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志在思政课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实现

2022-03-17

林区教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思政教学模式课程

唐 智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2124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加强思政课建设,关键在思政课教师,但是也离不开各方面的相互协同,尤其是不能缺少各种资源的有力支撑。地方志资源就是对思政课大有裨益的资源,其重要性经常被轻视,其实效性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检验。

地方志是全面系统记述特定行政区域内自然、社会和人文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代代相济地编纂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1]。我国地方志资源数量巨大,内容丰富,资料价值很高,一向为世人所瞩目。开发利用方志资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意义重大[2]。

一、地方志的特点

(一)地域性鲜明

地方志中的“地方”是相对于“全国”而言的,是全国的一部分。地方层级不一、大小相异。地方志涉及的地方,在古代可以是省、路、州、府、县,还可以是卫、镇、关、乡、里;在今天可以是省、市、县、乡、村等。由于我国行政区划类型复杂、数量众多,地方志的存量和增量也就十分丰富。当然,有的地方志还可以是围绕某一自然现象(如山、川、湖、海等)、某一行业领域(如盐井、游览、教育、工业等)、某一场所机构(如书院、寺观等)等。总之,地方志不同于全国性的“一统志”,它基本上只收集、汇编一个特定地方,或一个地方中一定领域、一定范围的资料。

(二)关涉性广泛

地方志是纵贯古今、横陈现状的,它涉及各个领域,囊括各行各业,可以说是地方的“百科全书”[3]。我国地方志的广泛性,源于四点:一是“地方”的广泛,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拥有数万个乡级以上行政区,数十万个行政村。在如此广泛的地域背景下,全国每年各类地方志不断涌现实属正常。二是“素材”的广泛性,我国自然资源丰沛、产业布局完整、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可以用来编写志书的素材极其广泛而丰富。三是编写人员的广泛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加快,编写志书的难度降低了不少,周期也可以随之缩短。这样,无形之中也增强了地方志编写人员的广泛性。四是地方志类型的广泛性。从关涉范围(各个行政级别)、呈现内容(各类社会业态)、依托形式(纸质的、数字的)进行区分,地方志的类型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呈现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

(三)资料性明显

资料性是志书在内容构成上的基本特征。地方志是地方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各类数据、各种文献的综合呈现。历代积聚、流传下来的地方志,是地方文献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历代学者整理乡邦文献的重大成果[4]。地方志有其自身的体例要求,必须实事求是地陈述地方事务,实事求是地记载社会发展,实事求是地分析因果关系。例如《嘉靖永丰县志》就有“三不书”的规定:凡无考者不书,物无用之泛者不书,仙释无稽不书[5]。正因为资料的写实性,地方志成为资政、育人、科研、科普、旅游等的重要参考书目。

(四)时代性显著

自古以来,就有“隔代修史,当代修志”之说。每个时代编写的地方志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反映。因而,一个地方不同时代的地方志记录的内容都会因为时代的发展变迁而有所不同,甚至截然不同。例如:江苏省句容市的地方志既有明朝弘治《句容县志》,清顺治《重修句容县志》、乾隆《句容县志》、光绪《续纂句容县志》,1994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句容县志》,2013年方志出版社的《句容市志》等不同版本,更有当地建设志、卫生志、水利志、工业志、教育志等。不同地方志,时代特点、地域特色非常鲜明,是了解地方历史、追根溯源的好渠道。

(五)有序性突出

地方志是我国特有的历史典籍,源远流长,代代相继,延续不绝,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6]。地方志有其编纂的规律。一个地方会周期性重修方志,所以,那些历史悠久的地方保存了数量非常可观的资料。而且,上次地方志编纂的截止时间,一般会作为下次的起始时间。于是,一部部的地方志就构成了一个地方的“通史”,就能为后人、他人、外人更好利用志书、参阅资料提供便利。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资料更容易储存、处理、分析、记录,因而更新的间隔时间较之于前将会更加短暂。从广义上讲,甚至可以实现资料的及时性记录和零延迟更新。

二、地方志在思政课建设中的作用

(一)为思政课教学实施提供支撑

1.理论教学方面

每所学校都处在特定的地方,每个地方都有自身的特色。每所学校的思政课建设必须形成自己的特色,地方志的资料和信息可以通过为理论教学提供支撑、佐证形成特色。理论教学中,有不少理论、原理空洞、抽象,难以理解,为了使这些理论让学生信服和接受,教师经常采用的是说理和举例的方法,举例说明的效果更好。在列举的案例中,如果是“高大全”的案例,容易引发学生抵触;如果引用其他地方、相关性不大、匹配度不高的案例,则会让学生产生一定排斥感,使得效果大打折扣。这样,在思政课中,经过精心选择,适当地使用地方志中的信息和资料,就成为非常重要和有效的选择。例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爱国主义与中国精神内容的教学中,举出学校所在地的人物和事迹,将能更加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因为人物、事迹就源自“身边”,其教育意义更加明显。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探索、改革开放等内容的教学中,都能从地方志中找到历史脉络清晰、事态发展明了的案例引导、教育学生。这样,具有更强的亲近感和代入感,更容易让学生感同身受、心悦诚服。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采用地方志中的近现代史材料,能够更好地构建国家、民族与地方之间的关联。通过宏观说理、微观叙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

2.实践教学方面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重要的教学形式。实践教学形式众多,有课题性实践、观阅性实践、调研性实践、旁听性实践、创作性实践、竞赛性实践和参与性实践等。例如:在课题性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让学生基于地方志资料完成课程中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这种研究既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小组,可以全面锻炼学生,帮助学生真正形成对某一问题的深入认知。在观阅性实践中,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从地方志中查找相关主题、专题的素材,完成观后感、读后感、学习体会等实践成果。在调研性实践中,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地方志资料,探访展览馆、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拜访专家学者、相关人士等方式,形成对特定问题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得到完备的调研成果。通过地方志资料介入思政课实践课教学,既能使实践教学开拓范围、丰富内涵,也能提升层次、改善效果。

(二)为思政课学术研究提供素材

1.围绕地方志的聚焦型研究

除了教书育人,高校思政课教师还承担着学术研究的职责,通过学术研究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背景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等),也包括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内的许多思政课教师可以基于自己的专业背景,使用“耦合”或“交叉”的方式,就某一地方的地方志深入、聚焦地开展研究。地方志本身庞杂的内容、多源的信息、长期的延续等,都能为开展某项专门的研究提供足够的支撑。但是,这方面的研究对于专业的要求较高,对于研究的韧性和定力要求也相对较高,一旦研究开始,教师就必须沉下心来,凝心聚力、深入研究,提升实效。

2.依托地方志的延伸性研究

如果说上述围绕地方志的聚焦型研究是将地方志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的话,依托地方志的延伸性研究则是将地方志作为研究的支撑条件。思政课教师可以在研究中适时地嵌入、引入一些地方志资料,以提升研究的质量或效果。当然,也可以基于思政课改革创新与地方志某种(某些)联系的问题开展研究。例如,地方志中孝悌文化、红色文化等适用于思政课、助益思政课的相关研究。在这些研究中,研究主体是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原理、规律,而地方志只是支撑和佐证。这类研究可以成为思政课教师开展研究的努力方向和选择路径。

(三)为思政课课程建设提供条件

1.对课程模式建设的意义

课程模式是指根据课程形态,在一定课程观的指导下,为编制课程开发方案提供思路和编制方法的标准式样。课程模式也是反映课程目标、选择经验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的课程编制理论框架[7]。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不同课程,甚至不同年代下的同一门课程,都有不同的课程模式。思政课程也是如此,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均会有不同的思政课程模式。例如,“内容创新”模式、“课堂沙龙”模式、“混合教学”模式等。地方志的加入可以为课程模式的形成和创新提供有利条件。例如,地方志在各门课程中,可以实现更好的“内容创新”,可以用更多的话题、专题开展“课堂沙龙”,可以让“混合教学”内涵更加丰富,甚至可以基于此形成地域特色、校本特色的思政课程新模式。

2.对教学模式建设的意义

教学模式是指高等学校根据教学的规律和原则,从教学的整体出发,为实现某种教学任务而归纳提炼出的稳定和具体的教学活动范式[8]。在现有的思政课教学中,已经涌现了“矩阵式”教学模式、“研练式”教学模式、“风车式”教学模式、专题式教学模式、“双三加”教学模式、“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基于问题逻辑的教学模式、基于CDIO的教学模式、“理论·方法·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等等。例如,“研练式”教学模式在研练中加入地方志资料,将对“研练”起到更好的助益,甚至可以直接开辟符合思政课建设需要的地方志资源,供学生学习、探讨、研究。“矩阵式”教学模式,可以依托互联网实现各地地方志资源的优势共享、资源互补,以帮助学生形成对相关思政课理论的理解和认同。其他教学模式引入地方志资源,可以在理论教学延伸、实践教学拓展中,在“中班授课,小班研讨”中,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整合中发挥地方志资源的积极作用。

三、地方志在思政课建设中作用的实现

(一)更新理念,认清地方志的作用

思政课建设与教学需要守正创新。新的局面、新的时代、新的情况、新的态势必然要求新的思维[9]。众所周知,随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思政课质量、内涵、特色与成效成了衡量思政课水平高下的重要尺度。而今,一些高校已在形式上、方式上进行过许多创新,但是大有同质化或趋同性的势头。而依托地方志实现思政课改革创新、思政课特色凝练、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注定会是一条特色鲜明、差异明显的发展道路。为此,各高校思政课教学科研管理部门、思政课教师要更新理念,提升对这一举措重要性的认识。首先,要知道地方志助力思政课教学可行、可用。其次,要明确地方志融入思政课可取、可为。再次,要相信地方志融合思政课一定可以取得好的成绩、好的实效。当前,上好思政课,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增强思政课建设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获得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二)加强联动,摸清地方志的现状

为更好地发挥地方志的教育作用,实现其对思政课教学的支撑、辅助,必须从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与当地史志办公室、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等机构的顺畅联系,用好地方和高校内部的图书馆、档案馆资源,掌握地方志的存量情况(如数量、质量、分布状态等)。相关部门和思政课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网络平台(包括数据库)中相关的地方志素材存储到计算机本地磁盘,以便更好地检索和利用。并且可以利用文献管理系统,对现有地方志资料进行分门别类、清晰明了的归档、管理,让搜集后的资料能被更好地索引、利用。此外,如果同一个地方有多所高校,且均对开发利用地方志有共同意向时,可以组建跨校团队,实现强强联合,避免重复性劳动、低层次开发,实现地方志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与利用,并构建起内涵丰富、体系完整、针对性强、覆盖面广、持续更新的服务思政课教学的地方志资源库,进而造福多个学校,甚至更大群体。这样,能尽可能地提升地方志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与效能。

(三)集体备课,实现地方志的嵌入

不容否认,地方志可以而且应该在思政课建设与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这种作用的发挥有一定的门槛、难度,并非轻而易举就可以实现。其中,较为关键的就是依托集体备课,深化认识、细化举措、强化应用、聚化合力。一是决定素材取舍。在思政课教学中使用地方志,一定是为了改善思政课教学的效果,而不是随心所欲。因而,集体备课中,应该研讨在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中,哪些地方志素材一定要用,哪些可以备用,哪些应该慎用,哪些不能使用。清楚了使用的界限与取舍后,才能更好地探讨、研究如何使用。二是探讨作用方式。在思政课教学中,不同的地方志资源、资料使用的方法、策略不尽相同,是用于文本赏析、案例分析、情景再现、提供线索,或是其他,都可以在集体备课时进行构想、研讨,甚而可以在既有使用方法效果欠佳的情况下,聚焦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追求更好的效果。三是商定应用细节。在教学内容的常规备课中,需要通过研讨、模拟、展示等方式,让不同课程的任课教师对哪一章节、哪一环节、哪一情境使用什么地方志素材、怎么使用地方志素材都做到心中有数,进而真正彰显价值、凸显成效。

(四)打造团队,提升地方志的效用

为实现对地域资源的高质量、系统化、长期性的使用,必须打造相应的教师团队。其一,打造内外联动团队。通过加强与校外地方志办公室、图书馆、档案馆等之间的联系,实现资源的正常获取和有序供给,以确保地方志资源用于思政课教学的目标得以实现。其二,打造地方志资源处理团队。团队成员可以就素材取舍、内容整合、存储收纳、归档管理、索引优化等进行联合“攻关”,以实现地方志资源的有序利用。其三,打造地方志学术研究团队。教学和研究虽然各有侧重,但是二者联系紧密,可以双向联动、互利共赢。深化地方志的研究对于助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各思政课教学科研管理部门和思政课教师可以用好各类科研平台,依托科研课题或项目,深入开展研究,实现教研相长。

综上所述,地方志可以在思政课教学中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在部分高校甚至能起到“雪中送炭”“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值得尝试和着力的工作。各高校、思政课教学部门和思政课教师都应该形成清晰认知,进行科学研判,实现在地方志辅助下思政课更好更快的发展。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模式课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