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小衔接视角下班级环境创设探究

2022-03-17

读写算(下) 2022年3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幼儿园环境

张 昕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树新城幼儿园,江苏 宿迁 223800)

幼小衔接视角主要是指从幼儿园至小学教育的有效衔接。幼小衔接视角下主要学习阶段是幼儿园大班的春季学期,学校与家长应当采取多元化方式加强幼小衔接活动,并且班级教育模式也开始逐渐向较成熟的小学模式开始过渡,使得幼儿在幼儿园期间就可以熟悉并且适应小学的生活与学习,以及课堂管理和课堂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让幼儿脱离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教育,合理定位自己的课堂角色,逐渐学会适应带有一定教师权威性的小学课堂,让幼儿可以快速适应小学教育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

一、幼小衔接幼儿园班级教学准备现状

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学习过程中,需要适应小学教学和多学科教育,并且幼儿园的生活环境与小学环境有着极大的差异和不同,还需要引导幼儿合理认识小学社会交流的变化。所以幼儿园也开始注重幼小衔接教育工作,基本现状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幼儿园对幼儿入学准备现状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自从幼儿开始升入大班后,幼儿的游戏时间将会有所减少,学习时间将会有所增加,教室课桌的摆放形式和教师的教学方法都开始逐步向小学教学模式靠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会有意识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通过主观能动力观察和提问,锻炼幼儿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让幼儿可以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保持长久有集中注意力,培养幼儿思维能力,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适应小学教育环境。

(二)幼儿园对幼儿入学生活准备现状

小学教学活动相对于幼儿园教育来说更加紧张,所以在生活方面,幼儿园教师也需要开始改变幼儿的作息规律,要求幼儿在幼儿园综合课堂教学中不能迟到,并且减少午休时间、减少游戏时间、增加户外活动时长,注重幼儿身体成长的锻炼,进一步促使幼儿能够采用正确的坐姿站姿,完成各类精细化训练,让幼儿的手脑协调能力和肌肉的发展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小学生活更加需要幼儿的独立自主生活能力,所以在幼小衔接的准备活动中,还需要有意识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例如需要在环境安排上让幼儿从事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鼓励幼儿担任值日生卫生委员,增强幼儿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三)幼儿园对幼儿入学社会性准备现状

幼儿园与小学学生所处的环境有着巨大的差异,在社会性方面幼儿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如何使用正确的语言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和谐相处,鼓励幼儿在学习期间可以主动大胆地与其他同学交朋友,合理表达个人主观思维,引导幼儿遇到问题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独立自主意识。幼儿教师还特别需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小学教学活动规则性极强,具有极其严格的时间安排,只有幼儿能够适应小学教育生活节奏,才能够有效提升幼儿在小学教学活动中的适应性。幼儿教师也应开始在教育活动中向幼儿传输有关于小学活动的信息,培养幼儿主动参与小学活动的意识,并且也可以带领幼儿参观小学,让学生对小学生活能够产生良好的期盼,从而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思想感情。

二、幼小衔接视角下,班级环境创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当前幼儿园教学中,虽然幼儿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幼儿可能在升入小学后存在不适应的情况,也开始尝试对班级环境和教育内容加以改革。但是受到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幼小衔接视角下,班级环境创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急需改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幼儿园师资配置欠佳,小学化严重

在当前幼儿园教育阶段,为了让幼儿可以快速适应小学教学模式,幼儿园会为幼儿配置具有小学教学能力的教师,这部分教师虽然能够有效将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成为小学教育模式,但是却并未做好有效的衔接。幼儿园课堂教学直接从幼儿教育转变为小学教育,并不符合幼儿循序渐进的发展需求,但是既熟悉幼儿园各类教育任务,又了解幼儿身心发展,也了解小学一年级教育内容和相关教学方法的教师,相对较少。并且在幼儿园内部也并未展开科学合理的教师培养任务,教师无法了解幼儿在升入小学后产生的环境和学习内容方面的变化,教学任务认知不够清晰。幼儿园缺乏相关幼儿教师人才储备。

(二)班级环境变化过于生硬

在幼儿园大班之前,幼儿的班级陈设中,主要是以丰富有趣的游戏化素材和手工素材为主。这样的环境可以让幼儿长期处于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但是这样的幼儿教育环境却过度注重幼儿发展的娱乐性。所以在幼儿进入大班学习之后,就将幼儿班级陈设直接转变为小学样式。这样的环境变化,实际上在幼儿的自我感知过程中却过于生硬,幼儿很难在幼小衔接中获取良好的思维过度,反而会对小学的学习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害怕小学学习,也害怕小学学习任务过重。所以在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时,需要在原有基础之上减少娱乐化,内容增加小学教育环境,让幼儿可以从幼儿园教育阶段逐步转变成为小学的学习。以此来促使幼儿园班级环境循序渐进地转变,符合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变化。

(三)家庭教育环境过度急功近利

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是当前每一个家长关注的重点,为了保证自己的孩子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家长会给幼儿过早传授小学阶段教育内容。很多幼儿在幼儿园成长阶段就开始接触小学教学科目,虽然可以让幼儿对小学教学内容有所了解打好基础,但是教学目标却过于急功近利,导致幼儿没有做好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准备。幼儿只是在家长的吩咐下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幼儿会将这样的被动学习情绪带入到小学教学中,在小学学习中幼儿将会过度依赖教师的教学,不愿意主动思考,无法掌握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再加上幼儿家长过度强调幼儿的考试成绩,因此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也会产生以考试成绩为主的学习目标,不利于幼儿未来的成长与发展。

三、幼儿园幼小衔接视角下班级环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一)根据小学教学要求重新建设课堂规则

相对于幼儿教育来说,小学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规范性要求更高。而在幼儿教育中,对于幼儿的课堂要求却相对不够严格,幼儿并未形成良好的课堂规范性,所以如果让幼儿保持这样的习惯进入小学学习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也将导致学生在小学教学阶段过于顽皮。所以教师要重新建设课堂规则,让幼儿能够保持良好的课堂规则,是进入小学学习活动的首要前提。

首先,课堂规则建立目标是加强课堂教学秩序,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小学课堂规则要比幼儿园严格得多,相对严肃的课堂教学很容易让幼儿产生不适应的情况。教师要逐步为幼儿建设一个相对严肃的课堂学习氛围,帮助幼儿规范学习习惯和课堂行为,这样幼儿才能够在进入小学学习中避免出现不适应的情况。课堂秩序要有具体的维持制度和常态规则,让幼儿拥有一个有条不紊且具有安全感的课堂学习环境。

其次,课堂互动交流,小学与幼儿园有着极大的差异。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可以在课堂中随意发言,幼儿教师也鼓励幼儿随意发言。但是小学教学教师拥有其个人的教学节奏,在小学教学阶段幼儿想要发言就必须要学会举手报告,并且在听到与自己学习思维不符的见解时,需要懂礼貌,尊重他人的学习成果,能够在他人说完之后再提出个人不同的见解。最后小学课堂教学时间与幼儿园课堂教学时间也有着一定的差异,小学课堂教学时间更久。为了训练幼儿课堂教学的规范性,教师可以将幼儿课堂教学时间与小学课堂教学时间调成一致,让幼儿在更长的时间内锻炼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为幼儿未来的学习习惯奠定良好基础。

幼小衔接视角下规则课堂建立需要有力的措施。第一,采取与小学一致的作息表,课堂教学时间延长至40 分钟左右,课间活动时间修改为10 分钟,并且要求幼儿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够随意下座位或者上厕所,让幼儿在课堂教学中拥有一定的规范性,必须要举手后发言,必须要教师同意后才能够发言,让幼儿可以懂得基本的课堂礼仪和课堂规范性原则。第二,为了让幼儿事先体验到上小学的环境和主观情感,教师可以为幼儿开展“我要上学了”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在幼儿园中模拟小学生一天的生活与课堂节奏,以模拟游戏的方式让幼儿熟悉小学教学氛围,根据主题教育目标,师生共建教育环境。还可以组织小组竞赛,如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桌面、打扫卫生等。利用幼儿喜欢的游戏化教学提升幼儿对于小学学习的经验,激发学生想要步入小学学习的学习动机。

(二)对学生的课堂问题加以引导

幼儿教学阶段,幼儿年龄偏小,对于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会提出各类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幼稚,但是教师无一不为幼儿进行精心解答。其实在幼儿教学阶段,幼儿教师并未对幼儿的学习行为加以约束,所以幼儿会在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这是幼儿作为个体向周围人和世界表达自己主观思维的特殊方式,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发外界关注。无论是课内问题还是行为问题,都会产生打乱学习进度和教学节奏的情况,有些习惯必须要对幼儿进行引导,引导幼儿快速从幼儿教育阶段转变成小学教育阶段的主观思维。

首先,想要让幼儿具有良好的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就必须要让幼儿学会自我管理技巧,在教育活动中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哪些事情在小学教育中可以被其他同伴接受、哪些事情会认为是一种负面的情感表达。学生的行为和问题出现大多情况下是由于课堂环境造成的,有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要合理分配学生的行为因素和相关问题,不能够一味指责幼儿。

其次,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需要选择恰当的教育时机,要用更加和蔼可亲的态度面对幼儿。在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的普遍年龄在6 岁左右,具有一定的是非分辨能力,教师要改变幼儿行为和主观问题,就必须要让幼儿明白哪些事情是好的、哪些事情是坏的。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幼儿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跑神、与他人说话的情况,这些幼儿行为是负面的。所以幼儿教师需要鼓励那些做得好的幼儿,让幼儿可以明白哪些事情是应该做的。若是幼儿在有进步的时候,教师应当不吝啬自己的言语,以肯定的态度向幼儿表述激励,例如“真像一名小学生。”让幼儿可以从教师激励和语言内容中感受小学生应当怎么做,并且让学生认识到如何做到更好,逐步改变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适合小学学习的行为习惯。

(三)建起家园共育的桥梁,构建良好班级生活环境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与家长接触的时间较长,所以家长对于幼儿的影响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想要建立良好的班级环境,也需要家长参与其中,让幼儿家长可以改变教育思路,从而让幼儿可以快速脱离传统常规的幼儿学习思维。

首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应当着重培养调幼儿自理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以有目的地为幼儿布置自理任务,如限时完成穿衣服、收拾玩具等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幼儿必须要克服自己没有接触过的问题,从而达到应有的目标,培养幼儿不断突破自我解决困难的意志力。

其次,需要与家长进行有效的联系,让家长认识到幼儿生活习惯变化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保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统一。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学会独立自主地完成家庭劳务,如学会自己整理文具、作业本、书包等个人物品,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需要减少对孩子的照顾,让幼儿可以尽快掌握自理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向学生家长讲解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重要性,让幼儿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避免过度溺爱孩子,导致幼儿产生一系列不良的习惯。

最后,幼儿教师需要为家长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能够在平台中结合幼儿的具体表现加以互动交谈,共同发现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幼儿园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同时利用平台关注幼儿的生活情境和总体成长情况。

四、结语

总之,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幼小衔接教学活动,对于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展开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幼儿教师需要关注班级环境的创设,逐步利用环境影响幼儿的主观思维,让幼儿做好进入小学学习的准备,以此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幼儿园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环境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