后知识能力的融通训练,也要体现不同学科间基于相同关键要素的相互呼应,通过作业使学生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能力之间产生联结,将横向与纵向打通,给予学生更立体完整的知识形态。要多设计基于真实情境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作业形态要多样
学习语文不仅仅只是抄抄写写,也需要贴贴画画、跑跑跳跳,还需要观察思考社会。多设计一些能够让学生动手实践、深度参与的作业,切忌长期让学生“纸上谈兵”。作业的形态要能吸引学生,不要让学生只感到负担,要让学生发现作业的趣味性。
(五)作业评价要及时
课前、课中、课后等不同阶段的作业,反映不同的教学目标。作业之间是环环相扣、相互联系的,本阶段的作业情况,是下一阶段作业的开始。作业批改切忌拖沓,面批面改、每天批改,是保证长期高质量教学的基础,也是工作的常规,要长期坚持。
(六)作业评估要正向
作业不仅仅是为了查找学生的学习短板,更要发现学生的长处。不要将作业矮化为“改错”,作业是发现学生个性化学习成果以及学习潜力的有效方式,要通过作业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三、对作业达成目标进行再梳理
优质的作业,要体现“五见”,即见学生,见学科,见素养,见教师,见反馈。
(一)作业设计要“见学生”
日常作业布置的出发视角更多是教师而非学生。以对语文字词的巩固方式为例,从教师角度出发,听写是检验学生对字词掌握程度的重要的、简便的方式,可以通过同桌互查、小组互查,很快了解到学情。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听写这种作业方式只检验到了字词的书写,而很难检测到学生对字词的运用。如果要达到这个目标该怎么做呢?可以采取情境创设、选词填空的方式来考察。
(二)作业设计要“见学科”
体现作业的综合性不是说作业对学科要素的基本训练就不要了,综合性作业的设置,要基于学科的拓展。每个学科的作业,其考察的学生能力侧重点是不同的。书写能力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能力,该写的一定要写;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能力,该算的一定要算;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该背的一定要背。现在的各种调控让很多老师变得小心翼翼,在作业的布置过程中谨慎有余,学科的基础仍是孩子们一定要掌握的。
(三)作业设计要“见素养”
对高考的关注要变成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常态。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考试命题方向的重大变化,关注到考试对学生基于真实情境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等核心素养的考察占比越来越大。这些对中小学教师的课堂以及作业布置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四)作业设计要“见教师”
作业是教师独具个性的教育表达,体现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作业能够显著看到这种影响力的持久深入。每一位教师设计的作业,都会带上这位教师的鲜明个性。作业设计要“见教师”,是要见到教师的人格观念、文化涵养、能力方法。教师要把作业变成育人的途径,而不仅仅是强加给学生的任务。
(五)作业设计要“见反馈”
要让作业成为教师与学生对话的一种方式,而不是教师的单向判断。这种反馈机制的建立,可以是等级,可以是某项展示性活动,反馈的形式要灵活多样,通过反馈给予孩子学习的成就感。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持久关注,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进步成长、细微变化进行即时响应,作业的诊断功能才能充分发挥。
综上,作业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一环,应纳入学校管理的全流程。在减少考试的大背景下,作业还应该成为家长了解学生学情的重要方式,作业的布置、评估等情况应及时向家长反馈,以方便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缓解社会焦虑。学校对作业的研究、公示要成为常规制度,形成教师的职业认同,最终内化为教师的工作自觉,“双减”才能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