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文化育人的实践探究
——以惠州学院为例
2022-03-17陈德玺杨智圆
金 伟,陈德玺,杨智圆
(惠州学院 党委宣传部,广东 惠州 5160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1]”,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进一步强调,“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2]”。两次讲话都要求将“文化”作为新时代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解决了用什么文化育人、怎样用文化育人的重大问题,为文化育人提供了根本遵循。值得指出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育人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辨证统一,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文化是一定群体所共有的基本样式或样法,是作用于社会生活各领域和各层面的内在机理,所以文化给予个体或群体的影响所采用的形式往往更为具体。循此逻辑,高校在文化育人实践中,既要注重“文化一般”,更要突出“文化特殊”,尤其要善于发掘和利用地域文化以及自身的文化优势与潜能。有学者指出,“文化育人是通过文化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贯彻党中央的‘立德树人’教育方针,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接班人[3]”。此中,地方高校无疑发挥着“基本盘”的作用,也即是说,地方高校的文化气质是怎样的,通常其所培养的人才就不可避免地传习着这种文化基因。本文以惠州学院为例,从其校园文化景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三个维度透视地方高校文化育人的创新实践,并遵循一般到特殊和实践到理论的逻辑进路,整体性把握地方高校的文化育人创新布局。
一、打造校园文化景观:塑文化育人之“形”
在中国固有的文化理念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思维方式长期占据主导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经济社会及其文化和历史的变迁,进而又影响了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是环境的产物。回顾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在二十世纪末至本世纪初这一时期,很多高校因改“大”的“刚需”,或者强强联合,或者强校兼并弱校,一度兴起合并浪潮,进而纷纷大兴土木扩建新校区或进行整体搬迁,但在此过程中却造成了一种文化的“断裂”。如果说过去人们对什么是“校园文化”或“文化育人”长期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那么在经历刚性整合之后,这种“无意识”问题就成为生活在校园环境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要直面的现实,“融入”的选择性困惑,或者“他者”的身份确认为人们所关注。这揭示了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历史性与发展性、普遍性与地域性的矛盾关系,也即是说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何种方式才能达到“平衡”。
(一)打造历史形态的文化景观
文化和历史不可分离。对于高校而言,历史的变迁本身就意味着文化的跃迁,当其表现为师生自觉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时,往往将其指认为“文化”或“校园文化”,当其被打烙到校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上去时,则将其称为“校园文化景观”。因此可以断言,一切校园文化景观的打造都不是无目的的,相反,整个校园环境更多的时候是基于特有的文化意识而形成的文化共同体,而不仅仅是楼宇等建筑物搭构起来的纯粹物理空间。
校史通常是一所学校合法性的自我确认,因此注重挖掘校史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同时还能发挥以文化人的积极作用,育人无声,而校史往往与其赖以生存的城市的历史存在内在的逻辑勾连,即具有高度的共通性。作为地方高校,惠州学院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文化优势。回溯学校的历史,苏轼、宋湘、伊秉绶等儒学贤达为丰湖书院近八百年文脉的形成注入了绵延的文化基因,具有奠基性作用,及至今日这种文化上的传习依旧涵养着无数惠院学子。学校在赓续书院文脉的同时,也开掘出很多新的文化生长点。学校非常重视办学精神与惠州城市人文精神的高度契合,充分挖掘惠州历史文化名人的人文价值,比如在校园中安置的苏轼雕像呈现豪放旷达姿态,葛洪雕像则突出“致虚极、守静笃”的冥定状态,形象生动地诠释了物质世界辩证运行的规律,同时也揭示了人生价值的建构理路。
(二)打造沉静形态的文化景观
如前所述,“无目的”在校园环境的构造中是不存在的,相反,其存在方式或多或少、或明或暗、或动或静,而其呈现方式也是多样态的。其中,“静物”所承载的文化更为直观。必须指出的是,这种“静”并非绝对的“安静”,而是说这一类校园文化景观往往表象为具象的客观存在,比如学校的教学楼、宿舍区、图书馆、凉亭等,对这些元素进行合理规划,并与其他元素搭配、相映成趣,能够给师生以极佳的审美体验。
高校是读书治学的场所,需要有“正气澄莹心神”的氛围,因此在进行规划时通常都会区分出“动”“静”的相对边界,空间容量的大小、光线的强弱、符号的疏密、颜色的搭配,都力求在视觉上传达出“止观”的价值追求,这对青年的人格塑造具有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比如惠州学院的书院石,恢弘大气,镌刻上“敦重”二字,起到了“定神”的抚慰作用。又比如学校的党史展厅,旨在全景观展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巨变,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目前该展厅已成为全体师生弘扬民族精神、砥砺时代精神和进行党性教育的重要阵地。当然,校园文化景观的元素不仅于此,山石土木等同样能够成为塑造师生高尚情操的重要载体,合理地采用楹联、名言警句等表现手法,寻求与自然环境圆融一体,古色古香之间流溢出的高雅人文气息,同时又能传达出“居善地”“悟天人”的古老生存智慧,对培养学生博学审问和慎思笃行的能力具有很好的发想作用。
(三)打造灵动形态的文化景观
校园文化景观还具有灵动的生命气息,它既表现为文化自身的创造性,唯有创造才能引领时代潮流,另一方面,也表现为该文化景观所承载的功能。所以,校园尤其高校是师生诗意地栖居的学园,既要体现青年人朝气蓬勃的“活力”——人为之动,也要有林木花草感知时令的“生气”——自然之动。
众所周知,季节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影响。惠州属于亚热带季风区、又直面南海,所以降水充沛,林木繁盛,四季葱茏。惠州学院所处的金山湖校区,因三面环山,地势自东向西逐渐抬升,山坡植被生长具有明显的梯度差异,又由于各种花草树木的生长规律各异,所以学校一年四季均能被不同的花色点缀装扮,师生能从中直观感受自然之美。学校还依托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科和专业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的自然环境,规划了山晖园,将园区的建设与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拓展了园林文化的育人功能。水是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自然资源,作为建筑规划的重要元素,水的使用同样被引入校园规划,在新校区建设时就采用了“自然+人工”的方式开挖人工湖。同时,在推进绿色校园建设的过程种,巧妙地运用花草树木元素,通过有意识地引种木棉、洋紫荆、黄花风铃木、桂花、荷花等,达到校园四季变化更有层次感的目的,很多场所也因此成为广大师生和市民朋友游览的打卡点。
(四)打造创新形态的文化景观
创新是民族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源泉,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高校是推动创新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尤其是应用型高校,更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师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也就是说“创新”正在成为一种时尚。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创新”已经成为高校师生自由自觉的行为方式和价值选择。
在打造创新文化方面,地方高校尤其是应用型高校具有先天优势,可以通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名师工作室、院士工作站、劳模工作室等聚集高水平人才,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创新文化氛围;也可以通过举办学术沙龙、主题实践等活动,实现创新文化的代际传承。在这方面,惠州学院也开辟出了新路径,比如依托图书馆的浓厚学术氛围以及毗邻溪流的地理条件,开设了“渡口书吧”供师生进行学术交流,营造了别样的学术场景,创新的火种往往在书吧的思想碰撞中诞生。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文化育人之“质”
新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前提是必须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强大的文化竞争力,即文化软实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中华民族生存繁衍的宝贵精神财富。但至近代,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民族文化的理论话语和实践空间受到压制,文化自卑、文化他信今日还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国人。如何做到既能对接“现代”入大流,又不失“传统”扬主流?这是一个值得每一所高校师生深思的问题。
(一)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受力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在生产生活中所积淀的生存智慧,本质上是生活的,也是实践的,正所谓“道不远人”,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可以不为而成,但在现代化的突飞猛进中,传统生活世界被解构得支离破碎,“道统”的祛魅,其实也就意味着“传统”的剥离,而问题的关键却又是新的道德秩序和文化模式因其实践基础的不稳定而一再延宕,由此导致了“传统”与“现代”的对立,文化焦虑和路径迷失就成为个体或群体的现代性命运,其结果是一个个现实的人成为文化的流浪汉,传统的离经叛道者、弃儿,说是为了追求绝对的现代,其实却掩盖了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虚无。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校的初心和使命。作为地方高校,惠州学院形成了一整套的传承模式:一是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雅艺术进校园”“我们的节日”等系列活动,多举措植入“传统”的文化基因,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二是加强革命文化教育,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国家公祭仪式、烈士纪念日等,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三是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选树一批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案例;开展“一院一品”校园文化特色品牌创建工作;支持学生社团建设,开展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艺术节、传统文化艺术节、读书节等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一系列的实践表明,传统不再局限于传统自身,而是从真善美等层面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校园文化生活,扩宽其受力面,实现了传统的活化,赋予校园活动更加丰富更有历史感的文化内涵。
(二)发挥传统节日的文化育人功能
“郁郁乎,吾从周”,“周礼”“周仪”对塑造中国“礼仪之邦”的文化形象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主要由“礼制”来维系的文化共同体,而事实上,这种礼仪是由内而外的,重点还在于“推己及人”“推己及物”,因此可以站在“对象性”的视角来审视生命本身,所以在传统中国社会中,人们既是血缘共同体,更是文化共同体。无论是春节,还是“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都体现着中华民族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育人无形,这对当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要注重校园文化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同时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含的时代气韵,引导广大师生在价值内涵上认同,在思想感情上共情,在学习生活中践行,即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动自觉,实现高度的文化自信。惠州学院以“我们的节日”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精品项目为媒介,以师生为主体,以重大传统节日为“窗口”,打造主题品牌文化活动,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传统节日的教育作用在显性与隐性、独立与交互之中潜移默化、润泽心田。
(三)发挥地域文化的育人功能
如果说文化的民族性是世界性的前提的逻辑是成立的,那么民族文化说到底是由地域文化所承载的这一逻辑也同样成立。中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呈现了风格迥异的地域文化,这即是所谓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广东地处中国南端,历史上从中原一带陆续输入大量外来人口,先进的中原文化和广东本土元素相互融合,催生了地域文化精品——龙门“农民画”。时下,龙门“农民画”既走进了惠州百姓人家,也走进了高校。
龙门“农民画”,诞生于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根植于岭南特色文化土壤,是惠州地域文化中的最重要本土文化,吸取了客家文化、农耕文化、革命文化以及少数民族中的瑶族文化精髓等文化元素,已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化效应。惠州学院结合自身优势,以龙门“农民画”为美育资源,通过搭建开放的美育平台,借助创新创业活动、主题展演及国际交流合作等拓展教育空间,以“学徒制”加强传承人才的培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学校通过加强校地联动,定期举办龙门“农民画”主题画展,提高师生审美能力,美育和净化师生心智;与此同时,科学引导美学美育成效外溢,组织师生参加国内省内的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以龙门“农民画”为主题,凸显岭南文化和东江红色文化特色,龙门“农民画”打通“命门”,跳出“龙门”,走进“校门”,转入“家门”。比如,在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惠州学院“龙门农民画匠心实践艺术工作坊”的“蛋生”创意,将创作的理念、临场的发挥和稳重的技法彰显得淋漓尽致,看似神来之笔,其实更是学生经过文化浸润后艺术涵养的体现,最后作品斩获了一等奖,学生不仅从中受到了熏陶,同时也感受到主动传承的意义。
三、弘扬革命文化、红色文化:铸文化育人之“魂”
中华民族具有厚重的民族精神,家国情怀自古及今愈发浓厚,这既得益于中华民族在生存繁衍过程中爆发出的牺牲精神,也得益于中华民族积极的教育实践。高校的职能之一是人才培养,但一个时期以来,一些高校将人才培养瘦身为“专才”教育,对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重视不够。试想如果社会主义高校人才培养没有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滋养,那么由伟大建党精神所缔造的红色江山又将由谁去守护和建设?因此,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革命文化、红色文化教育关乎根本、系乎国运就不仅仅是宣传的口号,而一定是应该持续推进的系列重大实践。高校积极履行使命担当,应将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嵌入校园文化、汇入社会实践、走入组织生活,实现高度的政治自觉。惠州是革命之城、英雄之城,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有着很多光辉篇章,革命是它的灵魂,红色是它的底色,这是惠州学院开展革命文化教育和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系统化、专题化、示范性是革命文化教育和红色文化教育应当重视的问题。
一是坚持系统化,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本土文化实践活动。在红色沃土的实践传承中与时俱进地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注重精品意识,用心、用情、用力打造和培育既具有本土元素又具有普遍竞争力的文化育人品牌,要始终坚持把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灵魂工程。
二是坚持专题化,广泛开展祭奠革命先烈活动。有学者指出,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史半部在广东,而广东革命史半部在惠州,域内有东江纵队纪念馆、叶挺纪念园、东湖旅店等场馆,是师生定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主题党日活动的理想场地。此外,惠州学院还围绕专题,积极构建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网络媒体宣传矩阵,让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借助新媒体也可以很“潮”,年轻人喜闻乐见,育人工作成效显著。
三是坚持示范性,广泛开展具有传帮带的宣讲活动。以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开展革命文化、红色文化“校—院—班”主题宣讲;开展校党委书记、校长和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上好“思政第一课”活动,在“两个一百年”历史语境中,重点讲“党史”成为常态;基层党组织以弘扬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主线,扎实开展好“三会一课”,各类社团组织自觉对标看齐。学校为学院示范,上级为下级示范,基层党组织为学生社团示范。此外,学校还积极推进校政行企联动,获取更多的支持,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让领略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成为师生精神文化生活的时尚追求。
综上,“文化育人”是“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高扬文化自信的逻辑延伸。建设文化强国,关键在教育,树立大国形象,核心在文化,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可以也应该立足地方并充分挖掘本土和自身的文化资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红色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人心、激发创造、提升修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育高素质人才。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惠州学院立足本土、本校所进行的塑形、提质和铸魂的创新探索走出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育人新路径,有力地推进了“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对同类高校具有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