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财政学》课程教学改革方向与创新实践

2022-03-17刘驰舒劲松

教育现代化 2022年24期
关键词:财政学财政思政

刘驰,舒劲松

(1.中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2.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医临床学院,湖北 武汉)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呼唤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财政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和支柱,它涉及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生态文明和国防等领域。科学的财政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有力制度保障。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正加速国际秩序和社会的演变。高质量发展要求给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课题和新任务,对财政学课程教学创新也提出了新方向和新要求。

一 对课程的再认知

《财政学》课程是我国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在学科设置中属于应用经济学。就学科的性质而言,财政学是一门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学。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我国财政运行的基本状况,了解财政政策的走向,提高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

(一)课程研究现状

财政学的教学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传统教学效果提升研究。如何菊芳、季诚钧(2011)提出“读、议、练”教学模式是解决财政学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妥善办法。曲岩(2014)认为应加强实践模拟教学、加大案例教学比例、积极组织课堂讨论、有效拓展实习渠道来推进实践教学方法。王威峰(2018)认为应加强适应型教材建设、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思维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等。李冬梅(2021)在”财政学”的教学改革过程采用在重要章节理论知识讲授过程中嵌入案例教学的方法,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普遍对案例教学的效果表示满意。

二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研究。如曹瑾、唐志强(2017)开展了“微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山西财经大学牛富荣(2020)进行了财政学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学生总体上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左川等(2021)运用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模式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课程思政改革研究。如赵艾凤(2018)认为财政学能够实现课程思政目标,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统一起来。章晓雯(2021)提出,课程思政融入财政学课程应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强化教材编写以及实施差异化教学工作的具体措施。

(二) 教学实践的问题

1.课程内容陈旧。财政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经济学科。多年来,教学内容陈旧,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案例创新较少,联系实践不够。同学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了解不足,对财政基础理论的丰富和变革掌握不够。

2.教学方法老套。教学设计相对单一,教学模式不够丰富。传统的课堂教学以线下教学为主,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很难保证。

3.教学环境单一。对学生而言,教学环境不仅仅是干净整洁的室内环境,更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和谐互动。由于学分学时限制,该课程学时大量用于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长期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创设教学环境。

4.教学评价局限。本课程开课时间很长,但教学考评长期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成绩占百分之三十,期末成绩占百分之七十,而平时成绩的百分三十主要以考勤和作业为主。其结果造成一些同学课堂学习积极性不强,考前搞突击复习,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二 教学创新的方向

(一) 立足新时代的背景,进行课程内容重构

财政学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等方方面面,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政治和经济的融合。财政学教学必须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案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学,需要认真理解并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以来的新理念、新战略及重大方针和重大举措。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这样才能灵活运用各种财政措施,完善财政政策和财政制度,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和作用。

(二) 立足大学生能力提升,进行教学方法创新

学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是大学教育的核心理念。财政学教育应立足于新时代大学生系统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通过创新教学方案设计,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对分课堂、PBL教学法等,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同时,立足于财政学应用经济学学科特点,比如增加数字财政、大数据在财税领域的应用等相关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立足于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教学环境创设

财政学是一门关于政府财政活动的科学,为课程思政的融入提供了非常好的空间和土壤。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可以通过视频、故事、案例等构建学习背景,增加学生对国情的了解,使学生深入理解我国财政制度的优越性,使其更加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当前疫情防控、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在教学中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还有人格养成这些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财政学授课过程中,进行教学环境创设,能够讲好中国财政故事,真正落实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

(四) 立足线上线下资源的融合,进行教学评价的改革

新时代的大学生处在互联网+的大环境和流量冲击的网络时代中,灵活多样的考评形式和丰富的线上资源相结合,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给学生以自学和拓展的空间。如果运用线上和线下的多种考评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进而提升课堂效率。

三 教学创新策略和方法

(一) 课程内容的重构

1.构建优化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内容密切关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结合我国发展的阶段、现实的情况和存在的变化进行财政基础理论创新。比如,在讲授环境保护税的同时,引入我国的双碳目标。2021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将履行大国大党责任,为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新贡献。中国将为履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承诺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引导同学们关心时事,深刻体会中国的大国担当,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构建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国情实际出发,深入理解国家最新财税政策。精心设计、精细安排、精准指导大学生参加“挑战杯”“导航杯”竞赛等各类专业知识竞赛,使学生能够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分析问题、指导实践、提升素质,全面锻炼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

3.更新充实教案和案例库。当今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和大调整。我们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基础、以理论结合实际和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为原则、以培养知行合一人才为目标更新教案和案例库。比如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环境保护税都有非常重大的调整。要让学生掌握最新的财税新政及其背景和发展方向。

(二) 教学方法的创新

1.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在线课程建设为主体,搭建网络交互式教学平台。在线上传内容包括课程讲义、课件、视频、自测题、教案及教学大纲等在线课程相关材料。寻找专业公司负责为所制作课程提供展示和使用平台。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大数据平台,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税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运用对分课堂(PAD)、PBL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依托线上平台、理论实务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推进教学环境互联网化、教学内容知识点化、教学形式多样化。改变当前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教学形式较为贫乏的局面。运用对分课堂(PAD)、PBL教学法等对乡村振兴、精准扶贫、齐力战疫、新基建等案例进行梳理讨论和分析。

(三) 教学环境的创设

在教学过程中,创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动交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实现自我、体现自我能力的途径。使学生内心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教师点拨而不穷尽,学生用发现法和探索法对知识体系进行建构。

方法一:提出现实问题,吸引和强化学生的注意力。

内容和呈现方式有趣时,才能最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创造教学环境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比如在讲授财产税的时候,提出:

问题1:一般意义上,我们的财产有哪些?引导学生思考,提取信息,进而阐述财产的类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财产税的征收范围。

问题2:为什么财产税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主要税种,而在商品经济社会不是主要税种?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税种的特征。

问题3:什么是房产税?我国房产税已经开始征收了吗?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税制的改革和发展。

方法二:联系实际讨论,无形中融入课程思政。

生老病死,衣食住行,从摇篮到坟墓,财政现象无处不在。财政学是最为紧密联系时政的课程之一。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最新的财政资讯,在学习分析中提出自己的见解。比如:

讨论1: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我国政府为什么能够迅速控制疫情?让同学们讨论公共卫生支出的作用和我国政府的以民为本。

讨论2:为了实现双碳目标,我们应该选择哪种经济手段?为什么?引导学生对比两种经济手段的前提及适用条件,进而理解十八大以来,中央报告中关于碳排放权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相关政策。

(四) 教学评价的改革

教学评价改变以往的以期末考试为主的考核模式,加强过程考核管理。课程成绩评定分为:课堂表现(15%),平时作业(20%),期中成绩(15%),期末考试(50%)。其中:课堂表现主要考核学生的勤率及课堂参与程度。作业主要以课程论文或分组讨论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核。课程中期进行期中考察,主要考察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水平。期末考试试题除了考察基本知识点以外,增加材料分析和时事论述,重点考察学生对新时代财税制度改革的分析和理解。

在教学效果反馈上,运用现代统计方法对课程改革效果进行分析。结合教师之间互评、教师自身的反思与总结和学生意见,寻求优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通过对混合式教学方法的问卷调查,寻找差距,努力完善教学设计。

四 教学创新成效

本课程通过教学改革和创新,以最快速度最大容量反映了财政学最新理论观点与政策制度变化,充分融合了学科的前沿热点问题。在教学内容上,突出新时代的背景,研究新理论和新问题。在教学方法上,综合多种现代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情境。财政学课程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

对于学生来说:首先,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显著提高。由于线上线下环节的参与度纳入了过程考核,期末突击的状态有所缓解。其次,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效果稳步提升。学生不但掌握从事财政专业相关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提升了对相关财政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能力。此外,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毕业生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显著提高,能够满足新时代的人才需求。

对于教师来说:课堂内容充实有趣,学生参与度的提升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和讲课的激情。讲课形式多种多样,课堂气氛活跃,教学针对性增强。与学生互动较多,学生评价较高。课程教学效果及师生满意度均显著提升。

从课程建设角度看,课堂的趣味性增加,达成了课程思政目标。通过分析中国精准扶贫、齐力战疫等案例,学生理解了我国财政制度的优势,增强了民族自信,培养了家国情怀。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思想和实践的理解日益深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水平。

猜你喜欢

财政学财政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2021年年会暨第31次财政学教学理论与学术研讨会综述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财政学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暨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在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召开
全国财政学界共商新时代财政学基础理论研究暨学科建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