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优美的地方,为何主动离开
——《小石潭记》教学心得
2022-03-17朱晔
朱 晔
笔者与学生一起完成阅读“永州八记”中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母潭西小丘记》后,不少同学都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柳宗元对永州许多景物都十分喜爱,常常流连忘返,大赞其美,为何面对奇美的小石潭,最后却是忧伤而去呢?同学们似乎不太满意作者解释的“以其境过清”,为此我们再次研读《小石潭记》,讨论了这个有趣的话题。笔者也再次认真梳理了“永州八记”,发现小石潭确是柳宗元赏景后唯一主动离开的地方。
一般的解释是作者被贬谪永州,心情自然压抑,很难彻底摆脱,容易触景伤情,所以他内心情感变化大,由“乐”转“忧”。但是学生发现这个解释说不通,柳宗元笔下的“钴鉧潭”和“西小丘”环境也都清幽,也是寂寥无人,可他却说:“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前文提到的几篇游记是“永州八记”中的前四篇,都创作于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正如作者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所说:“犹不欲归。”
笔者查了资料,永和四年,柳宗元已经被贬永州四年了,这四年中柳宗元在永州虽然遭遇各种不幸,但四年的时光可以让他苦闷的心情逐渐平复下来,不太容易触景生情,而且写于同一年的作品,也许心境相同,为何唯独要在小石潭前发出“不可久居”的感慨呢?
我们不能盲从、简单地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探究方法,而应该结合相关阅读材料,做出自己合理的分析,要回到原文中找答案。其实,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不要总想着作者为什么“忧”,而要去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何起初是“心乐之”。这里的水声潺潺,如鸣佩环,水声“清脆悦耳”,富有乐感,而且这种意外的发现会给人一种惊喜;这里“青树翠蔓”,环境优美,藤蔓和翠竹让我们看到一个绿色的世界;这里树叶和藤蔓相互缠绕,摇动下坠,被微风吹动,似乎缠意绵绵,是一个温馨美妙的地方;这里清澈明亮,给人一种爽朗的感觉,这里鱼儿或静止不动,或疾驰而去,在水中游来游去,自由自在,这是一个充满动感,富有活力的地方。
我们发现如此美丽的小石潭,在接下来的描写中却发生了变化,后来,小石潭没有声音了,没有流水声,甚至鸟叫蝉鸣之声都没有。在现实情境下,也许会出现“沉鳞竞跃”的场面,也许会有鸟叫蝉鸣,可是作者却听不见,这里是一个死寂的世界。再后来,小石潭失去了绿色,失去了明亮,“四面竹树环合”,作者没有用“青”“翠”来修饰他们,周围也是时隐时现,没有了以前的明朗,这时的小石潭“无声无色”。之前的小石潭热闹、充满活力,现在是寂寥无人,“鱼儿”似乎也游走了,不再与游者相乐了。
我们发现作者不仅仅是心情变了,景物也变了,我们继续细读课文,还会有如下的变化。比如,作者观察景物时的角度或者姿势是不一样的,刚开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是一种俯视,从高向低看,而看“潭中鱼”的时候应该走到潭边,虽也俯视,但却是近距离的观察,而“潭西南而望”则是一种眺望,最有趣的就是作者坐在潭中,是一种平视,是一种凝视。这种观察角度的变化,其实是作者投入状态的体现,我们不妨好好思考一下,为何作者最后是“坐潭上”,一个“坐”字,流露出什么,“坐”是仔细地欣赏,更是一种身处小石潭之境中的凝视,笔者感觉作者是真正的“身临其境”了。同时“坐”是更加静心,不仅仅是简单地观看,更多地是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那四面竹树环合,其实是把作者自己也“围”在其中了。“坐”字写出了作者观察时的投入和专注,在观察中将自己的心情投射进小石潭,这与前文的观察是不一样的。凄神寒骨和悄怆幽邃都是作者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作者欣赏后的心理反应,从寂寥无人的凄神寒骨,到悄怆幽邃,逐步深入,情绪似乎在不断加强。
另外,在文章中“有我”与“无我”的差别也很明显,只是我们往往会忽视,“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一个简单的“见”字表现出作者虽然心情很快乐,但只是简单地游览,此时作者是一个旁观者和欣赏者,而且看得似乎很简单,只是观其大概而已。看小鱼时,“似与游者相乐”,应该是比先前投入,将自己和鱼儿联系在一起。其实这句话,我们要继续细品,作者还是不够投入,作者是说“似”,就是好像,不够肯定,而“游者”不一定是作者自己。我们试着将“似与游者相乐”改成“似与吾相乐”,我们发现这个“吾”字不自然,前文一直没有“吾”或“余”字出现。文章的前半部分是一个“无我”的表述,“我”一直是一个旁观者,他并没有完全像庄子一样,与潭中鱼儿“相乐”,他与景物之间似乎还有隔膜。
如何理解“潭西南而望”一段呢?笔者感觉作者是“望”得很深沉。一般来说,我们都是先从溪流写起,然后发现小石潭,作者却在欣赏后在潭边驻足远望,简单写溪流的岸势,没有写两岸的石头,也没有写溪流的清澈,这说明这些景色是作者特别选择的。同时,“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犬牙差互”虽然写出了溪水曲折蜿蜒,山势高低崎岖,但是明显让人感到有些不舒服,有一些恐怖阴森的感觉。这些景物的描写说明柳宗元已经将自己的心境融入到景物之中,远远地“望”着那溪流与岸势的曲曲折折,崎岖不平,也许会联想到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不可知其源”也许是对未来的一种恐惧。
我们总结一下,当下见小潭,逐渐变成“西南而望”时,柳宗元对小石潭的观赏更进一步,更投入,不仅是望,还是远远地注视前方,随后是“坐”,又是更长时间的凝望和思索。作者此时将自己融进了小石潭,将自己的经历和小石潭的特点及氛围交融在一起,自然从一位快乐的游览者,变成了一位与小石潭同命运的感伤者了。
由此,我们发现作者为何最终要离开小石潭,他在游山玩水中慢慢品味并逐步发现,在不断游览的过程中渐渐深入,最终发现了自我,他不能超脱自我所陷入的现实,当他与凄清的环境融入在一起时,感伤之情油然而生,那离开就十分自然了。因此,我们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从全文的结构和文章的行文脉络来整体把握,慢慢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通过这样探寻,我们才可能更好地走进柳宗元的世界,聆听他在山水中那份心灵的挣扎和超脱,在“归”与“不归”,在“寻觅”“喜悦”“失落”中不断游走,这样才能理解柳宗元此时内心的复杂和微妙,让他的文字变得“回味无穷”。
曹刚老师在《课文可以这样读》一书中提出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敏感性”,曹老师指出语言的敏感性是指灵敏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表征为不仅能快速、敏捷地抓住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真实有效信息、感知结义、体味感情、领会意境,而且能捕捉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笔者认为只有教师细读,才会引导学生细读,才会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性。从细微处读,从微观中看到客观,从部分中看到整体,这样,才能“读”出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