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探析
2022-03-17张建鹏
张建鹏
(黎明职业大学教务处 福建泉州 362000)
0 引言
2020年3月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劳动教育兼有强身健体、立德育人的综合教育价值,是各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其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长效机制。高职院校作为“三全育人”和立德树人的践行者,要遵循劳动教育的特点,优化劳动教育内容,创新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 “三全育人”与劳动教育的内涵
“三全育人”理念中的“全员育人”重点在于强调参与主体的全员化、全社会化,就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而言,主要指的是全校教职工,包括劳动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党员教师、后勤服务等部门的员工。此外,还包括家长、社会人士、学生本人等教育主体。“全程育人”则指根据高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科学合理地制订育人方案,重点体现教育活动的阶段性、连贯性,以及教育效果的递进性、持久性。劳动教育是一项按不同年级有针对性地开展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活动,也具有阶段性、持续性等特征,从大一新生入学开始到毕业就业之时,从普通的休息日到寒暑假,高职院校都应该分阶段、分年级开展各种主题的劳动教育。比如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基本生活劳动教育,对高年级则开展劳动技能、专业劳动实践、劳动综合素养的教育。有学者提出“全程育人”中要以“十大育人”体系(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为基础,精心组织有关教育教学活动,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全方位育人”是指学校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和平台,包括利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全面育人体系,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等教育场所,拓宽教育活动空间、覆盖广度,提高育人效果。全方位的劳动教育更注重劳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宿舍,营造良好的劳动环境,加强社会实践等,健全家、校、社会、学生“四位一体”的协同联动育人机制,打破传统劳动教育的空间限制和领域隔阂。
总而言之,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之下,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要引导全体教职工、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等多元主体合力对学生开展多维度、立体化、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促进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育工匠精神、熟练掌握适用性劳动技能。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的基础,其根本目标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综合素养,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对劳动教育不重视,使得劳动教育存在边缘化、功利化、形式化等问题。不少高职院校并未发挥全体教职员工、学生本人、家长、企业、社会人士等对学生劳动教育的引导,育人效果不明显,劳动教育层面的“三全育人”还未完全落实。
2.1 全员劳动教育理念不足
劳动教育在部分高职院校师生看来是一种低层次的教育行为,一些重要的育人主体如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等并没有深刻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不少高职学生也片面地将劳动错误地理解为单一的体力劳动,不想劳动、不愿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日益严重,其劳动意识淡薄,对劳动教育认知存在偏差。在家庭教育中,部分“00”后学生掌握的基本生活劳动技能有限,有些父母也不支持子女做家务劳动,过分看重学习成绩。所以,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学生、社会等多方主体都要转变对传统劳动教育的认知,提高对劳动教育的重视。
2.2 劳动教育形式单一,实践平台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而在劳动教育环节功能性缺位,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劳动教育与企业岗位所要求的劳动综合素养有较大差距。很多高职院校的劳动课程的形式与授课都比较单一,例如校园打扫、教室打扫等。有的高职院校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但仍以填鸭式理论教育为主,缺乏让学生参与、体验等环节的设置。劳动育人其实是一项较为系统、复杂的工程,当下高职院校普遍缺少从劳动习惯、劳动精神、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技能等层面出发,为学生提供多维度、多层次的教育平台,难以整合社会劳动资源,学生的劳动实践只能局限在校园内部。此外,我国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没有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平台的功能,未能有效整合社会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资源。
2.3 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三全育人”理念就是要创新劳动教育评价模式,改变劳动教育方式,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文化氛围,建立内容丰富的劳动育人特色体系,促进劳动育人实践工作的实施与常态化开展。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育人效果不佳,没有根据劳动教育特点设计特色性评价指标,大部分都由辅导员、班主任或担任劳动教育实施的教职工直接评分,没有从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劳动技能获得、劳动实践成效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评价主体也比较单一。
3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3.1 更新观念,强化全员育人主体责任
首先,高职院校要自上而下地更新观念,切实提高师生对劳动教育重要性、劳动教育内涵的认识。要让师生员工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重要意义: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将自身本质力量作用于外部世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幸福。因此劳动是个体实现幸福的必要途径。
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要强化全员育人的主体责任。首先,要强化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课堂教学的阵地作用,通过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劳动理念的阐述与灌输,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其次,要发挥辅导员和其他学工部门等育人主体的引领作用,高职院校各相关部门要构建“全员育人”的新模式,将劳动教育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系统工程。通过设立勤工俭学,组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劳动习惯,端正劳动态度。此外,还应充分挖掘校园各种实践育人资源,发挥资助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等作用,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还要构建高职院校、社会、家庭、企业等劳动教育相关层面的互动机制,真正落实劳动教育全员育人的预期成果,建立家校之间的沟通反馈机制。培养大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离不开家庭的参与,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独特价值,营造热爱劳动的家风环境。另外,对于顶岗实习的学生还要发挥企业的管理作用,以此巩固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3.2 发挥多渠道育人优势,强化全过程育人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形式单一等问题,学校要拓展劳动教育的形式,推进劳动教育与网络教育平台的融合。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在更新观念的背景下,应该统筹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学生管理、毕业实习等各个重要环节,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在各学期授课计划中要把劳动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教师的课时数以灵活的方式在课程教学中体现。拓展劳动教育的新形式,探索其与思政等课程的相互融合,遵循大学生在校求学期间的成长规律,从第一学期开始直到毕业,每个学年、每个学期、甚至每个寒暑假,都应有相应的劳动教育引导规划与设计,比如大一学年应该从简单的劳动内容入手,包括基本的宿舍环境、教室环境、校园环境清理,同时鼓励学生走出去,通过参加社团等活动,为社区、福利机构等提供劳动服务。大二学年,则强化专业劳动技能的教育,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或专业的创新创业大赛,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提升专业劳动技能。在大三学年,则通过顶岗实习进入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注重就业实习实践,提升实际工作劳动技能。
高职院校也可协同多方资源,建立劳动教育育人网络平台,进一步整合专业、课程、实践的相关资源,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劳动技能知识有机融合,发挥不同专业课程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并且网络学习平台较为方便,学生可自由选择学习时间,进而更能发挥全过程育人优势。
3.3 坚持全方位育人,构建多方协同劳动教育机制
高职院校一定要改变传统的观念:认为劳动教育仅限于体力劳动,要明确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协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只要有劳动元素就存在劳动教育的育人环境,要做好校内外联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学生四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格局。“三全育人”视域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
1)高职院校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坚持把劳动教育全方位融入课程教学、学生管理、文化建设、社会服务等环节之中,破除劳动教育的时空障碍,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对接和同向同行。立足“第一课堂”,基于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特点,设计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包含专业课程理论体系、实践体系、教材体系等。具体而言,一是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建立“通识性”的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理论、劳动技能、劳动素养等。二是构建“融合贯通性”的劳动教育必修课程,让劳动教育课程与各专业基础课、思政课程、体育课等有机融合,将劳动理论、劳动技能等教学内容融入专业技能实践课程教学之中。在“第二课堂”中,可开设诸如劳动合法权益、劳动(劳模)敬业精神、劳动技能等临时性、阶段性的讲座和培训,或者带领学生“走出去”,到社会基层(社区)、行业企业去参观考察,让学生感悟劳动光荣、工匠情怀和劳动精神,鼓励高职学生以社会服务的形式实现劳动教育目标。
2)重视家庭劳动教育的作用。家庭在整个劳动教育体系中处于第一阶段,要体现家庭教育对于劳动教育的常态化促进作用。家长应该成为校外劳动教育的主要引导者,因为每个家长其实都是服务社会的劳动者,以不同的形式在创造社会价值,因此家长必须以劳动光荣的基本理念引导子女,培养子女在日常生活中参与劳动的习惯,营造崇尚劳动的优良家风,尤其是对已成年的高职学生,更能耳濡目染地感受到家长的榜样作用,从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充分挖掘社会实践资源,助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整合实践资源,扩大实践平台,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工矿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场所等,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创业实习基地。高职院校要厘清不同阶段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和需求,加强学校和社会资源的整合,满足学生的劳动教育需求。一方面学校可以积极与知名企业合作,通过“订单班”培养、共建产学研基地、参与企业实习实训等多种形式拓展专业劳动实践平台,利用企业或行业的资源,提高高职学生创造性劳动的能力。另一方面,学校相关部门可以深入挖掘本地区各类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红色资源、科技资源中的劳动元素,结合本校学生专业特点,开展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动,如为大赛、大会、重大社会活动提供会务、礼仪、咨询、志愿者等服务,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劳动内涵,自觉践行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4)完善劳动教育管理制度、保障机制、考评机制。高职院校在制度层面,要建立并完善劳动教育管理制度,明确劳动教育各方的主体职责、组织与实施规则、加强常态化管理制度建设。同时,对于劳动教育课程开发、校外实践等,学校要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等保障。还要构建多重劳动教育考评机制,实现劳动教育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要把学生的劳动社会实践纳入综合素质测评体系,要在考评机制中以合适的激励方式,调动各类劳动教育主体,比如学校、政府、企业、家庭、社区等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同时,学校也要对参与劳动教育的教师进行考核评价,以完善校内相关师资队伍建设。而对学生劳动教育成果的考评则要从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劳动技能获得、劳动实践等角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进行有效评价。
4 结束语
高职院校以培养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办学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和行为习惯。劳动教育是塑造大学生思想理念与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劳动教育中,可以突破传统劳动育人中存在的难题,深化高职院校与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理解和认知,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切实推动高职院校劳动育人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