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英美文学元素的大学英语探索性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2022-03-17

长治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文学

魏 淼

(长治学院 外语系,山西 长治 046011)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纳入课程目标中。但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重视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忽视学生文化素养的问题,虽然学生具备语言交际能力,但不能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与人才培养目标相悖。英美文学兼具艺术性与人文性,将其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可有效发展学生文化素养。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合英美文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学元素具有如下作用:

第一,提高跨文化交际素养。英美语言中的俚语应用十分普遍,是跨文化交际时应掌握的重要内容。但在大学英语教材中,语言体系更倾向于书面语,俚语占比较少,不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的培养。而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俚语应用广泛,将其融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与大学英语教材互补,深化学生对俚语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时正确理解对方表达内容,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1]

第二,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元素的融合体现在听说读写多个环节,可通过欣赏英美文学改编的电影,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深化学生对英美文化、英美语言的认识。教师可在学生阅读、观看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口语训练,学习电影或文学作品中的对白,提高词汇量,培养语感,进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发展审美素养。英美文学元素以英美文学或英美电影等艺术作品为基础,具有显著艺术价值,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可发展学生的审美素养。细化来说,英美文学元素可体现曲折的故事情节、婉转独特的语言风格,使学生体会英语的魅力,领略语言体现的美学价值,进而使学生学会鉴赏英美文学,鼓励学生主动阅读、学习英美文学,有助于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元素融合的可行性

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具备融合英美文学元素的条件,细化来说,英美文学元素融合的可行性如下:

第一,教材中涵盖英美文学元素。大学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文章与英美文学有较大关联度,含有丰富的英美文学元素,为英美文学元素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提供了便利。例如,在“Profits of Praise”文章中,作者引用了莎士比亚、马克·吐温的名言,教师可以此为基础,引入英美文学元素,引导学生阅读两名作家的文学作品,加深他们对英美社会及英美文化发展的认识。[2]

第二,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在新时期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为多样,英语能力是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基本语言技能,教师应结合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创新英语教学方式,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从多角度强化学生英语语言技能,使学生对英美文化有全面、深入地认识,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奠定基础,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材为英美文学元素的融合奠定基础,教学目标为英美文学元素的融合提出要求,高校英语教师应开展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合英美文学元素的探索性教学改革,改变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以课堂文本为重点的教学模式,拓展教学资源,利用英美文学元素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英语思维与素养。[3]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合英美文学元素的探索性教学改革缺陷

虽然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合英美文学元素的探索性教学优势显著,且具备一定可行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探索性教学改革仍存在一定缺陷,具体如下。

(一)英美文学元素融合不到位

受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影响,大学教学课时安排相对紧凑,要求学生每周进行一个单元的学习,在大一和大二完成大学英语课程学习,学习教材包括进度教材、视听说教材等。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教师将重点放在教材内容讲解、学生语言技能培养方面,英美文学元素的融合较少,不全面、不到位,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效果。细化来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课程设置未考虑英美文学元素,使英美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不全面,难以使学生正确认识英美文化,阻碍探索性教学改革的实施。同时,部分教师以课后作业形式融合英美文学元素,要求学生在课后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但由于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丰富,将更多空间时间放在社团活动、游戏追剧等方面,很少主动进行英美文学阅读与学习,致使英美文学元素的融合不到位。[4]

(二)英美文学元素融合不准确

虽然部分教师认识到英美文学元素的特点,能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适当融合英美文学元素,但在实际融合中,普遍存在英美文学元素与教学内容脱节问题。例如,教师在融合英美文学元素时,大都组织学生根据英美文学作品的词句,进行英语语法、词汇的分析,但未从英美文学作品内容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英美文化,使英美文化在英美文学因素融合中被“边缘化”,不能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部分教师考虑到英美文学因素融合的重要意义,在大学英语教学时存在“硬性融合”现象,即选择与教学内容不匹配的英美文学元素进行融合,使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元素的融合突兀,课堂教学流程不顺畅,甚至影响学生英语知识的正常建构,教学效果欠佳。

(三)英美文学元素融合不深入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对英美文学因素的认知浅显,不能采用正确方法将英美文学因素与教学内容融合,流于表面形式,不能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英语知识与英美文化。具体而言,英美文学元素融合不深入体现在教师以灌输教学法向学生介绍英美文学内容,直接为学生介绍英美文学知识与体现的英美文化,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态度积极的学生会认真记忆相关内容,掌握英美文学知识,对英美文化有初步了解;而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在教师讲解相关内容时,玩手机或睡觉,对英美文学知识与英美文化的认识浅显,探索性教学改革效果欠佳。[1]

四、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合英美文学元素的探索性教学改革与实践

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案例,总结出以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合英美文学元素的探索性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一)优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涵盖三部分内容,包括通用英语课程、专业英语课程与跨文化交际课程。在此要求下,大学英语课程通常以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三种模式存在,供学生进行全面的英语学习。[5]

1.改革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求,建议大学英语教师结合限定选修课或任意选修课的特点,设立以英美文学为主题的课程,将英美文学元素全面融合到大学英语教学中,使更多学生接受英美文学熏陶,了解英美文化。以某高校为例,大学英语教师结合英美文学特点及元素类型,设置如下选修课程,要求英语专业学生必选、非英语专业学生根据自身意愿选择。

第一,《英美短篇小说赏析》课程。考虑到目前大学生以碎片化阅读为主,对长篇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不高,教师选择英美短篇小说为英美文学元素,开设小说赏析课程,利用情节曲折、篇幅简短的短篇小说引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小说背后的作家、英美社会及英美文化产生探究热情。在该课程中,可选择《麦琪的礼物》《百万美元英镑》等,带动学生的英美文学阅读热情。

第二,《英美散文精选》课程。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散文具有思想深刻、文笔优美等特点,既可使学生体会英语的魅力,也可发展学生人文素养,陶冶情操。在该课程中,教师综合考虑学生的阅读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以下英美文学散文作为英美文学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朗费罗的诗歌《初雪》、培根的《论读书》等,此类诗歌作品具有想象力丰富、英语用词精炼的特点,可巩固拓展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体会英语诗歌的魅力;罗伯特·弗洛斯特的《未选择的路》、朗费罗的《人生颂》等,此类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看法,可鼓励学生积极生活,勇敢追求梦想,发展学生道德修养;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等可使学生认识英美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发展学生审美素养。

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围绕英美文学因素设置选修课程,可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更丰富优质的英语学习资源,填补常规大学英语教学的缺陷,使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体会英美文学作品背后的人文艺术,进而扩大英美文学元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合覆盖面。

2.改进大学英语课程目标

在拓展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同时,可将英美文学元素纳入课程目标体系中,为教师融合英美文学元素,学生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指导,使英美文学元素融合至大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以某高校为例,针对不同英语教学内容,教师设置的课程目标不同。

对于词汇教学,要求学生根据英美文学作品中的长句或段落,分析词汇的含义,深化学生对词汇的认识;对于阅读教学,要求学生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分析作品所处的背景环境,了解英美文化或对比中西方文化;对于翻译教学,要求学生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分析写作特点,将其译为中文;对于口语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诵读英文诗歌或有感情地朗读英美文学作品,既可使学生深入理解英美文学,也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通过上述目标的设置,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英美文学作品学习,使英美文学元素融合至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

(二)合理选择英美文学元素

对于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元素融合不准确的问题,建议大学英语教师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同的主题,作为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使英美文学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

1.词汇教学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选择英美文学作品中使用修辞手法的长句为融合点。修辞手法的应用使词汇更为生动,可加深学生的记忆,降低学生词汇学习难度。例如,在“arms”教学中,教师选择海明威的A Farewell to Arms 结局段落,引导学生分析段落中“arms”的含义,使学生了解“arms”有“手臂”和“武器”两种意义,再引导学生解读A Farewell to Arms 的含义,既可理解为“永别了,武器”,也可理解为“战地春梦”,使学生对词汇产生深刻印象。同时,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不同人物的语言特点不同,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对话中不同角色的语言特点,理解英语词汇的用法,发展学生英语思维,使学生对英语口语表达有更全面地认识,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教师选择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作品《飘》,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角色的语言特点、人物性格,培养学生词汇理解与辨析能力。

2.阅读教学

在大学英语教材中,课文内容主题多样、体裁丰富,教师可选择与课文主题类似的英美文学作品作为英美文学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协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三册第三单元第1 篇课文介绍了英国女演员奥黛丽·赫本的生平。奥黛丽·赫本为国际知名女演员,主演了多部经典影片,如《罗马假日》《窈窕淑女》《蒂凡尼的早餐》等,其中的部分影片由英美文学作品改编而来。课前,学生观看了《窈窕淑女》《蒂凡尼的早餐》等影片,并阅读其原著萧伯纳的《卖花女》、杜鲁门·卡波特的《蒂凡尼的早餐》。围绕“奥黛丽·赫本”这一主题,将英语课文学习拓展至英美文学作品阅读,使学生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文学内涵,对英美文化有更全面地认识。

3.口语教学

在口语教学中,教师以诗歌为英美文学元素融合点,组织学生诵读英美诗歌作品,体会英美诗歌诗句中的尾韵、头韵等特色,既可使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也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例如,某教师在《大学英语》精读课程的“Deer and the Energy Cycle”教学中,组织学生反复诵读英语小诗“The Deer”,体会英语诗歌的韵律,并理解诗歌描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场景,发展学生审美素养。

4.翻译教学

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可选择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词句作为英美文学元素的融合点,组织学生采用适当方法翻译词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例如,某大学英语教师选择托马斯·哈代的作品《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片段“Nightfall,which in……on this March day.” 要求学生进行翻译,学生根据该作品的风格,选择意译策略,使用中文修辞手法描述原文内容,使学生从中西方文化差异、价值观念差异入手,正确翻译原文内容,体会跨文化交际的特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方法

对于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元素融合不深入的问题,建议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从多角度融合英美文学元素,加大英美文学元素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深度,更生动地向学生展示英美文学元素的特点,以发挥英美文学元素融合的作用。以某高校为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为深入融合英美文学元素,教师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表演教学法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小说和戏剧占比较大,教师可以此为基础,组织学生将英美小说作品改编为剧本进行表演,或直接进行戏剧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可主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剖析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写作背景,进而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掌握英语阅读方法,也可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为学生提供口语锻炼的机会。[6]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大学英语教师以主题课形式开展表演教学,为学生提供英美文学作品书目,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自选一篇作品进行表演。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共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特点与人物形象,探究如何表现人物形象特征,理顺人物对白,纠正小组成员的发音错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阅读理解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也可通过人物形象分析,使学生理解英美文学作品表达内涵,发展学生审美素养。同时,高校可在全校范围内,举办英语戏剧节,使学生自愿组成团队进行英语戏剧表演,凸显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2.信息化教学法

在互联网+教育发展中,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大学英语教师应利用互联网+教育特点,开展信息化教学,通过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英美文学作品学习资源,并通过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或个性化学习,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

在微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英美文学作品为视频主题,围绕某个知识点向学生介绍。例如,某教师应用微课融合英美文学元素,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制作微课视频,视频主题包括朗诵英文诗、讲解优美英文散文、播放英美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片段等,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分享英美文学元素,体会英美文学的魅力。

在慕课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把优质的慕课资源推荐给学生,使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慕课学习,加深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认识。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收集与其相关的英美文学作品内容,包括作家生平、创作背景等,以文件、网址等形式传递给学生,并布置学习任务单,要求学生浏览教师提供的文件与网址,通过阅读与分析,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对课堂教学内容有初步认识,发挥翻转课堂作用,加深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印象。

3.项目教学法

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围绕某一主题,要求学生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的调研与分析,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调研项目,撰写项目计划书。首先,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收集英美文学作品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归纳分析结果,完成英美文学作品的探究,使学生在英美文学作品探究过程中,学习英文知识,发展审美素养。

例如,某大学英语教师以“莎士比亚”为主题,要求学生选择莎士比亚的某一作品为研究对象,从创作背景、人物形象、语言角度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与中国作家的作品进行对比。学生选择曹禺、老舍、鲁迅等人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可理解中西方戏剧的异同点、中西方作家情感表达的差异,进而感悟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通过项目教学法,学生可深入理解英美文学作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思辨能力与合作能力,有效发挥英美文学元素的作用,促进学生发展,强化英语学科素养。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元素的融合具备可行性。但融合英美文学元素的探索性教学改革中,存在融合不到位、融合不准确、融合不深入的问题。为此,大学英语教师可优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扩大融合范围;合理选择英美文学元素,保障融合质量;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加大融合深度,提高探索性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作品文学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我与文学三十年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英美常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