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教师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三个《历史决议》

2022-03-17孙瑛辉

关键词:决议思政历史

孙瑛辉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418)

党的三个《历史决议》,是指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历经百年奋斗所形成的三个带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经验总结,即1945年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一个《历史决议》)、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二个《历史决议》)和2021年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三个《历史决议》)。这三个《历史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党在各个时期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进行认识和科学评价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重要典范和关键依据,是思政课教师夯实业务能力、提升科研水平、讲深讲透思政课、讲出底气和自信、有效引领青年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基本遵循。

一、党的三个《历史决议》是对“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的经验总结

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所形成的三个《历史决议》,是对规律性的问题持续探索而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几代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的政治自觉、锐意进取、自我革命品格的完整呈现,支撑和指引着近现代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转变。

(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之锚”

第一个《历史决议》涉及“孰是孰非”重大问题的判定与澄清,科学总结了党成立25年来特别是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的斗争经验,全面阐述了党的历次“左”倾错误的表现及其危害,并结合当时的实际、针对错误发生的根源进行全面系统的剖析,是对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的审慎结论。这个《历史决议》之所以能够做到“全面”“系统”,与此前三年整风运动密切相关。延安整风运动期间,党通过系统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大提升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对长期存在并产生严重危害的两种错误倾向,即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进行了清醒而敏锐的觉察和判断,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达到了空前的统一。这个决议对即将夺取全民族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对党的七大的胜利召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顺利诞生都创造了充分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个《历史决议》面临“何去何从”重大关口的思考与抉择,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前党的历史,更是对建国32年来党的斗争经验、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了科学总结,特别是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问题。决议还对“文化大革命”的性质、危害及其主观因素和社会原因,澄清了是非、纠正了错误,确立了“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基本方针。这个《历史决议》能够做到“深入”“客观”,与此前三年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密切相关。这场大讨论,在思想上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解放运动,重申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使全党统一了思想认识、加强了团结。这个决议及时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助推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加速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迅猛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个《历史决议》立足于“建党百年”、聚焦“新时代”和全面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时刻和历史关头,对党的百年征程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作出了全面梳理和系统总结。党的百年历程波澜壮阔,“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需要研究的问题多”,如何“把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总结好,把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好,把党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总结好,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砥砺奋进的理论和实践总结好”,这是十分重大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党带领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向“强起来”的历史跃进,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奇迹”,扭转了民族发展的“进程”,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作出了促进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贡献”。我们有必要在这个历史关头进行“系统总结”“聚焦总结”。这个决议的起草和修订,是与全党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同步推进的,实现了“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要求。[1]

(二)实事求是、群策群力的“集体之智”

党的三个《历史决议》,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经得住历史考验和现实检验的正确的理论成果。它们反映和体现了党对待重大历史问题的政治立场、大局意识和慎重态度,是引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保持正确发展方向、探索正确发展道路的“定海神针”。每一个《历史决议》的起草、修订、反复打磨到最后通过,都汇聚了集体力量、凝结了集体智慧。

第一个《历史决议》从1944年5月成立“党内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开始,到1945年8月七届一中全会第二次会议“全体一致通过”,历时15 个月,经历比较大的10 次修改。[2]88这期间倾注了毛泽东、张闻天、任弼时,胡乔木等人的大量心血,汇聚了“许多高级干部”对历史的深刻回忆,“使对党的历史问题的认识逐渐丰富起来”。[3]66毛泽东在七大开幕的预备会上坦言:“我们现在学会了谨慎这一条,搞了一个历史决议案,这个决议案写过多少次,经过三翻四复的研究,经过多少双眼睛看。单有中央委员会几十双眼睛看还不行,而经过大家一看,一研究,就搞出许多问题来了。没有大家提意见,我一个人就写不出这样完备的文件。”[3]324

第二个《历史决议》从1979年10月开始,到1981年6月底,历时20个月。[4]胡乔木领导草案起草小组反复修改,到“中共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中央党政军机关、中央直属机关、军队、地方的干部参加的四千人大会”进行讨论、征集意见,再到中央常委审阅,决议稿几经斟酌、缜密推敲。后又吸纳了陈云、程子华等诸多老同志的建议,还在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全国政协部分老同志的座谈会上征求意见。直至最后,决议稿中的很多“重要观点”,已经“很难分清是哪一位提出的”,只得出是历经千锤百炼、集思广益、精益求精的结果。[5]25

第三个《历时决议》从2021年3月到11月,历时9个月。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由习近平、王沪宁、赵乐际为主要负责人,由党和国家、地方的有关领导同志共同参加的文件起草小组。4月初,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中央向党内外一定范围发出通知、征求意见,收回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的积极反馈建议;9月初,决议征求意见稿再次下发,专门征求了党内部分老同志、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意见,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文件起草小组对各方意见和建议逐条分析,做到充分采纳,经反复研究推敲,对决议稿作出了547 处修改。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先后召开3次会议、中央政治局召开2次会议,专门对决议稿进行审议,最后决定提交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1]

(三)思想深邃、远见卓识的“领袖之力”

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不是一般层面的政策方针,而是集中体现和反映党如何认识和看待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对“党是什么、要干什么”根本问题的精准回答。毛泽东、邓小平和习近平,作为党在各个时期卓越的领袖人物,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高超的领导艺术。他们立于时代要求、国家发展和人民期待的高度,亲历亲为、亲自主持、把关、定调,为确保《历史决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正确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

毛泽东在1944年4月的《学习和时局》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对待党内历史问题应当着重于“当时”的环境、“错误”的具体内容、以及产生错误的“根源”,而不应着重于“个别同志的责任方面”,整风是“整”思想,而不是把人“整死”,最后的目的是为了思想上“完全弄清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而不是乱打一顿。这个态度为决议的修订作了基本的定格、定位。在六届七中全会讨论决议稿时,毛泽东也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许多同志缺乏分析的头脑,对于复杂事物,不愿作反复深入的分析研究,而爱作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简单结论。我们报纸上分析文章的缺乏,党内分析习惯的还没有完全养成,都表示这个毛病的存在。今后应该改善这种状况。”[6]938-939要么肯定、要么否定,是形而上学的错误做法,不应该是我们做事的态度。

邓小平为第二个《历史决议》也作了严格把关。决议起草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基本指导思想、框架结构、评价标准,看到起草小组的提纲时,感到“铺得太宽”[7]291“写得沉闷”“没说清楚”,要求“重新来”[7]297;修改后再看,认为“缺点讲得多,成绩讲的少”,“好像错误都是毛泽东个人的,别人都对。这不合乎实际”,再要求重新修改。[5]137邓小平说:“我们的发展是健康的,政策是恰当的”[8]253,“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7]167。决议呈现的态度和倾向必须明确,既要肯定成绩,又要看到主流,并对未来产生信心。关于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定位问题,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写好”,对待一些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的评述也要“宜粗不宜细”。事实证明,邓小平在这些问题上的决断和把握是完全正确的。

习近平对第三个《历史决议》的起草和修订工作高度重视。早在2021年初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他就设定了工作总基调:学好党史至关重要,我们要“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大历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在决议形成的实践过程中,他指出:前两个《历史决议》的“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适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工作虽然“也出现过一些问题,但总体上讲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是顺利的,前进方向是正确的,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明确了决议起草和修订的基本着力点。他还强调,这个《历史决议》既要尊重前面已有总结和结论,又要在此基础上突出“新时代这个重点”,体现新时代的“新认识”,要“聚焦我们正在做的事情”。[1]

二、党的三个《历史决议》是对“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基本遵循

如何看待党史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从根本上说,还是一个不可掉以轻心的政治问题,是在国际和国内都有很大影响的政治问题。搞清楚党的重大历史问题,是为了用“经验”激励、用“教训”警示、用“智慧和力量”引领全党,不断实现“团结一致向前看”“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的现实功效。

(一)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和“要干什么”的根本问题

牢记党“是什么”,这关系到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理想不懈奋斗”“具有强大的领导力执政力”“始终保持肌体健康和生机活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贡献”的政党。[9]牢记党“要干什么”,这涉及党的任务和使命。百年征程,党团结和带领人民所作的一切努力、一切创造、一切牺牲,都是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共产党人只有把党员作为第一身份、把为党工作作为首要责任,才能够形成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良好的自律习惯,才能“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10],才能明确自己肩上的任务和使命,在党和人民需要之时挺身而出、冲锋陷阵、不懈努力、诠释表率。正确回答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根本问题,可以时刻提醒广大党员牢记初心使命,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作风,确保走稳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保持“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既要完成预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还要防止出现根本性问题上的颠覆性错误。正是这些卓尔不凡的优秀品质,才使得党从最初的50 多人,经历百年而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她领导的中国能够从一贫如洗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把握时代问题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党是答卷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的根本立场。历史从来就不是“随心所欲”,也不是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进行创造的过程,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和总结出来的。[11]669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经历千辛万苦探索出的道路搞清楚,中国的事情就很难说得清、办得好。在党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来不得半点“马虎”和“假把式”。“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8]234-235正确的,我们就坚持接着干,错了的,我们就马上改过来,“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12]党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重要人物,涉及面很广,不能过于纠结某个细节或是陷入文本的“对立思维”,更不能陷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泥淖之中。我们必须充分运用辩证的思维,善于把握主流、分清主次,要在“整体上”“联系中”进行把握,单就将一些“零碎的”“随意挑出来的”事实作为评价的依据,显然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13]364我们必须让得出来的经验和总结,经得住历史和人民的检验才行。

(三)站稳人民立场,增强“四个意识”,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没有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拥护和参与,党就不可能创造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一部党的历史,就是党与人民一体同心、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奋斗史。党从人民中来,是人民中的一部分,是人民的主心骨和知心人,懂得人民群众的疾苦和诉求,因而在维护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问题上能够做到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人民是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能够做到“敢叫日月换新天”“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强大底气和自信来源。毛泽东曾说过:“只要依靠人民,世界上就没有攻不破的‘法宝’。”[14]404中国共产党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和实践者,因此要求全党保持和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就是从党性修养的高度,来检验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能否做到真正维护好、实现好人民利益的试金石。第三个《历史决议》中强调,全党要“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10],这是人民群众的普遍呼声和共同心愿,是在新时代擘画人民美好生活画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必然要求。作为世界第一大政党,9500多万党员,没有思想上的统一,就不会有行动上的凝聚力。正像列宁所讲的那样,“没有思想上的统一,组织上的统一是没有意义的……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根本谈不上统一的问题。”[15]247-248

(四)保持在任何复杂环境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自我革命精神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自我革命、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属性和优质品格,也是党在百年征程中锻造出的制胜法宝。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时期,党在斗争中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路线;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原则,针对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党适时地提出了“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策略思想;[16]40面对拥有强大海军、空军和美国战略物资支援的国民党军队,以前所未有的胆识和气魄,完成了一次又一次“以弱胜强”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在抗美援朝、土地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辟的进程中,无一不包含中国共产党丰富的斗争经验和斗争智慧。中国共产党所从事的事业,是崇高的、伟大的,看准了的事情要敢于尝试和创新。正是因为党能够始终保持自我革命、勇于自我批评,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才实现一次又一次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转危为安。当然,敢于尝试、敢于做事,就有可能冒风险、犯错误,不能因为怕出问题就畏首畏尾、缩头缩脚。党面对自身的问题和错误,从来都是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不否认也不回避。列宁说过:“一个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抱的态度,是衡量这个党是否郑重、是否真正履行它对本阶级和劳动群众所负义务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公开承认错误,揭露犯错误的原因,分析产生错误的环境,仔细讨论改正错误的方法——这才是一个郑重的党的标志。”[17]37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反思错误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纠错,找到正确的方向和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重要密码。

三、党的三个《历史决议》是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的重要依据

学校思政课是呈现党的故事、展示党的形象的主阵地,思政课教师是传播党的声音、维护党的形象的主力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为思政课教师讲深、讲透、讲好思政课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科学指引,是思政课教师处理和把握与党史相关重大问题的“宝贵教材”,是衡量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强弱和综合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准。

(一)思政课教师要依据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守好政治上的“正”

政治立场正确与否,这是检验思政课教师基本素养、合不合格的首要条件。思政课带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思政课教师有责任准确传输给广大学生。思政课教师就是要堂堂正正、大大方方地讲政治、讲正气,守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和主战场。要把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内涵讲好,要把中国共产党不畏强敌、不惧风险、顽强拼搏、铮铮铁骨的感人故事讲好,要把饱经磨难却生生不息的党的精气神讲好。对待党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重要人物,思政课教师要以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为依据,真实地呈现历史而不妄议历史、塑造英雄而不苛责英雄,“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18],更不能口无遮拦、毫无根据地随意解读、踩踏红线、突破底线。思政课不好讲,这是客观事实,需要我们审慎对待。“讲得好不好”,这是能力和水平的问题;“好不好好讲”,这是态度和原则立场问题。党的三个《历史决议》是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的重要食粮,必须率先学懂弄通、学深悟透,给广大学生以科学的、正确的、规范的指引。

(二)思政课教师要依照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做到理论上的“清”

只有理论上保持清醒才能有政治上的清醒,只有理论上保持坚定才能有政治上的坚定。能否做到把理论搞清楚、弄透彻、讲明白,这是衡量思政课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高低的重要砝码。思政课带有鲜明的理论色彩,一方面,这个特点要求思政课教师具备相应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这是一个不断学习、研读经典、对照三个《历史决议》训练提升的过程。对于广大思政课教师来说,这就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实践过程。我们学得越多、了解得越深越全面,越有可能对一些问题阐述的有理有据、游刃有余,绝不能因为理论深、成果多、政策新,就不假思考、照本宣科。有的教师还会选择“不讲为好”、绕开、躲避,久而久之,不仅不利于自身能力水平的提高,还会误导青年学生,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另一方面,这个特点并不是要求思政课教师讲得越深越好,而是要针对不同年龄和层次的教育对象,选择适当的高度难度、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采取恰到好处的方式进行理论阐释。既能把理论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又能深入浅出,以理服人,这样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真知、真懂、真信、真行。

(三)思政课教师要依照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展示思想上的“新”

能否将党和国家最新的思想经验和理论成果及时带入课堂、带到学生身边,这是衡量思政课是否具有鲜活生命力、衡量思政课教师是否具有魅力的重要标准。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不仅为思政课教师驾驭重大问题提供了基本遵循,还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权威的、丰富的、新鲜的案例。特别是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凸显了“新时代”中的很多“新认识”,集中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最新的辉煌成就和发展成果。这些成果更有说服力、感染力和现实影响力,因为它们与学生们的成长环境更为贴近,很多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都是学生们熟悉的、容易理解的,连许多语言表述的方式,都是学生们感觉亲切的、容易接受的。想要让学生们对思政课产生兴趣,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就要拿学生的“已知”去探究“未知”,从易入门的“浅层”深入背后的“深层”,从“零散”“碎片”的理解引出“系统”“全面”的认识,从学生的“兴趣点”着眼,实现“带入式”“沉浸式”的新境界。这样的思政课才是学生喜欢的、期待的,这样的思政课教师才能够协调好思想理论的“高度”、教育对象的“精度”和时代发展的“速度”之间的关系。[19]87

(四)思政课教师要树立正确党史观,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思政课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引导学生从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历史长河”着眼,从人民群众的需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发,在纷繁复杂的时代大潮中对党的重大历史问题加以分析和探究。对待党史,我们要相对而非绝对、长远而非短视、全面而非片面、兼听而非独断地进行判断,反对将党史格式化、直线化、简单化、极端化。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充分相信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20]10能力,我们才能清楚地把握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前后各个时期的承接关系,就不会拿“今天”否定“过去”,就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把正方向,预判未来。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我们就会自信自强、形成广泛共识,珍视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勇于挑战、敢于创新,而不是与历史规律背道而驰,不因眼前的困难畏首畏尾,不被潜藏的风险轻易吓倒。那些“夸大党史上的失误和曲折”,“肆意抹黑歪曲党的历史、攻击党的领导”,“将党史事件同现实问题刻意勾连、恶意炒作”,“不信正史信野史”,“将党史庸俗化、娱乐化”,“对非法境外出版物津津乐道”等现象,是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思政课教师必须高度警惕,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精准的科学引导。

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这是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展示看家本领的重要抓手,是思政课教师保持定力、彰显实力、激发动力、展现魅力的实践过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思政课教师有责任担当起指引新时代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党史观的“主力军”,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把体现党的卓越品质的“党史故事”讲生动、讲精彩,把体现党的集体智慧的“重大问题”讲清楚、讲明白,这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的荣誉与使命。

猜你喜欢

决议思政历史
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经验启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我省干部群众坚决拥护全国两会各项决议决定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