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融合”背景下课堂教学的现实困境及破解之道

2022-03-17刘永丽

课程教学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五育融合五育育人

文∣刘永丽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战略高度上明确了我国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进一步指出,推进教育现代化要“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融合发展”,[1]明确提出“五育融合”的教育发展目标。[2]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3]课堂教学是教育实践的主阵地,教育的变革最终都需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五育融合”背景下课堂教学面临着怎样的挑战,表现出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成因以及可能的应对策略成为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五育融合”背景下课堂教学的现实困境

(一)“五育融合”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应有特征

“五育融合”强调的是全面育人,融合育人。所谓全面育人,即德智体美劳各育均是促进人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教育中缺一不可。要达成育人目的,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必须“五位一体”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融合育人,即超越德智体美劳各育之间相互分离、对立的割裂关系,不是简单地在“五育”之间做 “加法”,[4]而是各育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共生,形成“五育”的融合倍增效应。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是“教什么”和“怎么教”,我们认为“五育融合”背景下课堂教学应至少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从“教什么”来看,应表现为均衡性、整体性。均衡性指教学内容应涵盖“五育”,不可偏废,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各育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体到实际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各育的教育内容,开足开齐课程,实现“五育”平等。整体性指应充分利用教学内容,从“育人”的角度进行整体设计,使其渗透各育并实现有机融合,指向人生命的整全、融通。

其次,从“怎么教”来看,应具有综合性、活动性。综合性指通过深入挖掘某个切入点的综合育人价值,系统整合“五育”内容,使各育之间形成内在联系,而不是简单地机械组合。活动性指以活动为载体融合“五育”。活动具有丰富的育人空间,通过挖掘活动的教育意义,将“五育”教育资源融于其中,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然体验各育,实现身心的积极发展。

(二)“五育融合”背景下课堂教学的问题表征

“五育”融合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为顺应“五育融合”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五育”失衡问题。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更多地是以智育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取和掌握,忽视了其道德层面、体力层面、审美层面以及劳动层面的发展。也就是说,对于某一节课或某一教学内容来说,只想着让学生掌握其中的知识,而未能考虑其在学生德体美劳方面可能有的发展。此为其一。其二,“五育”失衡到极致,即出现“五育”不全的问题。一些课程难以有机会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实施,音乐、体育、美术课程被“主科”任意挤占,成为课表上的形式化存在。

其次,“五育”难以有效融合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其一,教师对“五育”进行学科分类,例如道德与法治是承担德育的科目、体育科承担体育、美术科承担美育等,将“五育”截然分裂。这样一来,承担某学科的教师只关注某育的发展,忽视了与他育的融合。其二,知识灌输、强调死记硬背等传统教学手段仍然弥漫在课堂中。一方面,这种教学方式所蕴含的“五育”融合空间非常小,难以实现“五育”的融合。另一方面,它使得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禁锢了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力和创造力,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二、“五育融合”背景下课堂教学困境的成因

(一)工具理性下育人目标的偏离

教育是育人的活动,育人是教育的根本。[5]教育的真谛与要义在于使人获得属人的生命,[6]使人成为人,成为完整的人。这就内在地要求我们要培养的是追求生命意义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片面发展的畸形人、工具人。近代以来,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们越来越渴望通过获取科学知识而为“美好生活做准备”。于是,在主知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下,工具理性之风逐渐在教育领域生长,人们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而忽视学生本身作为人的成长与发展。尤其是“考试理性”,把考试当作教育目的,将教育局限于认识论范畴,[7]分数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可是,一个完整而又有个性的生命的质量可以仅仅由获取知识的多少来决定吗?我们并不否认知识对于人发展的重要性,但仅仅增长知识对于一个要成为满足社会和自身发展需要的人是远远不够的。试想,一个智力超群却没有道德的人对于社会来说有着怎样的风险。更进一步,一个没有强健体魄的人怎么会有精力去创造生命价值?一个没有发现美、欣赏美眼光的人怎么会有持久的创造力?一个没有劳动意识和能力的人又怎么会去踏实地切身实践,追寻有意义的人生?

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来看,教育的根本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然而,工具理性下教育偏离了育人目标,着重于人智力的发展,忽视了对人进行德育、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教育。而且,把智育等同于知识的传递,这势必影响人生命的整全和灵动。事实上,各育自身有着独特的育人价值,且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片面地发展某育不仅会影响该育发展的效果,更会造成人发展的平面化。

(二)学科主义下“五育”分离

长期以来,传统的学科主义弥漫在学校教育中,学科之间处于孤立、失联的状态,不同学科承担着某育或某几育。如上所说,以德育为例,似乎德育是由道德与法治科目主要承担,其他科目可有可无。事实上,学科教学除了突出本学科特点,也会影响学生其他素质的养成。例如,数学科目的教学并不是只会影响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获得以及逻辑推理思维的养成,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所经验的人、事、物都会对自身产生影响,影响其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教学形态,学科教学并不是单一学科的教学,而是有组织地对学生产生综合的影响。任何学科都有综合育人的空间和可能,只不过由于学科特性而有侧重而已,但是不能将学科教学简单化为只承担某育或某几育。如果是这样,那么在育人资源、方式等方面都极大限制了某育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经验的系统化。

在教育教学中,对于儿童的生长来说,一切科目只是处于从属地位,[8]是为其“成人”而服务的。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需要各育形成教育合力综合地影响学生,并使这种影响融通在学生的成长中。而各育的实施又不是分门别类的由某学科承担,每个学科都有责任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而且,学科教学是系统育人的方式,本就对学生产生综合影响,并不是说学科教学只影响学生对于该学科的认知,也不是说某个学科就只影响学生的某育发展。传统的学科主义将学科与各育之间进行简单连接,割裂了“五育”,使学科之间“各自为营”,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融合生长。

(三)教师“五育融合”能力的欠缺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践主体,教师的认知、能力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并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实施的效果起着基础且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五育融合”背景下,课堂教学是否能最终实现“五育融合”,教师成为关键因素之一,是学校教育中打通“五育融合”的最后关卡。课堂教学是否体现了“五育融合”,融合得怎么样与教师 “五育融合”的认识以及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在长期工具理性以及学科主义教育观的浸染下,教师渐渐模糊了对教育以及自身职业的认识,成为理性的职业人而非促进学生生命整全的教育人。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教师把分数当作教育目标,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机械训练。如何从融合育人的角度整合教学资源进行融合设计、融合教学,成为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教师“五育融合”能力是新时代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体现,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需要自身具备融合教学的能力,还需要具有与其他教师合作研讨、协同创造等能力。教师之间的协作对于“五育融合”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地重要且必要。通过协作研讨,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提高自己的融合教学能力。此外,还可以在不同学科中找到切入点,各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开发设计融合课程,在分工与合作中实现融合育人。但是,这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自主空间和相应的合作平台,能够在育人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然而,习惯了“分科教学”的教师更多地追求在自身专业学科方面的成长,缺乏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对于一些通识知识也甚少了解,不利于其“五育融合”能力的养成。

三、“五育融合”背景下破解课堂教学困境的策略

(一)国家层面:强化“五育融合”的顶层设计

“五育融合”是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从国家层面进行总体设计是推进“五育融合”深入贯彻落实的基本保障。通过深化“五育融合”思想,制定相应的教育质量标准,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保障体系,积极构建“五育融合”的教育生态。

首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五育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和基本途径,新时代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在“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教育理念下开展教育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融合发展。切实将“五育融合”的内涵及其深层肌理深入到教育人的内心,让“五育融合”的教育观在教育人心中生根发芽,促使其积极参与并推动“五育融合”的教育实践。

其次,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构建“五育融合”的评价标准。教育评价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有什么样的教育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以考试成绩为单一指标的传统评价标准强调对学生认知范围及能力的测评,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测评表现出明显的不足。面对问题日益复杂、知识爆炸、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传统的教育评价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新时代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有个性的人,这就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要求。所谓综合素质是作为一个独特个体所呈现出来的内在、有机、互融的整体性素质,[9]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综合发展,具有良善的品质、丰富的智识、健康的体魄、审美的情趣、劳动的习惯等。新时代教育评价应从关注分数转向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从注重终结性评价转向注重过程性评价,从强调量化评价转向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使教育评价为育人服务,确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最后,完善保障体系,明确各融合主体职责。“五育融合”的落地需要政府、学校、教师等多元主体的协作保障,国家层面应对各主体提出明确要求,使各主体加深对“五育融合”的认识并明确自身的责任。政府部门要统筹规划并制定相应的监管机制,努力建构“五育融合”的教育生态。学校作为教育实践的主要场所,应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为“五育融合”的落地提供相应的保障。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关键,[10]“五育融合”要求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在教师教育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教师评价标准及培养方案,职前教育中把好教师质量关,职后教育中完善相应培训体系。

(二)学校层面:切实保障“五育融合”的落地

学校作为落实“五育融合”的主阵地,是保障“五育融合”切实实施的重要力量。学校是否深入理解“五育融合”思想并按照相关政策“因地制宜”地执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对于“五育融合”教学的态度,进而决定了实际的课堂教学是否实施“五育融合”的教学,是否有特色地创造性实施“五育融合”的教学。

首先,明确育人目标,深化“五育融合”思想。国家从宏观层面为我国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们的教育追求。学校教育是促使教育目标实现的基础力量,学校能否按照正确的育人方向安排教育教学深刻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实现以及教育生态的建设。一直以来,我国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并没有很好地实施全面育人,重视智育、疏于德育,对于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更是缺少应有的重视,“五育”尚且不能并举,融合就更不在学校的规划方案内。学校教育偏离甚至背离教育目的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未能深刻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促进人生命的整全。学校要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力量,就必须明确教育目标,深入学习“五育融合”思想,以此全面规划教育教学方案。

其次,构建全面育人的学科体系,搭建全学科育人平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求学校从 “育人”的角度重新审视学科及其相互关系,[11]开足开齐课程并形成跨学科实施方案。传统教学将学科对应“五育”中某育或某几育分割,造成学科孤立、“五育”分裂,难以融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事实上,教育活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综合的,教育活动的育人成效并不是各育影响的简单相加。各育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教育活动最终给予的是各育融合的整体影响。学科教学作为一种育人实践,其对学生的影响也不是仅体现为某育。以体育学科为例,体育课并不是仅仅促进学生健康生活、增强体质,只是由于学科特点更偏重于对学生的体育。事实上,体育学科也会影响学生在道德、智力、审美及劳动方面的发展,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实现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功能,达成以体成德、以体益智、以体健美、以体助劳的目的。学校应切实开足开齐课程,使“五育融合”有更多的可能路径。同时,应建立跨学科教研平台,一方面使不同学科教师之间能够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跨育融合,协作育人。另一方面,为教师提供分享、交流的机会,促使教师相互学习,提高融合育人的能力。

最后,因地制宜建设学校文化,深入渗透“五育融合”。学校文化体现了学校的育人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发展。学校应充分利用地域或学校优秀文化,突出特色文化建设,促进“五育融合”文化的生成、生长。建设有特色的“五育融合”文化包括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有形文化能够为教师的融合教学提供一定的教学资源,无形文化让教师在熏陶中强化“五育融合”的育人理念,促使其积极进行“五育融合”的教育教学实践。

(三)教师层面:全面提升“五育融合”的能力

教师之于教育如细胞之于身体。教师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处于一线终端,教师是否按照正确育人方向充满活力地进行创造性教学,深刻影响着教育目标的达成。“五育融合”背景下,只有全面提升教师“五育融合”的能力,才能自上而下地切实贯彻“五育融合”,使其真正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

首先,坚守教育的人学立场,[12]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明确教师职业并不是一般的职业,它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教师就是帮助学生“成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综合育人、全面育人的意识,明白教学并不只是让学生在知识方面有所增长,更是让其成为身心健康、追求真善美的人。只有教师深刻认识到教育的本质、自身的使命,秉持全面发展的育人观,而不是将自己定位为某育的教学者,才能自发将“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融进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实施为了“五育融合”,基于“五育融合”以及在“五育融合”中的教学。

其次,提高融合教学能力,切实进行融合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以“五育融合”的眼光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就教学内容而言,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融合育人点,将教学内容加以整合融通,进行融合教学。教学过程方面,在教学前教师要进行整体设计,从学生出发,将“五育融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现实的教学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融合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敏感地捕捉课堂中“五育融合”的教育资源,运用自身的教育智慧将其转化为促进学生“五育融合”发展的生长点;教学反思时,教师要及时反思自己在教学前、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发现问题并制定完善计划,也可以通过与其他教师分享,不断提高自己的融合教学能力。在教学方式方面,教师要善于运用主题式、项目式等教学方式,将“五育”教育资源系统性地整合在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合作中进行探究学习,在体验中增强学习能力。

最后,以专业学科为基,全面提升自身素养。学科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这是进行学科教学的必备素养。“五育融合”要求全过程、全方位地进行全面育人,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五育”的综合素养,这是进行“五育”融合教学的基本条件。教师应在发展学科教学能力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全面提升自身的素养。如此,才能持久地创造出有个性的“五育融合”的课堂。

猜你喜欢

五育融合五育育人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体育在中学的新发展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