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2022-03-17陈卿历
陈卿历
(重庆市九龙坡区九龙小学校,重庆 400053)
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以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往往难以实现。时代的发展使得教学的思想发生了变化,教学策略也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以新颖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数学成为学生喜爱的一门学科,培养深入探究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善,为学生营造探索知识的科学环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更加有效,带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够主动沉浸在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培养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意义
(一)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数学核心素养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魂,教师应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切实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会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他们形成良好的数感。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和方法的训练,形成数学思维探索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仅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怎样、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学习品质发展
小学生的读书习惯及其学习的态度非常容易受外部原因的不良影响而产生摇摆不定和更改。核心素养的培养促使学生具有充足的学习能力,还促使学生具有单独学习和思索的生活习惯和能力。而数学课程核心素养便是让学生具有思维逻辑及其多样的思维模式,可以产生严密且逻辑清晰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除要让学生具有逻辑性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外,还能在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挖掘学生追求完美、意志坚定的优良精神品质。
(三)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核心素养并非简易的算术和背默公式计算,它是一种抽象化的、整合性的、流程化的学习思维的综合,是认识论与方式论紧密结合的一种定义。数学核心素养不仅影响着一个人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基础理论掌握水平,与此同时它还影响学生针对客观现实的了解和心态。数学核心素养较高的学生在具体工作和解决困难中通常会出现下列三个特点:(1)数学核心素养较高的学生在深入探讨的时候会主要对问题开展界定;(2)数学核心素养较高的人善于通过问题看实质,发觉这其中的本质关联;(3)数学核心素养较高的人习惯性在处理各种各样问题时应用数学定义。因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生解决困难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不足
核心素养培养,其意义是培养全方位发展的学生,革除传统式只重视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现况。自核心素养意识明确提出至今,依据有关部门统计分析,现阶段核心价值的执行实际效果没有显著提升。追其缘故,是因为教师本身的素质不够,很多小学学校依然高度重视数学教学中的考试成绩,全方位发展的核心理念并没有深入地渗入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因而中小学核心素养培养就变成了头等大事,可是目前数学考试成绩仍然是考量学生的主要指标值,一部分数学教师未高度重视学生素质的发展培养,未深入挖掘学生的特质,注基础理论、轻实践活动。数学专业知识抽象性枯燥,知识要点多与生活常识有关系,可是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学生缺乏积累经验的机遇,仅仅根据教师的介绍在脑海中里想象界面,那样不利学生学习培训和认知能力,没法将课本上所教数学专业知识有效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近几年来,伴随着对文化教育规定的逐步改革,教育模式和具体内容都进行改革创新。但就现阶段教学效果而言,依然存有着较多的不足。不论是学生、父母,或是小学数学教师,很多情况下重视的也是学生在考试中的分数表现,而极少有些人意识到核心素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更没有意识到考试成绩的提升必须根据核心素养的培养完成。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会觉得课堂教学比较简单,而单单是向学生传送比较简单的数学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定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认真学习,在课后练习教师留下的作业,将所教的数学专业知识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即完成了课堂教学要求的基本学习任务,但这样的教学方式只能够使学生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浅层次理解,没有数学核心素养支撑下对数学知识的全面认知,也不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持续有效发展。假如教师以上述形式开展课堂教学的话,那么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以及核心素养健康发展产生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使学生无法得到全方位学习能力的发展,也会严重影响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与发展。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核心素养培养对学生而言存在的重要意义,要根据课堂教学构建良好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把握数学专业知识的时候掌握学习的方法,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明确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数学学习产生的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对个人教学课堂进行一定的改善,并利用以下措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符号意识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的数学知识愈来愈深,应该具备理解并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能力。符号意识能够提高学生的做题效率,是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了解学生渴望民主的课堂环境,不妨在课堂上加强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参与课堂当中,令学生具备符号意识,产生对数学课堂的爱,使得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能够在合作学习下顺利提升。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乘法结合律》这部分内容时,首先,笔者将学生划分成了学习小组,让学生回忆加法结合律的知识,交流如何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从而调动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然后,笔者引入了新课内容,让学生根据导学案合作推导乘法结合律,通过巡视学生的推导过程,对其展开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学生理解了乘法结合律的内容。之后,笔者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合作交流如何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对学生强调了符号表示运算规律的简便性。最后,引导学生归纳了运算定律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交流了合作感受。
(二)设计变式问题,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思辨能力是贯穿始终的,而解决变式问题的过程可以令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快速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师要在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变式问题,保证问题的合理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学生思维活跃的基础上对其做引导性的点拨,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可以得到提升,取得精彩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因数与倍数》这部分内容时,首先,在黑板上板书了一些比较简单的算式,让学生可观察,把这些算式进行分类,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分类思想。接着,笔者针对学生的分类情况与其展开互动交流,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了因数与倍数的意义。然后,通过例题引导学生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之后,基于因数与倍数的关系设计变式问题,让学生尝试探究,充分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最后,引导学生归纳了学习内容,安排学生交流了学习体验。这样,笔者通过设计变式问题,使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得到了发展,培养了学生推理能力核心素养,充分优化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三)加强计算练习,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数学学习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是否具备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所以运算能力是数学中的关键核心素养之一。因此,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引导者,教师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加强计算练习,让学生感受到计算能力的提升对解题效率带来的积极影响,助力学生形成主动计算的习惯,使学生的运算能力数学素养得到有效发展,令学生的数学能力水平可以得到优化。
比如,在教学《乘加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的课堂活动中,首先,笔者在课间上出示了具有数学元素的体育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寻找数学信息,并自己尝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处在一个活跃的状态当中。然后,笔者通过设计计算问题,指导学生学习乘加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尝试混合运算,指导学生学习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帮助学生了解了乘加的运算算理,同时培养了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之后,笔者设计了乘加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做随堂检测,从而了解了学生对乘加运算算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做了系统的知识反馈,并引导学生养成细心态度进行计算的习惯。最后,引导学生整理了学习内容,让学生交流了课堂学习体验。这样,通过指导学生加强计算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了乘加混合运算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了计算的意义,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使学生的数学能力水平得到一定的优化。
(四)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近些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已经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充分肯定。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当有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了解信息技术对培养学生空间观念这一核心素养的价值,从而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面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愈来愈有自信的目标。
以教学《旋转》这部分数学知识为例,于初始学习环节,笔者应用信息技术在大屏幕上播放一些视频,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并对看到的旋转现象进行描述,从而在师生互动中对学生进行反馈,让学生初步体会图形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然后,笔者通过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的过程,并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制作旋转图形,使得图形运动之美在学生的实践操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增强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之后,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应用信息技术操作旋转图形,让学生尝试自主总结旋转的特征。最后,帮助学生梳理了学习内容,让学生交流了自己得到的学习体验。这样,笔者通过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存在价值,使学生在课堂之上感受到了数学之美,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核心素养以及学好数学知识的自信心,取得了小学数学课堂的精彩绽放。
(五)结合现实生活,培养学生数据观念
数据观念往往是在统计学知识的教学当中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核心素养,而统计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充分体现着数学知识的学习价值。并且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融合也在新课程改革中被多次提出。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通过在课堂上联系现实生活,展现数学知识在现实中的意义,使学生心中具有数据分析观念,得到实践能力的发展,最终取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比如,在《折线统计图》这一节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于导入环节,笔者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复习了与条形统计图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回忆起了条形统计图中横轴和纵轴代表的意义,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然后,笔者对学生说道:“有一种统计图比条形统计图更加‘强大’,大家想不想认识一下。”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回答。接着,笔者在课件上出示了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和学生共同探讨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之后,通过现实生活中的跑步比赛设计问题,让学生练习,从而使学生在解题中体会到了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以恰当的点拨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数据的能力。最后,引导学生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做了系统的比较,使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全面的认知。这样,笔者通过结合现实生活授课,使数学的学科价值被学生充分感受到,使学生产生了极强的学习动力,令学生的数据观念核心素养有效发展,大大提升了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使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得到了锻炼。
一言以蔽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具有可行性的教学策略。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懂得不断学习新颖的教学思想,应用信息技术、加强计算练习、设计变式问题、结合现实生活、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授课,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向着好的方向不断发展,期望达到理想中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