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党建育人工作路径探索

2022-03-17李国峰

惠州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课程

李国峰

(滁州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高校党建工作相关研究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比如夏郁在《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的探索与思考》一文中就提出了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等[1],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思路。高校党组织是党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切实落实意义重大。高校党建工作离不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且其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密切联系、相辅相成。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思政理念迅速得到推广,“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也进入持续探索的新阶段。

一、高校党建育人工作的重要意义

高校党建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为高校育人工作提供了方向性指导。“党建+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党建理念,是指通过加强党建,推动党建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以党建成果助推课程思政的深入开展,使党建与课程思政协同共进,相得益彰。“党建+课程思政”既抓住了党建工作和课程思政建设在政治引导和教育当中的共同之处,同时也看到了党建工作和思政教学在近年来的积极推行中各自取得的建设成果,希望通过二者的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理念创新,以助力党建育人工作和课程思政建设共赢。立足课程思政背景开展高校党建育人工作,对高校党建工作和课程思政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现实需要。

(一)加强高校党建育人工作的需要

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工作在于向大学生传递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和最新思想,同时团结和服务广大师生群众,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新时期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多元文化交织、价值观念多元、社会风气不良,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出现动摇,高校党建育人工作改革迫在眉睫。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重在突出高等教育体系的思想价值引领功能,将其融入高校党建工作,能够借助不同学科课程功能丰富党建育人工作的内涵,为高校党建工作指明新方向,助力高校党建工作走出传统模式,打破发展壁垒,与高校教育教学同向同行,这也是新时期加强高校党建育人工作的需要[2]。

(二)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需要

“党建+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和具体实施能够推进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体系的完善,是高校思政教育质量提升的前提保障。党建育人以党课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红色文化教育等活动为依托引导大学生的思想价值,与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在内容和价值引领等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基层党组织活动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价值传递。基于课程思政背景开展高校党建育人工作不仅有利于学生党员思政素养的提升,而且有利于激发基层党支部的活力,充分调动师生党员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更多人获取对于党组织先进性、群众性的直观感受,促进基层党组织规模的不断壮大,彰显凝聚力和向心力,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三)落实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需要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明确了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要将思政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所以,高校各项工作必须坚持育人为本,以思政教育为首要工作,做到“树人”先“立德”。高校党建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自然应该重视自身育人功能的最大限度发挥,在与高校育人工作的深入融合中传递更多党的声音,培育出更多具备较高政治素养的大学生党员,以壮大青年党员队伍,为国家建设储备更多中坚力量。基于课程思政开展高校党建工作,能充分调动高校党员教职工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提升自身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职能助力高校党建育人水平的提升,使“党建+课程思政”协同作用,这也是新时代高校根本育人工作实现的切实要求。

二、高校党建育人工作的现实困境

基于课程思政开展高校党建育人工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和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实中,党建工作与专业教学工作的融合停留在表面,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与高校党建育人工作管理制度不健全、育人内容科学性不足、育人思路狭隘以及育人队伍素养不足息息相关。

(一)党建育人工作管理缺乏规范性

高校党建工作是一项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系统性工程,也是一个分层次、阶段和步骤引导大学生群体成长成才的思政教育过程。“党建+课程思政”教学管理存在职能定位不清晰、工作重叠、错位等问题,比如部分教学管理者对党建工作不熟悉却需要承担一定的党课任务,致使二者的协同工作无法有效推进。部分高校将工作重心放在培育专业化人才上,思政和德育工作因为难以考核,育人效果无法立竿见影,成为高校工作的短板。这种传统考核机制延伸到课程思政工作中,无法提升高校教育工作者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加之专业课教师承担科研、授课压力以及党组织工作者的党员培育任务繁重,课程思政参与者的参与性不高,党建+课程思政建设自然失去持续推进的动力[3]。“党建+课程思政”工作依然延续党建工作激励方式,存在供需不对等和实效性把控不当等问题。例如,对大学生党员的奖励内容一成不变,与学生的发展需求不吻合,激励的持续性较差;激励的实效性不足,往往是定期给予表彰或者物质奖励,这种方式挫伤了学生党员的积极性,错失了融入思政元素的最好时机。

(二)党建育人工作内容缺乏科学性

课堂是为思政教育提供“活水”的源头,教材是课堂有序开展的基本遵循。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党建育人教学内容的编排缺乏科学性,依然以党章、党规、党的最新政策性文件解读为主,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同时,因缺失与思政元素的联结,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路径不畅通,影响协同育人效果。高校育人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当代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群体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特征,对时政较感兴趣。但“党建+课程思政”对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造成学生的感触不深,党建和思政教育协同性差,党建育人的服务性较差。“课程思政+”模式的核心在于将所有资源向课程思政聚合,然而当前课程思政整合资源工作科学性不足、资源融合形式化问题严重,如教育内容多是“上传下达”,自主创新成分较少;协同课程内容的理论性足够但是实践性不足,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缺乏时代特色,缺乏跨学科视野,融合度不够。

(三)党建育人工作思路缺乏创新性

课程思政与党建工作的融合发展能够为高校创造育人新生态。而目前“党建+课程思政”宣传力度不足,宣传道路不畅通,没有形成上下联动一体的“大宣传”格局,课程思政建设理念和内涵解读无法准确传递给高校全体教育教学工作者。党建工作者本应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能手,却并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党建育人效果不佳。“党建+课程思政”的提出是教育教学顺应时代发展的切实需要,要求党建育人工作立足时代发展背景寻求改革方向。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时代符号,本应成为全新的载体,但实践工作对网络的应用开发有限,缺乏互联网创新思维的融入。良好的环境是高校育人质量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与课程思政理念和“三全育人”理念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高校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升育人质量。但是当前党建育人工作思路局限在校园范围内,对社会资源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家庭育人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育人责任主体之间没有形成合力,反而存在互相削弱的问题,制约课程思政建设。

(四)党建育人工作队伍缺乏联动性

部分高校教师认为党建育人工作依靠党建工作者开展,其他专业课教师仅负责专业课程教学任务。这种思想导致高校除党建工作者外的其他教师的政治素养普遍不足。专业课教师对“党建+课程思政”理念缺乏正确认知,无法在专业课程的讲授中传递高校党建的声音,“党建+课程思政”融合发展路径不畅通。尽管高校一直提倡和鼓励“党建+课程思政”的开展,但是并没有建立健全专业化师资队伍。除了思政教师和党建工作者外,部分高校专业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不高,找不到专业课融入课程思政的契合点,降低了“党建+课程思政”的效果。“党建+课程思政”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在教学方式的创新方面下功夫,要擅于挖掘专业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但是,当前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太过偏重思政内容,弱化了专业教学内容;部分课程存在强行融入思政元素的情况等,这些都给“党建+课程思政”带来困扰。

三、高校党建育人工作的新路径

21世纪初,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我国教育教学工作改革的推进,课程思政理念为当前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高校党组织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领导力量,要积极进行“党建+课程思政”建设,完善党政、党群、行政、教学等部门的共商共建格局,在党建育人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和教师队伍构建等方面发力,调动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开创党建育人新路径。

(一)完善体制机制,奠定党建育人工作坚实基础

首先,党政领导方面。高校应加强党委领导,建立健全党委领导责任制,成立多级、多层次的领导小组,强化顶层设计,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党委领导管理体制机制中,对校内课程思政进程进行全面把控,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例如,以学期为时间节点,要求每位党政领导负责人在整合专业课教师、思政教师、其他校内工作者以及学生代表意见的基础上撰写工作报告,经过集体讨论来改善课程思政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统筹推进工作开展,实现科学育人。其次,行政体制机制方面。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思政不断进行自我革新。因此,建立相关科研项目也应该同其他专业课程科研工作一样得到高校行政部门的支持。高校应将其纳入高校科研项目申报计划中,给予专项资金和教师晋升方面的支持。校党委联合行政部门应鼓励力各课程思政教师加强学习,并成长为骨干力量,带动更多教师积极投身于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工作中,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水平。最后,教学管理方面。高校育人工作实效性的提升离不开教学管理工作制度的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是一项涉及层面众多、人员范围非常广泛的育人工作,要想在高校高质量地全面开展该项工作,必须有科学的考核机制为其提供保障[4]。改变传统德育与学科教学考核的死板方式,在学科教学考核中加入课程思政因子,灵活变通对校基层党组织干部和师生党员的考核方式,注重考核的长效性,让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自觉肩负育人职责,同时让育人工作的指导性更强。

(二)开拓教学思路,促进党建育人课程思政融合

首先,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全面推行课程思政建设,建设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思政体系。积极发挥校党委的工作职能,以校党支部为带头人,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完善思政内容体系,将思政育人元素渗透到所有专业课程中,引导教育工作者成为思政育人的积极践行者和参与者。其次,突出优质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更多的“党建+课程思政”成功案例,促使课程思政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以党支部为单位建立各专业课程思政教研室,党支部教师和高校师生党员积极参与,与各专业课教师共同探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育人功能,以及如何开展实际教学、如何编写校本专业课程教材等,鼓励每一个教研组都开设一门专业优质课程,建设优质课程示范群,促进党建和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最后,以党建活动为抓手打造优质第二课堂,使“党建+课程思政”更加融洽、更具活力。加强学生党支部、共青团、学生会、高校社团在连接师生群体和激发大学生群体参与积极性方面的优势,以党课和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等为桥梁,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政治立场进行潜移默化的引领,让更多大学师生通过参与党建活动汲取思政养分,融党课教育与思政教育于一体。

(三)运用信息技术,勇于创新党建育人工作方式

首先,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建立“互联网+党建+青春”思政育人平台。借助媒体的力量增强高校党建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贴近大学师生生活情境的党建内容,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师生的现实诉求,并以此为着手点在网络空间中汲取养分,用有温度的大众话语来解读党的方针政策,用鲜活的案例来阐释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促使党建工作走到大学师生的内心深处[5]。其次,直面网络时代下的意识形态冲突。意识形态冲突使得部分大学生出现信念危机,高校党组织必须牢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阵地,基于课程思政背景搭建持久有效的交流平台,将党建与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在积极调动大学生群体、高校教育工作者参与的同时,广泛吸纳其他社会工作者,形成网络党建新力量;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引领辐射作用,使信息技术成为高校党建育人与社会接轨的“助推器”。信息技术不仅是网络平台搭建的助力,而且对于教育教学监管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党建+课程思政”工作中引入大数据、互联网等实时监控技术,利用网络的广泛性、交互性、即时性等特征,随时了解校内基层党建+课程思政的进展,了解党员师生的思想动态,不出校门捕捉热点社会事件,不断完善自建平台的内容、优化平台的功能,促进党建育人工作提质增效。

(四)加强系统学习,培育高水平的课程思政队伍

首先,构建“党建+课程思政”教师课堂。以党课、思政课、日常党建宣传活动等为主要载体,给教师群体提供系统的党的思想、理论、政策等的学习平台,并对教师的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监督和考核。这样可以通过理论知识的传递增强高校教职工的思政意识,促使高校教职工对课程思政的内涵形成正确的认知,在思想上保持对“党建+课程思政”的高度认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自觉性,为课程思政的主力军,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实现提供师资力量[6]。其次,以各系部党组织为单位搭建学习研讨平台,提升课程思政的效果。课程思政与党建在与个人工作的实际融合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而如何找到“润物细无声”的融入方式也成为提升思政教学队伍整体水平的关键。因此,课程思政队伍建设要注重培育党建工作者的创新思维,不断挖掘新的课程思政元素和教学方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和谐民主的党组织氛围[7]。以大学师生党员群体为核心,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示范带头作用,在提升课程思政效果的同时,吸引更多大学生积极加入党组织,努力提升政治素养。

四、结语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党建育人工作的开展还处于建设初期,存在针对性不足、实效性不强的问题。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者应该看到党建育人作为高校课程思政载体的独特作用,认识到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基层党建育人工作对于激发党建工作活力的优势,明确课程思政背景下开展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保障效用,在日常教学和科研实践中打开思路,深入探索二者有效融合的新路径,为国家培育出更多高素质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课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