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然难掩一抹苍凉
——《赤壁赋》教读有感

2022-03-17

语文天地 2022年4期
关键词:乌台诗苏子赤壁赋

王 晶

《赤壁赋》是指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中的《前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表现了作者的心灵由矛盾、悲伤转而获得超越、升华的复杂过程。《赤壁赋》通篇以景贯穿,全文紧扣山水风月展开描写议论,我们不妨以此为切入点,顺着“喜—悲—喜”的情感轨迹,走进《赤壁赋》,走进苏东坡的精神世界。

我们在教读《赤壁赋》的时候,总是津津乐道于苏轼超然旷达的生命态度,很少有老师去剖析超然背后的苦涩与苍凉,这在解读上是肤浅而从众的,不一定有利于学生对幸福与苦难的辩证理解,也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每次教读《赤壁赋》总有一种特别的感觉,苏子瞻夜游赤壁,临清风,赏明月,凌波虚渡,一苇可航;怀赤壁英雄,品人生短长。金声玉振,演绎物理情致, 山负海涵,尽显超然气度。撷一缕清风,掬一江明月,苏子拈花一笑, 就酿成了一壶泽被后世的醇酒,不知道温热了多少困顿趑趄的灵魂。可是,我们在仰止苏子达观超然的人生态度时,是否体悟到他那苍凉得令人震颤的风骨!法国作家缪塞在《五月之夜》中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周国平先生也认为:“幸福是灵魂的叹息和歌唱, 苦难是灵魂的呻吟和抗议。”幸福与苦难本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世界以痛吻我, 要我回报以歌。繁华向外,凄凉向内, 我们在教读《赤壁赋》时是否可通过诗人超然达观的气度去解剖他那苍凉无告的内心,从而让学生明白,在人生的旅途中, 苦难与不幸可能是生命的常态,苍凉的生命往往绽放璀璨的光芒, 这比单纯的讲苏子的超然也许更能培养学生认识世界与人生的核心素养。

一、知人论世,方可体察通达之变

苏子瞻怀抱利器, 声扬汴京, 本以为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立谈之间即可实现, 谁知在人生最美的年华却被改革与守旧的湍流裹挟, 因“乌台诗案” 而受尽凌辱,最终放逐于黄州,此年为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 年)。正如他自己所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只影自怜, 命寄江湖之上。” 可是在命运的激流中他是否改变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的信念呢? 从他在此期间写给至交李常的信中可窥一二。其信中云:“吾侪虽老且穷, 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虽怀坎憬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 一切付与造物。”可知苏轼虽然贬谪于江湖之远,但心中所念依然是家国天下,极目远眺本为沃野苍生。生活在魏晋乱世的五柳先生虽于南山之下修篱种菊, 尚亦“刑天舞干戚, 猛志固常在”,何况生活在经济繁荣政治较为清明的北宋的苏轼呢!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苏轼《自题金山画像》),垂垂老矣的诗人面对当年自己的画像,抚今追昔,以自嘲的口吻,抒写平生到处漂泊, 功业只是连续遭贬。造语苍凉,寓庄于谐,写尽了“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的悲凉与无奈。文章憎命达,贯穿苏轼生命历程的应是企望报效国家而不可达的悲愤与无奈,旷达与超然只不过是诗人寄放自己不羁灵魂的外衣而已,《赤壁赋》于超然的背后蕴涵的莫不是无限的苍凉。

二、以意逆志,遥望“美人”,怅惘苍凉人生

月白风清,痛饮狂歌,但诗人所歌之曲为《诗经·陈风·月出》章,诗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意为:多么皎洁的月光啊, 照见你娇媚的脸庞;你娴雅苗条的倩影, 牵动我深情的愁肠。其实质与“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以美人喻指君王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常用的手法,诗经如此, 屈原亦有佳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借美人迟暮表达对怀王老去、自己政治理想难以实现的焦虑;李青莲更是相思如灰,“美人如花隔云端……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功业自许, 一生始终不渝地追求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但长安迢递,岁月蹉跎,君王虽值壮年却遥不可及, 岂不让人悲凄怆然?

苏子瞻自幼即“ 奋励有当世志”, 具有高远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至君尧舜,此事何难”,他想以天下为己任,要“涤荡振刷, 而卓然有所立”。可是命途难济,乌台诗案, 逐放黄州。黄金般的岁月只能消遣于江湖之间,不啻是对自己生命肆意无情的摧残,这种打击落在热爱生命、满怀抱负的苏轼身上,必然构成最无助的压迫和苦痛。他感叹白发愈来愈多,时不我待,成为他最难解脱的悲哀。《赤壁赋》写于1082 年秋, 45 岁的诗人,面对浪花淘尽英雄的一江秋水,剥离开诗人生命中固有的超然与旷达气质, 在字里行间汩汩流淌的莫不是那一缕缕难以言说的绝世的苍凉,是恓惶,是彷徨,是失望中的执着与期待。

三、披文析理,“ 禁” 与“ 无禁” 中难耐岁月苍凉

且不说《赤壁赋》中苏子瞻借对赤壁英雄的凭吊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时光焦灼,面对那一江滚滚东去的秋水,更是生发出如许的人生感慨。清风、明月之所以美好如斯,是因为诗人可以自由无拘地去欣赏,去畅想,去寄放他那一颗饱经沧桑日益困顿的心灵,自然中的“无禁”映衬出诗人在尘俗生活中的“踬踣者屡”。苏子瞻虽有“致君尧舜”的志向,可大宋的天空仄逼得他还没有伸开自己的翼翅就羽叶纷飞,散乱无状;东坡公即使是想借那一枝秃笔在纸上雕刻一下自己心中的理想,也会无端的惹上“乌台诗案”,最终等同于囚徒押解到僻远的黄州, 走上了一条看不到尽头的放逐之路。在政治舞台上他处处受“禁”,在诗歌的国度他也不得“无禁”,只能借赤壁的那半江明月、几缕清风暂慰自己桎锢已久的心灵,“共适”只不过是苦难的生命形态之下的那一份凄然的笑,是悲风中难耐的苍凉。

“不知东方之既白”,是诗人与困顿踬踣的命运对抗的另一种形式而已,写就《赤壁赋》的第二年即1083 年,依然是在黄州,苏子于《后赤壁赋》中感慨:“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已。”在《卜算子》中低吟:“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徘徊顾盼之中莫不是诗人消瘦苍凉的背影。斯人已逝,余韵悠然,怀山品水,啸月吟风,苏子超然的气质背后,是如秋水般的苍凉。

在本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赏析,认识到写作手法的巧妙运用让文章读起来如此精炼,内涵又如此的博大精深。诗有情但多理,词有景却多情,因为有了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使这篇经典作品在表达作者的愁绪时显得自然、合理。从整体上来说,景色的描绘又给课文带来了优美、和谐的艺术效果。不管是抒情,还是述理,全文都离不开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4173)

猜你喜欢

乌台诗苏子赤壁赋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The influence of 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suspension droplets on the ion flow field in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humidity
“乌台诗案”的文书运行过程及相关文本属性考辨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乌台诗案》版本流变再考*
主持人的话
我爱你,祖国
《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
我的房间
苏东坡《前赤壁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