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装备采购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2022-03-17杜军岗董鹏张怀强

教育现代化 2022年24期
关键词:装备驱动岗位

杜军岗,董鹏,张怀强

(海军工程大学,湖北 武汉)

适应部队建设需求,军队院校专业设置模式体现了以部队岗位需求为牵引,以岗位能力生成为导向,以学科专业理论为基础的人才培养理念[1]。从军队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的和目标设计看,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需求定位和能力生成导向,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实践活动。部队装备采购管理工作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履行采购岗位职责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征,对学员的综合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在其首次任职教学模块的实践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授课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让学员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具备履行装备采购任务的能力素质,胜任首次任职岗位。

作为一种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系统结合起来,对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具有显著优势。该教学模式克服了学员对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盲目性,通过具体“任务”实践应用,可以极大提高学习效果与效率,提高学员的知识运用能力与综合能力素质[3]。因此,本文对该教学模式在装备采购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与装备采购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相关性、装备采购管理课程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并研究构建装备采购管理课程任务驱动实践教学模式等相关问题。

一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与装备采购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相关性

(一) 多维互动教学理念的相关性

装备采购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是从多业务、多方面来培养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许多问题可以采用多种思路和方法去解决,其过程需要教学主体与客体,以及教学客体之间的多维互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本身属于互动式教育模式,通过设计开放性的“任务”,鼓励学员采用多种方法、多个角度与维度思考并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因此,在教学理念方面,装备采购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具有相通之处。

(二) 培养能力教学目标的相关性

装备采购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学员对装备采购管理岗位业务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首次任职岗位业务要求的能力素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通过设计开放性的“任务”,让学员在“任务”环境中,通过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进而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员的各方面能力素质都获得了有效提高[4]。因此,在培养能力教学目标方面,装备采购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一定的相关性。

二 装备采购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在装备采购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员通过创设部队装备采购管理实践情境,贴近装备采购管理岗位业务实际,设计各项“任务”,鼓励并指导学员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员装备采购管理岗位业务知识运用的能力,对培养学员岗位技能具有重要作用。

(一)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对学员指挥作战能力的培养

在装备采购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中,将相关岗位业务知识融入到设计的各项“任务”,学员通过完成“任务”能够了解装备保障指挥及装备采购管理的内容、程序、方法,分析判断装备采购管理活动中各项问题,利用所学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提出谋划建议,并进行问题处置,可以在实践中提高学员装备采购活动的指挥管理能力。

(二)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对学员组织训练能力的培养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学员由被动的接受者成为学习的自主者,在教员的任务驱动下,学员需要主动思考完成“任务”的方法策略,并动用可利用资源解决任务完成过程中的种种问题[5]。同时,装备采购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中的许多“任务”综合性较强,需要多“部门”、多“角色”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员需要了解并掌握各级相关装备保障部门开展装备采购业务训练的内容、方法、要求,其组织训练能力能够得到较大提高。

(三)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对学员管理部队能力的培养

在装备采购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必然要结合部队装备采购管理岗位实际,所设计“任务”也来源于部队装备采购管理业务。处理来源于部队实际的采购管理业务,学员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现代管理理论、装备采购管理专业业务知识,以及采购法律法规。这就要求学员具备较扎实的军事管理理论功底和较高的管理决策水平,具备适应各级装备保障部门装备采购岗位需要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养。学员通过完成“任务”,能够极大提高其首次任职岗位应具备的管理部队的能力。

(四)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对学员筹划协调能力的培养

通过调研我们知道,部队装备采购管理工作主要涉及采购需求编报、采购计划报批、采购实施、采购合同订立与履行监督、验收入库,以及采购经费结算等环节。各个环节又涉及许多具体业务工作,由不同部门共同协调完成,有时甚至需要跨军兵种军检协作,程序繁琐而又严谨。在装备采购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中,所设计的各项“任务”也必然会反映以上岗位业务特点[6]。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学员必然能够锻炼其装备采购管理相关工作的组织筹划与协调控制能力。

(五)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对学员政治工作能力的培养

装备采购管理工作政治性、政策性、规范性强,强调依法依规采购,落实上级装备采购要求上不打折扣,各项装备采购管理法律法规的学习宣贯至关重要。学员在完成实践教学中的各项“任务”时,能够较好地锻炼其政策执行能力以及工作的原则性等,这对提高学员政治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 装备采购管理课程任务驱动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一) 装备采购管理课程任务驱动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原则

1.全程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原则。顺应“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的要求,课程内容聚焦首次任职岗位的需要,以掌握装备采购管理专业岗位业务知识与技能为目标,培养学员处理装备采购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所学即所用的原则,落实实战化教学要求。同时,教学内容以及采购任务实施全过程中涵盖了大量的装备采购管理法律法规,并且以装备采购管理实际任务入手,提高学员法规意识,培塑良好的职业素养,形成装备采购为战斗力服务的价值观。

2.适合装备采购管理知识体系的原则。从装备采购管理专业知识体系分析来看,学员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覆盖面是比较广的,对学员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岗位综合业务技能的掌握的要求比较全面。这就要求学员在学习装备采购管理专业首次任职岗位知识与技能相关课程时,需要直接参与,以获得“做的经验”,在与其他学员共同协作完成“任务”时,相互学习长处,以获得“观察的经验”[7]。

3.切中首次任职岗位能力需求的原则。为实现让学员具备胜任装备采购管理专业首次任职岗位的能力素质的教学目标,在构建装备采购管理课程任务驱动实践教学模式时,必须以首次任职岗位的能力需求的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员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努力研究该任务的完成对学员首次任职岗位能力的培养有哪些作用或帮助,并且该任务设计必须符合学员的认知规律,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4.贴近首次任职岗位业务实际的原则。开展装备采购管理课程任务驱动实践教学,所设计采用的“任务”必须与装备采购管理专业首次任职岗位业务实际相联系,让学员将所学知识真正运用到解决未来岗位任职后的装备采购管理实际问题之中,给学员贴近未来岗位实际的学习情境,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5.长期任务与短期任务统筹设计原则。装备采购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目标是让学员具备胜任装备采购管理专业首次任职岗位的能力素质,这是装备采购管理岗位知识体系中各类课程要实现的最终目标,也是专业教学的长期任务。而每一门专业课程所要培养的某一项岗位专业技能,可以看作是构建这一长期任务的单个任务模块或者短期任务。当然,某一门课程也可以围绕其要实现的培养目标设定长期任务,而实现这一长期任务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分立一个一个的短期任务。通过长期与短期任务教学的统筹设计,实现装备采购管理专业首次任职岗位的能力素质培养的目标。

(二) 装备采购管理课程任务驱动实践教学模式目标理念

军校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胜任部队岗位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装备采购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必须明确以“培养首次任职岗位能力”为构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目标理念。

1.明确培养首次任职岗位能力的现实意义。随着实战化教学理念在教育训练工作中的逐步,以“培养首次任职岗位能力”为目标,以首次任职岗位职责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为“任务”导向,装备采购管理课程在实践教学中才能不断将学员朝“满足部队岗位需求”的方向上贴近。

2.将任职岗位能力培养作为任务驱动教学目标。加强首次任职岗位能力的培养是满足部队装备采购管理岗位军事人才的需求,也是装备采购管理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构建装备采购管理课程任务驱动实践模式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装备采购管理岗位能力要求,既包括基本能力要求,更特指学员需具备的具体岗位技能要求。在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时,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与任务设计,要能够体现对首次任职岗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目标。

3.将任职岗位能力培养贯穿任务驱动教学全程。培养胜任部队装备采购管理岗位的高素质军事人才,是装备采购管理专业四年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不同阶段的采购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培育。因此,首次岗位任职能力可以看作是人才培养的任务,这贯穿了装备采购管理专业培养的全过程。而对某具体课程的实践教学而言,开展任务驱动教学的各个阶段,也必须与学员需具备的某项任职岗位技能相匹配。因此,任职岗位能力培养贯穿了装备采购管理课程任务驱动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三) 装备采购管理课程任务驱动实践教学模式内容组织

1.以“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面向首次任职岗位能力需求的装备采购管理课程任务驱动实践教学,教学内容上要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真实性的部队装备采购管理业务素材,要突出“实践性”的特征。这些实际的岗位业务,构成反映装备采购管理专业岗位的最重要的专业能力的、综合性的“任务”,从而促进教学内容与首次任职岗位业务的有效衔接。

2.以“学员为中心”进行教学组织。面向首次任职岗位能力需求的装备采购管理课程任务驱动实践教学是以“学员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组织。相比较传统教学模式,学员地位发生了较大改变。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学员的地位由被动的接受者成为学习的自主者,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员的任务驱动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该教学任务。

(四) 装备采购管理课程任务驱动实践教学模式条件保障

1.教员角色必须进行转换。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员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应发生以下几方面的转变[8]:一是由教学的主体向平等伙伴关系的转变;二是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导师的方向转变;三是教员是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四是教员是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查询者;五是由教书匠向学习者、研究者转换。

2.编写“任务驱动”型教材。按“任务驱动”思想编写教材要克服单纯以线性方式展开教学内容的弊端,在体系结构设计上要与学科内容相符合,在内容编排上要与学员的认知规律相符合。同时,在教材内容的设计上,要贴近实战搞教学。

3.拓展任务驱动实训资源。为满足任务驱动教学的真实性、整体性、开放性、可操作性和适应性等特点,必须拓展完善相应的实训资源。一方面在实验室建设等教学保障条件建设中,要紧扣专业岗位人才培养目标,以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需求为依据,统筹好不同授课单位、不同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和融合,做好教学保障条件建设的论证与建设规划,从加强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集约共享各类教学保障资源,处理好与已有教学保障条件的关系,加强教学训练条件建设。另外,为解决现地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在部队寻找开展实训教学的资源,建立教学保障资源使用机制,弥补现地教学保障条件的不足。

(五) 装备采购管理课程任务驱动实践教学模式评价机制

1.评价主体要多元。在装备采购管理课程任务驱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采购管理业务环节、涉及部门较多,许多任务的完成需要多个学员协作。所以,对学员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可以是自我评价、学员之间的互评、教员评价,也可以是学员或教员的点评,还可以是各种评价相互结合。特别是学员参与评价,将大大有利于改善学员学习态度和师生关系,成为教员和学员之间平等互相交流的过程。

2.评价内容要多元。装备采购管理首次任职岗位能力结构是综合性的,装备采购管理课程任务驱动实践教学的评价内容必然也是多元的。在培养学员首次任职岗位能力的目标的要求下,装备采购管理课程任务驱动实践教学评价内容包括掌握理论知识、岗位业务技能、职业道德品质等,不仅考核了学员的实践能力还评价了军人素质,具有多角度全方位的特点。

3.过程与效果并重。面向首次任职岗位能力需求的装备采购管理课程任务驱动实践教学,既关注学员学习结果,又重视学习的过程。对学员课程考核不仅关注专业技能,同时考核综合岗位业务能力,通过在实践教学中对学员的各种表现,量化考核得出整体判断。对于学员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的评价,不仅要关注评价学员的岗位业务能力,还要在评价体系的设计中考核学员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如学员在实践操作中使用了何种方法,在遇到障碍或问题时学员是如何分析和解决的,在集体工作任务中学员个体的团队合作能力如何,以及学员的情绪情感,意志力等。通过对任职岗位能力的考核,来最终落实到能力导向下的实践教学目标。

4.定性与定量结合。装备采购管理课程任务驱动实践教学的评价在评价工具上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科学设计评价体系,广泛地选择科学合理的定量评价方法,以此定量评价学员的实践学习成果。对于学员的能力展示等不易定量评价的方面,可以采用定性评价的方式来进行评价,在总体量化评价前提下,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有机结合。

教学模式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创新教学模式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本文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理论为基础,对装备采购管理课程任务驱动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理论研究,对开展装备采购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装备驱动岗位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防晒装备折起来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