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窑洞文化传承保护开发之我见
2022-03-17王晓冰
王 晓 冰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中国的居住民俗是丰富多彩的,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住宅形式和居住民俗[1]。汉族的四合院,云南、贵州少数民族的吊脚楼,福建、广东客家人的围楼,黄土高原的窑洞,大草原上的蒙古包,羌族的碉楼等等民居形式之所以如此多样,是与各民族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等因素分不开的。但任何一种民居都是本民族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融合的智慧结晶,也是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产物,是他们的思想观念、民俗信仰、审美情趣相互交融的历史之果。因此中国民居本身就是多元化的[2]。
庆阳是世界上黄土层最深厚的地方,一般厚度为50~100m,有的地方厚达200m[3]1-2。因为土层厚,密度大,直立性强,最适合修建窑洞。因此,窑洞是庆阳最具特色的建筑形式,代代传承,绵延古今。作为民居,庆阳窑居历史已有5000多年之久。作为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庆阳窑洞是农耕文化非常重要的代表符号之一,它传承着数千年来人类居住形式的创造和变化。可以说,庆阳窑洞文化发展史,是庆阳农耕文明的发展史,也是庆阳经济社会的发展史,她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同样具有特殊地位。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各种因素的制约,庆阳窑洞正面临逐步消失、损毁殆尽的危险境地,窑洞营造的技艺也随着老一代工匠艺人的逝去而后继乏人,修窑技艺濒于失传。
2002年6月,庆阳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窑洞民居之乡”。2006年8月,庆阳窑洞民居被甘肃省列入非遗传承项目。2008年6月,庆阳窑洞营造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因此,我们必须从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振兴乡村”战略、“美丽乡村”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庆阳窑洞文化传承保护、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增强庆阳窑洞文化传承保护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重新定位和分析,及时研究、实施抢救性保护利用及开发措施,使之成为民居历史的博物馆和新时代新农村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为此,本文拟就庆阳窑洞文化传承及抢救性保护谈一点认识、思考和浅见。
一、庆阳窑洞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窑洞是庆阳民居之根,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窑洞民居的前景堪忧,传承保护压力较大。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庆阳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政策支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许多农民开始告别窑洞,搬进新居,窑洞逐渐退出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视线。现在全市仅存纯窑洞住户4万多户,这个数字仍在减少,主要分布于环县、华池和镇原县的北部山区。
(一)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需求促使农民抛弃窑洞
受现代居住方式的冲击,窑洞日益暴露出不合现代化脚步的缺点,使之成了贫穷落后的代名词。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年青一代不愿再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开始急切地弃窑建房或弃窑进城购房,追求更加时尚、舒适的城镇生活方式。大部分窑洞的居住者是六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也有不少人认为:守着窑洞,就是守着黄土;守着黄土,就是守着贫穷。为实现致富梦想,许多窑洞居民纷纷走出窑洞或者举家搬迁进城打工、创业,进一步恶化了窑洞民居所处的境地。
(二)部分窑洞存在安全隐患倒逼农民离开窑洞
部分传统窑洞阴暗潮湿、采光不好、通风不畅,长时间降雨容易引起塌陷,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大多数人缺乏长期居住的思想准备,认为已无必要对视为贫穷落后的窑洞进行加固和改造,从而使窑洞民居的保存与发展陷入困境。
(三)政策引导农民搬出窑洞
地方政府把搬出窑洞、住进瓦房楼房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力倡导当地居民走出窑洞,这使得“人走窑空”现象逐年剧增。同时,受退耕还林、移民搬迁、耕地保护、毁庄还田等政策性原因影响,庆阳窑洞民居的数量也急速下降。
(四)精准脱贫整体搬迁
一些占地条件差,条件艰苦,不适宜人类居住的边远山区,因为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环境和脱贫的需要而整村整体搬迁到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原来居住的窑洞民居自然随之废弃。
探究窑洞民居的存废变迁,也有专家做了具体概括:众多窑洞因“迁”而废,部分窑洞因“拆”而减,少数窑洞因“危”而弃,个别窑洞因“饰”而变。应当说,这是时代进步的回声,也是窑洞民居的挽歌。
二、庆阳窑洞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实用价值
(一)窑洞是庆阳的文化符号,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庆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2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根据考古资料,庆阳境内目前已经发现的数百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普遍存在着以“穴居”为基本特征的住宅形式[4]952。庆阳也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周祖不窋、鞠陶、公刘在庆阳“教民稼穑”,开启华夏农耕文化先河,“周道之兴自此始”《诗经·大雅·緜》说:“民生之初,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东汉大儒郑玄注曰:“凿地曰穴,皆如陶然”。这是说周人起初从杜水到沮水、漆水之侧,古公亶父率族到岐山开辟新域的时候,仍然住着像窑一样的洞穴,他还没有家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经过了漫长的时间,人们由掏土为洞,掘地为穴,逐步发展成为形式多样,装饰漂亮,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鸡犬相闻,炊烟缭绕的聚落民居,构成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以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窑洞民居仍然是庆阳人民最主要的居住方式。北部山区多数村学都设在窑洞,直到二十世纪末,庆阳全区才告别了窑洞小学[5]。由此可见,窑洞与庆阳人民的生活结有几千年的不解之缘。长期以来形成的“黄土造人”的黄土崇拜,是中华民族“尚黄”的思想根脉。庆阳人自古以农为本,他们在黄土地上世代耕耘的生存依赖,更强化了“黄土为色”的庆阳窑洞民居文化的历史情结,也深深融入了庆阳人厚道质朴、知足图安、守土恋乡的性格特征、文化心理和精神基因。
(二)窑洞是绿色环保建筑,冬暖夏凉,浑然天成
“绿色土生建筑”是对庆阳窑洞再恰当不过的评价了。庆阳窑洞出于“黄土”而又融于“黄土”。窑洞的生态优势表现在“自然空调”、节地节能、经济环保等诸多方面。
庆阳地处我国西北,其典型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温度8~12℃,气温年较差接近50℃,气温日较差超过20℃,日照充足,年降雨量少,上古时期可谓生存条件恶劣。然先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在长期生产、生活的历史进程中,发明了节能窑洞,并不断地改进改良,具有良好保温、保湿和蓄热特性的窑洞,成了世代繁衍生息的温馨家园。这种特性对于窑洞内部的热条件能够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从而形成了冬天保温,夏天隔热,冬暖夏凉的特点。窑内空气温度和湿度的稳定性同样良好,几乎可以达到空调的控温水平。难怪清代庆阳进士惠登甲在《土窑》一诗中赞美庆阳窑洞:“远来君子到此庄,莫笑土窑无厦房。虽然不是神仙洞,可爱冬暖又夏凉。”
庆阳窑洞在节约耕地和能源方面也具有显著的优越性。窑洞作为节约耕地的一种特殊建筑,不是投入建筑材料以构筑建筑空间的“加法”方式,而是采用挖去天然材料黄土以取得地下空间的“减法”方式。与一般地面建筑相比,不仅节约耕地,而且大量减少了粘土砖的使用。一户人家,只要有强壮劳力,只用头、铁锨和推车,即可在三几年内不花多少钱就修成一处新庄子,庆阳人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大体如此。冬暖夏凉的窑洞,冬天以其保温特性能够减少大量的取暖设施,夏季也能减少调节室温的用电量。窑洞建造时能够充分利用黄土资源,挖掘窑洞取得室内空间,挖出来的原土修筑院墙、隔墙,砌筑洞间墙和火炕以及填牲口圈等。塬面上修地坑庄,一般先挖成回字形,先挖出四面的2米左右的巷道,尔后再挖窑洞。土基本上要担或背到崖背上,里面留一土堆。用于填牲口圈,可用几十年,不用往下担土,就地取土,直到取完,地坑院才算形成。窑洞大都采用土炕取暖,其燃料以庄稼秸秆为主,所产生的草木灰又是土地不可缺少的有机肥料,有利于粮食产量的提高。窑洞住户在窑背、院落广栽经济林木,发展庭院经济,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三)窑洞孕育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乡愁记忆,特色鲜明,底蕴深厚
窑洞承载着丰厚的建筑文化和民俗文化。窑洞的建造,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有着独特的修建方式。从地形看,主要有靠崖式(半明半暗)、下沉式(地坑院)、独立式(箍窑);从材质来看,主要有土窑、砖(石)箍窑等;从造型上来看,主要有明窑、拐窑、高窑等;从窑洞院落来看,主要有独院、二院子(阶梯式院落)、高院子(地坑院的崖背上盖房)、四合院等形式[4]951。“作为地下空间生土建筑类型的窑洞,其营造技艺所体现的建筑形式,以其自身特有的艺术风格,体现了民间工匠的审美追求和民间造型艺术的美学理想[6]。”生于窑洞、长于窑洞的人,对窑洞有着特殊的感情,耧、犁、耱等传统农具,石碾、石磨、风箱、瓦缸等生产生活器具,牲口圈、柴草窑,剪纸、窗花、刺绣等手工艺品等等,以上这些物件都记录着历代人的生活印记。
按照古俗,修建新庄“风水”第一。一般须请土匠或有经验的老人先看土层是不是沉积层或是原土层,再请阴阳先生“堪山舆水”,依据地势平坦、坐北面南、阳光充足、背实前宽、水道吉祥、化解煞气等风水原则,确定庄址和方位。尔后选择黄道吉日,破土动工,并用红纸写上“动土大吉”贴于四周,以示吉利[7]。庄向总体要求是“背实眼阔”即庄子的后背要靠实,有大山或宽阔的塬面,不能背靠沟边或山边,面前也要视野宽阔。多数庄向是坐北向南,这样光照充足,避风向阳。当然也要由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过去即指自家的土地位置)决定,也有坐东向西或坐西向东方位的,采光是早阳或晚阳,很少有坐南向北的方位。风水习俗又从另一个侧面表达了庆阳人民的审美情趣,院落布局,亦讲“风水”。根据《周易》,认为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因此一般挖窑无论哪种形式,孔数均为奇数,不取偶数。如地形刚好可挖6孔,一般中间用墙隔开,形成父子或兄弟两家人居住。半明半暗式庄子,正面3—5孔,两侧的窑洞多为磨窑或放杂物窑。四方形的地坑院,正面三只,两侧各两只,对面则为出入巷道。庆阳窑洞的修建还以“正大侧小”“主次有序”为原则,正面崖面上的中间一孔窑洞叫主窑,是祭祖、接待客人和长辈居住的地方;其旁的窑洞,安灶作厨,为晚辈居住,体现出庆阳居民在意识形态中的祖先崇拜和敬长情节,也正是儒家“长幼有序”伦理思想的形象体现。庆阳窑洞的造型可用“一方一圆”来概括。这种造型源自中华民族“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人居其中,以求“天人合一”,最大限度地贴近大自然,汲取无穷的生机和能量。
窑洞被称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窑洞主要是由百姓自己动手建造的,以故其建筑风格宛如其人,流露出浓郁淳厚的古朴美和实用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进一步追求窑洞的形式美和装饰美。安装新式门窗,门楣雕花刻字,砖砌崖面,铺设地砖,粉白内壁,裱糊炕围,悬挂字画,张贴剪纸,电视机和高档家具也搬入窑洞,为淳朴的土窑洞增添了现代气息。庆阳高铁开通后,庆阳、环县站的窑洞造型设计及建筑风格就是吸收了庆阳窑洞的文化元素,彰显了庆阳民居文化的地域特色,与现代化的建筑融为一体。
三、庆阳窑洞文化的传承保护及开发利用
对于窑洞民居文化的传承保护,既要跟上新时代的历史步伐,也要适应人民群众全面小康的需求变化,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必须明确的是,所谓保护传承,不是要求人们都留在窑洞、回归窑洞,而是有规划、有重点、有政策、有引导地保护古今传承的窑洞建筑形式、建筑艺术以及与之密切关联的历史文化形态和有价值的文化内涵。
(一)深入挖掘庆阳窑洞历史文化,提高保护传承窑洞文化的思想认识
窑洞被国际建筑学界誉为中国五大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之一,窑洞民居文化是庆阳特有的地标性建筑文化。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和宣传文化部门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对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结合“红色南梁,周祖圣地,岐黄故里、民俗庆阳”的文化定位,积极组织动员专家学者和有兴趣的干部群众,深入研究挖掘窑洞民居建筑形式、建筑艺术、历史演变、结构造型、工程工艺及其衍生出的各种历史文化,为窑洞文化传承保护提供理论指引和“文化支撑”。编纂图文并茂的《庆阳窑洞民居》图册,举办以庆阳窑洞文化为主题的各类征文、摄影、诗词歌赋、书法大赛,创作音乐作品、舞台剧、现代剧,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方式,积极宣传庆阳窑洞文化。唤醒50、60、70后的窑洞乡愁记忆,强化80、90、00后对庆阳窑洞的文化感知。编修县志村志过程中,应把窑洞文化作为重要部分。依托庆阳市乡贤文化研究会和各种民间组织、协会,挖掘历史文化名人、革命先辈居住的窑洞以及与窑洞有关的事迹,讲好“庆阳窑洞故事”。做好遗址遗迹普查、保护,表彰命名“庆阳市百名窑洞工匠”,树立一批庆阳窑洞营造技艺传承人。
(二)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庆阳窑洞文化传承保护
保护传承窑洞民居文化是一项社会事业,也是独特的旅游资源。政府应在对全市现存窑洞住户摸排查勘的基础上,做出保护传承规划,出台传承保护方案,从政策定位、体制机制、相关机构、具体措施等方面予以规定,作为指导性文件颁布实施。设立庆阳窑洞文化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课题组,确定专家学者,落实经费,提供保障。特别是对人们议论较多的如何建设旅游体验园地、修身养心住地、艺术传承圣地、研究创作基地等窑洞文化的开发利用提出意见[8],提供政府决策。文化部门应从历史文化名人与窑洞、庆阳红色革命事迹与窑洞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特别对红色文化与窑洞文化的契合关系要深入研究,确立“窑洞在陇东革命斗争中起了特殊作用”的观点。对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陕甘边根据地的创始人居住过的窑洞,红军长征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庆阳战斗居住过的窑洞[9],张才千率领770团当年在大凤川开展大生产运动时挖住的窑洞遗址,抗大七分校在东华池女生洼由学员挖住的窑洞遗址,1958年庆阳人民在修筑巴家嘴水库时数千民工挖住的窑洞遗址等,均应挂牌保护,使人们从中受到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的教育。在当下,每个乡镇、村组应对至今尚存的窑洞、扶贫搬迁废弃的窑洞,有选择地保留几处,作为人类居住制度变迁的历史佐证,也使年轻一代从中知晓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制度的优越,从而增强自信心,幸福感。使农村能够显现“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依仗侯荆扉……田夫荷锄归,相见语依依……”的田园风景画,显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对于当下仍有群众居住的窑洞,要结合危窑危房改造,加固除险,排除安全隐患,美化庭院院落,做好卫生保洁,提高美化率和舒适感。在政策规定上,整体搬迁及安置的农户也可因地制宜,建一些水泥或砖箍窑,使住宅形式多样化,增强实用性。而现在整体搬迁建筑的连排房,形式单一,类似营房,再则面积过小,门前没堆放草垛和打谷晒粮的场院,没地方饲养家畜鸡鸭猪犬,有些地方为了美化绿化,门前只能栽树种花,屋后土地有些不属自己承包地,不能栽瓜种菜,反倒给农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对一些历史悠久的古窑洞村落应全力保护,留住一点乡愁,守住一些村韵。
(三)改进窑洞民居建筑技术,消除窑洞缺陷
传承保护窑洞文化,应顺应时代潮流,崇古而不复古,推陈而又出新。因此,必须尊重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在鼓励人们迁居砖瓦房、楼房等更为坚固、安全、卫生的居所前提下,对历史上形成的民居窑洞,要因地制宜,宜毁则毁,宜存则存,宜保则保,不搞“一刀切”。庆阳市幅员辽阔,山塬兼有,梁峁相间。全市12条大塬,8条小塬,仅占总面积的25.8%,耕地面积仅占18%,而70%-80%的耕地在山区和川道河谷[3]260。现在环县、华池及镇原北部的山区,仍以窑洞居住为主要形式。针对窑洞存在的安全缺陷,应加大对窑洞构架和土层结构进行技术研究,通过改建或翻修,将传统窑洞通风不畅、采光不足、潮湿阴暗、缺乏排水设备和稳固性较差等缺陷加以改进完善,从而提高窑洞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在采光和通风技术上,可以采用城市大厦的玻璃全封闭等方式,以达到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功效。在窑洞室内墙面上刷上有利于照明的建筑涂料,另外可增加些照明设施,从而可以很好地解决窑洞室内阴暗的状况。对于窑洞室内普遍潮湿的问题,可以加入一些防水隔潮建筑材料。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传统的较为零散的窑洞必将改变,并且通过统一规划,政策引导,逐步形成合理选址、相对集中,设置比较齐全的水、电、暖和道路、学校、诊所、通讯等配套设施,从而使窑洞在最大限度上满足现代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使之成为新农村住宅建设中独具特色的现代化住宅形式,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起到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传承的作用。
(四)坚持分类施策开发利用,充分展现窑洞的新时代价值
要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统筹抓好庆阳窑洞民居文化传承保护。建议实施“庆阳市百村千户窑洞保护工程”。相关部门牵头,在全市确定若干村、户适宜保护的窑洞院落,如小崆峒、正宁罗川古镇的窑洞民居、董志镇的“郭家大院”,彭原顾咀的李家寺窑洞院落,挂牌命名,加固维修美化,强化引领示范效应。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窑洞民居文化保护项目,促进窑洞民居文化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对于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村庄产业发展好的窑洞村落,可以改造为旅游景点。县城周边或条件好的乡镇,可以保护好几处窑洞民居,引导群众结合建办农家乐,住窑洞,吃农家饭菜,体验田园生活;对于塬边沟边的窑洞院落,可在加固改造的基础上,开展中小型养殖,促进产业发展。比如,在环县一些山区和镇原平泉的洪河两岸,相对人口较多的村子,窑洞与房子并存这种形制,有窑有房,可住人也可储物,养牲畜鸡羊,国家可给予适当补贴以利保护,以利这种居住形式长期存在下去,给后代留住乡愁和记忆。再比如,宁县瓦斜等地的窑洞养殖,利用废弃窑洞维修加固,为产业发展节约了土地、建厂、养殖等成本,提高了效益。
(五)把保护窑洞民居文化纳入“乡村振兴”大计,促进“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与窑洞民居文化的融合发展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在这一规划中,明确提出“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的战略要求。而从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看,年轻一代外出务工,在城里购置楼房,举家搬走,有不少村庄只有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在留守,不少村落成了空心村而逐渐废弃。“乡村衰”的状况已经令人担忧!庆阳市是农业大市,在当前国家重视粮食安全的背景下,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增加粮食生产,重振“陇东粮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巩固脱贫致富的成果,实现全面的共同富裕,应是全市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因此,保护传承窑洞民居文化,创造“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美丽乡村,把农村打造成人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要摒弃“住窑洞就是贫穷落后”的观念,宜房则房,亦窑则窑。尤其要大力弘扬庆阳先民的居住习俗,根据山、川、塬不同的地理条件,新建或修复一些窑洞民居村落,运用现代装饰技艺,比如安装铝合金窗户和美观牢固的实木门,地面铺设地板砖,窑内用涂料粉白,配上席梦思床垫、家具、电视,再贴上剪纸窗花,挂上刺绣门帘,使之成为真正的“神仙洞府”。在环县窑洞内,还可以演出原汁原味的道情皮影戏,办一些“农家乐”,供游人休闲娱乐,使庆阳成为真正的“窑洞民居之乡”。而窑洞民居在旅游业中发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人民所盼、政府所愿、时代所需的百年大计,也是传承保护窑洞文化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