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建设的策略思考
2022-03-17孙振强
刘 慧,孙振强,连 明
(1.南京晓庄学院 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1171;2.金陵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00)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智慧社会”,与“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一起,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一次全方位、系统性变革,成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涵。主题图书馆就是智慧社会的热门话题,一些学术论著将主题图书馆作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生事物展开讨论,主要集中在建设实践、现状分析、建设模式、服务模式等方面。主题图书馆话语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前学术界值得关注的一项课题,主题图书馆建设也成为智慧社会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图书馆智慧服务的重要领域。
一、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建设背景及其现状分析
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民主革命家,陶行知文化精神是具有极大的世界影响力的优秀文化。陶行知教育理论涉及到社会各大领域,其教育思想为我国师范教育指明了方向。戴自俺为纪念陶行知诞辰90周年,做了陶行知研究资料书目(1)戴自俺:《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九十周年——陶行知研究资料的参考书目整理》,《内蒙古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3期,第119-122页。,康福英、叶柏松编制了纪念陶行知诞生100周年研究资料索引(2)康福英,叶柏松:《纪念陶行知100周年研究资料索引》,《湖州师专学报》1991年第4期,第105-109页。。王雯提出,特色馆藏建设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形象的体现,以陶行知研究资料特色馆藏建设为切入点,建设纸本资源与数字资源相互补充的特色馆藏。(3)王雯,龚瑾:《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小议》,《大众文艺》2012年第23期,第211、196页。刘大伟通过学术史的研究,将陶行知研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口述史等方式,为陶行知研究的分源别派奠定了基础。(4)刘大伟:《承继与嬗变——陶行知研究的学术谱系》,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陶学”的学科体系囊括了学科研究对象、范围、内容及结构形式等多方面,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体系,它以教育学为基础,涵盖了哲学、社会学、政治学、语言学、文学、人口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
所谓主题图书馆就是将原本依照分类、载体、价值、用途而分散庋藏于不同馆藏地点的与主题相关的文献包括纸质文献、电子文献、音频视频文献、数字文献、网络文献等进行完备收集,聚合重构,并将之有机地集中在一个专题空间里,实现以纸质图书、电子资源为主,以期刊、报纸和音像为辅,多种文献互补,藏、借、阅、咨一体的多元化文献布局体系。
目前,陶行知主题文献收藏优势不明显,散落在各个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主题文献就分布在学校图书馆,陶行知研究院,学校相关院系如教师教育学院、幼儿师范学院,校史馆和档案馆等单位。将陶行知主题图书馆作为主题图书馆进行规划与建设,是加强学校图书馆主题建设、积聚主题馆藏、打造高质量文献收藏与传播体系的学校图书馆建设的新举措。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建设能否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全覆盖,还面临专业、语言和机构资源控制的极大挑战,因此建设高效的跨地区、跨学科领域的陶行知主题图书馆,需要与社区、城市等公共图书馆合作共建,将国内外陶行知文献和乡村教育、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文献进一步完整化、体系化;需要统筹规划学校购书经费、各个单位专项文献经费、科研文献专项经费、捐资捐物和集中采购;需要系统化推进文献、实物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采用先进技术搭建陶行知主题图书馆智能平台或陶学文献平台,协同创新,从而形成强大的陶行知文献信息资源联合智库。
二、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的基本认识
主题图书馆是近些年来的热门话题,王世伟认为主题图书馆是通过特定领域的专藏和服务来满足人们对专类知识和专门主题信息需求的图书馆,其核心是特色馆藏。(5)王世伟:《主题图书馆述略》,《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年第4期,第36-38页。
陶行知主题文献,包括陶行知的著作著述、史料文献和陶行知研究相关的学术著作、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等,也包括相关的档案、手稿、日记、信件、照片、实物、音频和视频资料等。陶行知主题图书馆馆藏来源主要依据本地区的陶行知特色文献。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可以为构建基础教育文献信息联盟智库提供智力支持,形成陶行知主题图书馆纸电一体资源体系,为学校内外提供平台服务与资源共享机制。
(一)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的核心要义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聚合基础教育、乡村教育、幼儿教育、陶行知研究、教师教育等学科领域的文献馆藏,融合纸电一体、多源多维文献数据,联盟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科研院所图书馆,进行陶行知文献特藏建设,是聚主题图书馆、学科图书馆、联盟图书馆、研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属性与职能于一体的新型图书馆机制。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作为智慧服务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方向,重构图书馆纸电一体资源体系,重塑图书馆智慧服务职能,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以资源建设为基础,以纸电一体主题体系为纲目,以传承服务为目标,以科技融合为手段,构建基础教育与乡村教育文献资源体系,形成陶行知图书馆主题文献资源体系。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试图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和结构体系,改变原有被动的文化育人形态,让图书馆主动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与功能。(6)乔雪,王海燕:《主题馆建设与图书馆文化育人功能的拓展》,《传媒论坛》2019年第14期,第144页。
(二)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文献资源要素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文献资源要素涉及广泛的数据源主体、数据特征、内容层次,需要综合考虑师范类高校图书馆基础教育、幼儿教育、乡村教育、师范教育馆藏的实际情况、各类数据间差异等,对接不同数据结构、模态、维度,满足用户多样性需求以完成图书文献资源的智慧融合,构建网络文献数据资源共享信息平台,使文献资源纸电一体,以元数据为纲,依托技术支撑实现一次文献信息的精准定位、描述、组织、揭示。
纸电一体,顾名思义就是将陶行知主题图书馆纸质文献、电子文献和数字文献进行一体化建设。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信息资源的共享已经逐步由线下转移至线上,信息资源建设的效率有了显著提升。因此,除重点建设主题图书馆以外,更应联合相关技术支持部门,重点发展电子数据资源共享信息库,实现主题图书馆网络化、科技化和高效化,提升主题图书馆建设的数字化能力和科技化水平。
(三)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建设的实践意义与推广价值
1.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建设的实践意义
(1)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是智慧服务时代学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方向。大数据驱动下陶行知主题文献服务体系化构建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对陶行知主题图书馆的理论框架和应用实践进行系统研究,重构图书馆纸电一体资源体系,对于解决“陶行知主题文献分散”导致的服务专指性不足问题,顺应智慧思维、精准化理念及“线上+线下”一体化技术平台在陶行知主题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实践,重塑图书馆智慧服务职能,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
(2)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数据平台能够整合多源文献资源,打造融合大数据归集、信息共享、供需精准匹配等功能为一体的“线上+线下”开放工作平台,实现区域范围内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划的数据互联互通,促进多方资源整合,并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科技支撑手段,建成“陶行知主题文献一体化信息平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平台”“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系统”等众多平台和系统,形成“多元化解”“一站式”等服务平台模式,激发社会活力,加强“线上+线下”一体化文献信息服务平台的开发,形成陶行知主题文献资源共建共治共享的运行机制,践行基础教育数字化智能化的方针与政策。
(3) 构建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品牌,可以针对陶行知主题文献体系的关键问题,从精准化服务体系框架、服务精准供给角度出发,设计出一套综合化、系统化、规范化、合理化的乡村教育变革需求的精准化识别和供给匹配机制。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品牌构建的重点是将大数据的理念、技术与服务主体、服务客体、需求表达渠道等要素重新进行科学组合,实现及时、精准、动态地识别多元主体的需求,如陶行知主题文献需求画像,涉及陶行知主题文献自动化采集、监测和跟踪等,同时应用大数据技术实现陶行知主题文献服务投入与社会公众需求的“精准匹配”,从而提升陶行知主题文献的服务能力。
(4) 陶行知教育思想包括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乡村教育和师范教育等,对我国师范教育具有深远影响,其教育理论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利用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平台,可以使陶行知教育思想不断指导基础教育、幼儿教育、乡村教育、师范教育,使之健康持续发展,扩大南京晓庄学院在全国陶研界、教育界以及图书馆界的影响力,提高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特色的美誉度。
2.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建设的推广价值
(1)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作为高校主题图书馆建设的尝试,能够发挥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最基础最具优势的图书文献信息储备、共享、传播和传承功能,使“陶行知乡村教育”理念和精神深入人心,培育江苏师范院校的“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建设的卓越人才,产生推广应用的示范价值。
(2)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建设,能够拓展高校图书馆智能化智慧化发展的方向,通过陶行知主题文献资源体系构建,进行有针对性、有规划的重新整合,成为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实践路径、贡献特色等方面的文献信息提供者,为高层次、高质量的信息合作夯实文献基础。
(3)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联盟建设,能够打破系统、机构、学科、载体壁垒,建立陶行知主题文献收藏与利用联盟,具有主题文献联盟收藏、协同服务的资源优势,在图书馆主题文献共建共治共享方面积累经验。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陶行知主题馆藏资源和文献资源,可以提供文献信息保障智力支持,为高校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三、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的建设设想
(一) 陶行知图书馆建设范式
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图书馆作为主题图书馆,可以采用多元化建馆范式,彰显学校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特色。
主题图书馆通常有馆中馆、馆外馆两种建设范式,陶行知主题图书馆与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关系为:学校图书馆是大馆、总馆,陶行知主题图书馆为小馆、分馆。南京晓庄学院的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可以采用馆中馆与馆外馆合作建设方式,馆中馆建设范式以学校图书馆为总馆、陶行知主题图书馆为分馆,以乡村教育学科建设为中心开展学科馆藏建设,根据学校学科建设顶层设计和文献资源建设总体规划,将专门的馆藏形态,与总馆馆藏混为一体,但却突出主题图书馆特色,展示主题内容,营造主题图书馆的馆藏环境,开展陶行知乡村教育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利用以及阅读推广等工作,同时设置专门的学科阅览空间和学科咨询,在学校图书馆官网设置陶行知主题图书馆窗口。
而馆外馆建馆范式则是通过建立陶行知主题图书馆联盟,以高校、公共图书馆的陶行知主题文献资源为基础,整合各高校、公共图书馆陶行知主题文献资源,搭建陶行知主题图书馆资源元数据平台。
(二) 陶行知图书馆建设要点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的资源构建,是以陶行知主题为要素,以各种载体、形态、主题为基础进行资源重组。陶行知主题文献是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建设和运行的基础,确定陶行知主题馆的建设策略和功能,围绕陶行知主题进行文献资源建设。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对主题文献进行取舍,建立“陶行知文献信息数据库”“陶行知图书馆”等专门性图书库,结合陶行知教育学科特色,确保专题文献的质量与开发利用价值,以配合陶行知研究的进程。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的建设要点包括建设三个资源空间、行使三个服务职能、形成三个交流特色三个方面。
1. 建设三个资源空间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以藏书空间、创意空间、阅读空间为核心,构建主题图书馆独特的、风格明显的空间形态,提供阅读、体验、活动场所。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建筑装修的风格、材质要与馆藏主题、资源紧密相关、互相融合,体现陶行知主题特色。同时,打造陶行知教育专门阅览区,凸显馆藏文化,也便于读者查询阅览,使图书陈列、读者借阅、陶学主题特色活动举办为一体,将静态与动态相融合。
2. 行使三个服务职能
阮冈纳赞认为藏书就是为了用的。(7)李刚,倪波:《陶行知和新图书馆运动》,《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年第3期,第21-26页。陶行知主题图书馆的核心服务职能,第一是提供和主题相关的有独特价值的服务,通过讲堂、阅读与智库等推动阅读推广内容的纵深发展;第二是陶学文献主题推送职能,通过陶研文献知识服务平台,为专业人员提供专业文献资料和研究空间;第三是信息服务职能,为政府职能部门与专业学术机构、专家搭建交流平台。
3. 形成三个交流特色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汇集展示机构内外基础教育的多元馆藏,支持相应领域的学术研究,以特色陈列、文化展示以及校内校际交流为内涵,形成国内外机构团体使用陶行知主题馆藏的基础教育的开放性的交流机制,呈现多元化交流特色。首先是活动内容多元化,包括文献载体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其次是活动形式多样化,讲座、沙龙、学术研讨、主题推送,用创新多样的方式促进陶学的推广和传播;第三、传播途径多渠道化,资源平台、资源主体、机构合作,破除渠道单一的局限,通过多终端多途径多媒介的信息分发,提高活动知名度,扩大活动影响力。
(三)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建设模式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建设以主题文献资源整合与服务为维度,构建以主题图书馆为导向、多源数据融合为基础的纸电一体文献整合平台及其运行机制,引导学科精准服务,提高主题文献服务功能,促进陶行知主题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共治共享。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将创建新型图书馆服务模式,为满足读者对空间、资源和服务综合需求而营造文献信息资源一站式服务环境。陶行知主题图书馆以文献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为理念,以“看、听、查、阅、展”为主要方式,将文献信息、数字资源、影视播放、视频点播、展览讲座、网上服务、现场展示等各种传统与现代的读者服务方式融为一体,推行全方位、多层次、多类型的智慧服务,充分彰显图书馆智慧服务多样性和专业化的特质。(8)任国祥:《主题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深化与创新》,《图书馆杂志》2014年第6期,第66-68页。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充分利用电脑、电视、投影等设备,提供陶行知及其乡村教育相关影像资料的视频点播,同时为社会公众提供陶行知及其乡村教育文献查询阅览和检索咨询服务。
陶行知主题文献资源整合与服务模式,打破系统、机构、学科、载体壁垒,建立陶行知主题文献收藏与利用联盟,强调人文、技术、文化、服务以及社会之间的协同。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以多源数据融合为逻辑基点,利用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与图书情报学相关理论对陶行知基础教育、幼儿教育、乡村教育、师范教育理论进行阐释,建构符合逻辑、合理有序的陶行知主题图书馆资源共建共治共享模式。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以“纸电一体、智能管理、方便读者、智慧服务”为原则,以宽敞连贯的大空间和灵活方便的配套设施,集“藏书、阅览、影音、研讨、培训、咨询、检索、交流”等服务于一体,将阅览空间与藏书空间融合,形成开放式布局。(9)上海图书馆:《覆盖城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建设十周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第155页。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利用网络整合联盟的主题文献资源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将特色馆藏文献数字化资源、网络文献资源等利用异构资源整合技术整合,通过联盟标准、技术协议保证文献信息的完整性、连贯性、一致性。通过这样一种模式,提供一站式地查阅、获取、咨询有关文献方面的信息,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知识咨询服务。
建设陶行知主题图书馆数据平台,拓展高校图书馆智能化智慧化发展的方向。牵头金陵图书馆、区图书馆等少儿图书部(室)建立南京市基础教育文献联盟,搭建陶行知数字图书馆或智慧图书馆平台。整合多源文献资源,形成主题文献资源共建共治共享的运行机制,践行基础教育数字化智能化的方针与政策。
四、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的建设策略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建设策略可以概括为建设“多样化合作、协同化管理、体系化发展、社会化服务”的纸电一体文献馆藏体系的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陶行知主题图书馆资源整合平台。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建设,核心在于运用“纸电一体”的思想将多模态、多类型、异构的碎片化文献资源有机整合,构建多源多维的陶行知主题图书馆数据平台。陶行知主题图书馆的建设方案及实现路径,就是宣传陶行知教育思想,服务高校师生以及国内外教育工作者、研究者,彰显陶行知教育思想及教师教育特色。
(一)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职能实现
收藏与传播是陶行知主题图书馆的基本职能。陶行知主题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资源以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乡村教育为主体,兼及相关学术资源、教参资源、公共资源、特色资源,覆盖教育学、幼儿师范、音乐等学科。陶行知主题图书馆作为学校图书馆主题分馆和学科分馆,文献收藏包括旧元素、新载体中涉及相关文献资源的数字化、智能化。传播是阅读推广主题、宣传陶研主流文化的主流渠道,通过读者选书我买单、主题阅览区,丰富并展示主题馆藏资源,推进陶行知主题图书馆服务方式多样化和服务内容深入化,营造陶学主题的常态化、系列化、规模化。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以文献收藏为基础,纸电一体,基础文献馆藏建设与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并重,集中收藏;学校各个单位文献集中编目,进入学校馆藏,实体文献分布收藏;陶研文献,尤其大部头文献、专题文献库的采购与建设,统一规划,协调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彰显馆藏特色。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发挥智库职能,主题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线下线上一体,通过打造陶行知文献数据库,全面整合陶行知智库成果。建设区域图书馆专题数据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应当立足地区特色,分工合作,引进已有的优秀数据库,深入挖掘馆藏资源,筛选特色内容,突出重点,注重系统性和规范性建设,提升资源利用质量和实用价值。
(二)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联盟建设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文献收藏非一馆之力所能完成,需要社会力量参与,拓展社会合作路径,联合各类收藏主体构建多元联盟,联合兄弟院校,与社会各类主题机构合作,打破系统、机构、学科、载体壁垒,建立陶行知主题文献收藏与利用联盟,发挥主题文献联盟收藏、协同服务的资源优势,在图书馆主题文献共建共治共享方面积累经验,实现资源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更好地推进陶行知主题图书馆的建设与完善(10)吕诺:《杭州主题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和建设模式浅析》,《出版广角》2020年第12期,第88-90页。,为高校主题图书馆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社会合作策略的核心就是打破行政壁垒,立足地方优势,鼓励高校、公共馆社会合作,建立陶行知主题图书馆联盟,促进各馆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加强师范类高校陶行知主题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治共享相关的研究,探讨陶行知主题图书馆整合与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实证分析陶行知主题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治共享的关系与机理作用,着力打造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的陶行知主题图书馆。
(三)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建设举措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与组织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中长期规划与阶段性实施计划以及实施方案。纸电一体的文献资源组织,需要加强规划性、统一性,制定并执行文献描述、组织与揭示的数据标准与技术协议。陶行知主题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首先应充分拓宽采购渠道,有目的、有计划地采购;其次通过网络收集各种陶行知文献资源,进行本地化收藏、分类、组织,以充实馆藏;再次,增强征集、实地访求特色资源的合作,与相关机构、团体建立资源联盟,搭建陶行知文献资源大数据平台。
1. 集中精力加强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平台建设
基于智慧图书馆建设理念,采用先进技术,与专业机构合作,建设陶行知主题图书馆数据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加强网络资源建设,构建网络陶行知图书馆,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打造网络资源传输平台。
该平台整合陶行知文献体系(陶行知文献、陶行知研究文献、陶行知思想相关文献)、乡村教育文献体系(地方、区域教育文献,地方文献,地方人物志,地方发展史)、基础教育文献体系(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文献、素质素养文献体系、基础教学参考书资源体系)、儿童教育文献体系(启蒙启智文献、阅读文献),打造文献信息中心、创意活动空间、主题服务基地和发展研究平台。
2. 深刻领会“智慧社会”精髓,实现陶行知主题图书馆顶层设计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奉行”顶层设计、一体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专业化运行的建设准则,执行原则包括集中与协同并行。组织机制保障是建立学校陶行知主题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管理委员会;运行机制是集中资源与分布收藏相结合,以馆藏主题文献建设为基础,以阅读推广与社会服务为职责;条件是专业馆员队伍建设。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资源、设施、空间共享,统一服务平台是陶行知主题图书馆的主要服务窗口,整合陶行知主题文献,开展主题宣传与服务。陶行知主题图书馆的建设,涉及文献信息资源、运作经费、空间设计、专业馆员等诸多因素,需要统一规范的运行管理制度,统一集成系统、统一编目规范、统一流通规则和协同资源建设,具体包括统一的标识、馆藏资源的建设标准、工作人员的配置比例、运营时间、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活动的内容设置和发布、活动预告等,需要定期对主题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质量等进行评估,具体包括文献流通率、读者满意度、活动参与度等,从而有助于主题馆建设的良性发展。
3. 大力进行陶行知主题图书馆专业队伍建设
培养陶行知主题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借助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建设,加强对馆员高素质、高层次专业能力的培养,以适应陶行知主题图书馆的发展建设,从而建立一支具有图书馆管理专业素养与能力、能够胜任陶行知文献研究的馆员队伍。
五、 结语
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建设,能促进高校、公共图书馆、社会机构的深度合作,以文化、知识等信息资源的交流为基础和前提,通过陶行知文献信息共享打造陶行知教育智库,加强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建设的理论支持,使陶行知主题图书馆建设理念深入人心。陶行知主题图书馆作为师范类高校图书馆,应当充分发挥陶行知特藏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强跨地区、跨学科、跨系统的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打造跨机构、跨系统、跨学科的多元图书馆联盟,为信息交流提供强大资源支持。为了适应现代化、信息化发展,加强科技能力和数字化能力同样必不可少,以此实现信息资源的线上化、数字化和便捷化,使陶行知主题图书馆成为便捷、高效的信息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