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构建散文高效课堂
——以《猫》为例
2022-03-17关晓佳
关晓佳
对于语文教学,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可以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自主地去思考课文所表达的含义,对于课文的用词和语言组织分析上,学生会同教师的思维一起推进,要比单纯的灌输知识点效率更高,印象更深。而散文又是诸多体裁中意境表达相对深邃,语言表达优美凝练的,学生在阅读散文时会遇到很多晦涩难懂的细节,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讲解赘述,这会增加教学的课时,如若求速,则会如蜻蜓点水。那么对于散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教学,就可以构建散文高效课堂。下面就以散文《猫》为例,了解如何对散文进行读写结合教学。
一、仔细阅读,分析文意,仿写优美句子
《猫》这篇散文的语言真挚朴实,用简单的话语勾勒出清晰的画面,用质朴的言语表达出深沉的情感。作者在文中每一句话的描写都是朴实无华,可是又仿佛每句话都蕴含着深意,字里行间表达着作者当时的心态,当在情感迸发的时候,又深深地感染着读者,所以在进行这篇散文的读写结合教学时,要仔细地对文章进行阅读,让学生挑选出优美的句子进行仿写。在仿写的同时能够引发学生对句子更深层的领悟,对句子所表达的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刻,并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学生通读课文的时候只能了解课文的大意,对于作者是如何表达以及表达的用意没有十分的注意。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之前布置任务,例如:找出《猫》这篇文章中你觉得优美的句子。带着这个任务去阅读,学生阅读时会更加仔细。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不尽相同,会找出不同的优美语句,但是学生所找出的句子一定有他的理由,也许是用词漂亮的,也许是表达生动的,也许是情感充沛的,无论是哪一种,学生已经在阅读中对这些句子做了一定的分析,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既然是读写结合,就可以让学生对选出的优美句子进行仿写,在仿写中体会句子表达的用意,同时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例如《猫》的第一段,“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菱带穿了,挂在它颈下,单只显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无生意的,懒惰的,郁闷的躺着。”这句话中一口气用了六个形容词,还运用了一个排比句,“特地”和“很小很小”的运用,是作者为了更加强调铜铃与猫的“不相称”,对猫的排比描写增强了语势,更能体现出猫的萎靡状态,同时“不相称”的意境更为突出。让学生掌握了这些,再对这句话进行仿写,即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猫》这篇散文中还有很多优美的句子可选,让学生选择并仿写优美句子是读写结合的策略之一,在仿写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分析词义和语境,加快对散文的理解进度,由此构建散文高效课堂也就有了成功的开端。
二、深入思考,多角度感悟,随堂练笔
读写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学生的专注度要高,要同作者一起把情感和思考带入到文章中,多角度地去领悟作者表达的用意,在进行深入思考后,结合学生自己领悟到的内涵,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文章各段进行评论性的批注,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文章进行续写或增加段落。
例如《猫》这篇散文,它的每一段都有独立的表达,每一段都传递出或多或少的信息,经过深入思考和多角度的领悟后,能体悟到作者深层的表达,这时可以组织学生结合文意和自我认识,对每个段落进行评论。能入选教学课本的文章一般都是名家名作,在同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意义,学生贴合课文作出客观的评论,是对阅读理解能力极大的提升,对于写作意识的培养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猫》的第二个自然段,“我心里也感受着一缕酸辛,可怜这两个月来相伴的小侣!当时只得安慰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这一段只有两句话,可是教师可以对学生作出多角度感悟的引导。例如,这一段表达了作者当时的悲伤之情,也体现了作者同情三妹的心情。又或者这一段抒发了作者对小猫的喜爱,也体现了三妹爱猫的性格。感悟的角度不同,所作出的评论当然也就有所差别,这种读与写的结合,让学生可以提升写作的信心,对散文内容的理解也更透彻。
同样在这一段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这段内容进行续写延伸,作者用了一句话描写自己的心情,又用了一句话安慰三妹,如果用上述不同的感悟来续写,也许能够呈现不同的精彩。
这样的随堂练笔,会让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写作能力有显著的提高,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同学们提高的同时,散文教学课堂的效率也大大提高,这一切都归功于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三、总览文意,抒发己见,书写读后感
在进行了仿写句子和随堂练笔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已经上升了一个高度,对课文的细节都有了深刻的理解,对课文的中心思想也能够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而散文是形散神不散的文章,最终对散文总览的时候,它是非常整体化一的表达,仿佛所有的结构安排都为了一个中心思想,学生随着读写结合的学习,对散文的奥义也会颇有心得。这时趁热打铁,给学生布置一篇读后感,巩固所学的内容。
而写读后感就是学生自由发挥的天地了,在领会文意,不偏离中心思想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允许存在不同的声音和感受。感受本身是一种无法形容却又实际存在于内心的东西。由此可见,读后感可以有不一样的感受,但是只要敢于表达自我,敢于分享,自身感受就会感染到周围的人。
《猫》这篇散文,作者一直想要表达的情感在文章的末尾才展露出来,可作者并不是特意去隐藏情感,恰恰相反,作者从头至尾都想要极力地去表现着自我的情感,只是没有呐喊,没有歇斯底里。直到文章末尾的第六自然段,作者才嘶吼般地表达出了内心的情感,这时读者会感同身受,会被深深地触动。
被触动的心灵是脆弱的,它可以脆弱到掩面而泣,也可以脆弱到握拳凝眉,被触动的心灵会让情感瞬间升华,用真诚的文字把升华的情感抒发出来,就形成了读后感。这种感受只有用心去了解,用心去体会才会触发。如果能得到如此真实的感受,还是要归功于读写结合的教学。传统的说教讲解,是机械的、枯燥的,让学生增加对于某些知识点的记忆,往往都是左耳进,右耳出,吸收的效果不好,学习的效率不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不高。在学生完成读后感后,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文字的方式抒发出来,一篇散文的读写结合教学才算告一段落,读后感也是读写结合,是构建散文高效课堂的最后一步。
对散文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读写结合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也大大降低了教学成本,提高了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