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2022-03-17

读写算(下) 2022年3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于 洁

(泗阳双语实验学校,江苏 宿迁 223700)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所有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关注的主要问题,但就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来看,大部分小学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教学活动中主要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学生只是单纯进行模仿操作。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导致学习效率不佳,学习能力不强,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必须要加以改革与完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使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影响小学信息技术中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教学设计不合理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更加看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一项实践要求极强的教学科目,但目前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并不合理。教师主要针对课本教学内容对学生讲解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案,虽然在课堂教学中也设计了实践教学活动,但是学生只是在实践活动中按照教师的操作步骤模仿操作,学生并不理解信息技术操作的实际意义和作用,也就无法灵活应用。所以必须要改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针对性,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才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学衔接设计不合理

在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课本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主要以单元模块化方式展开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学也呈现模块化,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相对琐碎,无法进行高效的结合,学生无法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学习思维和知识结构,教学衔接设计不合理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学习不够深入。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前准备时,也会只针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未将信息技术知识整理成系统,导致课堂教学中不同章节的知识内容和操作实践未能有效结合,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理念陈旧

不少教师就是一直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接受的是传统“满堂灌”的教育模式,其学习经历一直是被动式地接受知识传授,适应了教师管束式的学习环境,故其在教学中也难免会存在比较老旧的教学理念。在学校一般是采用大班教学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而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使班集体中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力、实践能力、操作能力等方面呈现两极分化现象。大班教学的信息技术课堂中仍然是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是被动学习,且教师很难照顾不同情况的学生,这就导致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

(四)师生课堂互动较少

在当前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以理论知识讲授、实践技能演示为主的教学方式,首先讲解教材中的一些概念、名词以及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教学材料的大概内容,然后对其中涉及操作的部分进行操作演示。这种教学流程比较程序化,缺乏师生互动,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缺乏了解,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点,难以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此外,信息技术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技能,其在日常工作、生活以及学习中均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交流缺乏,就会使信息技术作为技能具备的功能逐渐弱化,学生也就会对相关概念名词和理论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其学科核心素养无法得到增强。

(五)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

小学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认知不够深入,无法理解信息技术知识的适用性,而且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将教学重点放在课本知识讲解上,导致课堂教学的素材不够丰富,往往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抗拒情绪,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所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厌倦的心理情绪。而教师却并未关注学生的实际学情,仍然按照以往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长期低下,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建立的有效措施

(一)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平台,而是让学生表现的平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信息技术课程更加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学生如果无法科学掌握信息技术,那么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将会长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所以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的能力。目前部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认知不够清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用电脑玩游戏,有的学生会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玩游戏,因此经常会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偷偷玩电脑游戏的情况出现。所以教师必须突破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要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实际应用优势。

以“画图工具”的讲解为例。教师可以首先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画一条直线,比比哪一名学生的直线画得最直、最工整。通过对比,学生们很快就会发现,无论再细心的同学画出的直线都会有一定的弯曲。随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画图工具画直线,学生就会明白画图工具运用起来更加方便,有利于帮助人们完成各类工作画图。学生将会对知识的运用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也将更有兴趣深入探究所学知识,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相比,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环境更复杂,不同的学生在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掌握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次,教师需要在开展课堂活动前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高效课堂需要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进行课前准备时,教师要将课堂时间和课余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其学习兴趣,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备课阶段,调整好各种教学影响因素,科学合理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制定适当的教学策略。课前准备的具体参照内容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需要详细而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避免课堂活动中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环境、操作习惯等方面情况因素引发一些突发状况或问题。例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其能够迅速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如果教师无视该情况,学生可能在完成课堂任务之后做一些与课堂学习内容无关的事情,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养成自以为是、不求上进的思想;领悟力较差的学生,在学习困难的理论知识时会产生枯燥无聊的感觉,甚至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注意到他们的学习困难并提供及时帮助,他们就可能形成畏学、厌学情绪,影响他们的学习进步和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时,需要深入了解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

第二,教师需要对课堂上要讲授的教材知识进行精心地选择和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兴趣。首先,教师在选取素材时,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知识学习方式,将文字修改和文字编辑两部分相结合,将美术创作和画图两部分相结合,便于学生学习。其次,教师在准备教学素材时尽可能注意素材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图片或宣传标语,例如在“设计人物动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则需要向学生提供其相应的动画元素。最后,教师在课前准备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趣味性、多变性、直观性和知识性特征,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逼真,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其能够投入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三)加强学生实践应用教学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科目,信息技术具有极高的可操作性,所以单纯学习理论知识,无法满足当前信息人才的培养需求,必须让学生自主探索利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完成相关操作。教师在讲述相关理论知识时,尽量不要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可以采用演示法。教师一边讲解知识点,自己同时演示正确的操作方法,并且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学生能够通过自己操作实践情况,更好地理解知识点。而且,小学生很容易对游戏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将相关知识学习与游戏相结合,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计算机键位时,教师可以将其知识点放在游戏中,让学生通过玩游戏学习新的知识技能,还能够提高其学习兴趣。

除此以外,对一些操作较复杂的信息技术知识,教师不能单纯地用演示教学法或讲解法等,学生可能当时跟着教师操作和讲解,暂时掌握了该部分知识的操作技能,而过一段时间很容易忘记。因此,教师需要在学生掌握基础的操作和知识之后,鼓励其在此基础上自主创作或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动画运动相关操作的讲解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展示不同动画动作设定的实际表现情况。在学生具备基础操作能力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加以创作,根据具体操作情况自己设计一个动画动作,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四)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情境

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学生对于抽象的内容往往会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所以教师要采用具体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化抽象为具体,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难题。例如在《计算机的结构》一课教学中,教师除了在多媒体上为学生讲解计算机的结构和组成硬件以外,还可以让学生来到机房内自主观察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并且了解这些真实的硬件和安装方法。学生通过自主观察、自主探索,就会在脑海中生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结构,既增强了教学效率,又为学生增添了趣味性教学活动。

另一方面,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其好奇心较重,经常会对很多事情感到新奇,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景,把学生的好奇心转移到课堂教学中,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认识机器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超能陆战队》中的相关片段,以其中的大白引入“机器人”这一概念中,让学生根据大白的形象说一下自己心中的机器人。随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描述的机器人形象,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更多机器人的图片,让学生对机器人的概念具更深一步的认识。信息技术课程中很多知识是具抽象化特点的,为了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和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景,才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心理年龄相对较低,正处于比较活泼好动的年龄段。这个时候,兴趣在教学中的导向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相较于其他科目,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较丰富,这也是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一大优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学科特点,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情境中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知识。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感染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取信息技术知识。另外一方面,这样的教学方法还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参与度。

以《图像的复制、翻转以及变形》这一章节的内容为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打开一个文档,并为学生展示一组山洞的图片,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图片中,而后通过计算机操作让图片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再公布如何利用计算机做到这样的操作。

(五)建立有效的信息化课堂评价体系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渠道,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还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学习能力和学生之间互帮互助情况,促进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健康发展。在课堂评价中,教师可以多采用一些鼓励性语言引导学生,例如“你真是太聪明了,能够想到这个好的主意”“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能够想出这样的好方法”“你又想到新方法了,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呀?”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语言鼓励,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在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评估学生作品或评价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时,应秉持公正、客观、全面、科学的态度和原则,不断创新完善评价过程,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主动发现和学习别人的长处,达到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教师在构建信息技术课堂评价体系时,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对学生的课堂情景、教学活动开展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更科学客观地评估课堂效果,为后续课堂教学提供参考,不断优化信息技术课堂,实现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目标。

三、结语

总之,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的信息化课堂,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要认知当前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与改革,全方面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