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史”教育视域下三线建设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价值与路径

2022-03-17

关键词:四史思政精神

李 云

(淮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要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2021年4月,教育部指明“在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中有效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1]三线建设是在20 世纪60年代紧张的国际形势下,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关于加强战备、巩固国防的战略部署,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开展的国防科技工业、机械与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以及交通设施为重点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运动。三线建设时间跨度大,既经过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十年动乱时期,又经过国民经济调整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作为一个特殊时期的国家战略,三线建设虽已成为历史,但它给后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和无穷的精神力量。因此,三线建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经济建设,是“四史”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全国都在广泛深入地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宣传教育活动,把三线建设史与“四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深度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之中,就是要让大学生全面了解三线建设的前世今生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探索发展的艰难历程,铭记新中国这段艰苦奋斗的创业史,熟知具有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精神品质的广大三线建设者,旨在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更加自觉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引导大学生从伟大的三线精神汲取营养和力量,在新时代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努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从而达到提升高校思政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和期待的目的。

一、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的周边环境日益恶化,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美国在侵朝战争失败后,又发动了侵略越南的战争,把战火燃烧到我国南大门外,威胁着国家的安全;中国与苏联的关系逐渐恶化,中苏边境形势日趋严峻;印度对我国边境不断进行骚扰和挑衅;美国妄图在我国东南沿海展开攻势。中国可谓四面受敌,周边的形势岌岌可危,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日益复杂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不能不引起始终把国家安全作为第一位的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警惕,不得不高度重视国防建设和战备工作。

由于历史因素,我国的工业大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这种不合理的布局显然不利于备战。1964 年4 月,军委总参谋部作战部提出一份报告,对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问题专门进行了分析,指出国防存在着很多问题,有些情况还相当严重。这份报告引起了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改变我国一、二、三线不均衡的工业布局使之平衡化、以利于备战的工作开始提上日程。

因此,为了应对帝国主义可能发动的侵略战争,加强国家战略后方建设和备战工作,防备敌人的入侵,成为当务之急。在1964 年5 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国家的经济建设要以准备打仗为出发点,决定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13 个省、区掀起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由此,基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战略判断,三线建设拉开了帷幕。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口号下,各地认真贯彻毛泽东同志“要准备打仗”“三线建设要抓紧”的指示,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三线建设者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奔赴三线地区投身到三线建设浪潮中,他们凝心聚力、艰苦奋斗,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国家建设战略大后方立下了不朽功绩。

三线建设历时17年,横贯3个五年计划,国家累计投资2052.68 亿元资金,相当于1953 年至1964年13个省区投资总和的3倍;几百万的工人、干部、科技人员、解放军官兵和上千万人次民工参与建设,在中西部建成约2000个大中型企业、设施和科研院所,基本形成交通、电力、煤炭、化工、石油、建材、钢铁等生产部门相互配套的工业体系。[2]103从1964 年至1980 年,三线地区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增长4 倍,职工人数增加2.46 倍,工业总产值增长3.92 倍。[3]411-412小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关于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在全国一、二线(沿海沿边)28个省区市的腹地,依靠地方自筹资金,以战备为中心、以地方军工和工业交通设施为主的全国性经济建设战略。时至1981 年,国家累计投资31.5 亿元,建立268 个企事业单位,其中255 家已投产,职工人数为28 万人。[4]三线建设成果引人注目,堪称新中国建设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部署,其行动之快、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深远,在新中国建设发展史上都是空前的。

三线建设在中国当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其一,通过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中西部地区初步形成了以能源交通为基础、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相配套、科研与生产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的后方工业基地。这既为我国改革开放前做好反侵略战争准备提供了强大而巩固的战略后方基地,又为改革开放后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奠定了坚实而雄厚的物质基础。其二,随着国防工业建设的蓬勃发展,西部地区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国防工业带动了地方工农业的发展,繁荣了国民经济,活跃了文化生活,改变了山区精神面貌,为西部地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指出,三线建设为中西部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奠定了工业、技术、物质和人才基础,促使西南荒塞地区整整进步了50 年。[5]其三,广大的三线建设者在创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为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二、三线建设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时代价值

(一)用三线建设史为深入开展“四史”宣传教育服务

三线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果,改善了我国生产力布局不合理状况,为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工业化基础。至1978 年,中西部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已经占全国的56%,超过了东部沿海地区。在以铁路为先导的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上,国家累计投资近300亿元,新建铁路8046公里,新修公路20万公里,新增内河港口吞吐能力3042万吨,新开邮路154万公里。国家对机械、汽车工业累计投资95亿元,建成了第二汽车制造厂、第二重型机器厂、东方电站成套设备公司、四川仪表总厂等大型骨干企业。国家还加强对三线地区煤炭、水能、石油、天然气及矿产资源的开发,能源及原材料工业投资分别高达428亿元和530亿元,建成了六盘水煤炭基地、攀枝花钢铁钒钛工业基地、西南铝加工厂、泸州天然气化工厂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国家对国防科技工业投资近300亿元,占三线总投资的18%,建设一批核工业、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科研生产基地。三线建设为西部地区带来了发展机遇,形成了攀枝花“钒钛之都”、绵阳“科技城”、德阳“重装城”、六盘水“江南煤都”、十堰“汽车城”等60 多个新型工业科技城市。①国防科工委三线调整协调中心《三线建设调整改造工作总结》,《三线建设调整改造总结文集》,2006年,第28-29页。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国家大量压缩国防经费,导致军工生产急剧下降,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三线企业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三线建设的历史遗留问题,巩固和发展三线建设成果,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对三线建设进行“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的重大决策。许多三线企业开始实行保军转民第二次创业,由此实现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凤凰涅槃,成为21 世纪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线建设是中央领导人基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于1964 年开始酝酿,1965 年作出决策,1983 年主体建设结束。1984 至2006 年进行调整改造,前后长达40 余年。其决策制定、建设开展、调整改造等历史进程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紧密相连。因此,三线建设史属于“四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四史”教育中应大力弘扬伟大的三线精神。“2018年2月,习近平考察四川时,对三线建设的历史功绩作出重要评价:三线建设,使一大批当时属于顶尖的军工企业、国有企业、科研院所来到西部,这些都是我们发展的宝贵财富。”[2]105然而,由于三线建设是以备战为中心的,整个建设处于高度保密状态,建设者们在荒山野岭、戈壁沙漠中隐姓埋名,长期与世隔绝。加上那时正值“文革”期间,难免受到“左”的思潮影响,致使三线建设所创造的伟大成就、做出的感人事迹,长期以来这段历史鲜为人知,甚至很多年轻人对此一无所知。直到20 世纪80 年代,三线建设开始见诸报端,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才逐渐被世人所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国家从来没有停止对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攻击和破坏活动,妄图通过“和平演变”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由于特殊的需要,社会上出现了歪曲或污蔑三线建设的历史论调,唯有用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说明三线建设在新中国史中的重要地位和现实意义,才是对历史虚无主义论进行最有力的回击。

因此,三线建设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需要三线建设史研究者深入研究和大力宣传,而高校教师更应承载时代重任,让更多的大学生熟悉这段历史,使其从中更加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更加自觉地听党话、跟党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二)用三线精神为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服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用革命精神鼓舞人、教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庚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6]

在三线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广大的三线建设者以临战的姿态、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投入战斗,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用非凡的毅力,精湛的技术,以及对事业精益求精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体现了“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毛泽东认为三线建设没有“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是搞不起来的。[7]31983 年起,国务院决定对三线建设进行调整改造,广大的三线建设者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使企业摆脱困境,绝处逢生。从创业初期到调整改造时期,三线建设者在精神层面上所表现出的超凡的巨大动力,孕育和凝练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2018 年10 月,中宣部将三线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救灾精神等一起,列为新时代大力弘扬的民族精神、奋斗精神。三线精神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艰苦创业是三线精神的精髓。成千上万的三线建设者在恶劣的环境与落后的条件下秉承“先生产后生活,先厂房后宿舍”“生产从师生活从简”的生产生活原则,自觉把建设基地和工业生产作为首要任务,在祖国西部的深山峡谷和大漠荒野,不畏艰难险阻,战胜重重困难,用生命和血汗,靠勤劳和智慧建起了约2000 个大中型建设项目,这是历史上空前未有的伟大创举。无私奉献是三线精神的魂魄。广大三线建设者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踊跃报名支援三线建设。他们怀着“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无私奉献精神,义无反顾地投身三线建设事业,其共同的心愿就是“让毛主席早日放心,拼命也要把三线建设搞上去”。团结协作精神是三线建设的重要保障。在“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时代旗帜下,全国各行各业各领域积极响应,采取整体或部分搬迁、行业企业对口承接或援建的方式,鼎力支持三线建设。无论来自四面八方汇聚于三线地区的建设者,还是当地的广大人民群众,不计报酬,不计得失,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全力投入三线建设,施展新中国建设时期集体主义的伟力,体现了“全国一盘棋”、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勇于创新是三线精神的时代特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三线企业大多面临着生产不足或停产的困境。它们服从大局需要,发挥战天斗地、创新创业精神,广开门路,找米下锅,实现了由军转民,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走出了一条产业转型的创新之路。

由此可见,三线精神与党的红色革命精神高度契合、一脉相承,是革命精神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奋斗精神的组成部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多难的数学题他可能能解出,但他无法解出三线建设者对党和人民的忠诚。[8]在特殊的背景和艰苦的环境下,几百万的干部、工人、知识分子和解放军官兵在建设、发展和创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激励着广大的三线地区乃至全国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用三线建设史为推动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服务

理想信念是精神支柱、力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不论风吹雨打,不怕千难万险,坚定不移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奋斗。”[9]坚定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思想内核,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征程的经验总结,也是新征程上不畏艰险、披荆斩棘、勇往直前铸就新的历史辉煌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线建设时期,我国不仅在国防军工建设和内地工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还培育了一支能出征、肯吃苦、顾大局、守纪律的干部职工队伍和科技队伍。三线建设过程中,不断涌现出不畏烈火、保护油井的重庆江津32111 钻井队英雄集体,为修建成昆铁路牺牲的2000余名铁道兵官兵,以及抱病牺牲在工地的好干部兀伟、陶惕成,牺牲两个儿子又把女儿送上去的铁道兵老工程王文波,为抢救重要科研资料而落水牺牲的戚光复、陆汀兰夫妇等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还有为修建816 地下核工程牺牲的76 位烈士,由于当时工程处于保密状态,家人很长时间不知道他们为何牺牲,埋在哪里。至今仍广为流传的“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说法,正是三线建设者为党和国家的事业甘于奉献、敢于牺牲的奋斗精神的真实写照,体现了广大三线建设者为党、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勇于付出的家国情怀和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真实地诠释了伟大三线精神的内核,即奋发图强的斗争精神、胸怀大局的担当精神、精诚合作的团结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因此,高校开展好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需要从三线建设史中汲取思想之光、精神之钙和力量之源。

当今,整个社会思想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复杂多变,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坚定理想信念面临许多新的严峻挑战。而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阵地,应充分发挥历史教科书、营养剂和清醒剂的独特育人价值。在新时代“四史”教育语境下,将三线建设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能够引导大学生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四)用三线文化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10]三线建设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是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

当时,数以百万计的三线建设者听从党的召唤,怀揣着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家国情怀,从祖国四面八方汇集到三线地区,克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为中国社会先进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好人好马上三线,战备备荒为人民”“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十亿人民十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三块石头支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不想爹,不想妈,不想孩子不想家,不出铁水不回家”等,包含着广大三线建设者为国家、为党、为社会主义建设勇于付出乃至牺牲的家国情怀和感天动地的奋斗精神。三线建设所积聚的巨大精神财富,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线建设蕴含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忧患意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等传统文化要素。因此,深入挖掘三线建设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对新时代大学生传承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提升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三、三线建设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构建三线建设史融入思政教育教学的课程体系

三线建设战略部署是中共领导力的体现。三线建设作为特定历史时期党领导的国防建设和工业建设,所形成的三线精神在今天依旧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同时,三线建设的历史价值和时代启迪对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价值。因此,三线建设作为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事件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各地高校应在加强对该领域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开发建设相应课程。

在当下大力提倡“四史”教育的新语境下,三线建设史研究获得新的拓展空间的同时,也为三线建设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教学课程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课程体系的构建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内容包括三线建设背景、建设内容、建设成效、调整改造、领导或榜样人物等。尤其是,可以充分挖掘三线建设中涌现的典型人物和动人故事,并辅以大量的图片、视频等,系统展示三线建设的历史文化,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同时,讲好三线建设故事,传承三线建设精神,是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凝聚力和感染力,不断提高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成效的必然要求。

此外,三线建设过程中孕育的科技、开放、创业等观念和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是留给今人乃至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无形资产。推动三线建设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大学生就业、党课等课程或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或者采用摄影、话剧、舞台剧、情景剧、微电影等艺术方式进行宣传,既实现大学生三线建设教育的全覆盖,又形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组建三线建设史教育教学研究团队

由于三线建设的特殊性,相关研究在1980 年代前尚属空白。1980 年以后,随着档案资料的解密和公开,三线建设逐渐进入学者视野。尤其是近十年来,三线建设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诸多问题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研究趋向更为多元化和精细化,将这些研究资源优势、高质量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能够对高校思政教育教学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此外,高校可以通过整合力量组建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三线建设教学与研究团队,主要搜集整理历史文献资料,建立系统完备的资料库,创新性地编写全面反映三线建设历史、三线建设精神文化、三线建设人物故事、三线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三线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等系列著作和教材;或通过田野调查、口述访谈等形成有关三线建设的口述史、实物资料和散佚或未被收藏的民间资料、以及录像资料等,从而为三线建设史在高校的宣传教育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安徽聚集了上海小三线和安徽小三线,省、市、区档案馆以及原小三线企业保存着大量的档案资料,许多三线建设亲历者至今仍能对三线建设有深刻的记忆,能够为三线建设研究提供更深入、更具体、更鲜活的资料。因此,安徽属地高校具有开展三线建设研究得天独厚的优势,将安徽和上海小三线建设的历史文化深度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既发挥了地方教学资源的作用,又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和弘扬三线精神的自觉性。

(三)利用三线工业遗产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工业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强国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推进工业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是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举措,更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职责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11]

三线工业遗产是三线历史、文化和精神的载体,是“四史”学习教育重要的实践载体和鲜活的教学资源,切实推动三线工业遗产与“四史”教育相融合,使之成为讲好红色工业故事、传播红色工业精神的生动教材。近年来,三线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受到各方重视,一大批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工业遗产被改造利用为红色旅游景观、三线军工小镇、国防休闲产业园、三线建设博物馆和青少年爱国主义研学基地等,陈列的文物、图片、档案资料、影像资料,以及三线企业车间造型、工业建筑、口号标语、红五角星等,都是三线历史功绩和感人事迹的见证,传颂着三线人万世垂范的伟大精神。

安徽的南部和西部分别是上海小三线、安徽小三线的坐落地,现今仍存有数量可观的重要工业遗产。当前,部分工业遗产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与利用。安徽高校应充分利用小三线工业遗产资源,发挥服务于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和“四史”教育的功能,把三线建设列为高校思政课主题教育教学实践的内容。通过现场主题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大学生能近距离触摸三线建设的精神坐标,深入理解三线精神的内涵和实质,了解传承弘扬三线精神的现实意义,培育心怀天下与忧心国家的爱国情怀,培养能吃苦、能奉献、能担当、能创造的优秀品质,在新长征路上继续顽强拼搏,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防实力的增强,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四)走进历史现场开展口述历史调查

口述史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近年来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三线建设作为国史研究中的新领域,大量的三线亲历者至今仍能对三线建设有深刻的记忆,通过开展田野调查,搜集整理三线建设者的口述史料,既能为三线建设研究更深入、更具体提供丰富的史料,又能让大学生近距离接触这段辉煌历史,能亲耳听到三线建设的直接领导者、组织者、亲历者和见证人讲述他们的经历,进而对三线建设历史产生情感共鸣,能够深刻领悟伟大三线建设精神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实际教学效果。

目前,学界已经出版了《口述上海:小三线建设》《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第一至七辑)、《多维视野中的三线建设亲历者》《自贡三线建设口述史》等多部口述史著作。另外,四川大学利用地方三线建设资源的优势,成立“四川大学口述史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中心”,长期开展三线建设、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等专题的口述史实践教学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写成《多元视角下口述历史方法的探索与实践》一书。攀枝花学院依托当地丰富的三线建设资源,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或设立调研课题等形式,推动了三线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这些成功的典范为其他高校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安徽高校可以依托地方小三线建设历史文化资源,组织大学生开展或参加课题调研、口述访谈、田野考察活动,搜集三线建设亲历者所保留的诸如日记、工作手册、文件、信函、证件和照片等资料,采访三线建设有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家属、省市区有关机构负责人,以及省市区的当地干部和群众等。大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感受了解三线建设历史的真实情况,可以自觉摒弃各种歪曲或攻击三线建设历史的论调或错误认知,从而认识到:三线建设是国家现代化建设史上的辉煌一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伟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线建设的行动及其精神,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五)依托“互联网+”开展思政教育教学

“互联网+”是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科技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合理充分利用有关三线建设的网络教育资源,可以增强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使其入耳、入脑和入心。

目前,三线建设网络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一是利用以三线建设为内容的公众号、网站、博客等资源。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有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主办的“中国三线建设”网站、公众号“三线视点”“小三线今昔”“三线文化遗产”“红色三线”等。二是利用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博物馆网络化资源。目前,攀枝花、六盘水、重庆等地三线建设博物馆均有自己的专属网站,对地方的三线建设历史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同时还有包括实物、文字、影像,以及其他相关联的老物件等见证物。三是利用网络慕课教学资源。如攀枝花学院开设的“共和国三线建设的前世今生(三线建设历史与文化)”的网络慕课,对三线建设历史与三线精神的传扬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近些年,全景式展现三线建设历史事件的影视剧、纪录片越来越多,如《爱在苍茫大地》《正是青春璀璨时》《火红年华》《大三线》《“小三线”青春记忆》等,恰如其分地将影视剧、纪录片资料运用到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线建设作为新中国建设发展历程中一个特殊时期产物,蕴含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开展“四史”宣传教育下,推动三线建设的历史文化、典型人物、英雄事迹、高尚品质、重要成就与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使之成为鼓舞大学生前行和进取的力量源泉,让大学生牢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是几代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通过不懈奋斗而取得的,激发他们继承优秀革命传统和弘扬伟大三线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猜你喜欢

四史思政精神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