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启蒙
——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
2022-03-17宋耀晨
宋耀晨
(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2)
引言
启蒙,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ǐ méng。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开发蒙昧无知,使人明白事理。特指少年儿童阶段的教育思想启蒙,使年幼初学者获得基本的入门级知识。第二,普及宣传新知识与新技能,使社会大众接受新事物,摆脱愚昧和迷信。爱国主义教育,以小学生启蒙为始,而小学语文课文在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启蒙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读书学习为了什么?为了光宗耀祖,为了前程富贵,还是为了开阔眼界?一百多年前,一位伟人给出了铿锵有力、认真而坚决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伟人就是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课文多角度展现了周恩来少年时期的关辉形象,不是为家人、为富贵、为光耀门楣、为自己,而是为中华崛起,是将国家的前途命运、生死存亡和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中,是胸怀天下苍生的大情怀。通过课文启蒙小学生的爱国思想,使小学生意识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进一步揭示小学语文课文教学在爱国主义教育启蒙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内容探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整篇课文结构环环相扣、首尾呼应、层次清晰。全文一共由三个小故事构成:首先,文章开头以“新学年开始的一堂修身课”切入,魏校长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为什么读书?少年周恩来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其次,课文第二部分简单介绍周恩来的基本情况,并通过伯父告诫周恩来不要去外国的租借地玩儿,少年周恩来第一次听到“中华不振”;最后,在文章的第三部分呼应开篇、升华主题。少年周恩来背着伯父去外国的租借地玩儿,亲眼看见中国妇女的亲人被洋人撞死却反遭训斥,明明自己是受害者,却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当时的中国人完全没有社会地位,得不到应有的权力和基本的尊重。“中华不振”的国情现状,中国人民遭受巨大欺辱和人民悲苦的遭遇,促使少年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
课文通过“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讲述周恩来从小就立下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远大志向,通过塑造少年周恩来拥有抱负、志向高远、爱国爱民、拥有救亡图存之心的光辉形象,使其成为榜样激励学生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完善自身综合素质,长大后为祖国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1]。这篇课文可以使学生通过周恩来总理年少时的伟大志向,体会到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感受国立才能民强的道理。课文中的三个小故事从不同角度给予学生和教师三个不同的启示:第一个小故事,通过魏校长提问的教学环节,给教学管理者、教师很大的启发与思考,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环节等都对学生教育启蒙有着重要影响;第二个小故事,伯父对少年周恩来的告诫,体现出家庭教育中父母以及亲人对少年儿童的言传身教,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与培育作用;第三个小故事,周恩来亲眼目睹中国人在遭遇洋人欺负时悲惨屈辱的经历,周围的中国人只能用言语安慰受害者,起不到实际保护作用,这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不振”的深刻含义。
二、在课堂讲授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启蒙探究
这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周恩来总理少年时期亲眼目睹租界内中国人受欺凌,从而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作为一篇四年级的语文课文,此时的小学生处于小学的中高阶段,已经相对具备了较强的自主预习能力,他们对于简单的字词认识、理解已经不是难点[2]。难点与重点转移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上。因此,通过小学语文课文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启蒙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课文讲授使小学生既能通过阅读课文掌握包括“字词句段篇章”在内的语文基础知识,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启蒙与熏陶[3]。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启蒙特别要注重发挥语文课文教学的作用,小学语文学习是对母语系统化与规范化初次接触与学习的重要阶段,许多课文都体现家国情怀,肩负着爱国主义教育启蒙的任务。小学语文教材中丰富多样的课文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启蒙的重要载体,优质的课文讲授也是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得以启蒙的重要保证[1]。例如,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说:“年仅十二岁的周恩来目睹了中国人因为国家积贫积弱受到洋人欺凌的屈辱社会现实之后,他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表现了他博大的胸襟、远大的志向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盛世如周总理所愿,我们再也不会受到他人无理地欺负与指责,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接班人,难道我们不应该继续努力学习,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富强美丽的祖国而努力奋斗吗?”通过这样极具号召力和感染力的讲解,让学生深刻融入课程教学中去,与伟人产生共鸣,深切体会到伟人内心坚定的决心,正是因为看到祖国的现实,带着热爱祖国的满腔热情,投身于报效祖国的洪流中去,才创造了如今美好的生活。以此,通过课程教育有效启蒙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才能激发他们爱国的热情,进而将这种精神代代传承。
三、在课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启蒙探索
1.在语文课文学习过程中了解祖国的历史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现状,而了解自己的国家可以从国家的历史文化等方面入手,这也是我国古代教育中的教学方式,在《三字经》中就有关于祖国历史的描述[4]。其次,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授课前,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课前搜集资料,了解“中华不振”的时代背景,从而理解周恩来许下宏伟志向的缘由。再次,在讲授过程中,进一步厘清文章思路,感受少年周恩来从认识“少年不振”到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情感态度变化。最后,在讲授课文结束后,组织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比少年周恩来读书目的和其他同学的读书目的,从而感受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此外,可以通过布置小作文作业的方式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提升爱国情怀。例如:以“盛世如您所愿”为主题写一段话,向周总理汇报当今国家的繁荣景象;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提问学生为什么读书,让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通过课堂提问与集体讨论的方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起到爱国主义教育启蒙的作用。
2.在课文教学过程中学习伟人的高尚爱国情怀与远大志向
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中,围绕少年周恩来、魏校长、同学、伯父、妇女、巡警、洋人等多个人物进行描写叙述,对比衬托出少年周恩来的独特人物形象。课文多次出现一个词“中华不振”,而这个词正是周恩来少年立宏志的重要缘由。“中华不振”这个词语是在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出现的,通过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不难看出少年周恩来立志报国的原因。课文一开头提到了“奉天东关模范学校”,“奉天”指现在的沈阳,周恩来年少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争相掠夺的焦点,东北的黑土地,土壤肥沃,物产极其丰富,环境优良,地理位置至关重要。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与软弱,使得帝国主义列强有了可乘之机,掠夺更加变本加厉、肆无忌惮,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俨然成了他们的地盘,洋人在中国的土地上作威作福,老百姓过着屈辱的生活。年仅十二岁的周恩来亲眼目睹到人民群众的悲惨境地,中国积贫积弱的社会现状,激发其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通过对历史背景的了解,学习课文内容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也能学到一些英雄人物爱国主义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经过这样的熏陶,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与理解伟人的高尚爱国情怀与远大志向[4]。
3.课后通过课外阅读与实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语文时不能拘泥于教材课文,应利用语文课文举一反三,将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学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后,还可以阅读周恩来总理的文学作品,充分感悟他的个人魅力与报国情怀。周恩来总理,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文学功底深厚,热爱写作,早年有感而发,写过一些诗。教师可以借用周恩来的诗来讲述年少时期周总理的伟大志向。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努力读书,从而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事,即使理想难以实现,投海殉国也是英雄。”在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可以向家长推荐优秀书籍,家校共同培育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经典名著阅读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历史博物馆、抗战纪念馆等,让学生实地了解英雄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主义胸怀与爱国情怀。周恩来十二岁便离开家乡跟随伯父来到东北,伯父的言传身教是他少年得以立大志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见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是终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日常小事开始,有“小爱”才会有“大爱”,只有对家庭、对父母充满爱,才会延伸到对祖国这个大家庭的爱。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启蒙应该从培养小学生的爱心做起,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家庭,爱自己的故乡,才能爱自己的祖国,才能为祖国作贡献。一个缺少爱心与怜悯之心的人,怎么能指望他为国家贡献力量[3]?
4.小学语文教育促进家风、校风、学风同频共振
小学语文教育不仅要教授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小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构成当今教育的两个重要环节,仿佛是一个扁担的两端,正确的家校沟通与交流则是这个扁担的支点,构成家庭与学校协同教育的一个整体。但是,目前很多富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在面对自信、个性张扬的“10后”小学生时,在管理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而教学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在面对学历和综合素质越来越高的家长群体,也难免出现“畏难”情绪。因此,构建完善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5]。营造良好的家风、校风、学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对学生、家庭以及学校的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语文是思维的工具,通过学习语文,把朦胧的感悟变为清晰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语言变为有条有理的表述。其次,语文是交际、沟通的基本工具,学好语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交际才会更加顺畅和得体。最后,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掌握了必备的语法知识,才能有条件去学习其他学科。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伯父对周恩来的告诫,充分体现出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的言传身教,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与培育作用。家长是孩子的首要启蒙教师,其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家长不仅要成为家庭中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而且要陪伴孩子一起学习、阅读书籍,以培养孩子的语文学习兴趣。早在北齐年间,文学家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阐述了亲子关系是决定家庭教育效果的重要方面,必须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提倡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家训体现的是家庭教育的管理方式,对个人的教养、原则都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家长在教育孩子后,要总结家训,并在家训的指引下不断向前,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在家庭教育方面,还应回归传统的纸质信件,家长定期给孩子写信,以文字的形式激励孩子努力学习,形成良好的家风,从而为人生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家风、校风、学风三者协同过程中,家长能够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学习教育基本理论常识,深化家庭教育实践养成良好家风;学校教师获得教学经验、职业技能增长,能够更好地投身到教书育人中去;学生丰富了知识,身心健康得到保障,综合素质得以提升[6]。此外,语文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组织班级同学之间定期分享各自的家训与家风,将其贯穿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使得家风、校风、学风达到同频共振,协同发展。
结束语
回望古今中外的教育历史,课程无不围绕着培养目标设计。例如,中国古代把“成人”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这个教育目标有两层含义:一是“德才兼备”成熟的人;二是成就人。此外,中国古代“六艺”课程中的“礼”与“书”都与语文相关,可见古代就把语文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
面对当时“中华不振”的社会现状,少年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如今,他的愿望实现了,中华民族早已从“不振”走向“全面振兴”。中国早已不是一百年前的中国,今天的中国国泰民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蓝图变为现实,人民过上了幸福美满的高品质生活,这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孙中山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爱国主义是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思想信念、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爱国主义教育既需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基础,其本身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爱国主义教育启蒙培养学生的爱心,这种爱心的形成需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在语文教学中要抓住每一篇课文来促进这一思想的启蒙与形成。爱国主义教育启蒙关系到学生长远发展、关系到国家人才建设,需要教育工作者从点滴做起,从讲好每一篇爱国主义课文做起,以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投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