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探索研究
2022-03-17肖吉
肖 吉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
一、引言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正式确定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是一个单独种类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随着我国科技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知识产权素养作为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部分,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也逐渐被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中。2021年国家相关部门印发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明确提出从知识产权文化传播形式、知识产权文化理念培育等方面建设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为高职院校开展知识产权素养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指导。
二、知识产权教育现状
知识产权教育是培养人们知识产权意识以及知识产权运用能力的教育,具有二级层次:一是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成果,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二是培养学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保护自己的知识成果。以往国内外开展知识产权教育都是以专业教育为主,如知识产权专业本科、硕士等,但随着科技发展,知识产权这一学科的综合、应用性特点突显,以往的培养模式与社会对知识产权人才需求不匹配,相关学者开始探索知识产权通识教育模式,以此培养具备知识产权运用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一)国内外知识产权教育现状
美国是世界上实行知识产权制度最早的国家之一,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其知识产权制度相对成熟。美国学者认为工程和科技专业的学生在发明和创造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知识产权问题,学校需要为没有法律教育背景的工程管理(MOT)和工商管理(MBA)学生开设知识产权课程,并且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核心课程。对此,部分学校针对理工科学生专门开发了网络课程,获得了良好的反馈[1]。英国专利局推行“Think Kit”计划[2],通过一系列专门的课程来向中小学生进行知识产权知识培训,帮助学生了解保护和尊重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树立知识产权意识,还推出新的知识产权在线教育中心,集中所有类型知识产权的教育资源,按不同类别人群开展知识产权分级分类教育。2002年日本出台《知识产权战略大纲》并颁布《知识产权基本法》,以法律形式确定知识产权立国的理念,推进实施创造、保护、利用知识产权的政策措施;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方面,日本专利局推出了包括针对教师的系列培训计划,在大学大力推广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提供免费知识产权教科书等举措,甚至在2005年还专门成立了2所知识产权高等学校,以此来普及知识产权教育[3]。
相比发达国家,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较晚,但近20年知识产权在中国也蓬勃发展,国内关于知识产权教育观点与发达国家一致,均认为应该为理工科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产权教育,应当将知识产权课程作为公共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产权教育[4]。
(二)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教育现状
1.开展知识产权教育的学校较少。虽然我国知识产权事业近20年来蓬勃发展,也有不少学者意识到知识产权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但在高校中,将知识产权通识教育作为必修课程的却少之又少,高职院校更是缺乏知识产权通识教育指导。为了了解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教育现状,针对广东地区高职院校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有502名学生参与调查,调查显示仅有113人选择学习过相关知识,占22.51%,169人选择不了解或完全不知道,占33.7%;而在学习知识产权相关知识途径中(多选题),74.3%的学生选择了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44.22%的学生选择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对于知识产权类型,仅有75人完整选出了知识产权包含的类型,也反映了高职学生对知识产权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于学校组织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学习中(多选题),74.5%的人选择参加知识产权相关课程的学习,67.73%的人愿意参加相关协会组织的知识产权活动,69.12%的人参加知识产权专项讲座。
通过以上问卷数据可以看出,学习过知识产权知识的学生占比较低,且通过专业知识学习是非主流知识产权学习手段,表明以广东地区高职为代表的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教育缺乏;但在学校组织学习的方式中,选择愿意参与相关课程、活动及专项讲座学习的比例均在60%以上,表明学生对知识产权素养课程学习的意愿比较强烈,学生对于知识产权课程学习的途径、形式多样化接受程度较高,这也为高职院校后续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2.缺少相应教材。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5],其中并无知识产权相关教材,缺少相关教材也是导致知识产权通识课程在高职院校难以得到有效开展的重要原因。
3.知识产权教育师资匮乏。由于知识产权通识课程并未被强行纳入公共必修课程,也无专门教材,因而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未开设知识产权相关课程,亦无专门的知识产权专业教师。在高职院校中,知识产权基础知识通常被纳入法律基础的一部分进行学习,授课也由法学教师讲授,然而法律基础通识课程本身课时较少,知识产权作为其中的一个章节,学习时间难以实现知识产权通识教育的目标;或者某些专业在专业课程中穿插了知识产权相关知识,授课教师由专业课教师兼任;无论是法律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在教授知识产权这门集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时,知识结构都是有所欠缺的,因而也导致知识产权教育效果不佳。
4.知识产权教育产教融合不足。知识产权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采用传统的教师授课-学生听课模式,难以达到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目的。然而大部分开展知识产权课程的高职院校,由于产教融合不足,缺乏知识产权实践工作的师资、不了解社会对人才的知识产权知识需求、知识产权教育资源匮乏,只能采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效果不佳。
三、推进高职院校开展知识产权教育的对策
(一)注重政校行企协作,共同推进知识产权教育
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教育,制定相关政策引导高职院校开展知识产权教育;企业、行业根据实际需求,对高职院校培养计划提出建议,为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提供指引;学校应该结合地方产业企业的需求,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契合学校的知识产权教育规划并贯彻执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聘请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等知识产权一线工作者作为兼职教师参与知识产权实践教育课程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在实践课程中,可利用知识产权行政部门的资源,开展知识产权实践教学,如观摩专利无效的口头审查、真实案例分析等。
(二)校内多部门联动,加大对知识产权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
知识产权学科的综合性以及教育途径的多元化决定了知识产权教育需要多方参与。如图书馆可适当开展文献检索方面讲座,提升师生专利检索能力;科研管理部门可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协作开展知识产权基础知识、知识产权申请、维护、侵权救济等方面知识培训,将知识产权保护融入科研项目的各个阶段;教务部门在知识产权课程构成上开展研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学生工作部门可设立知识产权协会,定期开展知识产权活动,如可利用“4.26国际知识产权日”,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知识产权知识答题竞赛、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办理的知识产权活动等,通过各类活动将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创新创业管理部门可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融入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与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相互促进。
(三)科学设置课程,多元化模式教学
由于知识产权是一门集理工、经济、管理、法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型学科,在当前缺乏专门教材指引的情况下,各高职院校要结合学校不同专业情况,开展适合专业的知识产权教育。在教育内容上,总体上以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多引入案例教学、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引入网络资源,共享高水平网络课程。在教育模式上,采用分级分段分层次教学,对大一新生统一开展知识产权基础知识课程,让学生对知识产权有初步认知,培养其知识产权意识;到了大二大三阶段,开展知识产权实践课程,不同专业的实践教育部分有所不同:对于理工类专业,应当将专利文献检索与撰写作为知识产权实践课程的重要部分学习;针对艺术类专业,应当将外观设计专利、著作权作为重点学习内容;对于文科类专业,注重著作权、商标类知识产权的学习,并将侵权判定、救济等作为实务学习内容;而对于对知识产权学习有更高需求的学生,如参加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的学生,需要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针对这部分学生的个性需求开展知识产权个性教育,由此达到分层次教育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开展知识产权教学的实际情况,可在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开发编写适合本专业的知识产权教育教材。
(四)重视师资的培养
教师是教学的根本,校园知识产权文化氛围是由师生共同营造,知识产权课程的综合性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较高要求,而高职教师自身大多也未接受知识产权相关课程教育,知识产权意识较淡泊,学校首先应该提高教师的知识产权素养,如通过聘请校外专家的方式,对教师开展知识产权文化普及教育,各二级学院可针对不同学院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类型的不同,对教师开展相应类型的知识产权深入培训,如理工科科研成果以专利为主,可聘请专利代理人或专利审查员开展专利检索、专利布局、专利撰写等方面的知识,既有利于教师提升知识产权素养,也有利于教师结合自身专业为学生开展相应的知识产权课程教育;其次需要打造一支知识产权课程教师队伍,团队成员包含了管理、经济、理工、法律类各专业教师,组织团队成员参加知识产权研修班,提升教师水平,将知识产权素养课程以多模块教学的方式进行,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中各个教师所长。在师资培养上,各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与地区内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审查协作中心紧密合作,提升教师的知识产权实践能力。
四、结语
“十三五”期间,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而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为产业赋能是职业院校“十四五”期间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也由技术工人向高技能复合人才转变,开展知识产权教育不仅能提升学校竞争力,还能更好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满足当前社会对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好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因而各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学校自身情况,摸索开展知识产权教育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