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体系构建研究

2022-03-17杨文杰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创业项目培育体系

杨文杰

(淮阴工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在“双创”背景下,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力军,培养“双创”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推进创业促进就业,做好青年就业工作。”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双创”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高校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广大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的时代实践,使创新创造成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时代精神。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的意义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教育部门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而实施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的意义,主要是从国家、学校和学生三个角度来诠释。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

国家竞争力需要高科技产业、创新性产业的支撑,无论是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还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都离不开创新创业人才。首先,从人才培养阶段来看,在校大学生是国家最具潜力,也是最应该重点培养的创新创业人才群体[1]。借鉴国内外高校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实践经验,通过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培养,增加在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提前给在校大学生提供自主创业的演练机会,增强创新意识和技能,在其毕业之后选择自主创业,将会有更高的成功率。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有利于创新高校教学方式

高校承载着培养学生成才的重任,在遵循多年办学经验的教学方式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毕业生。重理论轻实践是高校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培养的学生与实际工作需求差距较大,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很难直接应用到工作中。学校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来增加创新创业活动在学业安排中的比重,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深刻理解一家企业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的技术、团队、营销、生产等诸多环节问题,远远要比课本理论知识学习更直观。同样,教师在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教学过程中,探索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更有利于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能力[2]。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有利于学生创业思维培养

高校学生毕业后,最终都要走上工作岗位,进入企业事业单位或自主创业是他们走入社会的主要路径。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如果让他们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够参与到创新创业项目中,近距离感受创新创业过程的艰辛,那么等他们真正决定要自主创业的时候,可以提前做好思想和心理准备,特别是在应对解决创业问题的时候,更能驾轻就熟。对于毕业以后进入单位的学生来说,在创新创业项目中已经提前体验企业运作流程,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单位的规章制度,本身具备的创新创业思维也使他们更容易在单位脱颖而出。

二、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高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来看,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和固化教育思维的影响,存在着创新创业项目培育精英化、形式化、功利化等问题[3]。

(一)创新创业项目培育精英化

当前,为了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落实,很多高校开展了项目实施评估,但是在一些高校以“互联网+”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奖名次、“大创计划立项数”等作为评估考核指标,并以此作为创新项目活动的亮点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展,特定项目消耗了大量的创业资源,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出现“精英竞赛”的倾向,成为“少数人的游戏”。项目设置不接地气、参赛门槛高,背离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初衷和根本目标,忽视了学生就业创业“普适教育”的本质,更多学生失去了在创新创业项目培育中成长的宝贵机会,使创新创业项目教育的应有之义无法完全体现[4]。

(二)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形式化

当前一些高校创新创业项目重形式轻内容、重目标轻过程,盲目创业、创新动力不足、缺乏工匠精神传承,初期没有进行翔实的理论论证、方案设计、材料收集、实地调查等必要步骤,高校学生缺少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以及创业教育讲座、各种竞赛活动的历练,对创业精神、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缺乏理性的认知,创业思路、创业视野狭窄,没有养成创业的基本素质、能力和品质。不符合创新创业项目思路新颖、目标明确、难易适度,可操作性强,具备完成条件的要求。指导老师无所适从,无法根据项目发展阶段的不同、学生水平差异性设置不同的项目培育方案,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功利化

创业教育目标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而且还包含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开创性的人才,虽然并非每个学生都具备创业者的潜能,但是创新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越来越具有时代特质,越来越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课题偏离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科前沿问题,课题同质化严重。高校往往重视创新创业项目前期立项工作,但是在项目立项以后就积极性不高了,缺乏对项目开展的跟踪指导和监督,项目后期管理松散,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知识和能力问题、理论和实践问题缺乏分析指导,缺乏良好的项目孵化环境和成长体系,最终可能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烂尾”和“流产”,影响了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与信心[5]。

三、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体系构建

高校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的主阵地,在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资源优势。因此,高校要从团队组建体系、实践组织体系、项目孵化体系、项目落地体系、项目成长体系来构建完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体系。

(一)团队组建体系

第一,指导学生建立创新创业项目团队。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从构思、推进到落地,团队是最重要的支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主要特色是贴近需求,所以在项目团队组建上既要体现专业特色又要能够相互融合,构建一个具有开拓精神的协同发展团队。同时要重视学科渗透和能力互补,吸收不同学科背景和能力的学生进入到项目组中,例如可以组建技术、销售、管理团队,为创新创业项目实施奠定团队基础[6]。第二,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落地的过程中,要积极依托团队自身资源和学校资源,建立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团队,发挥高校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潜在客户,积极争取学校多方面资源配套,为项目顺利实施打好基础。第三,加强优化校内创新创业团队,对部分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根据其时间、精力、能力情况,在校内不同团队之间进行共享共用,解决高素质专业人才稀缺问题。同时,对于不符合创新创业要求的人员,及时进行优化,避免团队内耗,提高项目成活率。

(二)实践组织体系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要把建立完善的项目组织体系作为首要内容。第一,建立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工作机制。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制定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发展规划。第二,把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列入高校重点工作之中,建立学校创新创业项目长效支持机制,注重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加强学生和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学习活动,积极开展创新创业专题讲座,在场地、经费、人员等方面提供必要支持。第三,在学校内部设立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聘请校内外相关专家,负责学生的创新创业培训和创业基地建设,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组织和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实施工作,同时定期对校内项目培育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组织学生和教师主动走出去,学习借鉴其他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的经验做法[7]。

(三)项目孵化体系

校园创业项目主要以学生群体为主,虽然他们有激情,但缺乏创新创业项目人脉、资源、资金,导致创新创业项目成功概率偏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体系建设,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向社会新型企业孵化转变的重要纽带。因此,要把项目孵化体系建设作为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的重要支撑。

首先,项目孵化体系建设,要以致力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培育服务为主要目标,建设成为资源对接、项目支持、智力服务为主要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窗口,同时还要坚持市场导向,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必要的扶持,配置资源、物理空间等,降低学生的创新创业风险和提高创新创业项目成活率、成功率,帮助在校学生创新创业企业健康成长和发展。其次,项目孵化体系建设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明确项目孵化体系建设理念、目标、功能定位等,而且还要建立成熟的项目孵化基地运行机制、创新创业培训、孵化管理、项目推广和项目招商,以及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支持政策等,使其成为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支撑体系[8]。最后,实施项目孵化市场化运作,引进社会专业运作团队加入,对校内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过程进行全面指导,设置相应考核指标,对入驻的创新创业团队进行满意度调查,在提高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入驻孵化基地满意度的同时,也通过专业项目孵化指导,使项目更加接地气、走得更快更远,发展得更好。

(四)项目落地体系

第一,建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机制,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和企业资源与实践优势,加强与企业对接和深度合作,建立密切交流的组织机制,支持项目走出校园、走向市场,加速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果转化,实现学生、企业与高校共赢。第二,建立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园,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落地提供场地支持,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的创新创业环境,组织多种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并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能力方面开展实践训练。第三,为项目积极对接市场资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落地,市场是关键。高校可以利用自身校友资源、社会资源等,积极联系创新创业技术与产品用户,实现成果市场转化[9]。

(五)项目成长体系

随着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与落地,经过早期培育,最终进入到成长与发展阶段,建立项目成长体系,意义尤为重要。首先,给予项目成长人才支持。受制于自身市场、管理、技术等方面经验的限制,高校对于进入成长期的项目,则可以通过多渠道支持,特别是在前期资金不足情况下,一方面加强教师对专门项目的指导,另一方面引导社会专业人才加入项目团队,对项目进行专业化运作。其次,给予项目成长资本支持。受制于自身资金限制,高校可以加强与银行、社会风投机构合作,对于进入成长期的项目进行外部资金支持,使项目支持资金尽早走向市场,迎接市场竞争。最后,搭建“导师+团队+项目”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完整运行系统[10]。从系统化角度,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运行机制进行完善,构建完整项目培育生态系统,在实践过程中确保信息共享、能量互动、物资互用的生态运行平衡,从而实现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在国家大力支持“双创”背景中,高校要积极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对当前创新创业项目培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积极构建创新创业项目培育体系,重点在搭建团队组建体系、实践组织体系、项目孵化体系、项目落地体系、项目成长体系上狠下功夫,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营造更好的氛围,提供更适宜的条件,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同时也培育一批优秀创新创业人才,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创业项目培育体系
山西18个农村创业项目获资金补助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长春第十一届[秋季]连锁加盟创业项目展览会
学创业应用 如何选择做健康事业 范俊宏康复 火爆创业项目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