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表演性朗读的有效实施探讨

2022-03-17陈爱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表演性课文内容情境

陈爱华

(广州市白云区良田第三小学 广东·广州 510000)

0 引言

教学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深入,教师迎接挑战,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自主学习实践。表演性朗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起到一定推动作用,提升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加深了学生的思维记忆。对课文内容的深度理解中,采用自主演绎的方式进行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热情。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以及评价,让学生创造性学习,融合内心真实情感,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作者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相碰撞,表演的过程中深挖课文的隐性主线,提升学生的表演性朗读能力。

1 传统教育模式中的朗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地使学生保持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这说明传统教育模式中灌输式的讲授只会让学生情绪低落,给语文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在朗读中停留于表面,学生的朗读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并没有达成一致,这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漠视状态,阻碍其产生学习的动力,让语文教学处于僵化的状态。有的教师教学内容单一,在朗读的同时缺乏表情动作的引导,很难让学生融入朗读的氛围中,造成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发展出现分歧。教师以兴趣为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表演性朗读符合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情绪状态,让学生在表现自我、高效理解情境中,形成对表演性朗读的参与意识,体现学生内在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学习的热情,与教师进行有效的表演和积极的联动,脱离传统教学环境中单一的朗读方式。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指导学生知识方向以及能力形成,还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有效运用,将表演性朗读变成学生的一次高效率的学习表演过程,达成情感共鸣,发挥语文教学内在的价值。

2 表演性朗读的实践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缺乏对事物的认知基础,学习实践中往往对学习内容产生着直观的情感或情绪。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学习兴趣,通过表演性朗读教学发挥语文学习的真正魅力,有效激发学生内心情感。借助合理的教学手段,学生与教师积极互动,自发地产生学习联想,融入独有的朗读情境。一方面表演性朗读让学生发挥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学生在有秩序、有活力的课堂中迎接学习挑战并学习语文新知识。教师作为教学的整体规划者,表演性朗读中需要在不同环节融入学生的学习情感,构建趣味的教学过程,多元教学环境,适合的朗读氛围以及学生个性的表演方式,让学生一边朗读一边品读意境,将自身的兴趣进行有效的运用,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另一方面,表演性朗读让课堂合作变得更加的高效,教师提升自我,放低姿态,与学生积极的互动以及交谈,了解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表演性朗读中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发挥艺术天赋以及朗读的情感。表演性朗读设计中整合相应的教学资源,让学生结合语文教学的相关要素,进行情感的表达以及思维的发散,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放松的状态下,形成对课文内容的演绎过程,教师主动与学生进行合作,通过表演性朗读加速学生的理解深度,抓住课文学习的关键点,突破学习难点,提高学生学习品质中学生愿意表达、表演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和表演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表演性朗读的有效实施策略

戴尔·卡耐基曾说过:“人人都应有一种深厚的兴趣或嗜好,以丰富心灵,为生活添加滋味,同时也许可以借着它,对自己的国家有所贡献。”小学语文教学同样将兴趣放在至高的位置上,学生对学习有深厚的兴趣,才能丰富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相联系,感受内心的净化以及自身的责任。表演性朗读探索有效的实践策略,让学生融入语文学习环境,形成清晰的学习思路,在表演中不断想象,在合作中有效表达,适应各种角色,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和自我提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对课文内容的有效品评,延伸学习情感,将自身的思想感情凌驾于语文学习内容之上,灵活应对学习问题中,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和探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精神境界和艺术修养。

3.1 营造适合的朗读氛围,情感共融中加强互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自主创新的有力途径,表演性朗读的有效实践,需要教师以兴趣为出发点,激发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和深度探索。表演性朗读需要教师营造适合的朗读表演氛围,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更加紧密,教师让学生一边朗读,一边进行心理情感的表达,每一个表情和动作都能够诠释作者的写作方向,与教师的思维碰撞,与作者的情感共融。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充分展现作者的写作意图,让学生在自主感知中,提升语文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找春天》这篇课文时,教师运用孩子的童趣语言,进行春天美景的探索,积极互动中,感受春天来了,小草,野花,树和小溪,到处都充满了春色盎然。让学生在表演性朗读中,激发对春天的寻找和赞美,热爱大自然中感受作者童年的乐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播放春天的音乐,让学生解决字词困境,进行表演性朗读的有效实践,结合课文的插图,感受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将荡秋千,摇啊摇,枝头笑表演出来,激发学生对春的探寻。

3.2 朗读情境的有效构建,合作中发挥个性

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将学生作为发展的中心,构建语文多维目标,形成对课文内容的有效朗读训练,表演性朗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需要教师构建表演性朗读的情境,采用动态教学的方式,深化学生的情感表达,表演中融入情境,让学生更加具有表演韵味,将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出来,情境理解和情境的表演中,体会人与物之间的意境,从不同角度进行课文分析,发挥学生的个性优势,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逐渐实现表演性朗读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在教学开端,采用动画的形式进行课文内容的展示,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同时,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默读,接着教师采用课本剧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表演氛围的有效渲染中,学生自主选择角色,分组完成。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制造大年夜寒风瑟瑟的冬天情境,融合表演性朗读将小女孩的幻想渴望表达出来,情境的有效体验,学生进行对话设计和表演心理揣摩,创新合作中发挥学生的优势,同情小女孩儿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

3.3 教师评价的多元性,与家庭教育相融合

教师积极地开展表演性朗读活动,将多元性评价作为表演性朗读的核心,激发学生将自身的情感与作者表达的情感相联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表演朗读方式以及表演朗读方法,通过自身感情的强烈抒发,对他人形成有效的情感渲染,引发情感共鸣中提升教育效果。表演性朗读需要教师通过各种表演形式的有效构建,综合性地呈现出学生的朗读激情,让学生在朗读评价和朗读体验中形成表演综合能力。表演性朗读通过课内与课外的有效实践,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让学生热爱朗读,敢于创新实践。例如在学习《金色的草地》时,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将生活中的蒲公英与课文内容相联系,“夏天时你会发现金色的草地吗?”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表演性阅读,金色的草地是哥俩的童年回忆,也是对自然美景热爱,朗读表演中联系蒲公英盛开美景,情感相互融合中教师进行多元评价,融合学生朗读表演热情和自主评价,与家长进行联系,进行线上表演性朗读的视频展示,让学生喜爱表演性朗读,提升语文素养。

4 结语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表演性朗读的有效实践,让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多感官的融合以及朗读节奏的调整中,表演性朗读成为一次艺术的有效探索,发挥学生的语文学习优势,融合个性化表演朗读方式,培养学生表演性朗读能力。学生散发真实情感以及融入表达情境,感知语文学习的韵律美以及意境美,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启发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表演性课文内容情境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策略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合唱表演性和审美性及其相互关系初探
“表演”观照下的仪式教育——以中国古代释奠礼的表演性因素分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