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特点及基本规律

2022-03-17高祥吕程宇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接受者受教育者教育者

高祥,吕程宇

(1.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110036;2.沈阳城市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110112;3.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510050)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媒体凭借其独特的传播特点为人类实践活动塑造了全新的空间,引发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使信息的呈现载体、表达方式、获取方式以及传播路径等发生了巨大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也随之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信息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接受问题。因此,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内涵、主要特点及其基本规律,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新媒体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内涵

研究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基本规律,首要任务是科学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内涵,阐述清楚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目的,这是研究的逻辑前提。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内涵

接受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指作为主体的受众对于客体的认同与接纳。任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需要被受教育者所接受,没有受教育者的接受,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作为一种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决如何把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等传递给受教育者,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这一活动中,必然包含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这一中介转化环节。理论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通过“直接满足受教育者的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诉求、价值共鸣、情感认同等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而得到接受与认可”[2]。然而,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否接受、接受多少以及如何接受,不仅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施教活动,更取决于受教育者的接受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言:“世界体系的每一个思想映象,总是在客观上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在主观上受制于思想映象形成者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3]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实质是指受教育者基于一定社会的发展要求以及自身的实际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者传递的思想政治信息以及自身获取的信息进行解读、筛选、整合、内化成一定的思想认知并外化为行为习惯的活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源自受教育者对自身需要和社会环境的认知,只有受教育者认识到思想政治信息的价值取向与个人的价值取向相契合,就会主动真正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将思想政治信息建构为自我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并在一定条件下外化为道德行为,使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得以继承和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目的

人的实践活动是以目的为依据和指向性的,目的既是实践活动的起点也是终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从各个角度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本质和方向,制约着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4]“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187人的活动目的源自人的需要,没有需要就没有目的。如果受教育者没有自我接受需要,或者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需要被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就不会产生,更无法实现。从这个意义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是指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否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价值的向往和预测。

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来讲,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实际上就是他们所要达到的终极奋斗目标。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以共产主义为方向,直接作用于人的思想品德,是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活动[6]。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增强法制意识,使自身得到自由全面发展,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作为一种特殊的接受活动,其接受目的兼具知识性和价值性。所谓知识性接受目的是指接受者对客观知识的获取和理解,注重的是对知识结构的建构;而价值性接受目的则是接受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的是精神世界的建构。两种接受目的相互提升,处于一个互动的关系中。相较于知识性而言,价值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的根本指向。如果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的价值性,将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实现。

二、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主要特点

从逻辑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媒介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环境等五个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紧密联系。在新媒体所构建的信息发布、传播与接受的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发生了改变,使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在具备传统媒体下接受特征的同时还呈现出如下新的特征。

(一)教育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交互性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接受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一对基本范畴。新媒体交互性的传播特征淡化了教育者与接受者的身份和地位,使信息传播从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交互,接受关系由线性控制转向非线性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呈现交互性的特征。新媒体环境中,传统媒体技术和技术壁垒被打破,信息传输变成了“所有人对所有人”。在此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的主体性不断凸显,信息选择权利大大增强。他们不再畏于师道尊严,而是拥有了更多平等发表观点、获取选择信息的权利。尤其是当前大多数新媒体平台采取“用户生产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运营模式,信息传播的门槛逐渐降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拥有着与教育者相同的话语权,随时随地都可能被激发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他们可以不依赖于教育者而独立地从网络上获取信息资源,并通过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与选择性记忆的方式去接受那些自认为对个人而言有意义的思想政治文化信息,自由建立社交网络,进而建构威力强大的舆论场。

新媒体环境下,“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使每一个人都是“麦克风”,都享有平等的话语权,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这势必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身份和界限越来越模糊。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再具有绝对权威,不能再以“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方式支配与控制着接受者,而是要充分尊重接受者的接受需求,注重与接受者的交流互动,在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方法的运用等方面都强调接受者的主体性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也不再处于从属的地位,不再扮演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扮演着信息的搜索者、解读者、传播者等角色。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能够积极建构与教育者的接受关系并与教育者进行交流互动。

(二)接受内容呈现碎片化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内容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传递给接受者,并使其积极主动地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新媒体被频繁使用的背景下,完整的信息通过各种媒介进行再加工和传播,形成一种零散的、分散的展现形式,不可避免地使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内容趋于碎片化存在。与传统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内容逻辑严谨、结构完整不同,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内容大多没有文本、版面与把关人的限制,往往以碎片化甚至是只言片语的形式出现。“碎片化”一词最早应用于社会学研究中,其本意是指将原本完整的东西分解成若干零散的碎块。可以说,“碎片化”传播是一种从完整到破碎的演绎过程,这种传播过程极易产生只言片语的信息,反映事物的某一个片段,而缺乏内在的逻辑性。

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一些新媒体内容生产者为了迎合用户喜好浏览短小精悍信息的需求,对传播内容进行加工、处理,进行“片面解读”和“断章取义”式的报道,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内容凸显碎片化、条段化的特点。特别是近几年兴起的“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应用软件,大都以“短、平、快”为特点,基于个性化推荐引擎技术,采用算法推荐的推送机制,用大数据来分析和挖掘用户点赞、评价、分享等社交媒体数据,为用户传播零散简短且多样随意的信息,这无疑使视频的碎片化传播进入常态,加剧了主流思想内容传播的碎片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来说,无论是新闻阅读、社交或是娱乐活动,都可能在零星的时间段和情境下接受各类信息。这些信息大多不成体系,往往只涉及事物的表面,难以全面反映事物的全貌和本质,人们每天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的方式获取大量信息而不苛求信息的严谨系统,无形之中模糊了接受者的理性认识,弱化了接受者的综合判断能力。

(三)接受媒介日益智能化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媒介是联结思想政治教育者、接受者、接受内容等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传统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媒介主要依托理论说教,以“文字化”方式存在。这种静止、枯燥的方式与现实生活相疏离,往往只关注宏大叙事而忽视人的现实需要和内在体验。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媒介日益广泛多样,以新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媒介融合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要素,人们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接受丰富、立体、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尤其是5G 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个人与人、人与空间之间恒常在线、泛在共存的应用场景,使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媒介呈现智能化的发展趋势[7]。

随着思想政治工作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出现了智能化的接受媒介,如5G 技术、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全息投影、人工智能、3D 影像等新技术,云校园、云课堂、移动互联教学、慕课、微课等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智慧教室、仿真实验室、情景再现实验室等教学场地。许多高校研制了VR 技术软件,并将其应用在思政课教学中,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全方位体验感,使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媒介“活”了起来。此外,大数据作为一种新的新媒体技术,凭借着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以及Value(价值)的4V 特征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媒介的数字化、智能化变革。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人们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实时收集与记录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生活、学习、社交等各类行为的信息数据,并对数据“痕迹”进行跟踪分析。

(四)接受环境呈现虚拟性和现实性的耦合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环境是指能够对思想政治接受活动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它既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赖以生存的外部客观条件。随着信息的全球化和网络技术的井喷式发展,新媒体通过网络技术将信息转化为数字形态的存在形式,它所构建的虚拟世界不仅是对现实世界的数字化表达,也是人类现实信息的真实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媒体构造了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环境。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环境具有虚拟性。新媒体能够超越时空界限,打破现实的桎梏,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延伸到以数字化符号为中介的、非面对面的、虚拟性的拟态环境中。与现实环境不同的是,人们能够在拟态环境中隐藏真实身份,并拥有不同的ID,提供虚拟的信息,成为虚拟化、超现实的符号化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环境的虚拟性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人的真实信息的遮蔽,赋予了人们一种“虚拟角色”,“使人不再生活在一个简单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8]。人们也更加依赖新媒体所构建的拟态环境,利用新媒体的匿名特征设置多重角色,并按照自我意图随意呈现个人形象,这种虚拟在场的体验打破了现实环境的藩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更为错综复杂。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环境具有现实性。新媒体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是一种基于现实框架下的虚拟,是不能忽略的客观存在。这种现实性体现在新媒体作为工具“是人的手制造出来的人脑的器官,是对象化的知识力量”[9],是现实世界的缩影与延伸。正如麦克卢汉提出的那样,“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10]。新媒体所营造的拟态环境既是现实社会的延伸,也是现实的人的延伸,其建构的物质基础与操控主体都是现实的。虚拟的本质是现实,现实的内容隐藏在虚拟的形式之下,虚拟与现实相互包含、相互渗透、密不可分。新媒体中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热点话题等都根植于对现实世界的投射,都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新媒体所联结的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个体,人们在新媒体环境中的所作所为,也都会在现实中得到回应。由此可见,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环境绝不仅仅在于其虚拟性,而是呈现虚拟性与现实性的耦合。

三、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基本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指客观事物内部之间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列宁曾指出:“规律就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11]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规律。从这个层面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规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过程中内部诸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较之以往呈现出新的特征,这必然使接受过程呈现出新的规律。

(一)教育者主导性与接受者主体性相统一的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既包括教育者的“施教”过程,又包括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施教”是接受的前提,“接受”是施教的最终目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施教的旨归在于受教育者的接受,而受教育者的接受要在教育者的施教过程中进行,两者之间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从这个意义讲,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源泉动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接受”。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接受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呈现出教育者主导性与接受者主体性相统一的规律。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其主导性表现在思想定向上,即教育者通过选择与诠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接受活动提供定向,引导受教育者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可以说,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接受者很难自觉、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虽然新媒体环境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得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相对削弱,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任务和主导地位没有根本改变,且这种主导地位是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来实现的。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广泛丰富,教育者要先“闻道”,在知识的量上多于受教育者。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5]500从哲学解释学的角度来看,教育者首先要对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文化客体进行理解和接受,形成教育者的“主观诠释”,然后再传导给接受者。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掌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上要高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者所形成的“主观诠释”,不仅会受到其教育理念、认知结构、职业态度等主体性因素的影响,还要受到其生活境遇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主体,具有主体能动性。其主体性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作为有思维、有情感、有意志的“现实”的人,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外部信息,而是能够自觉感知外部世界和内部自我,认识到自身的道德水平与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之间的差距,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的主体能动性相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大大增强,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表现出极大的自主选择性,并通过新媒体对信息进行加工、创造和重组。就接受过程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不会盲目地接受教育者传递的思想政治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内在需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独立地对接收到的信息作出判断、选择和再创造,并在实践中完善自身品德,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可以说,如果没有接受者的主动参与,接受活动就无法顺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应把受教育者当作强行灌输的“容器”,而应在发挥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关注受教育者的兴趣和需要,激发受教育者的接受动机,促使受教育者以积极理性的姿态对道德原则和普遍规范作出自觉理解与认同,进而主动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

值得注意的是,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性与接受者主体性相统一规律的同时,也要防止两种倾向,即只注重教育者的主导性而忽略接受者的主体性,或者一味地发挥接受者的主体能动作用忽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既要坚持在新媒体环境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的主体性地位,充分考虑接受者的思想特点、接受心理和接受能力,转变单向线性的灌输方式,让接受者愿意在新媒体环境中与教育者交流互动并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概言之,教育者的施教必须以接受者的接受需要为内在规定性,同时接受者的接受活动须以教育者进行的施教活动为前提。

(二)接受者与新媒体环境相互制约的规律

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并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外因是环境,人的自然素质和主观努力是其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新媒体环境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环境新样态,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的结果,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2]134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与环境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新媒体环境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的思想观念。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环境制约着人的思想意识。马克思在《路易·波拿马的雾月十八日》中写道:“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2]14环境制约着人的生产与生活活动,是人进行社会实践的基础,人创造历史、进行社会实践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进行。新媒体环境在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提供信息传播、接收平台的同时,也构建了全新的信息传播环境、舆论环境以及交往环境,这些环境因素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交往的场域,驱动着人们对环境的依赖,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对新媒体环境具有一定的反作用。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通过积极、能动的实践活动,创造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物质条件,从而创造和影响环境。人作为实践者能够将环境作为自己认识的对象并不断地改变环境。新媒体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产物,能够促使人们发挥潜能,优化和便利人们的生活。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可以通过新媒体参与传播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建立社交网络。其中,网民原创的网络语言环境就是最好的体现,如“点赞”“蛮拼的”“给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 年新年贺词中使用了“点赞”“蛮拼的”等网络文明流行用语:“为了做好这些工作,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当然,没有人民支持,这些工作是难以做好的,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13]在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中,“觉醒年代”位列第一[14]。电视剧《觉醒年代》主要讲述中国共产党人探寻真理、引领中国民族觉醒的奋斗历程,该剧通过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播出后广受好评,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与新媒体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就是“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5]172。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高度重视新媒体环境对接受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影响,遵循人与新媒体环境相互制约规律,以合乎人性的方式去造就环境[5]335。

新媒体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传播新形态,改变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引发了教育活动的深刻变革,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面对新媒体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转变思维方式,创新教育理念,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这一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成果,推动新媒体与教育的有机融合,使新媒体这一“最大变量”成为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最大增量”,更好地满足接受者的思想文化需求,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朝着有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去改变,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接受者受教育者教育者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Flu Study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游戏、电影和接受者:跨媒介时代融合的新方式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基于有限承诺审核的信息传递均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