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方向探析
2022-03-17周语眠
周语眠 刘 学
(1.淮北师范大学,安徽 淮北 235000;2.济南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自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也随之建立并发展起来。电子阅览室是现代化的多功能阅览室,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为载体,为读者提供网络资源学习和信息检索等服务。从1995年我国最初形态的电子阅览室在北京图书馆建立,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探索和变化[1]。
进入2010年以后,互联网走进了千家万户,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新型电子产品的应用,使网络得到了极大的普及,人们的上网途径变多,不再局限于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以往的优势似乎日趋降低,已不再是读者与网络电子资源之间的唯一桥梁,因此逐渐变得冷清[2]。而近几年智慧图书馆建设已成为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新趋势,传统的电子阅览室模式也显然已无法满足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要求。因此,我国高校图书馆应顺应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对电子阅览室的发展方向做出积极反思,给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以满足新时代的需求。
一、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现状
现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不再只拘泥于书本的学习。为满足学生多样的信息资源需求,高校图书馆设立了电子阅览室。然而目前看来,电子阅览室的使用情况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总结其使用现状如下:
(一)学生对电子阅览室的功能认识不足
随着网络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逐步加强了对电子资源的要求。高校图书馆购买了丰富的电子资源数据库,包括电子图书、多媒体学习资源、国内外期刊论文等等,而电子阅览室就是当代大学生使用这些数据库的最佳场所。
电子阅览室作为读者浏览、检索并获取各类数字信息资源的重要场所,理应对高校学生的深入学习和科研提供极大的帮助。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清楚电子阅览室的功能,仅把电子阅览室当成一般的上网场所,如此大材小用,无异于资源的浪费。例如,一些学生只知道用电子阅览室的电脑看电影、玩游戏;一些学生想要搜寻学习资源,然而在查找文献的时候并不清楚该从何处入手进行检索,时常收效甚微。因此,真正懂得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的学生并不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源于图书馆缺乏有效的宣传推介和信息资源教育,学生们并未真正了解电子阅览室的各项功能,更不清楚如何利用电子阅览室获取资源以助力自己的学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疏于管理,有的高校电子阅览室对学生缺少必要的管理引导,对其玩游戏、看视频娱乐的行为听之任之,如此一来,也就难怪部分学生把电子阅览室视为校园“网吧”了[3]。
(二)电子资源数据库利用率不理想
高校图书馆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进行电子资源的建设,电子资源数据库的数量越来越多,种类也更加的丰富。但是,统计其点击量就会发现如下情况:一是电子资源的总体利用率较低;二是各个数据库的利用情况“冷热不均”,有的数据库被访问的次数较多,有的数据库则无人问津。
出现以上情况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缺乏正确的宣传。很多学生不知道学校图书馆配备有哪些电子资源数据库,不了解数据库的种类、收录内容和涵盖范围等,更不用说利用他们进行学习。其次,没有根据读者的需求来进行电子资源数据库的采购。有些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采购依据多来自厂家的推销宣传和其在其他学校的使用情况,而没有根据本校学生的专业等因素来进行采购。再次,数据库种类繁多且相互独立,使用方法复杂且步骤烦琐,很多学生并不清楚自己应该在哪个数据库中才能搜索到需要的资源,于是只能“广撒网”,逐个搜索每个数据库。当读者费事费力却收获甚微时,自然就选择了半途而废,甚至因此对图书馆敬而远之。
(三)硬件设备老旧,面临网络安全难题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计算机设备数量比较多,且电脑的价格比较高,而图书馆经费有限,主要用于购买纸质图书和电子资源数据库,不可能每年都进行机器的更新。很多高校的电子阅览室因为资金限制,经常多年不能更换新的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已经超期服役多年仍在继续使用。
但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却是日新月异的,一方面专业软件的更新换代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也很快,每年都会有新的计算机机型产生。老旧的电脑等硬件设备虽然还可以正常使用,却会影响开机速度、网速等,甚至不能安装新一代的专业软件。而电脑配备的耳机、键盘、鼠标等更是高消耗品,损坏后却不能及时替换更新。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上网体验,学生们也就不愿意来到电子阅览室上网学习。
与此同时,保证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网络安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阅览室对学生是完全开放的,学生人数众多,浏览的网站也是多种多样,这就很容易导致电脑遭受病毒的侵害,从而使系统瘫痪。因此既要保证电脑不受病毒威胁、不被黑客等恶意攻击,也要保证读者的信息安全、重要数据不被泄露。
(四)电子阅览室设备利用率低
电子阅览室变身自习室也是近几年来很多高校图书馆普遍面临的尴尬处境,很多学生来到电子阅览室却只是坐在电脑前埋头自习,自始至终不曾开机。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无线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当前校园网络已经覆盖了校园的每个角落,学生多数拥有手机、平板、笔记本等移动电子设备,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进行资料查阅和学习。这种新型的上网方式更加方便和自由,打破了传统在机房上网学习的束缚,学生们无须赶到图书馆来上网。电子阅览室也就自然而然地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这也导致电子阅览室的利用率越来越低[4]。
(五)环境设置和服务方式滞后
走进很多高校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就会发现其在环境布置方面缺少人性化,服务模式单一且功能不完备。软环境的营造和个性化的服务应是电子阅览室重新获得吸引力的新方向。电子设备是机械的,但阅览室作为图书馆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有人文关怀和创意。可以想象,当电子阅览室的视觉氛围压抑、昏暗,桌椅电脑等设备陈旧,时常有噪音干扰时,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难以产生愉悦感,也无法享受在电子阅览室的学习。此外,很多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除了被动等待学生前来上网,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其他形式的信息资源服务,很难满足读者日益多样的需求。
这些传统的服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学生们的需求。现代化图书馆建设要求为读者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服务,根据读者需求推送电子资源数据库服务,提供多种上网方式和途径,而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尚未达到这一要求。
(六)管理馆员专业素质较低
现代化图书馆建设对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阅览室的馆员不仅要有较强的计算机及网络专业技能,也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馆员不仅要随时解决读者遇到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问题,帮助和教会读者利用设备和数据库获取需要的数据信息,也要及时沟通并解决读者可能提出的其他问题,维持好电子阅览室的秩序。
而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馆员并不全部具备上述素质和能力,入职后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很多馆员所做的工作只是负责维持阅览室秩序,登记读者信息,一旦出现计算机或网络问题很难及时解决,需要再去求助于图书馆或网络中心的技术人员。这样就耽误了学生们的学习时间,影响了其学习效率,久而久之,难免会引起学生的不满,降低了他们到电子阅览室学习的兴趣。
二、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发展方向
面对以上诸多问题,高校图书馆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以积极应对,并及时调整电子阅览室的发展方向和策略,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以促进电子阅览室的科学转型与创新发展。
(一)全面开展宣传推广
首先,高校图书馆要注意宣传推广自己,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关注。从读者心理学角度讲,阅读兴趣是读者从事阅读活动的主动性心理倾向,它对阅读过程起着决定作用,能使读者激发阅读能力,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努力实现自身的阅读目标。鉴于此,图书馆必须注重引发学生读者对电子阅览的兴趣。在每年新生入学时,图书馆可充分利用“入馆教育”的良机,让学生对阅览环境、阅览设备及其能够实现的功能有一个详细了解,并在学习和娱乐过程中,亲身感受电子阅览室的设备相比手机等移动终端所不具备的功能和便利,初步引发学生电子阅览的兴趣。
其次,图书馆可以与数据库厂商协同进行宣传推广,根据不同数据库的资源和特点制订各具特色的宣传方案,并利用每年的“读书月”等时机开展宣传推介活动。比如,举办有奖答题小活动、邀请专家到校进行专题讲座等,这些活动都可以在电子阅览室举办,学生们通过参加活动,不仅了解了各个数据库,也对电子阅览室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二)优化电子资源数据库使用方法
高校图书馆购买的电子资源数据库越来越丰富,但是对于哪些数据库能够满足本校师生的要求,图书馆还缺少相应的数据支持。对此,图书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征询学校师生的意见,还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看看哪些类型的数据库使用率高,从而有针对性地购买数据库,避免资源的浪费。
对于图书馆数据库资源丰富但检索费时费力的问题,图书馆要对这些数据库进行整合,实现一站式检索,读者在搜索框中输入搜索关键词,就可以一次性对所有数据库进行搜索。如此一来,实现了简单、高效的检索,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自然会吸引更多读者利用电子阅览室进行数据库检索和学习。
(三)加强设备更新和网络安全维护
电子阅览室要满足读者信息检索和专业绘图及视频制作等需求,就需要加大对基础设备的投入力度,要争取有力的资金支持,从而及时对计算机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同时,为保证网络安全,电子阅览室应该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为每台电脑更新操作系统、安装杀毒软件,并经常检视网络安全情况,这样可以避免一些病毒的攻击,防患于未然。此外,还应为每台电脑安装还原系统,使电脑重启时即可完成系统还原,这样当学生使用电脑结束后,无须手动删除自己的文档等信息,尽可能保证数据不被泄露。
(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就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现在的大学生是在网络环境下长大的一代,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有的,但是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比较欠缺,信息素养还需提高[5]。
将电子阅览室作为高校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经常举办信息素养教学活动,也可以在电子阅览室举办各种信息查询利用比赛,将电子阅览室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有机融合,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在电子阅览室学习的习惯。
(五)加强馆员培训,提升馆员素质
电子阅览室的管理馆员与其他馆员相比,应具备更多的专业能力,首先就是计算机软硬件维护的能力,当出现问题时,能第一时间判断出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其次是拥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当学生咨询时,能提供专业的帮助,告诉学生获取信息的专业途径;最后,要全面掌握电子资源数据库的内容,能根据学生的专业和需要准确为学生推荐数据库。因此,高校图书馆一方面需要选派具有较强专业素质的馆员担任电子阅览室的馆员,另一方面要定期举办专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馆员素养。除专业能力外,馆员还应该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积极主动的服务态度,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保持温和的态度并不厌其烦地加以解答,甚至对于读者之间出现的矛盾,要及时做好妥善解决,从而与读者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当电子阅览室形成轻松和谐的氛围时,学生们自然而然也就愿意来这里学习。
(六)发展新型服务模式
读者在电子阅览室的体验感应予以重视,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只是简单地完成上网功能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因此,电子阅览室需要发展新型的服务模式。比如,提供移动上网设备,在电子阅览室内增加平板、笔记本电脑等,让学生们有更多选择。而且,使用这些移动设备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即使电子阅览室内停电了也不会影响学生们上网。增加电子图书阅读器,让学生们可以在此阅读电子书,这样学生们就省去了在电子资源数据库中搜索的麻烦。图书馆还可以经常邀请专家学者来校演讲或进行视频讲座,为大学生读者提供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为更方便读者获取和保存信息资料,电子阅览室还可提供自助打印、复印以及光盘刻录等服务。
(七)改善布局,个性服务
大学生对阅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并呈现多样化趋势,对此图书馆要在充分调研读者需求层次的情况下,对电子阅览室的布局进行重新规划,以全面满足读者需求,力求达到最佳效果。可以科学划分电脑上网区、移动上网区、电子图书阅读区、打印区、休息娱乐区等[6]。并针对不同的区域,进行不同的空间设计和装修。电脑上网区安装专业的电脑桌和电脑椅;移动上网区和电子图书阅读区可以安装沙发和躺椅,让学生们享受更舒适的阅读体验;休息娱乐区可以为学生提供咖啡、果汁等饮品,还可以集中播放电影,若场地有限,可以为学生提供VR眼镜,单独播放电影,让学生们在紧张学习之余可以放松一下。
三、结语
电子阅览室尽管不再像当年那样“一座难求”,但仍然在高校图书馆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图书馆举办文献资源检索与利用培训、信息素养课程教学、各类信息大赛和音像学习与文化娱乐的必备场所。文档编辑、计算机绘图、各类大型应用软件如统计软件SPSS,平面设计软件CorelDRAW、Photoshop、Illustrator,三维软件Rhinoceros、3ds max、Maya、Cinema 4D、Alias、Pro/E、UG、SolidWorks、Catia等都需要性能强大的电脑来完成,没有手提电脑或手提电脑功能不强大的学生,还是需要利用电子阅览室进行学习。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不断完善电子阅览室的现代功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便捷、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使之成为图书馆的学习共享空间和高校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数字化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