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心理健康教育差异化在线教学探究
——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例
2022-03-17张方圆
金 璐 张方圆
(1.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工部 浙江杭州 311231; 2.浙江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0 引言
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2020年2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关于在疫情期间做好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质量与课堂教学实质等效”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以积极生命品质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才是真正“差异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心理健康差异化教学实践策略彰显了对教育活动本质的回归与其终极目标的探寻。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在线教学以其不受时空限制、引用资源面广等优点打破了地域隔离的壁垒,但也抛出了一些难题,诸如缺少现场感、教学形式受限、学习行为相对不可控、教学效果有待考证等。本文将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在在线教学的场域中发扬活力、保持特色。
1 教学现状分析
1.1 课程分析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贯彻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积极教育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教学专题为单位,对线上线下课程内容进行充分的融合配套设计,让线上线下课程内容衔接顺畅,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心理训练实操紧密结合,开发与专题相配套的课程资料《线上学习指导手册》《线下心理健康教育训练手册》等。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学校课程需要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案,以高质量的在线教学保障正常教学,同时满足学生心理适应、压力管理等一系列健康发展的需要。
基于以上实际情况,从课程建设层面打破在线教学的局限,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成融入积极心理学、富有学校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投入程度、富有成效的课程,并开发配套的课程资料;从课程教学层面根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要求,发挥必修课程系统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有效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堂的生命“抗疫力”,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以及大学生的心理状态,积极促进大学生身心成长和积极人格健康的发展。
1.2 学情分析
首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准备水平、能力倾向、学习风格等,主要通过质性与量性评估达成。质性评估是在授课前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专业、人数、性别构成,形成初步假设,比如在课程前开展对不同专业学生与辅导员的调查访谈,了解学生的偏好与特点。量性评估是利用心理测量工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大学生人格量表(UPI)等对学生开展测量,重点聚焦疫情防控期间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其次,对课程诉求进行探索,导论课中注重向学生讲解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考查方式、教学计划等,并提前在职教云平台话题讨论区设置调研,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诉求,以及对课堂规范、课程设置、考评形式的建议,以便能够获取教学班级的总体概况,筛查个别诉求并及时反馈,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2 教学实施
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学生的身心与精神状态,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融入抗疫的育人元素,促进大学生身心和积极人格健康发展是本课程的重要责任。尽可能遵循青少年认知发展与教育的一般规律,以躬身为桥、附身为梯的理念,助力学生实现生命成长架构通道,探索包括开展线上理论学习、线下实操拓展,“促进认知—疏导情绪—强化应用—个别辅导”在内的“双线四步”教学策略,以及个性化的教学准备、融合式的教学过程、发展性的教学评价在内的“多维融合”的教学实施方法。
2.1 教学准备
教师在职教云平台做好课程预设,安排教学日历、导入学习资源、设计配套专题、设置教学评价体系(对学习行为进行监管)等,做好课程的准备工作。教研室团队开发了《线上学习指导手册》,录制了《职教云平台学生使用范例》视频,辅导学生线上学习。根据每章教学不同内容,在职教云平台导入多样性的教学资源,分设必学与选学,包括:PPT课件、课堂教学视频、心理活动练习视频、心理知识小动画、专业书目、前沿文献等。同时,教研室团队根据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需求,研发了“心理防疫攻略”微课,开展专题学习。
2.2 教学组织
在线教学中的学生缺乏统一的教室学习环境,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受到考验,因此如何保障其学习行为有效发生是难点。研究主要通过善用平台、分层帮扶、公约制订、实时反馈等方式规范、激励学生的正向学习行为。
1)善用平台开展激励。为保证在线课程的质量,课程学习采用自主学习与直播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学生需要在上课前完成国家一流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学习,在正式上直播课时,开展学习的深化。依托职教云平台设置课前学习任务、课中签到、头脑风暴、课后作业练习等管理学生学习行为,并利用话题讨论区鼓励学生开展讨论,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巩固、扩展学习效果。所有的学习活动在后台预设加权分数,学生每完成一个有效学习行为,便自动积分,分数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参考。
2)对学生开展分层帮扶。每个班级心理委员担任课代表,建立专属联络群,集中培训,由他们指导班级学生解决平台使用问题,收集学生反馈信息,发挥上传下达的作用。
3)制订履行课堂公约。对于课堂纪律,教师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控管理以外,有意识地尝试组织学生预立课堂公约。课堂公约组织一是需要学生自发整理归纳;二是配合以“集体朗读”等仪式性活动进行强化。
4)开展定期反馈与复习。根据职教云平台每周的学情报告,教师定期向学生反馈线上学习情况并督促进度,组织课代表定时汇报班级小组学习情况。同时,每次课程对线上布置的作业与讨论开展复习,加深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应用。
2.3 教学策略
遵照学生面临的心理共性与个体差异性,实施了“双线四步”的教学策略,即依托“双线”——线上理论学习、线下实操拓展,开展“四步”教学——“促进认知—疏导情绪—强化应用—个别辅导”。
1)促进认知。开学第一课,在原有导入课的基础上增加了“心理防疫”的专题,自制视频微课,向学生讲授应激下的心理反应和心理调适方法,促进学生在认知层面对疫情防控的科学理解。同时在课程中特别设置对学校心理服务、心理援助资源的介绍,畅通专业求助渠道。
2)疏导情绪。在课堂教学中直面疫情防控相关话题,开设在线答疑,同时将课堂讨论延伸到课外,课后在职教云平台设置专题问答区,给予学生宣泄情绪的场域,鼓励学生分享行之有效的心理抗疫方法,增进学生间的心理互助与支持。
3)强化应用。布置抗疫专项课后练习,要求学生阅读心理调适相关文献与资料,并写下心得体会。文献阅读与实操训练双管齐下,鼓励学生在自我练习应用技术的同时,也向周围的亲友分享,以期达到学以致用。
4)个别辅导。首先,对于有个别心理咨询需求的学生,定向推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服务信息。其次,在课外针对出现焦虑反应、人际冲突等各种心理困顿的学生,在职教云平台、QQ平台开展个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最后,教研室教师作为兼职心理咨询师参与学校在线心理咨询工作。
2.4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建构与运用扩展知识点,促进课后实现策略和技能的正向迁移。主要通过教学内容与形式的“三三融合”,以促进这一目标的达成。
1)教学内容三融合。第一,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融合。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关于生命价值、逆境超越、宽容宽恕等生命教育内容融入课堂,帮助学生探索生命意义,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第二,课程教学与专业教育融合。直面学生专业差异,从专业中挖掘教学元素,如“战疫”艺术创作与表达性艺术治疗等,鼓励学生借助专业表达参与课程学习(如制作微电影、科普小动画等),提升自我效能感。第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品德教育融合。落实教育部对加强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要求,在课堂中融入心理育人、品德育人的元素,促进生命个体的心理健康与精神树人,如增设“心理防疫”专题讲座,结合心理学原理理解疫情防控中的心理现象;以疫情防控中的优秀典型人物、事迹开展榜样教育等。
2)教学方法三融合。第一,线上教学与线下实践的融合。完成在线学习之后,及时布置抗疫专项课后练习,让“心理战疫”最新研究文献学习与心理实操训练双管齐下,鼓励学生在课后自我保健的同时,向周围亲友分享,以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第二,传统授课与多元手段的融合。除讲授、分析、讨论等传统教学方法外,尝试以书画活动为载体的绘画教学、以手语歌曲为载体的音乐教学、以生命故事为载体的叙事教学、以体验活动为载体的行为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第三,集中学习与个别辅导的融合。线上集中学习强调传授普遍原理,课后个别在线辅导促进个体学习深化,特别注重鉴别需要心理援助的学生,转介心理咨询。
2.5 教学评价
积极型的人格教育不是以竞争性为目的的教学,其评价体系应是发展性的。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复合式的总体评价、日常个性化的积极反馈,能够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创造学生充分发展和最佳发展的空间。
1)采取侧重过程教育的复合式评价。学生学习评价采取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创造评价“加减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激励与预警双重机制,差异化地对待学习进展不同的学生。对在线课程出勤率佳、课堂参与度高、作业质量高的学生采取激励加分,并通过“期末特别加分项”如提交课程笔记、学习成果等佐证学习效果,予以加分;对出勤率低、作业完成率差的学生,若累积至预警线,除减分之外,采取个别谈话回访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跟进性地教育指导。教师通过过程教育的复合式评价,促进其在自身基础上的充分发展。
2)注重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积极反馈。教师把评价转化为对学生的共情理解与积极期待,以促成学生自尊、自信的提升,以及积极行动的落实。首先,在课堂互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与无条件积极关注,尽可能差异化地提问与交流,提升每位学生的参与感。其次,在书面作业中给予个性化的反馈。对书面作业,给予真诚的评语,拉近师生的距离。再次,保障学生的隐私。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学生提交的作业通常含有较多的个人信息与感悟,教师在分发作业时采取一对一的方式,以保障个人隐私,同时积极回应学生,并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在这种尊重、平等、人性化的互动中,学生体味教师的用心,从而激发他们对于课程的兴趣。
3 结束语
采取“双线四步”教学策略和“多维融合”教学实施方法的在线教学方法,保障了教学在疫情防控下的延续,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隔离,促进了优质学习资源的传播以及学习方式的改变,有其显而易见的优点。但只有单向获取信息、没有交互的在线教学是有局限的。因此,要重视在线教学中人的因素和作用的发挥,既重视学生的差异化需要,重视师生的心灵对话、关照互动,珍视每一个人的生命故事;也鼓励教师积极应对新技术学习与应用的新考验,开展每周教学研讨例会,分享教学困顿和心得经验,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