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博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2022-03-17

陇东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模块

李 刚

(喀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在中国的崛起,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背景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时而动、因时而变,在互联网背景下推行具有实践价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互动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而微博,作为新时代具有传播特性与教学价值,且为广大学生所接受与使用的网络平台,无疑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创新的有力支撑。

一、微博互动教学模式的建构基础

根据中国第43次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1],在社交媒体使用量排行榜中,微信,腾讯QQ和微博位列前三,按各自用户群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拥有学士学位或更高学历的青年用户中,微博用户的数量比其他社交媒体用户多得多。这也是我们研究大学生微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之一。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工具和互动的社交平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职人员如果能够主动利用它作为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平台,那将会大大提升思政课在大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这对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他们的思想水平、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都是意义非凡的。

微博作为一个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使用者可以借助各式各样的移动终端,如平板电脑、移动电话等对其进行使用,通过它与相关用户进行信息的共享,传播和实时访问,不同于以往的信息内容,在微博上传输的信息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博这一新兴社交媒体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一)微博的特性

1.双向互动性。传统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为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单线传播,在信息传播链条中,有明确的传播者和受众之分,且信息的传播是单向的,难以形成信息的交互反馈,这一方面使得信息的传播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信息的相互共享。而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平台,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作为“博主”可以通过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机等多种多样的终端设备实现与“关注者”的互动;通过微博创新的“VLOG视频上传”“我的故事”等功能,使用者可以及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发布,“关注者”也可以随之通过“点赞”“评论”“私信”等功能与“博主”实现双向沟通,可以说几乎没有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这样的交流,有效地满足了社会大众多方面的诉求。此外,微博的转发、关注、收藏等功能,也有利于不同层次群体公开信息交流,实现资讯互动,弥补了传统互联网交流媒介的缺陷。当教师与学生作为“博主”与“关注者”使用微博时,对于学生在“评论区”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随时一一给予回答,不仅如此,还可以将“评论区”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形成日后可以在课堂上使用的教学素材。

2.不完全开放性。大部分人都对微博的开放性较为熟悉,但是这种开放性的“不完全性”却被许多人所忽略。微博的信息传播主要通过“博主”发布微博后“关注者”接收以及微博平台为用户推送两种形式[2]。“博主”与“关注者”之间信息传播的基础是“关注者”对“博主”所表达出来的价值观的认同;而微博推送则以对用户“关注喜好”的大数据分析以及当前互动时事热点的排行为基础。由此不难发现,正是由于使用者一直都在寻求与自己具有相同价值观并且在“圈子内”具有影响力的人去跟随,所以在微博的使用过程中,极易形成以“博主”为中心,向“关注者”辐射的互动交流模式,而这种互动交流模式正是以微博构建教学平台为基础;基于此特性,我们可以创建一个以教师为核心,向学生辐射的教学平台。

3.隐形育人功能的渗透性。微博平台顺应了21世纪人们的学习和阅读时间碎片化、不连贯性的特点,其发布博文大多是短篇文字,其间夹有图片、视频等,让人们在最短时间内抓住重点和核心更迅速地更新信息。微博平台就像是一个不断更新的巨大数据库,海量信息、随时随地的学习平台,这些对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大的益处[3]。微博平台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直播等形式在不经意间向人们传播正能量,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微博不仅有隐形的育人功能,能在人们娱乐的过程中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在出于好奇心理或是消遣心理翻看评论区的过程中再次接受教育,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微博运用背景下思政课教学的变化

作为当前拥有主流地位的自媒体平台,微博的广泛运用使得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了许多变化。

1.课堂表达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精英群体在网上的垄断性立场观点表达权随着在线自媒体平台的广泛使用被逐渐减弱,随之而来的是表达权的全民性,即表达主题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除了精英群体外的其他平民群体也拥有了表达自己立场观点的平台,人人都可以“发声”[4]。在这个背景下,大学生适应了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渐适应了自己作为表达主体这一角色,这就带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表达主体也随之多元化,告别了以往由老师向学生的“单向”灌输,大学生拥有了更多表达自己的机会,由此逐渐形成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

然而,自媒体平台发展所造就的表达主体多元化是一把双刃剑,大学生在拥有表达自己立场观点权力的同时,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同样也拥有了散播谣言的机会,特别是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的关键时期,境外敌对势力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想要阻碍我国的发展进程,而我国像微博一样的众多网络自媒体的发展就是他们进行文化渗透最好的“武器”。例如,在2020年伊始,他们就利用“新冠疫情”在网络中制造传播负面情绪,扰乱网络舆论环境。由此可见,在表达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网络舆论的监管,特别是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更是要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网络上正确理论思想观念的传播,及时制止网络负面情绪的蔓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舆论的引导。

2.课堂内话语形式丰富多彩。随着微博等互联网自媒体被广泛的使用,许多网民自发地创造了许多新颖而又个性化的网络语言,而这其中的部分语言随着大量网民在使用过程中的筛选,也逐渐成为了流传度较高且被大家所认可的话语形式,这种新兴的网络语言也为现代信息传播输入了新鲜的活力。而我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者,也及时地从网络中将这些话语素材进行了提取,并运用到思政理论课的开展当中,实现了思政课话语形式的创新发展,使当代思政课充满活力,保证了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网民们可以创造出新颖又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话语,也就可以创造出有悖于主流价值观的话语形式。我们不难发现,当前的网络社会,确实充斥着许多如“我淦”“nmsl”等一系列广受追捧的低俗话语,这些粗鄙之语也许能在短时间内或一定程度上使青年一代宣泄自己的情绪,缓解自身所承受的压力,但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自己的价值理念,也会使整个网络环境充斥着负面情绪[5]。所以,我们在运用微博等自媒体创造的新颖话语形式来丰富思政课课堂的同时,也坚决不能“为了用而用”,不顾一切地去迎合这些那些负面表达。学生时期是人们形成自己价值观的重要人生阶段,而作为这个阶段的重要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应该做到筛选优化课堂内容,舍弃庸俗话语形式,做好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育。

3.课堂内容表达方式多样。微博的广泛使用与创新发展使得网络上的话语表达形式也有了许多新型的变化。以往的信息传播通常仅使用文本形式,而现在,图片、视频、音乐等形式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表达的途径。而在互联网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现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者对自媒体为思政课内容表达方式带来的创新点也要及时的进行捕捉,主动地挖掘自媒体带来的多样化表达方式,通过深入的研究与分析,配合高校先进的网络技术支持,将富有教育意义的思政理论课内容注入新颖的表达方式之中,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次次别开生面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6]。丰富的内容与高质量的视频特效等技术的结合,大大提升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同学们的吸引力,使思政课教学事半功倍。

(三)微博的教学作用

1.拓宽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在微博被广泛使用之前,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为论坛、新闻网站、手机报等较为传统的网络媒体,信息的传递偏向于“网状”传播,信息内容也多为长篇的正式新闻。微博的出现,极大地拓宽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微博的信息传播方式与以往的传统网络媒体不同:首先,相较于传统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它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可以称得上是一种“裂变”式的传播,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信息传遍全球。其次,它所传播的信息内容相较于传统网络媒体更加精炼,更加日常化,可以让学生在短短几句话之内了解新闻信息的始末。微博的信息传递方式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规律,更受当代大学生的喜爱,因此,便成为了当代大学生除传统网络媒体外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

2.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热点新闻的讨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处于学生地位的同学们可能由于羞于当着老师与同学们的面发表自己的见解而失去参与社会热点新闻讨论的机会。微博在大学生中的广泛使用正是对这个情况的一种改善[7]。前面提到,微博作为一种自媒体平台,表达主体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也就是说,大学生不但能通过微博这个平台去获取有用的实时热点信息,而且可以就这些信息在微博平台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与网友就同一问题进行讨论,这对大学生参与社会热点新闻讨论热情的激发有很大的益处。

二、微博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成

(一)微博互动教学模式内容

微博互动教学模式归根到底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种教学形式,所以教学内容的选取至关重要。优秀的教学内容应该既包含课堂教学内容又结合同学们感兴趣的时事热点新闻;这就要求思政理论教学工作者要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细致的安排,选取合适的时事热点话题,经过与思想政治理论的结合,利用简洁而富有可辩论性的论述方式予以内容的呈现。可以说内容选取的好,一堂课的成功就达到了一半。

(二)微博互动教学模式程序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博互动教学模式的程序整体是以教师和教学内容为引导,以教学任务的完成为目标,线上互动与线下延伸辩论相结合为依托而运行的;大致分为四步:首先是教师课前先对本节课的课程教材,教学内容进行选取与设计,结合实施热点新闻后进行加工,并以此为话题进行相关微博的发布;其次是学生对老师进行“关注”操作,对于老师发布的微博以自己的兴趣点为基础进行“点赞”与“评论”,并且可以与老师针对话题进行讨论;再次是由老师引导学生对相关话题展开线上辩论;最后是将线上辩论引申到课堂上,以老师为指引,以前期同学的“点赞”与“评论”为基础进行相关话题的辩论,并由老师进行最后的教学总结。

(三)微博互动教学模式监控

要对学生使用者发布的内容经过严格的审核,加大后台的监管力度和强度。微博博文下的评论区是学生们发表评论的地方,在发表评论的同时他们也会浏览别人的评论,这就表明在发表想法的时候学生们也在不自觉地接受某些思想的熏陶,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严格控制、及时删除微博评论区的不良评论[8]。微博后台要加强对于评论区的管理与审核,出现大方向问题的错误言论要及时删除,对于情节严重的要采取封号和追究法律责任。

三、微博互动教学模式的运转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博互动教学模式是依托于“课前课中四模块”以及“课后四模块”实现运转的。

(一)课前课中四模块

第一模块是话题的设计与发布,在这个模块中,教师以思政理论课教学任务与目标为引领,将具有教学价值与可辩论性的时事热点新闻汇入其中,总结出2-4个话题在微博上进行发布;学生作为“关注者”课前已经对教师这个“博主”进行了“关注”操作,所以在教师将话题发布完成后,学生会第一时间收到微博平台的推送。学生可以在特定时间对话题进行阅读、思考与筛选。

第二模块是学生对感兴趣的话题“点赞”模块,在上个模块,教师已经对相关话题进行了发布,教师在话题发布完成后,可以对学生反馈时间做出规定,学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点赞”操作,在这个模块中同学们不但可以“点赞”,而且可以在感兴趣的话题下面通过评论来抒发自己的想法。当同学们在评论区看到其他同学评论的内容自己也认同的时候,也可以对其他同学的评论进行“点赞”操作。当规定时间结束后,教师可以对评论及点赞的数据进行汇总,首先,确定是否整个班级的同学都参与了话题的探讨,其次,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大致了解同学们对发布话题的关注点及想法。在这一模块的最后,教师可以选择同学们最感兴趣的那个话题在评论区引导同学们进行交流互动,更多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发现有同学出现“不当”的想法,也要及时纠正。

第三模块是线上话题辩论,首先,教师根据上一模块“点赞”“评论”数据的统计,选取出较为适合辩论的话题;其次,教师应在评论区对该话题做一个正向引导式的发言,使同学们在辩论前了解到与该话题相关的正确认识;再次,同学们在评论区进行富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话题辩论,这时,同学们可以将较为深刻的论点整理出来,以备下一模块课堂辩论使用;最后,教师对同学们的观点进行整理思考,为课堂辩论最后的总结提升做好理论储备。

第四模块是课堂辩论环节,老师通过对上一模块同学们的评论内容及辩论过程的总结,选取出一个最适合课堂辩论的辩题,将其延伸至课堂[9]。不同于微博评论区的辩论环节,课堂辩论环节要求同学们尽量将自己的论点与课本中的思政专业知识相结合,老师也应适时地给予一定的引导,帮助同学们对该辩题产生正确的认识,辩论过程中,老师也应将同学们富有创意的观点记录下来,最后对辩论进行总结并进行思政课理论的升华。

(二)课后四模块

“课后四模块”实际上就是对“课前课中四模块”所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及综合评价的操作,这也是十分重要的。第一模块是数据采集,对同学们在“课前课中四模块”中的“点赞”“评论”以及辩论的热点都收集统计;第二模块是数据分析,将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对同学们的思考思路大致进行了解;第三模块是数据比对,将支持率较高的几个论点归纳总结,进而找出同学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一个模块是建立数据库,将前几个模块总结归纳的优质话题内容、同学们的精彩评论、线上线下辩论后总结出最适合辩论的论题都收集起来,存入所建的数据库,以备下个学年教学参考使用。

如果说,“课前课中四模块”是互动教学模式的运行程序,那么“课后四模块”就是互动教学模式的总结评价机制,“课前课中四模块”与“课后四模块”共同构成了互动教学模式的“双核八模块”运行整体。

四、微博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增强师生间情感沟通,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微博互动教学模式更贴近于大学生本身的生活状态,“刷”着微博就把课上了的这种形式让同学们摆脱了原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压抑感”与“枯燥感”。那些平常在课堂上就比较活泼,较为积极主动与老师互动的学生,通过网络变得更加善于表达自己,而那些本身比较内向的同学,在“告别”原有课堂“提问+回答”的形式后,也能够在微博中敞开心扉。如此一来,师生间加强了沟通,老师能够更清晰地把握同学们的心理活动,这对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二)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

微博不仅是一个自媒体交流互动平台,也是一个时事新闻汇聚平台,像它的“热搜榜”功能就能及时地发布当前最新最热、网友讨论频率最高的新闻话题。对于这些时事热点话题的讨论,对学生关于这些话题想法的积极引导,无疑也是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工作者对于这些热点新闻进行汇总与筛选,并将它们与课本内容相结合,融入到课堂当中,是对课堂内容的极大丰富,同时也是对当代大学生主动关心时事政治习惯的培养。不但如此,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客观科学地对待热点新闻的能力,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有利于引导大学生价值观的建立

微博不断地传递给大学生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不乏大量负面信息。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花费很多年去培养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可能就因为几条“精心策划”的微博而毁于一旦。微博中每位用户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因为微博缺乏有效的监督,使得部分用户钻了管理漏洞的空子,利用漏洞传播负面信息。然而,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微博互动教学模式,教学主阵地就在微博,作为教师可以先声夺人,在模式运用过程中对负面信息提前进行鉴别甄选,替学生们把好关。大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对于信息没有正确的鉴别能力,因此各类负面信息会潜移默化地对其价值观造成影响。部分大学生缺乏自律能力,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于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教师微博互动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就可以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引领,逐步在教学中引导大学生树立自身正确的价值观。

五、结语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崛起与微博等自媒体社交平台被广泛地使用,以“微博”为首的自媒体平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的提升作用变得不可忽视。微博在不断提升着自己的功能,而作为思政课教学工作者,也在不断运用它的新功能去完善微博互动教学模式,去提升它的教学利用价值。在模式运行过程中,老师微博的发布、同学的“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讨论”“@”,都属于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互动教学模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着教学的实效性。运用微博搭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平台,这是一个具有丰富拓展价值的领域,相信思政课微博互动教学模式将成为未来思政课教学实践的有力借鉴。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