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大学专产协同育人机制问题研究
2022-03-17孙永军常树春靳利军
孙永军,常树春,靳利军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专业与产业融合创新是当前高校协同育人的重要战略任务,是提供新型生产力的重要基础。专业与产业间的互动协同创新不足导致两者效率降低,影响各自持续性和竞争力的提升。高校试图打破传统专业科技成果转化短板,这为专产融合提供了创新教育协同命题。综合性大学虽然具有专业齐全、区域性强、创新资源丰富的特点,但传统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市场需求间的适配偏差,导致培养目标不及预期,人才供给体制机制遭受质疑。同时,社会对综合性大学能提供更多符合地方发展需求创新动力的期望变得更高。专业与产业如何协同育人,优化课程体系、平台构建、成果孵化等关键元素协作效率是重中之重[1]。本文结合综合性大学协同育人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关的改进对策。
一、综合性大学协同育人机制的特点
1.综合性大学协同育人机制具有特殊的体制特点
协同育人机制的核心是解决教育供给和需求间的结构、质量、水平间的不平衡关系,构建协同要素间的新型运作组合,创新协同理念、协同动力、协同模式,从而形成价值认同机制、契约保障机制、资源整合机制、条件保障机制。其中,供给体现了不同主体(校、政、企、社)在供给侧提供满足对产业价值链专门人才的培养能力,即产业用人适配度的高低。综合性大学协同育人机制具有的体制特点包括:(1)专业管理多元化和产业市场化对接优势。形式上,专业和产业的对接机会更多更适宜,实质上,潜在资源要素,包括哲学、文化、艺术、工科、经管等专业人才教育“链型”基础较强。(2)具备创新创业教育为基础协同育人动力条件。多年来,综合性大学已经具备以双创为基础和以产教融合为基础的协同育人尝试的探索经验,在一些课程设置、人才方案选择、孵化平台建设上具有较好的基础。
2.综合性大学协同育人机制具有较大的融合空间
首先,以综合性文化为基础的协同生态在发生改变。校、师、生、政、企、社等对协同育人的共识不断增强,高校中普遍认同创新创业需要与企业或产业实践加强联系。学生为中心创业合作屡见不鲜,创新创业尝试被越来越多的高校认同。国家与地方的政策、金融、税收等正在促进扶持和保障生态的优化。综合性大学以学科群为基础的产业教育项目的对接,推进各专业间的产业参与和共享机制建设,能够发挥在横向合作立项和多主体协同管理方面的先天专业优势,能够将专业进行战略化调整和内涵式拓展,巩固综合性专业对接产业的价值空间。
其次,尝试专业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平台优化正在推进。以项目为中心,组建联合攻关团队、学生实践团队以及专产联盟团队的“立体式合作平台”的操作空间更易成型。区域性需求和专业性前沿需求结合的角度、规模、质量的空间更多,人才培养和实践的市场更大。从制度角度,综合性大学自身调整本单位内部管理体制、人才方案、资源配置、信息传递反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空间更大,能够释放的综合效应更强。
二、综合性大学专产协同育人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和协同力度不足
自2012年以来,我国高校协同育人事业蓬勃发展。截至2020年底,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等多次印发文件,不断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以及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参与的高校在2020年已达到近千家。专业产业融合被视为产教融合建设中的新使命和新任务。综合性大学专业的多样性是产教融合良好的基础,但也出现了产业与专业间对接度低,学科间的认同度低,专产协同度不强的问题。从管理角度,长期忽视双创思维培育,忽视学生自主效能的引导,忽视专业与产业的深入联动,是根本性原因。传统管理具有三个特点:(1)单兵作战思维。综合性大学管理容易存在学科和产业重视认知偏差。即动态前沿与既定教育模式间的关联互动不强,对不熟悉的学科发展易出现误判。加之多年的政绩考核的短期化,经常出现“晋升式竞争管理”思维,对专业和产业的创新基础夯实不足。(2)条块分割管理模式。专业分属化和产业一体化或价值链协同化存在执行上的利益和分工矛盾,在学校、学院或专业、企业或产业联盟中,常常出现“有分权分工,无合群合力”现象。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专业和产业资源分割管理,导致制度僵化,协同耗散增大,供需关系不匹配,改革效率低下。(3)重面轻里执行方式。产业与专业植入需要长期的坚持才会有收获,这一过程投入巨大回报缓慢,协同意识、协同生态、协同机制的创新和动力不足。一些管理者对教育战略转型的执行,在主观不努力和客观条件局限之下“懈怠不前”,在教学方案、基础投入、课程设置、体制管理等复杂问题上久拖不决;一些高校因地区财政紧张相应的改革没有实质性进展,形成顶层设计和基层执行之间脱节;专业管理传统界限难以依托产业链布局被打破,在系统建设上缺乏思想一致性和行动驱动性,后果是新理念、新制度、新标准的溢出效应释放缓慢,协同效果不佳。
2.专产信息传导机制失灵和校企合作模式僵化
专业和产业对接存在较为普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传导机制不畅,教育脱节,模式僵化。比如,综合性大学的专业兼容优势尚未得到充分重视。专业群设置和产业协作对接的需求不契合。区域特色元素和综合性大学资源的适配、开发、营销的协同战略不清晰。首先,存在“象牙塔”思维惯性。传统上,高校具有地域优势、资源优势以及社会分工优势,但成果转化一直存在“闭门造车”现象,而非产业前沿性的“问题导向”,产业价值贡献不大。管理者、教师、学生缺乏走出校门解决社会和产业问题的勇气与动力,信息闭塞,安于现状。专业与产业的实践平台局限于双创课堂而结合广度不足,企业与学校间的深度合作范围有限。教学课堂中的产业操作或实际问题“不接地气”现象依然存在,运用数据化仿真资源提升产业认知和产业热点的手段应用尚不普遍。在科研或教研评价中不重视案例性研究或蹲点式研究成果,很难将传统教育理念切换至新型教育轨道之上。其次,“属地歧视”的风险逻辑。在涉及校企合作场地、资金、资产时,由于考虑管理制度、学生风险、合作方式时,会出现多方互不理解的局面,基层管理者很难做超出其责权范围内的决定,而上一级领导很多时候会脱离协作事务之外做出选择,担责成为其内在的决策逻辑。政府、高校、企业是协同育人的最主要供给方和推动者,政府提供经费与政策,学校推进教育投入和人才,企业享有品牌收益和社会效应。但合作模式在培养对象、协作制度、管理体制上缺乏灵活性,在协作生态的优化上效果较弱。最重要的教育需求方——师生需求却很少有发言权,资源的基础性效用偏离一线需求,基层甚至不清楚资金、政策、资源的配置导向,落实效果较差。而多方主体间最终会出现“扯皮推诿”等现象,信息传导效率受到很大影响。因此,高校与企业协同的传导动力、传导方向、传导需求的机制不流畅,加重了校企合作主体间的不作为或执行不到位矛盾,制度体制机制僵化成为双方合作创新的最大障碍。
3.人才培养方案支撑度不强和师生参与机制单一
高校协同育人的重点是改变传统培养模式,让产业进入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综合性大学具备工科、文科的人才基础,对产业的整体支撑以及参与产业创新具有优势。但这一改变需要如下条件:一是教师具有足够的产业经验寻求改变教育模式和内容,尤其是系统设计产业问题与书本知识间互动关系的能力;二是课堂资源足够支撑产业融合,包括课时、实验、考核、讲座、实习、仿真等基础保障和资源配套。如果学校没有提供足够的师资保障,课堂被改变的时间会更长;如果没有国家、学校、企业的三方努力和投入,专产融合链条资源难以维系。即使按循序渐近的做法,也应明确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结构、方向、关系,将师生互动纳入正常轨道。鼓励师生参与方式的改变,改革考核方式和方法,激励学生和教师走出校园,创新课堂与产业结合的新模式。现行教学模式中,学生的需求不足以改变教育供给方惯性和赋予其驱动力时,供需失配成为必然。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传统式教育还是新兴现代教育,高校多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容易忽略学生的自主能力或自我效能的激发。如果产教融合的教育形式以产业空间转换的方式、仿真操作选择方式、业务模拟内容实践方式等为主,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式、人机互动式、情景还原式的对接水平,将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共同解决问题的兴趣激发,从而形成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导向和提升自身能力。因此,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体现“以需定供,供需平衡”的合作“硬协同思维”,还需要强化师资、学生之间的“软协同生态”建设,突出人才培养方案的统筹性、战略性、前瞻性,明确师生参与方式的持续性、自主性、效能性。
三、综合性大学专产协同育人机制完善的主要对策
1.创新办学理念,统筹学科规划,强化组织制度保障
实践经验表明,专业产业的真正转变源自理念和模式。协同育人机制建设贵在推进质量保障机制、跟踪推进机制、专项反馈机制。但必须建立在横向联合之上,加强横向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有思想的教师带学生参与社会经济建设,树立案例式、开发式或研发型的科研成果导向,增加考核激励的专项资金奖励或项目立项数量,形成“不耻下问”“科研建在产业上”的科研与教研风气,增加成果的积累,才会赢得企业或用人单位的认可。学校应当积极推进分层次、分批次的专业教师或实验员的校企培训制度,挂职锻炼制度,教师上岗实习实践制度,给予充分的考核绩效鼓励。加强企业人员进入课堂的学历、资历限制,树立学生接触实务的“人人为我师”的思想观念和开放式教育生态。推进专人、专职、专项负责制度,明确教务处和其他部门间的一把手负责制、部门联席制,定期不定期走访等制度。
依托信息化技术和成本效益原则,运用“统筹规划、合理设置、深度升级、价值拓展”的方式,促进质量保障机制、跟踪推进机制、专项反馈机制的深化。优化“链型”人才的横向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仿真系统、孵化平台、产业联盟等整体设计,明确产业战略和学科优势的团队建设与横向联合联动,突破专业传统界限,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和攻坚小组提高保障制度建设。提升关键产业、重点产业的专业集中度管理和平台级别管理,建立专产协同育人委员会,加强校内外专家联席会议建设和校院专业产业联运信息传导制度,完善激励师生参与的开放生态建设,精益化项目投资管理制度,严格人才选用和立项攻坚制度,以最优质资源与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和产业链专业协同,引领产业开发和区域创新。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产业基础性教育、专业仿真认知教育、专产融合创新教育,深化学科管理、学分管理、激励管理、考核管理、实践管理等,升级系统、降低损耗,提高保障、跟踪、反馈的效率。
2.以学生为本,打破引企入校限制,调整资源配置制度
综合性大学应以自身学科优势设计专产协同路线,突破新工科、新文科、新商科等体系化建设障碍,不断推进横向和纵向维度的“链型”人才培养模式,权衡成本得失和效益效应的关系。首先,牢固坚守学生为本的原则,评估产业需求变化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间的支撑关系。协调因此而产生的多元主体制度机制问题[2],构建专家组评估和推进相应组织流程,鼓励师生建立企业联合攻关小组,奖励与政企的横向课题研究。其次,优化学生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解决校企合作的模式、平台、师资等问题,强化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与企业研发、设计、加工间的合作条款,明确企业人才和校方师资的团队协作机制以及产业进课堂的形式。增强引企入校的品牌效应和协作领域的拓展,包括不同专业群、课程群以及创业团队间的合作关系。最后,资源配置迎合协同育人需求,解决供需两端的适配不足和偏差性的人、财、物限制,统筹校级或者省部级实验仿真实验群建设,细化产业分项专业群小型实验平台建设,转型两者间的协同任务关系,配置相应的人员、耗材等管理机制和费用分摊机制,鼓励实验室联合项目,尤其是增强共享资源的升级规划和不断更新建设。大力增强实验室、实践平台、创业园、科技产业园等的利用率,注重科研专利、科研成果、产品开发与设计等商业化利用率的提高,明确单位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分成机制、品牌保护机制、产业开发机制。调整与协同教育有关的后续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评估制度,建设学生尝试与经验教育中的“点子”汇集与讨论机制、实验设计机制以及硕博连读条件的项目机制,招收交叉学科、专业集群、产业链课程等研究生。
3.改革人才方案导向,增强产业供给能力,促进协同模式特色化
协同育人机制的重点是人才方向的结构性调整,其实质是人才培养方案和协同生态的升级,让其更加适配信息时代的产业升级进程。第一,继续改革人才方案。一些高校的用人标准不区分专业和产业概念,混淆用人和引人标准,将产业人才拒之门外。因此,需要以开放态度进行多元化交流、实践探讨,加强横向联合的人才聘用和人才培养交流机制建设。适度调整和完善专业与产业主干课程体系及协同体系的落脚点,重点完善实验传真平台及辅助体系的实效性,融合专产协同的主导学科及价值链学科研究体系。第二,增强产业参与供给的能力。不断提升供给侧的文化理念、师资团队、产学研课程体系等建设,调整资源配置模式与相应管理体制,明确校院系的多元协同组织建设[3],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横向与纵向结合、统筹与灵活结合,形成有效的、持续的协同动力机制。不断升级校企合作的带动性作用机制,以就业、实习为切入点,更多考虑企业的内在需求,强化学校供给的对接能力,提升高校科学研究的问题导向,实施企业人员讲座、讨论、立项、开发等系统性的产业切入口建设,顺畅校企交流和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第三,区域协同生态特色化。推进区域性政府产业智库参与机制多元化建设,强化政府政策的落实和改革,推进课程思政、课程创新、课程指引建设。依托区域经济、行业特点、商业模式、产业开发等植入到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之中,构建智库中心、研发中心、双创团队等实践性强的联动体系建设,加强创新创业实践体系[4],积极调研市场需求和市场机遇,增强学生为中心的智力开发讨论和交流,充分结合本校优势与人才基础,利用政策和制度优势孵化产业项目或产品,进行有效的商业开发与运作,培育和引导公司走向资本市场,促进教育和科研协同发展带动特色成果的产生,形成金课、金师、金专的特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