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与工匠精神耦合下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2022-03-17赵国琴
赵国琴
(湖北大学师范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2)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7年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提出在产业工人队伍中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教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再次强调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并定性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对三种精神的科学界定指引着新时期职业院校针对技能人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向。劳模精神蕴含着“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价值追求;劳动精神具有“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本真内涵;工匠精神包含“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态度取向。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步入“十四五”,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向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奋进的新征程已然开启。职业院校为经济社会的平衡和充分可持续发展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弘扬为契机,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育人过程,为职业院校学生树立德艺并修的工作信念,拓宽其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路径以及对接产业转型升级等重大国家战略具有相应的启迪意义。
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各行各业的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语境下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凝聚人民价值共识、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
(一)有利于再拾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工人、农民及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参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积极性与热情使得“劳动光荣”的口号备受推崇和流行。劳动模范诸如“铁人王进喜”等成为时代典型形象,而“劳动光荣”这一概念也获得了社会的极大认可[1]。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任务转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多元价值理念冲击着国民心理与头脑,轻视劳动、鄙夷劳动的社会风气一度愈演愈烈,人们对“劳动光荣”这一说法的态度也显得越发淡漠。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的学员回信中提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该回信用了四个“最”肯定了劳动的非凡价值和重大意义。劳动形式虽然有体力与脑力之分,但是劳动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立足实际推动社会大众形成劳动者身份光荣、劳动行为光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障的多维认知,有助于“劳动光荣”再度成为社会风尚。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征形式[2]。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推动形成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与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具有互为表里的关系。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就是要让社会大众去理解和领会其精神内涵,将这些精神所蕴含的工作态度、方法和信念融入日常工作岗位中,在平凡的岗位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绽放自己的人生光彩。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体现了以劳动者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既是对行业企业中优秀劳动者杰出职业品格与职业能力的褒扬,也能使其他劳动者和即将踏入职业领域的劳动者在确立高尚的职业追求与目标时有榜样可树。
(二)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处于新常态,新常态表现为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三大基本特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关键。然而“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仍然面临着人口老龄化、产业链不完善、供应链短板明显以及坚持科技自主创新所带来的重大现实挑战[3]。人口老龄化挑战会进一步导致劳动力结构老化,需要更高质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维持社会保障体系等平稳运转。而补齐产业链、解决供应链短板与坚持科技自主创新对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等在洞察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以及推动科学技术研发、转化、应用等方面的能力要求也大大提高。面对系列挑战的共同应对路径就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形成人才红利。日本将劳动者技能素质视为“技术立国”的基础,德国建立了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为本国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事实证明,高素质劳动者在提高企业生产率、优化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更大优势。基于中国劳动市场现状,对于劳动者群体素质的提高不仅需要借助制度、政策以提供不断完善的教育手段,还需要加强劳动教育方面的意识导向与宣传形式作为补充。劳动者素质既包括思想素质、智力素质、体力素质,也包括在其工作领域的专业素质。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对劳动者思想素质、专业素质的提升有正向引导作用。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分别从不同方面强调了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应该体现的工作素质。劳模精神强调发挥劳动榜样的作用以影响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劳动精神强调让劳动者张开双手、迈开双脚去参与生产实践这一基本行为;工匠精神则强调劳动者要形成对自己所从事专业的敬畏与打造精品的追求。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思维指明了努力方向,间接作用于推动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科技等硬实力,也包括文化和意识形态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我国要实现建设社会现代化强国的目标,需要从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向入手,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体现大国担当。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凝结反映了中国技术技能人才应当有的劳动风貌和劳动理念,对于在国际舞台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劳动与职业文化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近年来,《大国工匠》《大国重器》等一系列宣传片的播出让人们了解到新时代我国许多优秀劳动者的精湛技艺和匠心追求。2022年上海将举办有“世界技能奥林匹克”之称的最高层级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不仅为中国技能劳动者提供了积极展示自我的平台,也为国际技能劳动者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2019年《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职业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4]。职业院校在推动人从学生身份到职业人身份转变过程中起着过渡作用,是培养高素质青年劳动者的主要场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体现了广大劳动者的优秀品质和职业能力,其核心要义与国家对职业院校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要求具有共通之处。职业院校将三种精神融入其人才培养全过程,能够丰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理念,帮助学生沉心锤炼自己的专业技能与修养。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正是有万千劳动者在自己的岗位上孜孜不倦地钻研,不断推动技术改良与变革,中国企业品牌和产品质量以及技能标准才能在国际社会上获得更多美誉,才能切实传播我国的新时代技能文化。
二、劳模精神耦合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树立德艺并修的工作观念
劳动模范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德行与技艺皆为上乘,其所创造的劳模精神核心要义包含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工作观念取向。职业院校应把劳模精神所蕴含的核心内涵融入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中,以传递劳动模范所秉承的德行与技艺并修的工作观念,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能力的形成。
(一)启迪职校学生认同“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工作本分
工作本分是劳动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应负的责任与应尽的义务。劳动模范群体往往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视为工作本分的原则遵循,由此得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满足,进而将几十年如一日的职业生活打磨成蕴含持久性、专一性、创造性特征的事业版图。相比于劳动模范“干一行,爱一行”的沉稳心境,当代诸多青年人的就业状况更容易受到薪资待遇不理想、工作强度过大以及迷茫心态等因素的影响而具有阶段性、流动性和守旧性的复杂局面。国内互联网求职平台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年职业教育人才就业景气度报告》揭示了企业“用工荒”与毕业生求职难的窘况仍然存在;而职业教育人才对工作体验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经论及职业教育时认为,要“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日益“挑剔”正反映了其就业观已经不再是将职业视作简单的谋生工具,而是把职业视为个人在复杂多元的工作世界中凸显自身个性与价值的发展机会。基于此,职校学生就业质量和满意度的提高,一方面有赖于经济转型发展所带来的对高技能人才的重视,另一方面则有赖于职业院校从与社会产业发展联系密切的专业供给端入手,及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回应社会用人诉求,并融入劳动模范身上所潜藏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工作本分观念,以引导职业教育人才审慎选择职业,奉行长期主义以坚定职业发展志向。具体说来,职业院校应注重将各类专业所对应社会岗位要求的知识结构、能力要求以及就业现状和发展前途等基础内容纳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就业市场的需求适配度制订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同时,职业院校应重点训练职校学生的岗位适应力、工作胜任力以及问题解决力等专业能力,以增加其就业核心竞争力,使其成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接续运转中不可缺少的人力支撑。
(二)推动职校学生养成“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
工作作风是劳动者在其职业实践过程中所体现的一贯做事风格。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既能成就伟大事业,也能成就个人幸福。当今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除受师资水平、教学资源、考核评价等客观因素限制之外,也应归咎于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不足以及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薄弱。其中,一部分学生生活奢侈、讲究攀比等不良习性滋生;一部分学生缺乏好奇心和质疑精神,偏重理论熟记却不够重视和关注社会实际问题。工作本位学习理念强调学习者学习活动开展的原因是满足某一职业或工种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形式等的针对性要求,在足够学习经验的积累和反思中能够更好地形成专属自身的职业知识技能[5]。因而,职业院校亟须将“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劳模精神内涵与课程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促进职校学生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正确处理个人工作作风与职业发展的关系。职业院校引入劳动模范作为兼职教师,设计反映劳模奋斗事迹和创新故事的校本教材,组织开展劳模进校讲座等,以感染、暗示、同化等方式改变学生的情感、情绪和行为规范,有助于促进职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和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阻碍,专注自身职业能力的修炼。
(三)引导职校学生重塑“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工作修养
工作修养是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对自身思想和行为持续改造所呈现出来的形象、气质、性格等的综合表现状态。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名利自古以来便被视为衡量个人能力和地位的一种标尺。而当代劳动模范“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工作修养深刻反映了其背后所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豁达名利观与集体意识观。英国学者刘易斯将行为产生的结果分为自然结果与非自然结果。在其看来,行为主体追逐自然结果是符合道德规范的,而追逐非自然结果则是不道德的表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通过工作创造价值并获得相应的报酬是正常的市场交换行为,但是过度的名利追求往往使人们陷入拜金主义等不利于维护社会健康公序良俗的主张当中,被名利和物欲所绑架的个人在内心道德和法律准则失控的情况下也将走向刘易斯所说的行为的不道德结果。因而,“淡泊名利”的真正内涵是强调劳动者对事业本身的专注和努力应大于其对虚名浮利的过度追逐,因为这一过度追逐可能具有正常社会秩序被逐渐侵蚀的风险。“甘于奉献”的精神境界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劳动模范身上强烈集体主义意识的推动。在中国社会语境下,人们对集体主义的推崇很明确,如“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等谚语都揭示了集体力量的强大。集体由个人组成,个人的自我人生追求与集体利益最大化的结合有助于集体的持续发展。而能够跳出“小我”局限,为集体利益考量的个人便被认为具有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人是群居动物,人类社会通过分工协作完成集体的生存和延续活动,如黄炎培曾言及职业生活含有对群服务、交相为便的特征。因此,“甘于奉献”的工作修养是个人拥有广阔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格局的体现,也是个人积极参与推动社会进步、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驱动力。职业教育是培养社会德艺兼备技能人才的蓄水池,需要站在未来职业人的角度向学生开展贴合工作实际的思想道德教育,从劳动模范所具有的名利观以及集体主义观的核心议题入手,在教育、生活以及文化环境中加强德育元素的渗透,组织建立可长期执行的重点思想道德教育工程,促进对学生工作修养的陶冶。
三、劳动精神耦合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促进个体素质全面发展
(一)推动五育融合,铸就职校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怀
劳动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人是劳动的产物,人类生存依靠劳动获得物质资料并且结成相应的社会关系,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来自劳动实践。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提出“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随着学历“内卷”在中国社会的加剧,部分家长和教育从业者以提高应试成绩为纲领的偏狭教育理念致使单一的智力教育为主流,而德育、美育、体育和劳育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而处于边缘地位。仅就劳动教育来看,学生群体中“好逸恶劳、嫌贫爱富、厌恶劳动、规避劳动、不劳而获的劳动价值观异化现象时有发生。”[6]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学生主体在劳动精神教育上仍需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弥补劳动教育这一薄弱环节从政策高度提出了具体规定。例如《意见》指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做出规定。职业院校应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7]除了在课程体系中明确规定劳动精神教育课程和课时的安排,还应该从宏观育人角度考虑劳动精神如何持续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发挥效用,即基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各自明确的育人目标之下,各育所能达到的渗透和融通效果值得深入探讨。例如,有学者提出将五育融合作为出发点,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求新”的育人面貌[6]。各育交互能拓宽职业院校学生劳动精神培养教育的选择路径,更好地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职业院校应该善用政府、企业、机构等力量协作制订劳动教育方案,在学科知识教学过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角度为劳动教育和劳动精神的培养提供切实保障,向学生传递以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为内核的劳动精神以遵循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讲求知行合一,锻造职校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品格
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不仅要传递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品格。如果说崇尚和热爱劳动是劳动精神的内核,那么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则是劳动精神的两翼。习近平总书记说:“功惟崇志,业广惟勤”,辛勤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推动形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重要力量。“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实劳动则是个体为人处世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也是当下构建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和法治社会、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价值取向。职业院校要教育学生做到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就要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标准,严格要求学生建立正确的劳动观,例如,“尊重劳动规律,不急功近利;客观对待劳动成果,不虚报浮夸……”[8]除此之外,真正养成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品格则需要鼓励学生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明朝思想家王守仁先生的“知行合一”是认识论和实践论上的哲学概念,他认为“知”与“行”不能相互脱节,“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近代教育家黄济先生所倡导的劳动教育也认为“绝不限于纸上所得,而是行胜于言的躬行践履,是崇尚历经践履的真知”[9]。由此可见,只“知”不“行”,或只“行”不“知”都不利于一个人完善自身。因此,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劳动精神教育应该坚持落到实处,通过劳动精神专题教育与具体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其明确诸如逃避劳动或者依靠不正当手段窃取别人劳动成果行为可耻的价值观以培养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意识。同时,职业院校还应促进学生以正确的劳动认知指导劳动实践的方向和目标,以积极的劳动实践检验、协调劳动认知的劳动习惯等。
四、工匠精神与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耦合:督促专业技能的精进
(一)挖掘多样潜能激发职校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匠心追求
工匠精神是一个具有传统色彩的词汇,积淀于深厚悠久的工匠文化。《诗经·卫风》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折射了古人加工玉石器物时反复打磨、力求完美的执着志趣;《庄子·养生主》中庖丁对文惠王解释自己游刃有余的宰牛技术来自对牛身骨肉架构的熟稔记忆:“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由此可见,古代匠人所凝结的工匠精神内涵即包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极致匠心。世事流变,千年之后的中国社会面临崭新发展机遇,工匠精神的价值亦获新生。不论是企业创新发展目标的达成还是提供蕴含更多“智”造元素的产品或服务都需要将工匠精神融入管理、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才能打造享誉世界的中国“质”造品牌。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是职业院校承担育人使命的最高追求,具有未雨绸缪的现实意义。这需要职校学生增加对从事专业的信念感与忠诚度并保持一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匠心以树立深耕本领域的远大志向。然而,职业院校的生源大多是中考或高考分流考试制度下失利的学生群体,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甚至对自身的前途容易出现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价值感较低的判断,这种消极认知在某种意义上将导致他们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更遑论对自我未来发展进行积极的目标定位。对此,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提供了一种“人人皆可成才”的多样成才观[10]。职业院校也应基于“人人皆可成才”的培养理念,积极探索并重视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以求规避学历分化给职校学生造成的马太效应,可充分利用社会实践课程或技术技能大赛等展现职校学生专业风采的平台,加强对职校学生专业领域的学业指导和训练,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专业领域的技术改进与创新活动使得职校学生意识到自身的长处,养成自信、审思、坚持、奋进等受益终生的性格品质以积极开发其创新创造潜能,并有助于守护其蕴藏的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匠心精神。
(二)重视技能实践促进职校学生秉持执着专注、一丝不苟的修艺操守
工匠精神的精髓不仅体现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匠心追求,还体现在拥有执着专注、一丝不苟的修艺操守,以及能够把控产品生产细节,注重用户体验和诉求,不断优化产品使用过程中暴露的不足与瑕疵以提升产品口碑等方面。当下一些企业在浮躁心态的驱使下目光短浅,只顾盲目地追求利润,却缺少对这种细致入微匠人精神的接纳,但是实践证明,只有专一、守恒地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才是企业长久经营的制胜之道。例如,日本哈德洛克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永不松动的螺母”广泛应用于众多国家的铁路、桥梁、电波塔等工程项目和机械设施,产生了巨大的效益,累积了良好的口碑。“永不松动的螺母”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来自哈德洛克公司秉持顾客至上的理念,对细节的极致聚焦促使该公司始终致力于探索和累积独特的技术诀窍以不断优化产品细节,使其臻于完美。不论中外,对产品细节的日益完善都需要匠人秉持执着专注、一丝不苟的修艺操守。职业院校对职校学生修艺操守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主体、全方位、宽领域来共同推进。以我国职业教育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基本落脚点,需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平台以促使企业承担相应的育人责任、发挥企业育人特色,配合职业院校共同完成育人任务。基于此,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有助于职校学生深化课堂理论知识并形成实际操作经验,学习到企业的工作标准和岗位要求并习得匠人师傅执着专注、一丝不苟的工作操守等,能够为职校学生的技术技能提升以及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国家对技能人才和劳动者群体精神品质的肯定。职业院校将三种精神的内涵作为着力点融入育人全过程,为职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内容选择和多元路径。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熏陶下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并以积极的劳动态度和扎实的劳动技能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