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2022-03-17韩桢
韩 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武汉 430073)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基本原则,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同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意见》精神引向深入,提出“十大”育人体系基本任务。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充分形成系统合力、高度融合各育人要素、持续延展衔接各育人阶段的新要求,为探索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同思想政治教育协调发展新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这个模式中,通过良好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行为影响和培养学生,发挥隐性教育功能,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管理的各个环节,最终既充分激活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育人元素,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为学生管理工作提质增效增添后劲儿。因此,探索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对推进三全育人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内在机理
高等教育范式正在发生变革,在推动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中,“‘情理’兼‘治理’范式将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的唯一有效出路”[1]。科学、规范、高效、人本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行为是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实效的重要举措,这客观上要求管理主体、要素、过程必须从“科层制”和“教练式”的伦理窠臼中走出来,将严格规范管理与无声隐性教育结合起来,主动在工作中将管理与服务并举,不断挖掘其中育人元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渗透创造条件。
(一)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具备目标一致性
《意见》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一条指出规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行为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要求高度契合。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政治使命和根本目的。《规定》第三条指出:“要坚持依法治校,科学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将管理与育人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明确将高校学生管理与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相结合。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的《纲要》进一步提出切实构建管理育人质量体系,对《意见》精神进行细化的同时进一步释放了高校学生管理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强烈信号,这显示出党和国家对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切实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重视和热切期盼。
因此,从高校学生管理层面来讲,通过坚持科学管理,不断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保障学生合法权益,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客观上为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必要条件。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看,借助科学管理和优质服务不断为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进而实现学生个体的全面综合发展,达到人才培养目的而积极探索,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路径支持。由此可见,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目标均聚焦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任务之中。
(二)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具备理念融促性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因此高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需要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尊重学生主体意识,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坚持宽严有度、奖惩分明、公正透明,通过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行为赢得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动支持。而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然首先要从学生视角出发了解其思想、意愿、态度、行为,理解学生思想和行为背后的逻辑,做到“共情”,然后调动各种资源,采取不同手段,运用育人理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全面看待问题,处理好内在需求同现实条件的矛盾冲突,进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困惑,并将认知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在其思维中定型,从而实现思想政治引领的目的。因此,在立德树人的育人实践中,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以生为本”的理念上存在相互融促的价值向度,其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存在交互借鉴的可能。
(三)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具备职能互补性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过程中既通过共同服务学生成长发展的基本理念实现工作的相互促进,又借助管理和教育的互通内容实现相互联结补充。
1.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立德树人的理念上有机统一
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能在于通过规范学生行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合法权益,服务学生成长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职能是建构和规范学生的价值观念,对学生的思想认识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秉持道德观念、自觉参与实践。两种育人方式统一于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理念中,缺一不可。
2.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存在明显的理论知识共性和工作内容交集
在理论知识层面,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对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理论知识的运用十分常见,二者在育人实践中运用同一方法分析解决学生问题的情况经常出现,比如通过调查分析法了解管理服务实效和学生思想动态。在工作内容层面,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系统工程涵盖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自主、组织等方面,在具体实施中又通过打造思政“金课”、强调学术诚信、弘扬爱国主义、净化网络环境、健全规章制度等措施开展工作,而这些措施分别同高校教务、科研、学工、就业、组织等部门密切关联。因而管理部门既要充分利用制度规则创设“教育情境”,又要积极吸纳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德育元素,促使日常管理工作知识更新、思维转型和能力提升[3]。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职能互补性特征表现突出,为二者融合发展提供了动能。
(四)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具备效果互促性
1.学生管理工作科学高效开展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要基础
科学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和管理行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科学高效的学生管理能够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供必要保障。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渗透到高等教育管理各个环节是新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强化“以生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诉求,努力维护和保障学生正当权益,为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引导、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创造条件,由此形成的校园和谐稳定氛围能够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造利好空间。其次,学生管理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多样的融嵌载体。管理育人的实现必然明确管理行为中蕴含的教育属性,深挖管理流程中的育人元素,不断创新管理思路、方法、工具,这将为“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时而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落实提供条件。
2.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为学生管理提质增效催发内生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引导功能和发展创新方面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目标定位和相应活力。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着重强调的价值引导功能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强化服务学生发展的价值信念和整体目标。这可以从教育部先在《意见》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然后通过《纲要》提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纳入其中得以推断。其次,管理本身的教育功能不能被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将法纪、道德、规范、公正等观念传递给学生,同时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具体的管理行为也将这些观念和意识进一步植入学生学习生活,并对其思想、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实现隐性教育效果。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和方法创新受时代和形势发展影响较为直接。为了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借助前沿理论、时事热点和信息化载体不断发展创新,为学生管理提供新的任务和内容,也间接为学生管理模式的转型、创新提供外部压力,进而加速学生管理服务工作提质增效。
二、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主要困境
(一)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存在价值取向冲突
1.行为逻辑起点差异
传统意义上讲,高校学生管理主体主要指涉及学生工作各项事务工作的行政部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要为高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当然高校辅导员因为负责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和思想政治引领而具有管理者和教师的双重身份,但履行部分管理职能并不意味着辅导员就是高校学生管理主体。实际情况是辅导员通过落实管理部门工作要求并将实际效果反向反馈从而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决策部署提供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讲,辅导员在管理主体和管理对象之间更多是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参与了学生具体事务管理,因而具备了管理者身份。因此,单纯从管理角度看,高校学生管理主体仅仅指各学生事务管理部门,辅导员乃至学生最多是管理中的参与主体。学生管理主体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设定可量化、分层次、有关联的指标,注重过程控制,完善考核体系,进而有效完成学生管理工作各项内容[4]。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党建带动团建、职业生涯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危机事件干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具体工作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由此推之,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为逻辑起点便存在差异,这是二者在融合中必须正视的冲突。
2.育人侧重点差异
当然,在推进三全育人和构建“大思政”格局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主体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边界逐渐模糊,协同乃至融合发展是新时代立德树人实践的必然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主体间要完全融合而丧失自身的特有属性。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范式呈现方法上由“他控”走向“自控”,主体由单一变向多元,过程由机械走向协同,目标由统一走向多样,评价由效率走向公平[5],但整个管理行为本质上不会改变,最终落脚点在于治理。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尤其是高校辅导员)定位是“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育人过程中更多要遵从情理—事理—法理的先后逻辑顺序,且最终落脚点在于引领。在育人侧重点方面的差异是二者融合发展需要注意的事项。
(二)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上存在工作理念偏差
1.工作内容性质认知差异
学生管理部门主要利用制度规则创设规范化管理情境,通过教务、科研、后勤、学工、就业、组织、网络等具体领域的管理实践达到约束教化目的。因此,管理主体实施各类管理行为对于管理内容设计、过程控制、效果评估、优化完善等问题较为看重,并自上而下通过任务书、指标等形式下达到具体管理人员,最终从管理人员处收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具体实施内容也主要通过学生日常事务体现出来,且在具体工作中相较学生管理工作更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但问题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身份的双重性乃至多重性,大量具体的学生日常管理事务占据教育主体相当部分精力,对于行政工作、教学工作或本职管理工作内容则难免力有不逮。而学生管理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特别是辅导员)身份更多侧重其管理者属性,忽视其教育者属性。因而两者在具体工作理念上存在偏差。
2.工作量化考核标准差异
学生管理工作考核指标可以根据涉及学生成长发展的具体事务来设定,比如就业质量、参军入伍人数、实践创新成果、学术竞赛成果等等。而思想政治教育中亮点不会频繁出现,效果也难以直接量化[6]。比如,思想政治教育虽然通过就业指导工作同步进行,但最终引领效果并不能简单用就业率高低来评价。辅导员对学生开展就业政策宣讲、就业择业观念引导、求职技巧点拨最终并不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去向。因此,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量化考核标准的差异也将影响二者融合发展的效果。
(三)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条件上存在内外环境制约
1.学生管理制度缺乏弹性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也逐步加快。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校治理能力建设和治理体系建设问题再次被重视。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许多高校的治理能力受到冲击,引发关注。在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中,高校管理制度建设仍然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传统的学生管理制度不健全,现有的管理规章不科学,新型管理制度建设仍在探索,新老制度交替衔接不畅,这与学生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需要明显冲突,亟待解决。在此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对象认同度不高、参与性不强的境遇。
2.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主体引领水平和精度、深度差异
一是知识水平和学科背景差异。除了基本知识储备,对新思想理论的学习掌握运用程度、对新技术的学习运用能力、对常规性思路的创造性运用、不同学科背景掌握的分析思路和分析工具的差异导致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把握和具体实施存在高度和视野的差异,影响着思想引领的格局。二是思想引领精度、深度差异。首先是思想引领深度不够。因为任务分工、业务专长、行政事务、个人偏好等因素,不能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都是“多面手”,实际多为“蜻蜓点水”式、“万金油”,缺乏在某些领域深耕细作的动力和精力。其次是思想引领精度不高。一方面是问题意识不够,常常陷入被动处理学生琐事的“泥淖”而无法及时总结发现问题;另一方面是不善处理、有意回避尖锐问题,对于学生群体中出现的过度功利化倾向、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政治敏感性较差等现实尖锐问题迫于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等方面压力不敢强力发声、勇敢“亮剑”。这些情况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无法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提质增效提供内部动力。
3.参与主体间协同效度不高
在三全育人实践中,学生管理工作应当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视为重要的内容,但这并不代表学生真正成为管理主体,最多是重要的参与主体。同理,辅导员、社会、家庭等也为参与主体范畴。这里仅讨论辅导员、学生和家庭与高校管理主体的协同情况。一是辅导员与管理主体协调机制不健全。由于部门间的管理水平、服务意识、协调能力的差异导致学生对于管理服务实效产生不同观感,辅导员在处理学生具体事务中又不免同时受到来自具体业务部门的规则要求和从学生那里传导而来的双重压力,作为管理主体与管理对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并未有效发挥。二是学生的差异化、个性化诉求与管理目标存在天然冲突。除了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僵化”因素不符合学生预期之外,即便学生管理主体从实际出发正确实施各类管理行为(如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封闭管理)维护学校安全稳定,这也并不能完全符合学生差异化、个性化的诉求。三是家庭在育人体系中的作用未有效体现。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生活,与家庭的联系存在物理上的隔断,学生和学校未有意识地通过其他手段加强家长与学生、学校的联络。家长本身要么没有强烈意愿与学校联系,要么虽有意愿但无有效渠道,这都导致家庭在协同育人环节存在功能性缺位。
三、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基本路径
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理路在于合理协调主体间职业伦理冲突、以科学管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渗透、做好协同发展顶层设计、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管理方面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一)价值取向:结合工作实际建构职业伦理
1.正确协调管理和教育的关系
高校学生管理主体的管理者属性毋庸多言,即便在构建管理育人体系中,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只是手段,管理行为最终落脚点是实现管理的提质增效,同时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当然管理主体需要通过科学高效的管理范式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创造条件。这就需要管理主体确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者身份,特别是辅导员的教育者身份。作为从事德育工作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作为“教育者”的身份更加有助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7]。当然,无论从思想引领的内容还是工作实际来看,辅导员的管理事务工作无可避免,但事务性工作与思想引领存在边界和区别。在确定事务性工作与思想引领工作的边界划分和区别标准时应从是否有利于开展学生管理服务、是否有利于营造三全育人的整体氛围、是否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三个方面判定,避免辅导员陷入“事务陷阱”,工作重复低效。
2.培养自主意识
不论是管理主体还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三全育人体系中都需要结合工作实际能动地开展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一是主动参加系统培训学习,以工作实践为导向,通过专题研修、经验座谈、案例分析等形式开展针对性和系统性职业培训。二是具备理论研究意识。一方面要系统、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思想上成为党的教育方针的坚定维护者和自觉执行者;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对工作领域的热点话题、理论前沿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二)工作理念:科学管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渗透
1.坚持“以生为本”理念,做到管理和服务并重
一是转变观念,强化育人导向。高校学生管理从观念上应进行行为管理到思想引导的转变,从而实现思想约束行为的有效性管理,注重将管理行为做到学生心里,寻求学生情感共鸣,进而促使其完成道德素质进化。在具体实践中要摒弃“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单一思路,要在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关联问题,注重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真正将管理和服务有机融合,增强育人功能。二是完善机制,提高管理效率。以顺应学生成长发展规律,整合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各类资源,尽可能消除主体间的信息沟通屏障和管理条块隔阂,加快建立互动互融的育人“同心圆”。三是搭建平台,优化服务流程。围绕“以生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利用互联网搭建大数据平台,整合学生日常管理事务终端,打造一体化、一站式管理服务,切实提供快捷、高效的管理服务。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现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强耦合
一是结合实际开展学生管理工作。针对高校行政管理资源、资金配置现实,把相应的人、财、物资源合理投入学生管理工作,以改善和提高学校管理服务设施、营造浓厚人文氛围为目的,坚决杜绝“面子工程”、形式主义等不切实际的管理行为。二是重点面向学生日常教学活动开展管理、教育工作。学生的主责主业是学习,高等教育任务落实的主要手段也是让大学生获得实现自身综合发展的各种知识技能。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侧重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围绕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重大节日、庆典纪念活动开展管理、服务育人工作,将能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8]。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向学生日常事务管理贴近。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一个孤立、高高在上的概念,它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关联,与现实、常识、生活非常贴近。因此需要让思想政治教育发挥近距离、生活化、易实施的特征和优势,让非思想层面的近吸式教育模式得以有效建立[3],从而在推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渐进的同时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引力和活力。
(三)内外环境:做好协同发展整体推进的顶层设计
1.有效整合管理服务资源
一是构建有利于协同效应发挥的工作体系。高校管理中要注重在顶层设计上推进机制改革,加快完善制度结构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有计划、分步骤、抓统筹地将相关工作落实到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在协同中有序、有度、有力开展。二是构建主体间沟通协作的平台。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各主体间实现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连接育人要素的关键节点,打造三全育人实践共同体的基础平台。高校可从组织结构、评估反馈、制度规范等方面推进学生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发挥学科间联动效应,促进教学与管理间渗透,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服务工作,服务学生全面发展[9]。
2.推动家校合作共育机制建立
三全育人理念要求主要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高校充分调动校内外各类资源构建好十大育人体系。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然涉及家庭和社会的协同配合。除了争取社会资源的支持,家庭作为学生最初成长的自然单元,其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可或缺。一方面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家庭教育的理念传递给家长,避免家庭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缺位或越位,尽可能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一个自主、开明、和谐的家庭环境,注重言传身教、家风浸染和持续激励,避免过度干预和持续负性评价。另一方面家长要有意识地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应及时向家长提供学校管理服务信息和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家长及时提出自己的诉求和建议,与学校良好互动,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四)主体赋能: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能动性
1.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自主性
一是强化自主管理实践能力。一方面要适当将部分管理权限下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渗透和参与度,让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深入参与到学生事务管理、心理辅导、就业指导服务、党团建设中,努力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更多探索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解决现实矛盾的思路与方法,提高管理活动质量,实现柔性管理。二是完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机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发展的一大趋势。因此,高校应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特点,利用管理服务平台,适当将部分管理权限赋予学生群体。比如,以学生宿舍楼为基本单元建设综合性社区,将党建、团建、文化建设、舍区治理等内容直接纳入学生社区,用扁平化的管理体制促进育人功效的提升。
2.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0]。要借助各类新兴信息技术与媒介打破育人时间、空间上的桎梏,创造全方位、立体化、更直观的育人条件。一是要具备强烈的信息服务意识,用互联网思维思考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问题和新方法,将传统优势与新媒体、新技术有机融合。二是了解各种网络技术,掌握一定的网络平台操作和信息技术技能,学会在青年人集聚的网络文化社区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视听语言传递教育观念。三是需要进一步探索新媒体环境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方法,借助统计学等实证研究方法清楚分离网络中的积极和消极因子,针对性地提出培育和遏制手段以提升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互联网思维能力与行动力,进而提升二者在育人实践中的深度与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