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农科”建设理念探讨林学专业教育改革

2022-03-17黄秋娴

林区教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新农科林学塞罕坝

刘 强,卢 伟,黄秋娴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林学是在认识森林的基础上,进行良种选择、苗木培育、森林经营和保护及合理利用的自然学科[1],是通过积累实践经验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2]。可见,实践教学在林学专业教育中不仅可以巩固理论知识,还是增进专业认识的有效途径,对培养高素质综合型林业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5]。因此,根据林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技术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是近二十年来各林业院校重点改革方向[3,6]。2019年6月28日,为了推动“新农科”建设,全国涉农高校的百余位书记校长和农林教育专家共同发布了《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指出,培养卓越农林人才需要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离不开的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怎样才能让人才肯下去、愿留住、不舍离?关键在于培养其对农林行业的热爱。只有从思想认识上提升农林行业在心中的地位,才会为之无条件付出。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四个“面向”中明确指出,新农科建设要致力于服务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统治理,才能提升生态成长力,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因此,如何加深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的认知和了解,是进行科学治理的重要基础。

笔者按照新农科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要求,将林学专业教育作为改革对象,以提升林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作为主要目的,优化课程结构,增添课程思政,采用“先导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在进行专业实习之前安排同学深入沙荒地体验森林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参观林场场史馆体会攻坚造林的艰辛、重走太行山道路体察林业脱贫的作用,强调以体验为主导,增加学生对林学专业的感性认识,旨在培养学生“敬林、爱林”的专业品质,增加学生对专业实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从事林业、宣传林业和推广林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一、林学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不合理

林学是通过积累实践经验而形成和发展的应用学科,其理论大多源于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需求,只有结合生产实践进行讲授才能让学生更直观和高效的理解相关理论的由来和意义。但现有的课程体系中理论课占比远远高于实践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已经偏离了林学专业发展的历史轨迹。此外,林学专业多数课程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排课方式仍然是先集中进行理论课程学习,待理论课程学习全部结束之后,再集中安排专业实践。此种排课方式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钩,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无法立刻在实践中进行应用验证,因此呈现出理论基础不扎实的现象。虽然部分高校已经扩大了实践课程所占比例[4],但在排课方式上仍然没能给出更科学的模式。

(二)课程融合程度不够

林学是个综合性学科,涵盖了林木生长发育全周期。专业课程从基因层面的良种选育,到幼苗造林的技术手段,再到郁闭林分的经营管理,涉及土壤学、种苗学、树木学、测树学、森林生态学、森林培育学、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等一系列专业课程[3,7]。众多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但在培养方案中却又相对独立,缺乏系统性[3,4,8]。学生虽接受了多个学科方向的理论教育,但多学科之间的相关性并未有机结合,无法有效的融会贯通,面对问题难以集多领域之间的联系找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导致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得出的结论缺乏深度。部分高校针对以上问题采取将相关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整合为“综合模块”[4,8],但该方法仅在实践课程中得到了尝试,针对理论课程的融合依然未展开。

(三)课程思政教育羸弱

理论和实践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但在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之前,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过程,即培养学生对林学专业的思想认知[9]。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灌输和模仿而非主动求知和探索的教育模式之下,会降低学生对求知的兴趣,逐渐将学习的过程转变为完成作业或任务,导致高校学生应试能力强但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应对考试成为学习主要目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找不到专业兴趣[5,10],挖掘专业兴趣恰恰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经常忽略的环节。林业不仅承载着改善生态系统的重要历史责任,还背负着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伟大使命,但如果学生没有意识到林业的意义,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也会对林业行当失去信心。由于林业的意义和重要性没有植入到学生的精神层面,许多毕业生选择从事非林业工作,并且当他们离开林业院校即意味着离开林业。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林学专业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敬林、爱林”的专业品质,不仅仅是为了得到更好的课程教育效果,更是为了推动和发展林业影响力、为实现林业教育的永续性奠定基础。

(四)实践基地条件差

长期基地的建设是林学各专业课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保障,但受经费不足、师资紧张、地域偏远等众多客观条件的制约[1,8],部分农林院校在寻求长期稳定实践基地的道路上步履维艰。受林学专业特性的限制,林学课程实践的地点通常在偏远的林区,距离市区远,生活条件差[1]。此外,不同的林场的功能定位不同,森林类型、经营目的和经营措施也不同,无法满足所有专业课程的实践要求,因此,课程实践往往要辗转于多个实践基地[7],学生辗转于多个基地常常造成时间、资金和精力的透支。

(五)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弱

大多数农林院校采用一位专业教师同时承担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但多数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较弱,尤其针对林学专业,很多实践经验是在课堂上无法深入了解的,比如如何移苗造林、如何制定采伐计划、如何设计造材标准,等等。即使近几年各大高校鼓励引进人才,但引进的教师多数偏重于科研型,仍然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部分院校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努力培养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专业技术技能的“双师型”教师[11],但这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大多数教师还要面临一定的科研压力,因此,高校教师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辗转于校园和实践基地之间同时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六)专业吸引力不够

当前,农林类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量不大,毕业生难以找到与其专业契合相匹配的工作;此外,基层农业或林业单位地理位置多处于偏远山区。以上因素导致相关专业学生的获得感较低,同时,家长与社会对农林高校的认可度也相对较低。农林学科是基础学科,在与新兴产业竞争中,农林行业盈利能力相对较差,其中,林业更以其周期长、见效慢等固有特性,让大量有识之士不得不敬而远之,对优秀学生不具有强有力的吸引力。

(七)评奖评优导向有偏差

目前,高校对学生的评奖评优规则仍以课程成绩为主导因素,实践能力、德育能力等综合能力所占比例较低,导致学生为保证考试成绩在面对实际问题时默守陈规,缺乏灵活的解决方法和思维逻辑,因此,导致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差。

二、林学专业教育改革思路

(一)改善课程结构

适当提高实践课所占比例,并且将原有的排课模式改为理论实践交叉排课模式。原有排课模式完全将理论课与实践课剥离开,理论知识点与对应的实践内容相隔太久,严重影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效果。交叉排课模式是强调实践课要排在对应的理论课之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也能提高实践效果。

(二)加强课程融合

林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各专业课程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但现有课程设置将每一门专业课作为相对独立的知识模块进行讲授,没有将课程彼此间内在联系介绍清楚,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远远无法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因此,需要打破课程壁垒,寻求课程交叉,实现课程融合,形成综合课程体系。例如:《测树学》中关于森林资源调查方法和措施的部分可以与《森林经理学》中森林资源一类和二类清查结合起来建设一节融合课,从理论方法到应用实践在一节课中介绍清楚,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林木遗传育种学》、《种苗学》和《森林培育学》中分别对苗木优良基因选育、苗圃培育和造林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相关内容可以与苗木繁育公司结合,建设几节“苗木—选、繁、育、用”一体化的综合课程;《森林经理学》中关于森林经营措施对增加森林生态稳定性和增加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分别可以与《森林病理学》和《昆虫学》相关章节结合,进行综合讲授。

(三)提升专业认识

学习并非教师或学生单方面的事,完善课程结构、更新授课模式固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育效果,但更重要的在于学生对课程的求知欲望。传统的授课模式往往直奔主题,从教师的角度单方面的关注是否能把课程教好,而忽略了学生是否能与课程之间产生共鸣。“塞罕坝精神”和“李保国精神”是林业最典型的两个精神,感动、鼓励和支撑着一批批林业人为林业事业奋斗。通过对学生进行“两个精神”的教育,可以增加学生对林业的感性认识,加深林业对学生的影响力,培养学生“敬林、爱林”的专业品质,进而提升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动力。

1.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机械林场,通过三代人的艰苦奋斗,实现了荒漠变林海的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被习近平总书记定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笔者认为,在开展课程学习之前,应该带领学生参观塞罕坝林场场史馆,了解老一辈林业人的信仰和付出,感受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此直观的展现林业的重要性,提升学生对林业事业的价值感和认同感。即使未来不再从事林业行当,也会在生活工作中潜移默化地传递林学的重要性,从而发挥林学教育的长期性,真正达到对林业的宣传和推广。

2.李保国精神

李保国教授几十年如一日,为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着10万余名群众脱贫奔小康。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经表决授予“人民楷模”的光荣称号。李保国教授作为林业人的榜样,其精神值得所有林业工作者学习和传承。尽管李保国教授去世之后,有关他的事迹已经在各种场合进行了无数次的宣讲,但笔者认为,作为未来林业的中坚力量,学生应该切实地沿着李保国教授的足迹,重走太行之路,体验李保国教授坚持、果敢和一往无前的精神,体验基层老百姓对李保国教授的爱戴、怀念和感恩之情。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真正体会林学专业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从事林业和推广林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加强实践基地的基础建设

针对实践基地基础条件差的现状可以结合科研项目进行逐步改善。目前,河北农业大学与塞罕坝机械林场合作建立的《河北省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可以满足学生吃、住、行等基本要求,为学生了解和体验“塞罕坝精神”提供了有利条件。截止到2020年,林学院基于塞罕坝机械林场申报的省部级科研项目已达20余项,随着科研合作的增加,基地条件已经逐步提高。此外,李保国教授生前已经在太行山地区建立了多个实验基地,例如:《河北富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农业大学产学研基地》和《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河北农业大学产学研基地》,以上实习基地条件的改善是学生学习林业精神,体会林业责任的重要保障。此外,各林业单位与院校合作构建产、学、研基地也是丰富学生实践的重要途径。日前,青海省林业厅相关骨干在与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进行学术交流的过程中,对联合建立实习基地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并表示会积极配合。由于青海省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区,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完全可以满足学生对不同森林生态功能的体验。

(五)优化师资队伍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与塞罕坝机械林场合作成立了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并推行“双导师”制度(校内导师+校外导师)搭建了学生与林业生产单位之间的桥梁,该制度充分发挥了高校教师“理论基础强”的优势和基层单位“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该制度与现阶段推崇的“双师型”(理论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双导师”制度可以分担“双师型”教师的压力,更有效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六)扩大专业宣传

目前,林学专业的社会影响力较低,对学生的吸引力弱。针对该现象,笔者认为可以与相关的公益企业单位合作。例如:支付宝推行的“蚂蚁森林”公益活动,已经相对成熟,在推行的3年间,共有5亿人参与了该活动,分别在阿拉善、通辽、鄂尔多斯、兰州等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地区造林达140万亩。荒漠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森林功能的直观体现,是学生领会林业意义的有效途径,公益与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可以将二者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到极致,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步伐。

(七)优化评奖评优条件

评奖评优时除了以当前既定的综合成绩为考核指标外,应增加即兴考核等面试步骤:(1)设计“生态文明建设”“碳达峰与碳中和”等专业领域的热点问题,学生基于自己的基础知识和对该领域的理解提出自己的想法,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归纳现在社会存在的热点问题,学生针对该问题提出观点和态度,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综合素质。

三、结语

“新农科”强调,农林教育要走下“黑板”、走出教室、走进山水林田湖草,补齐农林教育实践短板,建设一批农林类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和一流实践基地,倾心打造高等农林教育“质量中国”品牌。在国家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背景下,我们更不能忽视培养学生的思想认识,在致力于课程结构改革的同时,引领学生认识林业价值,了解林业文化,培养学生“敬林、爱林”的专业精神,提高林学专业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增强学生从事林业、宣传林业和推广林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认识,才能在教育的道路上走的稳健,走的踏实。

猜你喜欢

新农科林学塞罕坝
奋战在塞罕坝的农大人
林木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贵州大学林学专业为例
基于“新农科”发展的《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资源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新农科背景下观赏果树栽培与资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塞罕坝之歌
塞罕坝
如何构建高效的职业院校林学教学课堂
地方民族院校复合应用型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