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打造思政课在线“金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2-03-17黄鲁玙孙嘉琪
黄鲁玙,孙嘉琪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院;b.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八个统一”,为当前高校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打造思政课“金课”提供了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方法论和根本遵循[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直接影响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新时代思政课建设面临着守正创新的任务,既有对思政课教师乐为、可敬的师德建设要求,又有研究新时代视域下学生认知规律的新要求,更有课程建设自身如何回归学理、回应学生的要求。国内外在线学习与网络课程的开发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众多高校教育工作者已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实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由于不能聚集学生进行实体课堂教学,在线教学成为高校落实“停课不停学”的重要授课方式。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除应急外,更为解决当前实体课堂出现的各种教学矛盾提供了最优解决方案。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变挑战为机遇,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的全新教学模式。以翻转课堂为主要教学模式的思政课在线“金课”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思政课“金课”的内涵及标准
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要在教学中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切实提高本科教育中各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明确提出要打造线上“金课”与线下混合式“金课”的目标。“金课”一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重要的关键词。依据“金课”的本质和标准,结合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现状,需要进一步明确打造思政课“金课”的内涵和标准。
1.思政课“金课”的内涵
所谓“金课”实质上就是高质量的课程。“金课”的魅力在于师生之间相互为对方创造价值,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境界。思政课“金课”是对高质量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统称,也是对高校思政课建设体系的创新[2]。思政课的政治属性和价值意义决定了高校思政课“金课”要坚持“以本为本、打造金课”的建设原则,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总的建设目标,贯穿于高校思政课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全过程。
2.思政课“金课”的标准
判定一堂课是否是“金课”,主要看其是否具备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思政课“金课”同样如此。
思政课“金课”的高阶性体现在将知识传递与能力素质提升的有机融合上,其中包含了价值输出和人才培养等关键点。“金课”的打造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对事物合理反思的批判性思维,适应当今时代生存的开放性视野和创新能力等,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并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到实际中分析和解决问题。
思政课“金课”的创新性体现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及普通高校思政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对思政课建设的具体要求。“八个统一”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守正创新,打造思政课“金课”必须在加强思政课创新性建设上下功夫,体现出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性和开放性。
思政课“金课”的挑战度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深度思考,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解读,对学生关心和聚焦的现实热点问题的理性分析,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力量、思想力量和理论力量。思政课的挑战度要建立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合理提升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的同时,推动学生高效学习,促进学生深度思考,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二、翻转课堂在思政课现代信息化教学中的探索
1.思政课的现代信息化教学改革
思政课“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3]。信息化教学是教育现代化、智能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必然引起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变革。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的教育理念,用全新的视角构建了一个角色转换、权责对分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能够提升课堂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多元交互融合的教学模式,对于增强思政课亲和力、吸引力,提升授课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系列文件,明确提出要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同时,规范了在线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并保障其健康发展。实现思政课教学内容与现代信息化教学形式的精准匹配,必须理顺思政课教学主体、教学对象与信息技术资源的角色定位,明晰思政课传统教学方式与信息化教学方式演变的内在逻辑,建立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信息化观念[4]。近年来相继启动国家精品在线课程建设,以及各高校优质课程网络共享及优质课程联盟,为在线课程开发提供了大量优质网络教育资源。伴随着线上教育平台与教育资源的开发,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慕课等在互联网技术催生下的新型教学范式被思政课教师所采纳,激发了全新的教学生产力。线上课程打破了学习场景和时间的限制,“异时异地”与“随时随地”通过语音、图片、视频等素材的合理设计,以更加形象立体的课堂实现大规模完整的随堂教学。思政课在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借助“互联网+”的优势,遴选整合优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共享平台中的见面课程,采取“同时异地”的互动模式,实现满足高校的多校区、不聚集的授课需要。
2.翻转课堂的本质内涵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学传统学习形态和知识传播模式。同时,通过对学习过程中大数据的采集,更好地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引发并促使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的不断进步,从而使大学与社会、大学与大学之间的边界愈发模糊。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源于美国教育理念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传统,是当下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热点话题。翻转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一场教育革命,掀起了启发式、讨论式和研讨式教学的热潮,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效果。翻转课堂最初的概念本意是指,学生主要通过网络在正式上课前先行学习相关知识和概念,而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分组讨论、师生交流、教师答疑等方式消化吸收知识点的一种师生角色互换的教学方法[5]。“翻转”的核心是教育理念的革新,在师生角色“互换”的背景下,调整传统教学计划,启发鼓励学生主动开展“探究式”学习,在有效互动中完成“成长型”育人的目标,是对教学方法、互动形式、评价机制等进行的反思与重构,从而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改变。
翻转课堂的本质是一种将传统课堂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教师提前将教学核心内容及重要知识点制作成微课或短视频等形式,以系列专题定期发布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自主掌握学习时间和进度,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这是“翻转”的根本和前提[6]。课堂教学由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答疑解惑、深度研讨、问题解决、组织团队学习和其他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形态[7]。在赋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机会的同时,实现知识的内化吸收和拓展提升,通过改变教学程序、技术载体而拓展了学习时空。学生从班级集体的学习方式转变到独自上网学习,由于延长了知识吸收和内化的时间,给予了学生深度思考与再创造的机会,教学由原来传统的被动接受到互动交流的转变升级。
3.思政课在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思政课教学目标的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更要求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吸收和认同,这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角色互换、知识点学习前置、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团队对话交流等教学目标不谋而合。经过多年国内外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发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更为精准地捕捉到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增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引发学生的深层次理解和思考,从而取得预期教学效果[8]。
(1)明确思政课特质。思政课课堂是师生双方情感交流、智慧启迪、思想碰撞的特殊场域[9],包含了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熏陶。与其他课程相比较而言,思政课是更侧重对学生的“价值传递”与“情感认同”的融合型课程。思政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是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适应现代化教学的积极回应。因此,思政课教师在组织翻转课堂教学时更需要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借用网络资源平台,扩充教学资源内容,进一步健全教学体系[10]。
(2)选择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需要自主选择网络教学平台,采用线上“PPT直播”或“PPT录屏录音合成教学视频”的形式进行授课。在当前高校使用较为广泛的网络教学共享平台中可以选择“智慧树”平台。
(3)建设线上课堂。教师在引入翻转课堂时,必须领会翻转课堂的精髓是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把握好师生角色互换的尺度,将学生作为主体,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1]。教师在课前发布学习资料,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初步掌握知识要点是翻转课堂实现由学到教的必要环节。课前的各个环节也是课上学习消化的重要基础,主要由教师根据梳理出的重点难点,创建视频、制作微课、链接慕课等,上传授课时的视频、音频、PPT、电子教材、图片等教学资料,导入学生名单完成线上课程建设。依据单个知识点的主要内容,按教学目标以微课、慕课、短视频等形式设计独立的教学活动[12],学生在课前观看学习视频、查询慕课资源、上传疑点问题,再到课堂上聆听教师主讲,答疑解惑,在互动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教学组织管理。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主要是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加强与学生互动,让学生从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变为课堂主动的参与者。在同步直播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直播设备相结合着重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选择视频直播课或语音直播配合课件在线同步讲解。为了弥补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问题,还需要建立一个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渠道,比如QQ群或微信群等即时消息工具。即时消息工具与不同教学形式组合起来,除了辅助在线异步 SPOC 与 MOOC 教学外,还可以做一些在线同步教学。教师要通过个别沟通或网络平台讨论区留言等方式,掌握学生课前对知识点学习关注的疑点难点问题,调整课堂教学重心,解析疑难问题。此外,教师在设计思政课线上翻转课堂考核方式的时候,还要顾及部分不适应在线学习方式的学生[13]。
(5)在线教学反馈。评价反馈在翻转课堂实践中非常重要,跟踪了解学生对新型教学模式的认同程度,研判和总结翻转课堂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需要破解的难题,构建特色化、混合式的教学体系[14],从而打造线上思政“金课”。教师可以通过量化学生学习动态的“痕迹”,采用形成性评价机制获得教学反馈。也可以利用从在线教学设计角度出发的MVU-OID在线课程评估标准衡量教学效果[15]。
三、打造思政课在线“金课”——以“形势与政策”课翻转课堂为例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增强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时效性,有别于传统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体系。根据教育部每学期下发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内容,结合高校教学实际及大学生关注的时政热点、焦点,最终确定教学内容,一般按专题讲授。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把握时代发展动向,聚焦时政话题,擅于捕捉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结合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多角度了解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下面以“形势与政策”课“开辟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新境界”专题为例,构建一堂思政课在线翻转课堂。
1.教学内容设计
(1)提炼课程核心。主要讲清楚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历史定位、对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国教育本质的论述,教育“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定位,强调党的领导是办好中国教育的最根本保证,重视教师在教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讲清楚中国国内教育水平的显著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意味着我国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升,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教育投入持续增加,教育发展保障条件不断改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教育公平不断迈出重大步伐的重要意义。
(2)凝练教学内容。结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解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领域的富有创见的新观点、新思想,以及教育部关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文件和讲话精神等。从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角度,讲解当前教育领域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教育的公平性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上。通过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特殊教育在校生人数等四组数据,解读基础教育普及水平的稳步提高;通过解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国家实施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等项目,促使高等教育稳步发展。
(3)提出核心讨论问题。在实践中,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九个坚持”为核心,集中阐释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个核心问题。二是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学习榜样入手,从宏观到微观,从普遍到具体,讨论如何从全球视野和社会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局势,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如何从历史所托和当下所需的角度来肩负重任,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如何从人生价值和知行合一的角度来阐释实现路径,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自觉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4)课后思考题。一是通过分析中国国内教育水平的显著提升和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回顾教育改革发展成果,谈谈中国国内教育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意味着什么?二是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度,结合所学内容,论述高校应培养什么样的人?三是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回信内容,谈谈中国青年如何自觉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选用“智慧树”网络授课平台
选择“智慧树”授课平台和手机“知到”App 作为在线教学主平台。“智慧树”是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唯一运营的教育平台,运行多门包括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内的优质MOOC资源。选择在“智慧树”平台上进行在线教学实践,利用平台上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作为学生主要学习资料,并结合翻转教学空间的在线直播教学功能开展在线教学,将优质课程资源和自身教学需要进行结合。
3.平台翻转课堂建设
(1)创建课堂,导入学生名单。在“智慧树”平台完成基本注册信息后,输入课程名称,创建翻转课堂。在“学生管理”模块中,按照电子模板,以教学班为单位导入学生名单,也可以分享课程二维码入课。
(2)选择添加慕课资源。当前国内高校思政课慕课建设尚不成熟,“形势与政策”课资源较少。根据在线教学需要,选用北京大学“形势与政策”MOOC资源。
(3)“学习资源”上传课程资料。一方面上传教学资料,包括录屏视频、微课、授课 PPT、讲稿、电子教材等;另一方面根据课程内容,搜集上传关于“中国教育70年的初心与担当”“习近平论教育工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灵魂和主线”“实施教育改革发展系列重大工程”等文字和视频学习资料。
(4)发布“学习任务”。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安排, 在“学习任务”区公告课前预习要求、课程规划、结课考核等,提前布置学生自学任务,与在线教学结合,及时布置作业及思考题等。
4.课堂教学组织管理
课程设计是教师对学习的再定义[16],在“智慧树”授课平台开启“见面课”,保证在线教学时间和教学过程完整,教学内容充实。
(1)严格课堂考勤。发布“手势签到”,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签到,通过“签到”了解学生是否按时进入课堂。
(2)以问题为导向的讨论互动。“翻转课堂”教学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教师主讲引导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言,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讨论,展示小组课前学习成果,积极参与在线教学。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讨论的具体情况给予点评,对本堂课知识点进行归纳、升华。
(3)及时线上辅导答疑。互动是检测线上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通过开启“课堂答疑”,学生可以直接通过弹幕随时对知识点的理解快速提出疑问,还可以评价在线授课效果及时反馈给教师;通过“自定义投票”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课堂上还可以发布“头脑风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充分发表看法。教师开通课程直播,进行在线教学和辅助答疑,做到因材施教,对个别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指导。
5.课堂反馈与组织保障
线上教学相较于线下教学最突出的问题是不能实时了解到每位学生的反馈。教师应充分利用在线平台提供的课堂统计数据与分析报告,及时收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多维度对在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总结反思,验证教学目标,评估教学水平和学生收获。要求教师做到在线教学“一课双案”。教师需提前建好班级QQ群或微信群,构建“双保险”,在群内布置学习任务、分享学习资料,授课过程中如果出现学习软件的延时和网络拥堵等障碍导致无法开通直播课程,教师则需要做好在线教学应急准备,及时转到备选平台继续组织教学,保障课程教学进度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