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用“错误”,生成精彩

2022-03-17孔卫琴

语文天地 2022年4期
关键词:原文语文课堂错误

孔卫琴

有些错误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资源,它能发挥独特的教育价值,我们的课堂也会因“错误”而生成精彩。的确,在语文教学中多一点慧眼慧心,不掩盖“错误”,不放过“错误 ”,用好“错误”,不但不是语文课的瑕疵,反而会让语文课柳暗花明,波澜起伏,从而让学生领略到别样的语文风景。

一、巧设破绽,让学生行走在文本之中

故意留一点语言上的破绽,有机融入文本教学。全国小学特级教师薛发根老师曾经执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一课,他板书课题 “你把这条鱼放掉”!,让学生发现了课题漏写了“必须”和颠倒标点的错误,设错点在教材的关键处,避免了单一的问答式,从而让学生反复走进文本,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从而达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无独有偶,有个老师执教《明天不封阳台》时,故意把课题写成《明天封阳台》,学生纷纷指错,老师反问学生课文中作者有没有要封阳台,从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梳理文章结构,从要封到不封,最后回到思考“人与自然”的主题时,再次问“作者明天到底会不会封阳台”,通过一字之错,让学生反复进入文本,品味到了文本中蕴涵的深沉意蕴和作者情感。

有心露一点理解上的偏差,顺势品味语句的含义。全国特级老师黄厚江在执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让学生选择喜爱的诗句描绘画面,学生选了几句之后就无话可说,黄老师特意挑选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和“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来描绘“连续几夜的春风吹来,千千万万棵梨树开出一朵朵梨花”“无边的大海,也因为寒冷结上了厚厚的冰,阴云密布,因为寒冷也好像万里凝结”。学生纷纷点头,黄老师却说学生上当了。学生回过神仔细一琢磨,才发现第一处写的并非是春天的“梨花”,而是冬天的“雪花”,“忽如一夜”是为了表现寒冷来得迅疾。而第二处的“瀚海”也不是“大海”,而是“沙漠”。黄老师故意出错,并非故弄玄虚,而是抓住学生理解上的易错点顺势而错,先和学生共错,再做逆势推翻,让学生回到文本,加深了对文本语句含义的理解。

巧做一点朗读情感上的背离,趁势把握作品的风格。诗歌教学最难做的语言活动就是诗歌风格的教学。盛唐诗歌气象开阔,即使边塞诗也充满了一种慷慨之气。《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诗歌风格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似乎也是一个难题。 黄厚江老师用朗读比赛的方法,让自己和学生比赛朗读,学生读得字正腔圆,慷慨激昂,老师读得凄美生动,深情感人。不少学生竟然一时辨不出高下,在老师的步步引导下,学生细读文本,结合背景知人论世,才发现老师的朗读尽管动人,但并不符合作品的风格,从而体会到盛唐边塞诗中的磅礴气象。

二、共探错因,让课堂节奏波澜有致

探学生之“错”,来一点课堂上的变奏之音。于漪老师在执教《宇宙里有些什么》的时候,本来是让学生去探讨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有个学生发现课中有不少“万万”的字眼,就问老师“万万”是多少,一旁有个学生插嘴说“万万就是亿,有什么好问的”,貌似那个学生提了一个跟语文不沾边的数学问题,是个不起眼的错误。于漪老师却抓住时机,追问学生,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亿”,而是用了那么多“万万”,学生也觉得疑惑,纷纷讨论起来,最后才明白这是作者为了表现宇宙里星星等物质之多,才用叠词“万万”来强调这一点,从而巧妙引出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黄厚江老师曾说:“学生的错误中一定蕴涵着道理,蕴涵着一定的教学价值,单看你能不能挖掘到。”

除了探究学生课堂上出的“错”,其实也可以究一究文本之“误”。朱自清的《背影》可以说是散文名篇,不少教材都有插图。有的老师就利用插图去读文章,去挑一挑图片的问题,学生从读文转为读图,也更有了兴趣。插图是文字的辅助、再现或注解。其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意义是十分明显的。针对《背影》这篇课文“望父买橘”这一环节,文中用了“攀”“缩”“倾”等动词来描绘父亲买橘的艰难,说明月台很高,父亲爬月台不容易。然而课文中的插图却不能体现“攀”“缩”“倾”这些动词的作用。多数插图不能体现“攀”这一动作,只能是“趴”,有的插图太随意,不能做到图文并茂,对课文理解无意义。而学生在图文比读的过程中,图文互证,不但使课堂节奏有了变化,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三、化“误”为“悟”,让学生思维充满活力

在语文课堂中用好“错误”也需要有方法。一般来讲,在分析比较中学生的思维会更加灵活。部编版教材新选入莫言的《卖白菜》,有位老师在设计语言品析时把这一处内容进行改造:

原文:“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改文:“这么大的汉子了,不要哭,不像样子!”

原文:“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的,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改文:“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在不断比较阅读中,学生发现了原文母亲对“我”的嗔怪中其实包含着疼爱,“我”的啰嗦重复中包含着委屈,也为下面“我”多算老妇人一毛钱做铺垫。这位老师用了三处语言的改造,表面看来是错读了原文。但在对原文和改文的比读中,学生不仅领会到情节的不断发展,还品析出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从而进一步体会到那个时代的人的不幸,把小说揭示广阔社会的特点都体会出来,这不能不说把“误”化作了“悟”,让学生在不断的分析比较中思维活动越来越有张力。

当然,我们也可以在矛盾争论中,让学生的语文思维更加深入。黄厚江老师在执教《我们家的男子汉》时有一个片段,文中有一个小标题是“他的眼泪”,有学生认为这部分有的内容不是写“眼泪”,比如这个孩子收到作者来信时并没有流眼泪,也有学生认为有关。在矛盾争论中,发现那个男孩看完信后跑进洗手间用毛巾捂住脸,是不想让别人看见他的眼泪,这部分内容也是跟眼泪有关,同时也体会到男孩子的成长,“男儿有泪不轻弹”。学生的思维也从文本内容深入到人物形象乃至文本的主题,对“男子汉”意义的理解也逐渐丰满起来。

当课堂出现错误,不管是来自学生,还是来自老师或文本,抓住错误资源,让学生进入思考,这些错误将不再是错误,而是“感悟”“明悟”“顿悟”的契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因真正贯穿思考而得以提高和生长。

语文课堂上有意无意间的错误,一经教师巧加运用,就焕发出别样的美丽。然而深入思考,这些精彩并非是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的无心插柳,更多的是教师的有意栽花,或者是对课堂教学情况的灵活驾驭和相机引导。可见,要让错误在语文课堂上变为精彩,需要教师对文本进行反复研读,对学情有充分的了解,对课堂教学艺术有不断的追求。惟其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成就学生。

猜你喜欢

原文语文课堂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不犯同样错误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