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其实现路径
2022-03-17韩晓楠
韩晓楠,关 娜
(1.山东省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2.山东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000)
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指在一定的社会中,人们对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阶层价值观念与规范体系的理解、认可、支持、自觉践行以及内化。每个国家都有其自己的主流意识形态,用来引导社会思潮、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可和遵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对社会成员发挥着思想整合与引导的作用,获得社会民众的广泛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并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带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稳步提升。同时,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范围、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渠道等。因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系统分析新媒体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多重影响因素,深入探索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的应用日益广泛,信息传递渠道和传播路径日趋多元化,我国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具有开放性、互动性等特征,已经渗透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深刻影响并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现在人们生活在一个是媒体文化而往往不是意识形态直接起作用的时代,意识形态借助于媒体文化外衣的遮掩,进一步生活化、普遍化,以温柔的方式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1]《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11(2020)》显示,新媒体已经成为中国网民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跨越性转型,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环境、传播方式以及传播审查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机遇与挑战。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2]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基础,反映无产阶级的根本经济政治利益的、自觉的、系统化的思想观念体系”[3]。随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不断结合的历史推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体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效保证,也成功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仰和认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主流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发挥主导作用的深层社会意识,具有引领社会思潮、凝聚人心、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新的形势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因此必须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4]。与此同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应结合当下互联网和新媒体传播的语境,推动新媒体深入融合发展,为做大做强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技术支持。
二、新媒体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因素
在新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下,我国正经历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克难和社会矛盾日渐凸显的重重问题,再加上日益汹涌的全球化和多元并存的社会思潮,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全球化下的交融与冲突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潮流与趋势,同时也是当代中国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国际环境。它不仅深刻地改变着全球经济秩序和国际利益格局,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全球化“产生了跨大陆或者区域间的流动以及活动、交往以及权力实施的网络”[5],带来了各个方面的相互交融,世界各国已经被联结为一个相互依存、利益相融的命运共同体,在各国关系日益密切的同时,相互之间的矛盾或摩擦也时有发生。
全球化加快了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促使世界各国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为各国经济社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提高了全球范围内资源流通配置的效率,同时也加快了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的进程。随着全球性经济危机与社会危机的叠加发生,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面临新的调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交往的扩大使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的交往更加频繁,世界各国在思想、文化、观念上有了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交流、交锋、交融。
随着我国融入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入,我国与其他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贸易、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再加上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应用,使西方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念的影响更加便利。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等西方社会思潮的不断涌入,资本主义政治模式、生活方式等的不断影响,或者打着宗教信仰自由的旗号进行学术交流、研讨、传授宗教文化,以更加多样和隐蔽的形式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认知,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二)社会变革下的转型与失范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在进行深刻的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的运行与深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构筑与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形成与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改善与增强,这一系列变革使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就业分配方式、组织形式等日趋多样化,并由此形成了更加复杂与多元的阶层结构和利益格局,因此对广大民众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以及利益诉求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并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我国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所有制结构、生产方式、就业方式、消费方式日益多元化,利益格局、阶层结构迅速分化、变动、重组,利益分化使个人利益不断凸显,形成了不同阶层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从而大大增强了人们思想活动的差异性、多变性和独立性,其价值多元化选择更加明显。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性矛盾逐渐增多,容易引起一些思想观念上的冲突。再加上市场经济对传统社会伦理的冲击,“人们完全被赚钱和获利所掌控,并将其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6]在这种形势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规范体系尚未最终定型,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不再有计划经济时代那样自上而下的连贯传输机制,进而影响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社会变革转型的过程中势必会产生因社会结构失衡而出现的社会问题,如财富日益聚集到少数人手中从而导致的贫富悬殊;群体差异扩大化;社会成员在发展机会、权益表达途径、个人收入分配等方面存在的不公正;贪污腐败现象依然存在;拜金主义的滋生与蔓延;人们对物的崇拜同时带来对信仰的缺失等等。这些社会问题导致社会既有的制度规范、行为模式、价值观念被怀疑或否定,产生不良社会心态,从而挑战人们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再加上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人文关怀不足,不能及时有效地回应社会民众的价值诉求,无法对一些社会问题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从而也加剧了人们的思想混乱。
(三)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锋
在新媒体全球推广的时代,中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世界,在经济、社会、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的同时,古今中外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相互对话、交流,各种社会思潮激荡交锋。同时,互联网的开放性促使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与深入,一方面促进世界各国之间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容易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产生威胁,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从未中断而一直延续至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就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7]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加速了世界各国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我国,再加上国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错,造成多元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与交融,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丰富与发展,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性和影响力。更值得关注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量输出文化产品来宣传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观念,试图凭借西方强势文化削弱社会主义国家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各种社会思潮多元并存、相互影响,不同学术流派之间交流交锋比较激烈,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思潮作为反映不同社会群体利益或诉求的观念体系,其价值取向可能与主流意识形态存在差异或相悖。近年来,在我国出现过不少有一定影响力的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认知,以不同方式对主流意识形态发起冲击并形成一定挑战,例如宣扬私有化、否定公有制的新自由主义,传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普世价值论,否定革命、歪曲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淡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终结论”,否定改革开放的思想倾向,宣传反动、分裂思想的极端宗教思想等负面社会思潮比较活跃,并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歪曲、攻击马克思主义,企图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而西方意识形态加紧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渗透,造成社会成员价值判断的困惑与混乱,这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与冲击。
(四)传播途径的多样与难控
当下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的飞速发展,信息量逐渐增多,信息内容日趋复杂,信息形式更加多样,信息流通速度更快、更自由、更便捷,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发展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社会潮流,我国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并且难以控制。
一方面,传统纸质媒体依然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经典著作、党的领袖人物的著作、主流新闻报刊、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学术期刊、教科书、科普读物等纸质传播载体更是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形式。这些传播载体有效地保障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但同时面对新的形势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传播载体比较重视政治理想的表达以及社会规范的传递,往往能够反映较高的理论水准和学术水平,但现实感不强,削弱了其与时代的适应性;通俗性不够,对个体需要的关注度不够,从而影响了其在价值引领方面的主导作用。
另一方面,互联网和计算机开启的信息化时代拓宽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渠道与载体,也给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与挑战。网络传播具有开放性、即时性、多元性、互动性、隐蔽性等诸多特征,能够丰富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形式,有效激发社会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关注与认知,从而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同时,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兴媒体的发展也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多元性和隐蔽性削弱了国家对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控制能力,舆论统一的局面开始被打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主导能力。网络平台为社会普通民众讨论和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了可能,同时也成为民众表达不满、宣泄负面情绪的重要渠道。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扩大民众的不满情绪,传播错误思想,误导民众。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一些突发性群体事件大都与网络推动有关。
三、新媒体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7]。目前,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以及诸多影响因素,如何运用好新媒体平台,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增强社会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因此,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紧紧扣住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实践指向,不断创新实践路径,保持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从而提升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一)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原则
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升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首要任务是坚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政治立场,强化马克思主义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支撑,从而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
坚持党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领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始终坚持党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领导,提升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确保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使正面宣传质量和水平有一个明显提高。主流媒体要及时提供更多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8]一是要始终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不动摇。各级党委的主要负责同志要把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议程,通过建立党委领导责任机制、协调联动机制,努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的工作体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管理权,充分发挥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传统优势。二是要始终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不动摇。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9],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传达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激发人们积极向善的精神力量,努力消除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杂音,提升舆情辨别处理能力,抢占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制高点。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绝不动摇。始终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结合微博、抖音、慕课、公众号等新媒体样态,宣传科学理论、弘扬主旋律,确保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始终保持正确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引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让马克思主义“渗透到群众的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10]。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认清和抵制敌对势力意识形态的渗透,坚持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整合和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提升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达成思想共识。各级干部群众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对待不同的思想动态,要有原则、有耐心,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阵地。
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功能。当今社会,任何一个执政党都需要通过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来对社会进行引导,在多元价值之间保持合理张力,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使主流意识形态既体现其统领地位,又体现它对多元化的包容与尊重。主流意识形态必须在多元化中确立主导意识,坚持主流意识形态一元主导与发展多样化相结合,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驾驭能力。主流意识形态应该以一种开放、包容、理性、求实的态度对待意识形态领域的交融交锋,积极借鉴、吸收其他社会思潮中科学、合理的部分,不断促进其自身发展。与此同时,还应该及时把握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新动态和新特点,深入分析研判,给予错误和反动思潮以有理有据有力的批判与回击。
(二)保持主流意识形态的先进性
一种意识形态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需要体现并时刻保持其先进性,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保持主流意识形态的先进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层面共同推进。
夯实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基础。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善的政治制度、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谐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氛围是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客观基础和必要条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观念;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以政策、制度、法律为载体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继续完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的教育机制和以大众媒体为载体的传播机制,推进精神生产领域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着力培育社会主义文化优势;加强民众的生态意识教育和生态法制教育,利用法律武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着力解决民众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积极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奠定坚实的客观基础。
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支撑。首先,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习,摒弃对马克思主义简单化、教条化的理解。其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同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从回答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结合社会生活中的新情况、新境遇进行创新发展,从而实现与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的与时俱进。最后,主流意识形态要保持其科学性和生命力必须要密切关注世界文明发展趋势,适应时代社会发展潮流,积极吸收和融合一切有价值的人类文明成果,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与发展更加顺应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作好意识形态工作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适应宣传思想工作要求的主流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这支队伍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坚定的政治立场,精通思想宣传工作业务,熟悉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通过加强学习培训、社会调研等方式,充分掌握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不断提升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应建立健全奖惩机制,从组织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工作人员,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工作人员从事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性
新媒体时代,面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增加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必须运用好新媒体技术,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用新技术新手段建立起与用户的全新连接,不断丰富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提高工作内容的可操作性,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工作建设的主动权。
丰富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方式。强化高校、党校、学术科研机构等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信仰教育培训、宣传的责任,加强传播媒体与专业研究机构、学术团队的合作,及时主动做好改革进程中重大理论热点问题的宣传,认真抓好热点问题以及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引导,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化解矛盾,提高思想宣传和舆论引导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加强意识形态主管部门与实际执行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舆情分析研判机制,深入分析舆情动态以及社会思潮发展演变趋势,及时发现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切实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内容通过互联网、手机媒体、移动电视、电子报纸等多种渠道表达出来,面向大众生活,关注大众心理与需要,把理论性较强、抽象性的专业话语转化为群众通俗易懂的话语,以简单明了、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出来,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亲和力。通过发布官方微博、微信等方式,及时发布权威性理论文章、形势政策报告、专家学者讲座等内容,实现全媒体的信息形态与表达、智能化的生产与精准推送,引导广大党员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完善创新主流意识形态平台建设。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巩固发展现有的思想文化阵地,做大做强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主流新闻媒体,利用权威的言论引导民众将对舆论客体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对网络传播的控制和引导,既要充分发挥网络、大数据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大胆运用、积极建设,又要有效防止网络上不良信息和不文明行为的消极影响,加强引导、强化管理。应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审查制度,密切关注移动平台信息传播的新动向,强化对社交网络、即时通信工具的引导和管理,及时有效地抵御不良信息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侵扰;应尊重新媒体发展规律,准确把握新媒体传播特点,不断加强媒体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建立维护健康媒体环境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