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科院校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探讨
2022-03-17张斌
张 斌
(山西农业大学 农业工程学院,山西 晋中 030801)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也是国家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1]。农科院校作为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人才队伍的主力军,需要抓住历史机遇、紧跟时代潮流,重点关注学生发展的关键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持。
大学阶段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学生们由象牙塔逐渐过渡走向社会的一个转折点。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不仅能为学生们的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调,也能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对于大学新生来说,这种适应更为重要[3]。如果不能适应大学生活,他们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4],并最终体现在学业水平、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5]。因此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研究成为当前高校的迫切需要[6],也是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的领域。早在1968年,荷兰学者就针对大学新生编制了调查问卷以测验他们对大学的整体适应情况[7]。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认识到帮助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的重要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适应性教育引导新生尽快步入大学生活正轨[8]。本文以农科院校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为研究对象,分析农科院校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积极寻求应对策略,以帮助新生更快融入校园生活,为有效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农科院校大学新生的特点
1.专业认可度不高,学习方法不当
“学农不爱农”是农科院校大学新生特有的思想问题[9]。尽管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发展,但由于多层次的原因,社会上对传统农科专业的认可度偏低,这也导致部分涉农专业大学新生在专业学习上存在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另外与高中阶段相比,大学在授课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部分大学新生在学习中陷入困境,甚至出现挂科等较严重的现象[10]。
2.贫困生比例大,学生家庭条件差异悬殊
与综合院校新生相比,农科院校大学新生中不少是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在对某农业大学2020级新生的调查中发现,有近25%的新生家庭经济困难。经济困难的新生易产生自卑心理[11]。而部分新生家庭比较优越,日常消费水平也较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部分贫困生的自卑心理,如果不及时疏导的话,可能会造成一些心理问题。
二、农科院校大学新生面临的适应性问题
1.理想与现实的差异带来的失落
高中时期,学生们被灌输了很多类似考上大学就轻松的言论,许多学生在高考结束后如释重负,美好的大学生活成为他们入学前的所有希望,但是入学后略有差异的现实使一些新生产生落差,特别是来自发达省份的新生对偏远地区高校的地理环境和校园基础建设相对失望而造成失落。还有些新生由于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和专业,对大学生活采取消极态度,最终影响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
2.自我认知与调节能力较低产生的情绪波动
绝大多数新生在高中时期都是班级里的佼佼者,进入大学后有些新生难以接受在高手如林的大学中相对平庸这一现实,情绪上产生明显的波动。此外大学追求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更强调能力的提升,但绝大多数新生不能很快地意识到这一点,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会对大学生活感到不适。
此外,由于各地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同一专业的大学新生的基础也会参差不齐。部分高考分数较高的学生进入大学后,会存在骄傲、自满情绪,导致他们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习,最终学习成绩达不到期望值。有些高考成绩相对较低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由于基础较薄弱,在经过一定努力后学习仍没有起色,就容易失去信心,造成学习积极性下降。
3.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引发的空虚
现在大部分大学新生是独生子女,他们的个性特征比较明显:自我中心观念强,缺乏团队合作意识,意志力薄弱、依赖性强,不懂人际交往技巧,缺乏人际交往和集体生活的经验。由于家庭背景、风俗习惯等不同,大学时期每位学生的处事风格也呈现多样化,导致大学里的人际关系比高中时期略复杂。另外大学新生之间的了解不够,因此很难在短期内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在集体生活中难免产生摩擦,造成同学关系紧张,进而引发情感上的失落和心理上的空虚。
4.自理能力欠缺导致的挫败感
进入大学意味着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气候状况、饮食起居等方面均与其高中时期有较大差异,许多事情需要自己亲力亲为。不少初次远离家乡、已习惯被父母照顾的大学新生,面对大学生活,往往会表现出无所适从的挫败感。因此如何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提高自理能力,是当前大一新生急需解决的一道难题。
5.学习方式不适应产生的迷茫
大学与高中在教学模式、授课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大学教育注重引导、提倡自学、课堂信息量大、概括性强,大学新生要学会如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及时间管理能力。离开了父母的监督,习惯于被动学习、自学能力不强的部分新生就有可能产生学习上的迷茫,再加上大学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很容易就会丧失对自己的约束,导致目标迷失。
三、提高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干预措施
作为学生工作者,我们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帮助大学新生顺利度过适应期,步入大学学习生活的正轨。
1.增强入学教育的实效性,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大学新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开展入学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新生正确认识大学,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入学教育要在开展形式与内容上追求多样性,如组织大学新生参观校园及校史馆,了解学校的历史及环境,方便其后期的学习生活;开展各类讲座活动让大学新生清楚在大学里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同时也要注重全员参与性,要广泛动员资深教师、优秀高年级学生和校友与大学新生进行座谈交流,让大学新生知道如何有意义地度过大学生活。
对大学新生进行教育引导的同时,也应在管理方面健全完善各类制度,因地制宜地出台新生管理办法,让他们明白大学生活的自由是相对的,帮助他们了解大学学习生活的计划性、有序性和规律性,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增强独立生活的能力。
2.进行科学的专业介绍与学业指导,提升大学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新生的可塑性较强,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加强学校文化和专业思想教育,可以帮助新生寻找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邀请名师和对口企业家等社会知名人士,为新生举办专业认知系列讲座,讲好入学第一课,使新生对所学专业有初步了解,引导新生明确人生目标。
由于大学学习方法同高中时期有很大差异,因此在开展专业介绍的同时,还需进行学业指导。大学是专业学习的开始,也是培养独立思维的起点。在大学,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观念和思维方式至关重要。高中时期应试教育下的学习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大学学习,我们要帮助大学新生树立自主学习观、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掌握学习主动性,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培养大学新生的人际适应能力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不仅可以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使大学新生领会大学精神、了解学校制度,还可以帮助大学新生提高在人际交往中的自信心,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作为学生工作者,我们应鼓励并组织新生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和集体活动,一方面可以丰富他们的大学生活,克服人际交往障碍,另一方面可以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促使新生尽快融入大学集体生活。此外,参加各项活动还可以调动他们的参与性,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加深友谊,有效排解对大学生活不适应而引发的内心冲突与矛盾。
4.做好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新生树立明确的目标
许多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后,脱离了父母的管束,处在新的环境与学习生活中,容易丧失目标,缺乏动力。因此,大学生涯规划教育是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良好的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大学新生提高自我管控与自我约束的能力,掌握有效的决策方法,对大学四年的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实践。通过制定大学生涯规划也可以使大学新生认清自己,找准定位,明确每学期的小目标以及大学四年的总目标,使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克服懒惰涣散,让自己每天的学习生活有的放矢。
5.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进入大学这一新环境往往会给新生们带来不适应,导致他们心理失衡,而不良心理又会加剧他们的适应问题。因此,加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强化他们的心理建设,预防和缓解其心理问题,有利于他们顺利度过心理适应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同时也有利于学校的安全与管理。
首先,高校应构建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的心理健康干预机制和以宿舍安全员、班级心理委员、年级辅导员、学院心理辅导员、学校心理咨询师为骨干的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体系,及时掌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其次,学校要及时组织大学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全面、系统的心理档案,随时掌握大学新生的心理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心理疑惑,保持情绪的稳定与舒畅。对已经有心理问题的新生,在保护其隐私的前提下,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帮助他们形成健康心理,防患于未然。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为主阵地,通过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大学新生学习和掌握心理自我调节策略。高校还应针对新生举行各类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使新生系统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人际交往的方法,将活动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自身的心理建设当中,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生适应性教育事关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高校教育的成效。根据大学新生的特点,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多种形式的适应性教育,切实促进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