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程: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创新与实践

2022-03-17高辉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融合素养

■高辉

201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通过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全面推进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地实施,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制和推进实施正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在教育改革逐渐深入的今天,如何加快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提升,是当前教育所应重点回应的议题。而“语文+”课程正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可为核心素养真正融入具体学科、落实到学校课程中提供非常有益的启示。

一、“语文+”课程的背景与内涵

教育部在《意见》中就明确提出,要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1]。这都为“语文+”课程提供了政策和理论上的依据。同样,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监测结果中,可以发现,国家对语文学科质量的评价已由关注碎片化学科知识技能的习得转向关注复杂、不确定现实问题解决,由关注对他人知识的理解或应用转向关注学生综合运用和主动创生知识,由关注学生学什么转向关注如何学习和学会学习,由关注学生个体的自我学习转向关注学生能否进行团队合作和有效沟通与交流,这些转向也正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和体现。

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和沟通工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语文要跨越学科的边界,站在一种更加开放和包容的视角,通过与其他学科、其他事物的融合与整合,充分放大和增强语文的育人价值。同时,要加强语文的渗透性和融通性,在多学科互动、资源整合融通的过程中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2]。一般广义而言,“语文+”就是语文与其他事物的融合,例如,通过把文本融合起来,形成一个具有结构化的整体,从而给学生一个可以探究与建构的空间;通过把学科融合起来,形成一个结构化的整体,从而给学生一个可以理解世界的空间;通过把文本与生活融合起来,形成一个结构化的整体,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通过把阅读与写作以及其他素养融合起来,形成一个结构化的整体,从而让学生在写作与言说中有路可循,进而为学生的整个幸福人生奠基。而具体到小学语文的每个任务的学习当中,“语文+” 主要是指语文与多个艺术表现形式(如古诗吟唱、非遗戏曲、戏剧)等整合在一起的课程体系,这一体系强调把语文元素巧妙地融合到艺术文化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娱乐中学习,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实现语文素养与综合素养共同成长的目的。

二、“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价值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要“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3],当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语文+”课程能够彰显出较为明显的核心素养价值。

(一)“语文+”课程有助于打牢学生的文化基础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然而,如果仅依靠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与讲授,语文的育人价值是难以达成的。这就需要采用一种跨学科思维,采用“语文+”的创新方式来各展所长。“语文+”课程的表现形式多样,可以理解为语文+戏剧、语文+演唱、语文+舞蹈、语文+传统艺术,等等。例如,“语文”与“戏剧”的互融,将戏剧方法与戏剧元素应用于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情景式体验,让学主动融入角色当中,学生可以在戏剧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了解故事(戏剧)的历史背景,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在交流对话中理解文字,在深入研讨中升华情感,从而全面打牢学生的文化基础[4]。“语文+”课程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语言积累、深度理解、创意写作等语文核心素养,另一方面则在于利用多元文化遗产,如对歌、滇戏、舞龙、舞狮等作为课程形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表现性素养,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培养学生个性能力的同时,提升语文学习质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参与“语文+”多元化课程的过程中自觉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让文化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心中。

(二)“语文+” 课程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学习,主要是指改变学生单一、他主、被动为主的学习方式,使其积极投入主动参与的、自主探究的、善于合作的、勤于动手的、勇于创新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所以,要结合当地的资源不断丰富课程。例如,“语文+”课程使用“唱诗成曲”方式,以歌唱形式巩固统编语文教材古诗记背,提升了诗词学习的趣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用戏剧方式,让学生通过统编语文教材经典课文创演等多元学习方式,可以实现教学方式由单一、僵化、刻板向灵活、多样、个性的变革。学习是一种个体意义的获得与建构过程[5],而自主学习正是促进和实现学生意义获得和建构的有效方式。“语文+”课程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从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中解放出来,在发挥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的同时,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关联,体验到学习的意义之所在。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在实践活动中,能够投入更多的心智能量,带动和激发语文学习的热情及积极性,最终促进个体的自主发展。

(三)“语文+”课程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参与

语文学习还应该关注社会现实本身。在现实社会中,语文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这些生活文本很多都具有极高的语言运用价值[6]。除了上述社交场合以外,一些深层的、民族性的、文化性的情景也对语文提出新的要求,例如,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文化差异,在学生接触不同于自身文化的同时,促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以及提升对自身文化的认同。“语文+”课程一方面通过语文与多种学科或实践活动形式的融合与创新,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文字理解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价值在于,“语文+” 课程赋予了语文更加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和表达途径,例如,在语文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结合中,让学生体味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自觉承担传承和保护多元文化的社会责任,让学生从小开始,从具体的细节和小责任、小事物开始,学会承担社会责任。

三、“语文+”课程的实践探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形式多种多样,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革命传统、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7]。昆明市盘龙区盘龙小学在“语文+”课程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与民族文化融合,厚实学生人文底蕴

在盘龙小学,构建了一种“语文+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模式。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多元文化传统,学校立足于云南优秀本土文化之中,努力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到语文学习中。例如,研究团队结合教学内容,将《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改编成云南昆明传统戏剧,通过花灯这一表现形式展现出来,让孩子们在说、唱、演之中全面习得课文内容,了解云南富有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学会传统文化技艺,构建健康向上的文化精神,真正提升云南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在花灯表演中,学生既学到了语文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内容,同时,也获得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感受到了花灯文化的独特魅力。诸如此类,学生通过在不同范围深度的跨学科课程整合,学习完成真实世界中的复杂任务,在学校场域与真实世界的实践交融中不断与他人协作,形成审辨和创造的学习倾向,涵养内在文化精神与价值观。实践发现,学生们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和激情,对生活充满乐观和向往,身心都获得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将语文学习带入到了民族文化当中,学生从小就能够接触和了解本土文化,使得知识学习和文化传承相得益彰,厚实了学生的人文底蕴。

(二)与科学教育融合,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8]。盘龙小学采用“语文+科学”的形式,在促进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例如,在一次小学科学语文的融合课上,教师先让学生观看法国影片《给我翅膀》,该影片主要讲述了初中男孩托马来到鸟类学家父亲的农舍,受到父亲致力于帮助白额雁学习迁徙技巧的热情感染,机缘巧合下,代替父亲驾驶飞行器引导鸟类迁徙的故事。观影之后,科学老师根据电影故事情节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进而理解了三年级科学课程的内容,包括八大方位、风向测量、卵生动物的特征以及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行为,了解了动物生理及其对环境适应行为等科学知识概念,以及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价值观。而语文教师则根据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与学生交流分享沉迷于电子产品、处于叛逆期的男孩主人公,如何在学者父亲研究热情的感染与耐心陪伴下,感悟生命的珍贵,学会肩负起责任,在为白额雁全力以赴的冒险中经历自我成长与蜕变的历程,用笔记录让自己最为动容的一幕。又如,在科学课中以让孩子养蚕、养凤仙花为契机,科学老师教如何养蚕、养花,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知识和问题解决能力,语文老师则教会学生写观察日记,学生边观察,边记录,边学习写作,进行有机整合,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

(三)与艺术学科融合,丰富学生道德情感

艺术学科是提升学生审美素养,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重要载体,是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与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的融合上,盘龙小学也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例如,研究团队将语文与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进行融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改编成课本剧,自编、自导、自演及自制道具,让学生给自己喜爱的动画片和经典电影故事配音,在剧本改编和设计中,学生深刻地理解语文课程内容,在表演和配音的过程中,通过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学生理解了主人公的情绪情感,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内容当中。语文与音乐的结合还体现在诗词课程的学习上,诗词学习不仅要求学生会背诵,还要能够吟唱。通过吟唱,诗词成了美妙的曲子,学生能够沉浸到作品当中,在感受诗词音韵之美的同时,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审美能力得到培养[9]。《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探究、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小学美术课程标准》认为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语文+艺术学科”的融合正是对课程标准的具体践行,在融合的过程中,语文和艺术本身的魅力得到了有效发挥,价值育人、情感育人、道德育人的目标能够得以实现。

四、总结

通过“语文+”的形式,有助于拉近学生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在具体的学习和生活场景中,发现问题、自主行动,通过沟通、交流、合作、角色扮演等具体的参与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同时,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情境中,通过与多元文化相融合,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格局,提升学生内心的包容性,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10],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夯实了文化基础,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而这些元素正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融合素养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融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