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对策

2022-03-17张兰芝

读写算(下) 2022年3期
关键词:困难学困生数学

张兰芝

(泗洪县特殊教育学校,江苏 泗洪 223900)

随着新课标改革程度的不断加深,范围的不断扩大,当下的社会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自身的个性化教育,注重学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小学数学老师也在此中大环境中逐渐认识到不同学生在不同时间有着一定的学习差异,要为学生个人定制符合其自身发展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而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学困生的差异化是最突出的。随着学习程度不断加大,数学学困生面临的压力会更大,数学会成为他们未来学习的拦路虎,严重影响学生和班级的全面发展。因此,寻找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及解决之道,是当下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表现

(一)知识的基本概念、公理认知模糊

小学生无法迅速地准确找出学科的问题难点和重点,无法正确地回答课后相关习题和练习,对知识缺乏清晰的条路。学生无法在真正意义上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题目解析,阅读效率过低且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自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控制相关行为,记忆过差,对书本上的知识无法真正地理解和清晰地运用。

(二)缺少学习积极性,潦草应付课后作业

部分学困生在练习老师课后布置的相关作业时,抱着消极的态度,无法自主学习。因此,这便导致部分学生经常出现抄袭他人,甚至是乱做胡做的现象。学生缺乏耐心,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复习习惯,无法在课后及时地回忆梳理老师讲解的知识。学生因其年龄和心智的问题,缺乏刻苦钻研、刨根问底的学习精神。对于数学这个逻辑性极强的学科,部分学生缺乏核心思维能力,无法按照应有的解题步骤进行解答,书写杂乱无章,对于已知的公理定义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无法在真正意义上运用和学习,这便导致学生出现生搬硬套学习的现象。在课堂上,学生死气沉沉,缺乏对知识的兴趣,对课堂和老师漠不关心,无法主动参与其中,更无法回答老师提出的课堂问题。

二、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形成的原因

(一)主观因素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中心所在,因此,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与学习的最终成果和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学习成效的重要影响因素。学困生往往在此方面过差,缺乏应有的技能和能力。首先,学困生其缺乏应有的科学的学习方式,仅仅通过机械地学习对数学知识和相关的概念死记硬背,无法在理解上更深层次地学习相关知识,更无法将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当中。因此,此类学生很难形成系统化的知识和相关的知识结构,这便会造成学生理解能力不强。

其次,态度决定成败。对学习来讲同样如此。学困生因其在学习数学当中遭到阻碍和打击而造成最终的学习效率不高,学习质量过差,长此以往,不断积累,便使其慢慢地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产生逆反的心理,缺乏应有的学习毅力和学习思维,在遇到困难时只会躲避而无法勇往直前,克服阻碍。

课堂中还有部分学生凭借个人喜好决定一门学科的学习,对于不感兴趣的学科则不关注不关心。部分学生甚至因为讨厌某一学科老师或对其有一定的成见而产生逆反心理,故意不听课程,从而变成了学困生。最后则是学习习惯。学困生缺乏优良的学习习惯,其主要表现在:课堂中小动作频发、注意力不集中、思想过于涣散等。以上种种现象都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最终的学习质量,从而形成了学习上的困难。

(二)学校因素

在当下的课堂教学当中,部分老师过于注重分数,唯分数论使得学校的学生在应试教育中压力越来越大。适当的压力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使学生产生动力,但过于沉重的压力则会压迫学生的思维和心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变得焦虑、厌学,最终造成学习困难。另外,师生关系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一些学生因个人情感而对老师产生厌烦心理,最终影响对此老师教授科目的学习。

(三)家庭因素

家庭作为学生长期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同时,家长也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和永远的老师。因此,学困生的形成和其自身的家庭也有一定的关系。现在绝大多数的家庭教育都是隔代教育,父母每天忙于工作,缺乏同孩子的交流和关照,无法正面沟通,这便导致在心里无法满足孩子的正常需求。父母只在物质上给予孩子补偿和关照,缺乏对其心理的关注,从而造成部分小孩未能在其成长阶段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缺乏情感和应有的思维,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最终成为学困生。而另部分家长却又与之相反,过于严厉,将孩子的休闲时间安排过满,各种课外补习和学习占用了孩子的自由时间,在教育中也仅仅是严厉指责和批评,无法主动地听从孩子的想法和内心,长久积累便会造成孩子内心空洞和性格的缺失,使得孩子产生厌学心理。另外,离异家庭也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此类家庭的小孩也极易产生厌学和抵触心理。

三、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一)缺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有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一项以400 名小学生为调查对象的研究显示:课堂表现积极、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比学困生更高。学优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课本知识,还会自觉主动地学习课外数学知识,阅读与数学相关的书籍,由此可见,在内部动机驱使下的学优生,学习数学是积极主动的。而学困生学习数学,更多的是由于外部动机的驱使,比如为了应付考试、为了达到父母的要求、为了不被老师批评。所以学困生的学习是被动的。

一项匿名问卷调查发现:学困生之所以缺少内部动机,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即使老师与家长通过鼓励、帮助为学困生提供了内部动机,仍然无法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因为这些内部动机全部来自他人,而不是学生自发形成的,这就是学困生最典型的心理特征。所以,要改善数学学习困难问题,就要从内部动机,也就是学习兴趣着手。

(二)较低的自我效能感

对是否可以完成某项任务、达成某个目标的一种判断,即自我效能。具体到小学生身上,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以及遇到困难时的情绪。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更加客观,更具有学习信心,克服困难的态度也更加坚定,不会轻言放弃。

调查中发现: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远低于优等生。很多学困生是在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下学习数学的,比如数学知识很难懂、数学题很难做,先在心里给自己预设了一个不易克服的困难,带着这种“想当然”的态度学习,信心自然备受打击,遇到难题时没有竭尽全力去分析、去解决,而是会首先产生“自己能力太差,解决不了”的想法。这种得过且过的心态,不仅会降低对自己的期待感,久而久之,还会产生自卑心理,不断地进行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自我效能还会影响自我评价,学困生在课堂上担心老师提问,害怕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更怕答错、答不出而被同伴嘲笑。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尊重、帮助,学困生还会不自觉地放大自身不足,意识不到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针对学困生自我效能感低的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既要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也要承认自己的优点。课堂上多关注学困生的表现,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家长、老师、同学的关爱,先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信心,再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三)归因方法不当

“归因”指的是个体对某种行为的原因推断。归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从自己的身上寻找原因,即内因,大多内因都是可控、可改善、可纠正的,是一些不太稳定的因素,比如自己的态度、努力程度等;一种是从外部环境寻找原因,即外因,大多外因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控的、不以自我意志为转移。

调查中发现,学困生的归因方法更倾向于外因,把自己学习不好的原因归结为:(1)老师讲课内容太难;(2)父母的遗传基因不好,导致自己太笨,不够聪明;(3)老师教学水平太差。

学困生习惯于推卸责任,而不是反省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学习困难的原因,比如听讲不认真、上课走神、不够努力、缺乏恒心和毅力、玩心太重等。如果学生始终把学习困难的原因归结于外部因素,就会越发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成绩也会越来越差,最终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潭,自暴自弃,安于“学习不好”的现状而心安理得。形成固定的心理后,学生就会产生“不如不学”的思想,越发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

所以,老师首先要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归因方法,凡事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把所有责任都归结到他人身上。这样可以让学生客观地认识到哪些不良因素是可控、可改变的,从这些因素入手改善自我。

四、面对数学学困生的教学策略

(一)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1.提供参与课堂的机会

由于学困生对数学学习存在一定的抵触和困难,绝大多数的问题其均无法回答,因此老师在课前制作程度稍浅的问题,并做好相应的学习铺垫,在特定的时机让学困生回答问题,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形成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此种方式也可以避免部分学习尖子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和主体。在上课期间,老师应主动地帮助学困生加入学习活动当中,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如果遇到问题,学困生和尖子生一同抢答时,应首先让学困生尝试回答,这样可使其逐渐积累注意力,从而在心理上对数学形成向往。这便达到了应有的课堂目的,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这也要适当地偏向学困生,为其创造成功的条件和环境。例如,在课堂提问时,首先选择学困生回答问题;在课代表选举时,优先让学习困难人员当选;学困生在回答问题时,不管最终答案的对错,老师要对其进行肯定和表扬,以鼓励他们下一次学习。对于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老师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能力,从而使学困生勇于挑战困难,积极克服困难,使他们逐渐地脱离“学习困难人员”的行列。

2.集中学习注意力

数学作为严密的科学性学科,其过于抽象化的教学使部分学生难以理解,这便导致课堂教学工作难度加大,难以使得学生集中注意力。老师上课时想办法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这需要老师正确把握学生的心里特点,开展灵活多样而又有趣的教学活动。

3.注重教学语言活泼性

老师应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针对部分学生缺乏兴趣、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老师应主动以充满艺术的活跃性活动调动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注重师生交流

学困生有着丰富的情感,这便要求相关老师多多关注和爱护,当学生的成绩有所进步、态度有所转变时,老师应主动地、毫不吝啬地予以鼓励。只有使学困生同老师进行积极交流,才能帮助其增加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二)教导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1.注重作业难易程度

学困生一般无法自主地完成作业,此时,老师应主动地督促其完成相关作业,并嘱咐家长关注学生。对作业完成程度较好、质量较高,或者有一定进步的学生,要及时地表扬和鼓励。

2.引导自主探索求知

学困生对答案有极强的依赖性。老师应帮助其改变此种学习方式,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其主动、积极找出正确答案,并灵活运用知识,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三)端正解题态度,保障学习顺利进行

1.通过错题发现学生情况

在现实学习活动中,老师因学生的错题而对其批评,长期的批评使学生形成恐惧心理,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厌烦。部分老师照本宣科过于严重,且一味地追求正确答案,忽略了应有的解题过程和思路,缺乏对学生解题思路的训练,仅仅采用“填鸭式”教学使学生失去了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老师应采用优良的方法,帮助学生在错误中寻求正确,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增强课堂针对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时,老师要主动地、有意识地对学困生容易出现的难点和易错点进行重点的分析和讲解。对于部分极易混淆的概念,老师应通过多种模式以对比的方式进行区别,使学生更好地理解。

五、结语

在教学工作当中,老师应着重培养学困生的学习方式,通过积极引导和耐心教导,以表扬的方式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切实提高学习困难学困生的能力,提高其自信心,从而达到学习目的。

猜你喜欢

困难学困生数学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选择困难症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有困难,找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