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微散文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以老舍《想北平》教学为例

2022-03-17赵永仙

语文天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北平老舍课外

赵永仙

语文微散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的重要责任,尤其渗透在对人尊严、价值的赞美之情等经典名篇中,其传递出的人文价值更为丰富,对学生的教育价值更为重要。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微散文的优美语言,深切感受作者内心的情感,从而能够细细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学生在教师创新化的微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能够体会微散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个人散文阅读的能力,进一步培养语文综合素养。

一、创设真实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在进行微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有效阅读微散文语篇。由于微散文的信息较为庞大、松散,部分学生在学习微散文的过程中难以抓到学习的重点,导致学习效率不高。教师需要增强导入环节的目的性,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为学生的阅读做好铺设,引发学生和微散文的情感共鸣,更能够体会微散文语篇作者的主要情感,进而提高个人的学习效率。

在教学老舍《想北平》这一微散文的过程中,比起生硬地由“北京”这一话题引入,教师可先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与课文主题“思乡之情”的共鸣,这一情境的创设能快速帮助学生体会文本学习的基调,提高微散文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中国的全景风貌,激起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后,教师可再进一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也有自己的家园。家乡的花草树木、风土人情和亲朋好友都是大家健康成长的精神滋养,能不能结合你自己的成长经历,说说你对故乡的印象呢?”教师借由“故乡”这一话题激发了学生的讨论兴趣,有的学生在此过程中回忆起了自己的故乡,激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教师在学生回答过程中,也需要帮助学生回忆起家乡的人、事、物,从而更深入地体会思乡的感情。教师可进行总结:“大家对故乡怀着特殊的想念,漂泊的旅人不管走到哪里,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也总是忘不了故乡给自己留下的深刻记忆,也总是怀抱着要归乡的情思。那么今天就让大家一起走进老舍的故乡——北平,体会老舍的思乡之情吧!”在导入环节,教师利用视频创设了有效的教学情境,初步激发起学生对故乡的怀念,营造了良好的微散文学习氛围,引发了学生与这篇微散文的情感共鸣。

二、丰富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在微散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在掌握文本知识的基础上,体会微散文中作者情感的表达。但由于微散文的阅读内容较为冗杂而烦锁,学生往往在阅读的过程中消磨了个人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选择将所有文本信息糅杂在一块,教授给学生,容易引起学生知识框架的混乱。对此,教师需要丰富教学实践活动,将文本知识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实践活动得到展现,让学生在层层递进的任务完成中进行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老舍《想北平》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处理好语篇文本词语的音、形、义等基础知识。首先,学生初步阅读文章,引导学生总结北平的三个特点。学生在初步阅读过程中关注到了具有代表性的北平事物,教师可让学生将所见到的北平事物写到黑板上,并引导学生寻找这些事物的共同点,进行归纳整理。学生在阅读过后写出了什刹海、玉泉山、塔影、老城墙、小蝌蚪、嫩蜻蜓等事物,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完善北平事物种类,还需要让学生以景、物等进行分类概括北平的三个特点,学生在进行自主研究过后,得出北平的三个特点为动中有静、布局匀调、贴近自然。学生在这一阅读过程中进行了实践活动,也通过自己的努力了解了老舍笔下北平的特点。随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细节解读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不同的画面,利用手中不同颜色笔圈画出优美语言,并且进行细细揣摩,同时需要展开个人的想象,将所选择的画面进行加工描述。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深入研读老舍的语言文字,体会其中所传达出来的北平景象,感受老舍对北平事物的细微观察和深切热爱,并且通过合作交流发挥个人的创造能力,完善散文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个人的实践阅读,了解到微散文的阅读技巧,并且在思考的过程中领会作者在文章中所传递出来的思乡之情,使得整篇文本的阅读记忆更为深刻。

三、适当拓展课外知识,深化学生文章体悟

在微散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课堂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微散文中阅读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还需要适当扩展课外知识,启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和表达空间,让学生能够吸收更为丰富的课外知识,解放个人的语文思维。同时,学生在教师所提供的课外知识中,将文本信息和课外知识作对比,进一步地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真正地将学习到的阅读技巧迁移到课外的学习之中,促进个人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在教学老舍《想北平》的过程中,教师可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适当拓展课外知识,启发学生语文阅读的思维。在学生初步阅读文本之后,教师可提出“老舍是以怎样的一种身份来看北平的”这个问题,激起学生对这一篇微散文视角的关注。此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段梁实秋写北平的文字,并且让学生在阅读过后思考:“梁实秋和老舍一样也是在北平长大,为什么梁实秋所描写的北平街道和老舍的北平具有较大的差别呢?”通过两篇文本的比较,学生能感知到梁实秋的散文笔触较为细腻,其文字中透露出一些调侃、诙谐之意,而老舍笔下的北平描写较为沉稳和细腻。经过分析,学生体会到这篇文本中老舍是以平民的视角看待北平,而不是以外地人的身份表达对北平的敬仰之情。学生在这一理解过程中,深化了老舍是基于他独特的北平身份,来表达对故乡北平的怀念这一认知,进而能够了解散文会带有作者一定个性化的写作色彩。在探讨文章最后一段描写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老舍到底是高兴的哭,还是悲伤的哭。”有的学生认为老舍是因为回不到小时候的北平而悲伤的哭,有的学生认为他是因为自己有过美好的回忆而感到高兴。为了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1936年北平的形势,让学生明白老舍最后其实是为北平的命运而感到伤感。

微散文阅读教学是联系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重要纽带,这三者能够在互动的过程中发生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流。学生通过阅读微散文能够感受到散文的语言魅力,培养个人散文阅读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情操。教师也能够在教学微散文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把握文本思路,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猜你喜欢

北平老舍课外
北平的秋
小满课外班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十路大军进北平
十路大军进北平
老舍的求婚
想北平
老舍给季羡林“付账”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