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传播理念融入高校外语教学的途径

2022-03-17芦红娟王亚丽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传播者外语教学外语

芦红娟,王亚丽

(南京晓庄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1)

引言

高校外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高校外语教育成果显著,为各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作出了巨大贡献。

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迈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党中央对高校外语教育提出了大力开展多语种多层次外语教育,努力提高外语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话语能力,助力中国国际地位稳步提升的新目标和新要求。(1)文秋芳、常小玲:《中国共产党百年外语教育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1年第2期,第14页。

为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全国外语界积极行动。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启动研制并完成修订《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启动研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各分指委进而在《国标》基础上完成并正式推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

与之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新的教学指南强调人才目标的多样性,要求各个高校根据各自办学条件和优势决定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国家国际战略大局。全国各高校以指南为指导,积极推动外语教学改革,不断探索以学生发展成效为导向的外语教学改革。

一、 研究现状与理论探索

新时代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进入世界舞台中心,与世界的交往也越来越密切。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同时,由于西方国家在政治体制、社会制度和主流意识形态上与我国存在差异,国际舆论场上时而响起抹黑中国形象的不和谐声音。在这一背景之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向世界传递真实的中国声音,讲述真实的中国故事,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建构文化中国形象,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

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流动过程,传播学鼻祖威尔伯·L·施拉姆(Wilbur L. Schramm)提出传播是借助于符号化讯息(Message)而进行的(2)威尔伯·施拉姆等著,何道宽译:《传播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国际传播是以大众传媒为传播手段的、跨越国界的信息传播。传播者(Communicator)、讯息(Message)、媒介(Channel)、受传者(Receiver)和反馈(Feedback)被视为传播活动的五个基本要素。

在《调动“百万大军”:论中国智库国际传播的发展、困境与政策建议》一文中,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呼吁全面整合与激励中国社科学者投入在国际上讲述中国故事的事业中,解决中国在国际话语场“挨骂”难题。(3)王文:《调动“百万大军”:论中国智库国际传播的发展、困境与政策建议》,《智库理论与实践》2021年第1 期,第12-21页。作为高校外语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在鼓励中国社科学者投入对外讲述中国故事事业的同时,不应该忽视在数量上数倍于社科学者的中国大学生用外语这一媒介(Channel)讲好中国故事、进行有效国际传播的能力。然而长期以来,高校外语教学始终以外语语言习得为主要目标,虽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也存在未能紧密跟踪国内外形势发展,忽视大学生的国际传播能力培养的问题。

高校外语教学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问题已经引起业内专家学者的注意,王银泉认为我国外语教育决策长期以来忽视了外语学习对于本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决定性作用,导致中外文化传播与交流明显不平等,最终受影响的是我国的国际软实力竞争力(4)王银泉:《从国家战略高度审视我国外语教育的若干问题》,《中国外语》2013年第3期,第13页。;何宁、王守仁提出以“传播”为基点,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增强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5)何宁,王守仁:《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外语运用能力的培养》,《外语教学》2021年第1期,第1-4页。;肖琼、黄国文认为外语课程思政就是要把价值观引领与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6)肖琼,黄国文:《关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中国外语》2020年第5期,第10-14页。;祝朝伟提议从传播对象、传播内容、传播路径与传播主体等四个方面着力,构建完整的国际话语传播体系(7)祝朝伟:《翻译的话语等效与对外话语传播体系创新》,《中国外语》2020年第2期,第4-12页。。

从传播者视角来看,传播者作为传播主体,对于信息有效传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德国学者马莱兹克(Maletzke)认为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包括传播者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同僚群体、社会环境、所处的组织、媒介内容的公共性所产生的约束力、受众的自发反馈所产生的约束力、来自讯息本身以及媒介性质的压力和约束力等。(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6页。而沈正赋认为马莱兹克只提出了影响传播的一些主要因素,却遗漏或忽视了诸如来自政党或团体的意识形态、价值观等外界重要影响因素。(9)沈正赋:《信息耗散模式与新闻真实性——兼论香农-韦弗“噪音”说和马莱兹克系统模式》,《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第202页。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已经发现了高校外语教育中忽视外语对于本国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作用的问题,但未提出具体解决路径;有些研究提出了外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必要性,但未明确将大学生定位为潜在国际传播者;有的深刻探讨了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意义和具体做法,但未提出外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对于国际传播的重大意义;有的提出了外语教学中“传播”理念的重要性,但未从具体的传播过程探讨学生的外语学习;有的从传播学角度构建国际话语体系的路径,但主要聚焦于翻译等效的意义;有的对前人提出的影响传播者的因素作了合理补充,却没有举例说明该补充因素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性。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与理论探索,本文将传播理论融入高校外语教学,提出涵盖专业外语和大学外语的高校外语教学应该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种人才的实际需要,在进行外语语言教学的基础上,融入国际传播理念,即外语教育者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将大学生视为潜在的国际传播者(Communicator),以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为切入点,观照传播过程中与传播者密切相关的信息选择、传播立场和共同体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国际传播能力,提升高校的外语教育效能,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国际化人才。

二、 国际传播理念融入高校外语教学的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大力培养掌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练运用外语、精通中外谈判和沟通的国际化人才,有针对性地培养‘一带一路’等国际战略急需的懂外语的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有计划地培养选拔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国家顶层设计为高校外语教育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承担着人才培养重任的高等院校应以党中央的要求为指导,积极进行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在实现外语语言教育目的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中国文化失语”难题,夯实学生国际传播文化基础;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坚定学生国际传播立场;构建国际话语体系,培养有受传者观照意识的国际传播者,从而更好地培养具有国际传播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一) 克服“中国文化失语”,培养有思想的国际传播者

讯息(Message)是传播过程中的核心要素,传播围绕信息传递展开,在整个传播过程中,讯息选择至关重要。作为潜在的国际传播者,大学生在国际传播中的讯息选择问题值得高校教育者深刻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10)选自习近平于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6年5月18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_3.htm(2021年11月16日读取)。为大学生国际传播中的讯息选择指明了方向。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佛道三家为主干,是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三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构筑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和湮灭的文明,五千年来虽几经沉浮,却总能浴火重生,生生不息,将中国文化作为国际传播的主要讯息,对于构建国家形象意义重大。

然而,长期以来,高校外语教学普遍注重语言技能培养,注重目标语国家的语言文化学习,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时,忽视了跨文化交流的双向性特质,主要以接受西方(英语)文化为主,导致跨文化交流中英语文化的单向性传播,造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使大学生面临在国际传播中重要讯息缺失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外语教育者应自觉地将国际传播理念融入外语教学,在外语教学中关注跨文化交流的双向性传播特性,全程融入国际传播理念,加强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讲授目的语文化的同时,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提升学生国际传播能力,使大学生成为有思想的国际传播者,服务国家战略大局。

在高校外语教学融入国际传播理论的实践中,首先应该积极推动高校教材改革,各类教材中均需增加与中华文化相关的内容,从而夯实高校师生的中国文化底蕴,补齐学生国际传播知识储备中中国文化缺失的短板。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高校教育者可以在外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通过中西文化对比,树立学生的中国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第一单元课文“Learning,Chinese Style”(〈中国式的学习风格〉)(11)吴晓真,季佩英,范烨:《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为例,教师在根据课文内容阐释东西方在学习方式上的差异时,可以引入《论语》中“君子和而不同”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思想,培养学生尊重差异、美美与共的思想方式。在英语专业《英美文学史》课程教学中,本着“中西互鉴”的教学思路,教师可以从历史传统、艺术成就、文艺理论创建等维度对中西方文学文化进行比较,使学生在学好外语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在讲授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欧洲游历对其创作的影响时,可以向学生展示中国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游历地图,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读万卷书,行千里路”的“知行合一”理念;通过介绍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将自己用诺贝尔文学奖奖金所盖的房子命名为“大道别墅”(Tao House),引入中国道家“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思想,激发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学生在学好外语专业知识的同时,筑牢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在未来的国际传播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传播内容,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有思想的国际传播者。

(二) 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培养有态度的国际传播者

新时代以来,中国发展令世界瞩目,在国际交往中,中国的发展模式和道路一方面令不少国家羡慕,另一方面,以自认为世界霸主的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对中国围追堵截,企图扼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不时传播针对中国的不实言论,国际舆论场成了双方角力的主战场。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生在国际传播中的意识形态问题尤为重要,因为意识形态教育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在国际传播中的立场问题。因此,高校外语教学中应全程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使学生在国际传播中坚持中国立场,用英语有理有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真实的中国声音,成为有态度的国际传播者。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育部官网2014年4月15日,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1404/t20140408_167226.html(2021年11月16日读取)。,教育部所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指出,课程思政“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育部官网2020年6月5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021年11月16日读取)。。具体来说,高校外语教育者应在课程教学中化盐入水式融入思政元素,将马克思主义观点运用于课程教学。以英语专业英美文学类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导读英国文学家、空想社会主义学者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使英语专业学生深刻体会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和统治者的腐败奢靡,追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源,增强学生道路自信;通过分析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戏剧《推销员之死》中主人公的命运成因,窥视西方社会制度下人性的冷漠,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深切感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作为高校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受众面广,教学对象涵盖文科、理科、工科等学科,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意义更加重大。《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第二单元教学主题为Values(价值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文所传达的西方金钱观的同时,有意识地导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议题,讨论新中国建立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阐发历程,及其基于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渊源,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在讲授第七单元课文“The Glorious Messiness of English”(〈英语中绚丽多彩的杂乱无章现象〉)时,让学生分组展示书画同源的中国汉字在五千年文明中的演变历程,当甲骨文、钟鼎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汉字图文并茂地展示在屏幕上的时候,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中华文化自信蓬勃生发。

总之,从国际传播视角出发,教师应充分发挥外语类课程的“隐形思政”功能,牢固树立学生的四个自信,坚定学生在国际传播中的中国立场,帮助学生在国际话语场讲好真实的中国故事,成为有态度的国际传播者。

(三) 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培养有意识的国际传播者

在党和国家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要求之下,我国政府积极宣传并努力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的重要理念和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我国大国外交思想的核心和精髓。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有共同的意义空间,作为潜在的国际传播者的大学生除了需要掌握外语这一传播媒介,还要有受传者意识,要“以他人听得懂、看得明白并且可以接受的话语体系去诠释内涵”(14)陈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第99-104页。,也就是要在国际话语体系建构的基础上有效交流传播。

高校外语教学应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响应国家需要,将国际传播理念融入外语教学过程,从国际受传者接受度出发,建构国际话语体系,培养学生跨文化传播意识,推动大学生从民间交流角度在国际话语场积极发声,拉进民心,使大学生成为心中有受传者(Receiver)、有共同体意识的国际传播者,为国家形象的建构贡献力量。

与官方国际传播的宏大政治叙事不同,大学生国际传播隶属于民间传播范畴,话题更加轻松,交流更加随意,也更容易被受传者认可,对于服务国家形象建构同样重要。因此在高校外语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着力于国际话语体系建构,引导作为潜在国际传播者的大学生关注受传者,充分考虑受传者的国别习俗、经济环境、文化背景差异,以受传者能够接受的方式传达信息,达到有效传播目的,赢得国际认同。

在2019年7月山东社科论坛“‘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研讨会上,胡开宝提出构建融通中外的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是推进中国特色外交话语体系国际传播的重要前提。核心概念的提出和翻译应当以我为主,在兼顾受众国家语言文化规范的前提下,适当体现本民族特色。非核心概念和相关陈述应以符合受众国家语言文化规范和国际通行的外交理念为依据。(15)见搜狐网2019年7月10日,https://www.sohu.com/a/326099167_488440(2021年11月16日读取)。

中文英译教学是建构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口头英译,还是笔头英译,与国家核心利益密切相关的核心概念翻译都是教学重点,在翻译核心概念时,一定要以我为主,适当考虑受传者的接受度。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英译为例,从最初的“a community with a common destiny”到“a community of a shared destiny”,再到“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16)许文胜,方硕瑜: 《“人类命运共同体”英译在英语社会的传播与接受——基于G20国家新闻报道的研究》, 《当代外语研究》 2020年第4期,第82-95页。,再到十九大报告中的“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再到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a human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这种翻译上的演变体现了国际话语体系建构的原则,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诸如此类的对外话语核心概念翻译还有许多,关于“中国梦”的翻译,学界曾经存在使用“Chinese Dream”还是“China Dream”的争论,但最终“Chinese Dream”在国际传播中获得了更多的认可;“‘一带一路’倡议”(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等核心概念的英译也都历经演变,既体现了“以我为主”的原则,又适当考虑国际受传者接受度,最终获得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

而对于国际传播中的非核心概念翻译,则可以更多地考虑受传者的接受度,以国际传播场域最简单的自我介绍为例,与英美国家姓名构成中名前姓后的习俗不同,中国人遵守姓前名后的传统命名习俗,因此在国际话语场域,特别是在用英语这一媒介作自我介绍的时候,中国人往往需要按照英语国家命名习惯自我介绍,这种对外话语体系能够为传播者更好地赢得国际认同。

在获得国际认同的基础上,也要积极传播中国思想,还是以姓名为例,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在有些国家,如印度尼西亚就没有家族姓氏一说,所以大多数印尼人只有名而没有姓;而很多非洲人的名字往往由许多词组成,这些词中有些是父亲或祖父的名字,有些表示家乡、出生地,有些表示性格、爱好,而且这些名字还随主人的成长和经历不断变化。通过不同国家的姓名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不同的命名方式是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造就的,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对错之分,从而引导学生在国际传播中求同存异,文明互鉴,传播命运共同体思想,成为有意识的国际传播者。

同时,新时代高校国际化战略实施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国际传播便利,除了各种出境交流机会,校园里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为大学生提供了国际传播的民间交往场域,为大学生提供了构建国际话语体系的机会。

结语

在新时期,高校外语教学须顺应时代需求,在外语语言技能培养的基础上,融入国际传播理念,将大学生视为潜在的国际传播者,使外语这一传播媒介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本文从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切入,提出高校外语教学中应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外语教学内容,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外语教学过程,将对外话语体系建构作为外语教学手段,培养具有国际传播能力、符合时代要求的国际化人才。当然,受篇幅和笔者能力所限,本文以大学生作为国际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Communicator)为中心,未能从受传者视角讨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也未论及传播过程中的反馈(Feedback)因素。

猜你喜欢

传播者外语教学外语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让我们都成为直销正能量的传播者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