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苏轼尺牍中的温情与雅趣

2022-03-17谢蒙杰

惠州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尺牍苏辙苏轼

谢蒙杰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234)

尺牍在宋代发展成熟,很多名家都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苏轼一生荆棘载途,辗转各地,丰富的人生经历与复杂的情感体验也促进了其创作,他的尺牍多达1532首①,成就也堪称宋人之典范。

一、苏轼及其尺牍

(一)苏轼尺牍的研究概况

学界的研究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文献整理。除《苏轼文集》《苏轼全集校注》之外,曾枣庄先生在《苏文汇评》中择取尺牍数篇,汇集历代评论家如朗晔、茅坤等人的精彩评论。二是对版本、内容等进行考辨。如曾枣庄先生的《苏轼<与滕达道书>是‘悔过书’吗?》,王水照先生的《关于苏轼<与滕达道书>的系年和主旨问题》等。朱刚先生的《苏轼苏辙研究》集录了对苏轼尺牍版本的考察以及部分考辨文章。三是分析文献价值。如王文龙将其总结为:“不可或缺的生平、思想资料,弥足珍贵的自述创作资料,以及散金片玉式的学术文化资料”[1]。四是论述尺牍中展现的心态和创作特点。如赵树功在《中国尺牍文学史》第四章中分析了苏轼在逆境中仍然达观,寄情山水、心系天下的心境和态度。五是研究尺牍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精神世界等。如王桂林的《苏轼尺牍研究》,崔丽的《苏轼尺牍研究》,杨银娥的《苏轼书信研究》。其中艺术特色是构成尺牍文学性的重要因素,如付梅指出苏、黄在尺牍创作中:“以惊才绝艳的大手笔热情参与尺牍创作,在尺牍中流露他们的真实性情、生命情感,奠定了尺牍的文学地位,尺牍拥有了尺幅千里的气势与诗一般涵蕴丰厚的意境”[2]。六是研究书法价值。苏轼追求尚意书风,尺牍正是信手所书,点画之间成就的好书法。郝晓萍评价到:“苏轼尺牍书法作品所呈现的特征是自然、雄厚雅致、萧散简远、质朴而富于个性”[3]。

(二)苏轼其人及尺牍的特点

苏轼是难得的人格与文格达到高度统一的人,王国维先生曾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4]。苏轼的尺牍贵在真性情的体现。首先,尺牍往来之间发乎事,传乎情,苏轼尺牍的情感传达对象不限于亲友,对乡邻或陌生人他都发自内心的关怀。如周裕锴先生所言:“苏轼绝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中人,而是像杜甫一样能在充满温暖的人世间获得慰藉,像杜甫一样爱妻子、爱儿子、爱兄弟、爱朋友、爱邻居,甚至将博爱推及草木鱼鸟”[5]。虽历经坎坷但他仍以温暖之心体察人事,在尺牍中传递着缕缕温情。其次,苏轼无论在顺境还是困境下总能保持着雅趣。且不说从饮酒赋诗之事,山川草木之物中发现乐趣,即使是垦荒种地,烹食野菜,也能获得别样的生趣。王水照先生说:“苏轼作品的动人之处,在于展现了可供人们感知、思索的活生生的真实人生,表达了他深邃精微的人生体验和思考”[6]。苏轼正是在真实人生中以“雅”的心境体验着一切。

有关苏轼尺牍中的温情与雅趣,周裕锴先生指出:“就整体而言,苏轼的人间情怀这个论题,涉及者并不多见”[5]。喻世华先生的《苏轼的人间情怀》中虽论情感但较少援引尺牍,杨银娥的《苏轼书信研究》与崔丽的《苏轼尺牍研究》,论述部分尺牍中的友情、亲情、爱情,但不够全面。雅趣角度,研究者常将文人雅趣和世俗生活中的趣味分开而言,但苏轼对耕种、饮食等事同样具有雅之情怀。本文将更具体地去论述苏轼尺牍中的温情与雅趣。

二、温情:尺牍虽短寸心长

古人沟通依赖书信,《颜氏家训·杂艺》:“江南谚云:‘尺牍书疏,千里面目也’”[7]。展阅一纸信笺如同与远隔千里之人当面交流,因此书者把万般情怀诉诸笔墨时注重形式,更要斟酌语言。苏轼才学甚高,在宋代已是“明星”文学家,受人敬仰,但他仍朴素真实,从不吝啬对亲友及邻里的关怀,在尺牍中处处传递着温情。

(一)天南地北,心系子由

“二苏”的手足之情堪称世之典范,两人一生中诗文酬唱频繁。就尺牍来说,苏轼直接写给苏辙的仅16首②,但在其他尺牍中提及苏辙的有百次以上。

第一,直接表达与苏辙在一起时的幸福和不能相见的苦楚。如:“子由同省,日夕相对,此为厚幸。”(《与陈季常十六首其十五》)[8]1569“子由尚未到真,寸步千里也。”(《与朱康叔二十首其一》)[8]1785“寸步千里”言其相见之困难,日夕相对和寸步千里,能否与苏辙相聚带给苏轼对比强烈的情感体验。第二,时常感谢亲友对苏辙的照拂。如:“舍弟朴讷寡徒,非长者轻势重道,谁肯相厚者。”(《答吕熙道二首其二》)[8]1797苏辙也是极其优秀的文学家、政治家,绝非朴讷寡徒,但在苏轼眼中他仍像小辈一样需要关爱帮助,总是不遗余力地为他争取关照。第三,常改变行程或调动任职地,以求相聚。熙宁四年苏轼任杭州通判,因怀念苏辙三年任满就上书请求调任密州,在离杭赴密之际改变计划:“始者深欲一到吴兴,缘舍弟在济南,须一往见之,然后赴任。”(《与李公择书十七首其二》)[8]1497到密州后依然未解思念之苦,遂求助当时知青州的松柏之交滕元发:“又兄弟久别,得少相近,私喜殊深,但未知可決得否?渠朝中更无人,可与问逐,明公怜之,少为留意。”(《与滕达道六十八首其五》)[8]1476滕元发已经奏辟苏辙到青州任职,还未获得批准,苏轼便在感谢之余还催促其再少为留意。如此想方设法为了相聚的便利,可见苏辙一直在他心头最重要的位置。第四,即使尺牍内容与苏辙无关,也要频频提及他的现状,“舍弟子由得安问,此外不烦远念”“子由不住得书,无恙”之语随处可见。这种随笔的提及已经成为苏轼的一种习惯,因为心头牵挂之深,故无论何时都关注对方是否安好,并不自觉地与人分享。

《宋史·苏辙传》:“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9]。两人一生中亦师亦友,尺牍中体现更多的是苏轼以兄长的身份,无时无刻地传达着对弟弟感动人心的牵挂与关怀。

(二)喜之祝贺,丧之安慰

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为人生必经之事,苏轼遇到亲友经历这些时送上的祝福或安慰的尺牍总是十分妥帖,情真意切。

逢亲友喜事之际,祝福语如话家常,轻松自然。好友徐大正晚来得子,苏轼写道:“得之晚得子,闻之,喜慰可知。不敢以俗物为贺,所用石砚一枚,送上,须是学书时与之。似太早计,然俯仰间,便自见其成立。”(《与徐得之十四首其七》)[8]1723祝贺友人生子,送上婴孩所用之物是常见之举,苏轼却送上了自己所用的石砚,虽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却别出心裁。因为苏轼已为人父许久,深知婴孩成长之迅速,“然俯仰间,便自见其成立”是分享为人父的感慨,也隐含着祝福婴孩健康成长的愿望,故精心挑选了贺礼,话语间充满了人情味。

逢亲友丧事之际,苏轼会连发尺牍并细心地考虑恰当的安慰语。元祐二年范百嘉去世,苏轼连发两封与其父范镇。其一曰:“丈丈高年,罹此苦毒,有识忧悬。伏惟高明,痛以理遣,割难忍之爱,上为朝廷,下为子孙亲友自重。”(《答范蜀公十一首其九》)[8]1449在深切的悲痛、惋惜之余想到范镇年事已高,经此事必定肝肠寸断,故以最真挚的话语劝慰对方保重自己。他深知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非寥寥数语所能安慰,又写了第二封:“近者,子丰携长子承务见过,见其风骨秀整,闻向下二子益奇。死生寿夭皆常事,惟有后可以少慰。”(《答范蜀公十一首其十》)[8]1449内容简单且语言平淡,以范百嘉留有后人且出类拔萃来开导,是对一位老人最好的安慰。元符二年范祖禹逝世,苏轼连发两封尺牍与其子范沖,其二:“沉香少许,望于内翰灵几焚之。表末友一恸之意而已。”(《与范元长十三首其五》)[8]1459丧亲之痛非一时可以消解,再多安慰之语似乎也略显单薄,因此他送上沉香,希望那丝丝缕缕的香气能抚慰已逝之人的灵魂,也能舒解范沖的情绪,这一举动显示出苏轼内心的细腻。

(三)千里之外,发公一笑

苏轼关心亲友的生活,更关注他们的心情。对于性格安静或易伤感抑郁的朋友,他在尺牍中或分享趣事,或美化生活状态,对于细碎之事大书特书,以求对方能开心、安心。

王巩是苏轼的至交好友,性格安静,因此苏轼分享琐事时常希望通过一纸信笺让对方欣然一笑,如:“扶病暂起,见与子由简大骂,书尺往还,正是扰人可憎之物,公乃以此为喜怒乎?……知公澹甚,往发一笑。”(《与王定国四十一首其二十》)[8]1524分享自己因书尺往来带来的情绪波动,言其“扰人可憎”,实则认为书信往来也是有趣之事,把这种心情分享给对方,让其在千里之外想见自己的面目能觉得开心。在黄州时苏轼买田耕种,与之分享开垦东坡之趣事:“《耕荒田》诗有云:‘家童烧枯草,走报暗井出。一饱未敢期,瓢饮已可必。’又有云:‘刮毛龟背上,何日得成毡。’此句可以发万里一笑也。”(《与王定国四十一首其十四》)[8]1521苏轼得到的田地荒芜已久,茨棘瓦砾遍地,又逢大旱,难以开垦,但他把苦涩之事以调侃之言说出,把形象的比喻写下来博对方一笑。

秦观是苏轼的门生兼好友,早年曾意气风发,后来在党派之争中受到迫害便逐渐郁郁寡欢。苏轼常在慰问时与他分享一些轻松之事,如:“某昨夜偶与客饮酒数盃,灯下作李端叔书,又作太虚书,便睡。今日取二书覆视,端叔书犹粗整齐,而太虚书乃尔杂乱,信昨夜之醉甚也。本欲别写,又念欲使太虚于千里之外,一见我醉态而笑也。”(《答秦太虚七首其二》)[8]1535尺牍虽私密但也讲究格式和书写,故意将杂乱字迹寄给对方逗之一笑说明两人关系之紧密,也表明苏轼总是在设身处地考虑朋友的心情。苏轼刚到黄州时生活艰苦,但他与秦观分享的是:“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猪、牛、獐、鹿如土,鱼、蟹不论钱。岐亭监酒胡定之,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答秦太虚七首其四》)[8]1536苏轼实际的生活并未有如此之好,只是他考虑到秦观的性格与心情,害怕对方为自己担心而进行了理想性的描绘。

(四)慷慨助人,鼓励后生

苏轼深知被贬的苦楚,因而能推己及人地去关心同样境遇的人。他遇到需要帮助之人会慷慨地伸出援手,对待时运不济,丧失自信的后生也会送去安慰与鼓励。

宋哲宗即位后支持新法的吴居厚被贬,于黄州安置。苏轼得知后请求朋友去看望他:“吴待制谪居于彼,想不免牢落,望诸君一往见之,诸事与照管。某向者流落,非诸君相伴,何以度日。雪堂如要偃息,且与打揲相伴,使忘迁谪之意,亦诸君风义也。”(《与潘彦明十首其三》)[8]1584苏轼此时处于登州还朝之际,回想到自己刚到贬地的情形,专门请求朋友给孤独落寞之人送去温暖,还细心地提议让他们一起做些收拾、整理之事,帮助他忘却忧愁。

对贫寒但有才能之人,苏轼不忍见其寥落,为之争取职务以贴补生活:“京口有陈辅之秀才,学行甚高,诗文皆过人,……窃恐贵郡未有学官,可请此人否,如何?(《与章子平十二首其六》)[8]1641无论是相识颇深者,还是萍水相逢者,只要是他所欣赏之人便竭尽所能地传递着善意与温暖。苏轼对待后生也常激励、帮助,苏门六君子中的李廌应举落第,他安慰到:“承示新文,如子骏行状,丰容隽壮,甚可贵也。有文如此,何忧不达。”(《答李方叔十七首其五》)[9]1578同样地,对于受到打击而不自信的张大亨,他写道:“公文章自己得之于心,应之于手矣。譬之百货,自有定价,岂小子区区所能贵贱哉。‘潜虽伏矣,亦孔之章。’”(《与张嘉父七首其五》)[8]1563这些都是最真诚的鼓励和期盼,苏轼作为文人清楚没有什么比别人的认可更能让人受到鼓舞,他用最能切中人心的道理开导对方,用最朴素的道理劝他们踏实积学。

林语堂先生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10]。这些尺牍文字就是最好的诠释,因为心中有温暖,因此能在简单的言语之间传递出真诚、动人的温情。

三、雅趣:处处皆可论风雅

“雅”似乎是苏轼与生俱来的一种气质。他在尺牍中常表达出对诗酒花茶、山川风月等的喜爱,这些是传统的被视为具有文人高雅审美趣味的事物。此外,尺牍中也充满了躬耕农田、柴米油盐之类常被认为是俗事的内容,同样具有文人之趣。

(一)诗酒自娱,且趁年华

苏轼诗、词皆工,对书法、绘画颇有兴趣,也常喝酒、饮茶,极具文人风雅。在尺牍中最常见的莫过于与人沟通诗词创作,与人分享酿酒之法,邀人品茶等。

苏轼喜作诗文自娱,乌台诗案让他的创作受到了阻力:“平生亲友,言语往还之间,动成坑宑,极纷纷也。”(《与王定国四十一首其二十六》)[8]1526情形严峻至此,因此作了诗文予人也必须反复叮嘱“看讫,便火之”“不须示人”之语。但诗情的生发抵挡不住,他欣赏到佳作会爱不释手,欣喜到无法入眠:“醉翁有言,穷者后工,今公自将达而诗益工,何也?莫是作诗数篇以饷穷鬼耶?喜不寐。”(《与王定国四十一首其三十》)[8]1527苏轼是把诗文当作了自己的精神食粮,在创作时还想着与后世之人沟通:“纸轴纳去,馀空纸两幅,留与五百年后人跋尾也。”(《与孙子思七首其四》)[8]1683他醉心于创作,也喜欢这种文人间的沟通,乐此不疲。

苏轼爱酒,常与酒友分享自己的酿制秘法:“老兄近日酒量如何?弟终日把盏,积计不过五银盏尔。然近得一酿法,绝奇,色香味皆疑于官法矣。”(《与程正辅七十一首其四》)[8]1590他酒量不佳,但能深入体验酒带来的乐趣,潜心酿酒,获得新的酿法便颇为自得,与朋友对酌便身心愉悦,忘却烦扰。苏轼也爱茶,常以茶会友,以茶怡情。他日常邀人吃茶:“知巡检有会,更不敢邀请。会若散早,可来啜茗否?”(《与姜唐佐秀才六首其四》)[8]1739这种平凡生活中的相邀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的韵味,但多了一丝烟火气息。苏轼认为喝茶也要具有“诗情”:“惠茶既丰且精,除寄与子由外,不敢妄以饮客,如来教也。然细思之,子由既作台官,亦不合与喫。薛能所谓‘赖有诗情’尔。”(《与钱穆父二十八首其三》)[8]1503唐代薛能有诗曰:“粗官寄与真抛却,赖有诗情合得尝。”(《谢刘相寄天柱茶》)表示相对于做官,写诗才是最大的兴趣,品茶也要有诗歌相佐,否则再好的茶也索然无味。苏轼认为苏辙做了台官无暇有诗情便不适合吃茶了,足以看出是把吃茶看作极风雅之事。

(二)打造雅居,徜徉山水

苏轼重视居住环境,在一屋一室之间皆有幽情雅趣。虽颠沛流离,但每到一处便尽力把那一方贫瘠的土地打造成雅居。此外他在百般困境之中仍有发现、享受自然之美的心境。

苏轼任职杭州时居住在凤凰山下,他修葺、造景并赋之雅致的名字:“旧有一堂,在山欲落处。近葺之,谓之凤咮堂。……山上草中多怪石,近取得百馀株,于东斋累一山,激水其间,谓之溅玉斋。”(《与文与可十一首其一》)[8]2441后来在贬地极端困窘时也依然保持着这种雅趣。他于黄州临皋亭开荒、盖房时适逢大雪,于是在四壁绘雪建成雪堂表明高洁的志趣。于惠州白鹤峰废弃的道观上设计、建造“德有邻堂”“思无邪斋”,表明尚德自修,保持本心的愿望。此外他要在周围栽种果木以营造良好的环境,求助朋友:“白鹤峯新居成,当从天侔求数色果木,……柑、橘、柚、荔枝、杨梅、枇杷、松、栢、含笑、栀子。”(《与程全父十二首其七》)[8]1625这样不辞辛苦地布置住所,追求幽居之趣,既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思想,也表明苏轼始终保持着雅趣,用诗人的眼光看待他所到达的每一个地方。

苏轼从不忽视身边的自然之美。在黄州迁居到临皋亭后他欣喜不已,与多人分享此间之乐。他与范百嘉道:“临皋亭下不数十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峩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与范子丰八首其八》)[8]1453与司马光:“风涛烟雨,晓夕百变,江南诸山,在几席上。”(《与司马温公五首其三》)[8]1442此时黄州在苏轼眼中还是“如在井底”,并且要解决家人的生计问题,由于获罪还波及诸多亲友,心中一直愧疚、忧愁。但秀美的风景使他忘却了痛苦,在苏轼看来自然无私博大,晨间风,晚间月,奔流的江水,入目的青山都是可以“无功而受禄”的,可以为友,荡涤心灵,亦可为师,学习之容物胸襟。

(三)田园生活,躬耕之乐

苏轼贬谪中经历从朝堂到田间的转变,不同于一般士大夫从欣赏的角度表达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耕种生活的向往,苏轼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亲自体验农耕生活,感受苦与乐的交织。因此他体味更深,并在与陶渊明的沟通之中,逐渐把这种生活变成具有文人雅趣的田园之乐。

苏轼一直仰慕陶渊明,在贬地时因物质资料极度匮乏,亲自垦荒种地,挑水种菜,此时陶渊明在他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由于生活需要亲近自然之后,他更加理解了陶渊明陶醉于田园之乐的心境;另一方面,陶渊明旷达自然的态度影响了他,并成为他贬谪生活中的精神支柱。后来苏轼辗转惠州、儋州之时,更是把陶渊明当作跨越时空的好友:“流转海外,如逃空谷,既无与晤语者,又书籍举无有,惟陶渊明一集,柳子厚诗文数策,常置左右,目为二友”(《与程全父十二首其十一》)[8]1627。

苏轼适应能力很强,在黄州时他与邻里相处甚欢,并很快体会到耕种之趣,与王巩分享:“近于侧左得荒地数十亩,买牛一具,躬耕其中。今岁旱,米贵甚。近日方得雨,日夜垦辟,欲种麦,虽劳苦却亦有味。邻曲相逢欣欣,欲自号鏖糟陂里陶靖节,如何?”(《与王定国四十一首其十三》)[8]1520“有味”说明苏轼体会到了自给自足的满足感,这是在官场生活中不曾有的体验。自号“鏖糟陂里陶靖节”既是对陶渊明的追慕,也是对文人风雅的保留,耕种是为了满足温饱,但他逐渐视之为恬淡的隐逸生活。有了黄州的生活体验,再贬至惠州时心境已淡然,迁居白鹤峰之后,他满足于当下的生活,再次吟咏陶渊明的诗并产生了共鸣,作《和陶时运四首》与范祖禹分享,其二曰:“下有澄潭,可漱可濯。江山千里,供我遐瞩。木固无胫,瓦岂有足。陶匠自至,笑歌相乐”(《答范纯夫十一首其十一》)[8]1457。

(四)饮食之趣,味外之美

宋代士大夫关注生活,重视饮食,常在诗文中表达对高雅饮食生活的追求。苏轼也喜爱美食,尺牍中有大量内容表明他对饮食的态度和追求。

苏轼除了对美食有极大热情外还重视饮食的环境条件,比如他为了野饮所需的食盒专门请求朋友置办:“某好携具野饮,欲问公求朱红累子两卓二十四隔者,极为左右费,然遂成藉草之兴,为赐亦不浅也。”(《与滕达道六十八首其五十四》)[8]1492未及时收到便又去信催促:“许为置朱红累子,不知曾令作否?若得之,携以北行,幸甚。”(《与滕达道六十八首其五十一》)[9]1492最后收到食盒后赞美其“尤为奇妙”,据苏轼描绘,这个累子是鲜艳的朱红色,两卓合八尺,共二十四格,想见其精美。为野饮所需的一个食盒不厌其烦地写了三封尺牍,可见苏轼对高雅饮食生活的追求。

苏轼追求饮食的味外之美。他喜欢烹饪并热衷于分享:“竹萌亦佳贶,取筍簟菘心与鳜相对,清水煮熟,用姜芦服自然汁及酒三物等,入少盐,渐渐点洒之,过熟可食。”(《与钱穆父二十八首其十四》)[8]1506以时蔬搭配鳜鱼的做法简单清淡,保留着原汁原味。徐十二③患病,他慰问时附上新的菜谱:“今日食荠极美。……取荠一二升许,净择,入淘了米三合,冷水三升……。”(《与徐十二一首》)[8]1733食材和做法都极其简单却被苏轼视为山珍海味所不及,由以上食谱可知苏轼喜爱之菜品都保持着自然、淡、鲜的特点,王学泰先生指出:“宋代士大夫无不对蔬菜表示赞美。……他们认为只有蔬菜才能疏瀹五脏,澡雪精神,涤荡污秽,才能体现人间之至味”[11]。苏轼所言的“味外之美”也有自然、清淡之内涵。淡,是一种养生理念,也是一种思想观念,苏轼把烹饪、饮食当成乐趣,并融入自己的思想,把饮食之俗事变成了充满雅致的一种享受。

综上,苏轼的尺牍在诗、词、文之外又开辟了一片广阔的田地,展示出他生命历程中丰富且真实的片段。尺牍中的温情和雅趣表明苏轼并不是被神化了的一个符号,而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因为有一片体贴之心,善于寻找生活中简单却生动的乐趣而显得鲜活。温情与雅趣之间可贵的情与真构成了一个更加有吸引力的东坡居士,也使得这些文本近千年后仍韵味无穷。

注释:

①根据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出版社1986年版《苏轼文集》统计。

②《与子由弟十首》和佚文汇编中的《与子由六首》。

③《苏轼全集校注》中注释:“疑为徐君猷之子”。

猜你喜欢

尺牍苏辙苏轼
孟子何以行此:苏辙之问与宋代治道之争
苏辙晚年诗中“老卢”为谁?
杨建民先生书法作品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苏辙:做苏东坡的弟弟是一种什么体验
米芾《尺牍-书札》集锦(上)
米芾《尺牍-书札》集锦(下)
浅谈苏辙的诗歌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