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40岁做准备: 学科观念与学科生活的重构

2022-03-17万伟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22年1期
关键词:重构

【摘 要】40岁回溯,会发现学校教育带给我们的学科观念有些是错误或狭隘的。学科来源于生活,也应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活、参与生活、改造生活。然而,急功近利的考试评价、纸笔测验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分科教学等原因都使得我们的学科观念远离生活,局限在狭隘的做题、考试层面。生活式再回溯,站在为学生40岁做准备的高度,深刻反思学科与我们生活的联系;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开发,将学科知识课程转变成生活经验重构课程;不断再学习,重塑教师的知识、经验结构,这是重构师生学科观念与学科生活的三大重要途径。

【关键词】学科观念;学科生活;重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06-0007-04

【作者简介】万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13)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一、回溯:40岁,这些学科还能带给我们什么?

40多岁的某天,我正在苏州参加省前瞻性项目视导,晚上独自待在宾馆,想到这几天在学校的所见所闻,加上最近自己的一些学习生活感悟,我突然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我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带给我的学科观念大多是错误的!这样一个发现让我既惊讶又错愕!

首先让我感觉到颠覆性认识的学科是体育。从小到大,我的学习成绩基本上还是可以的,唯独体育总是短板,力量不行,耐力不行,只有短跑、跳远还算可以。在记忆中,让我最害怕的就是800米长跑,那种呼吸困难的感觉即使在离开学校这么多年后仍然如此真切。每一次达标测验,我总是跑在最后面。也正是一次又一次失败、痛苦的经验告诉我,我不擅长跑步,跑步是一项痛苦的运动。所以,在生活中我也有意无意地逃避体育锻炼。体育在我的记忆中,留下的学科观念就是竞技、达标。工作后,年龄稍长,日复一日的伏案工作让我的身体每况愈下,于是,我想到了锻炼。可是每每尝试,总是感觉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鍛炼方法。直到前段时间,我无意间看到了《跑步圣经》,作者在书中的观点改变了我的运动观念。他说,“不能带来快乐的运动都是耍流氓”,跑步不一定要追求速度,可以按照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跑,跑一段,走一段,慢慢来,逐步坚持,再加上一些运动APP中“音乐燃脂跑”课程的指导。果然,我这个“菜鸟”居然慢慢从1000米开始跑到3000米,状态好的时候,还能每天坚持。这是我人生中一个重大的突破,因为在40岁前,我从来没有累计跑过如此长的距离。更让我兴奋的是,跑步不再让我感觉到恐惧、害怕和痛苦,在轻快的音乐声中,我居然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我掌控感,我很享受这种感觉。

最近读了一系列的书籍,也让我重新思考历史、数学、艺术这样一些学科。历史学科原本在我的印象中,就是背诵、记忆某某时间发生了某某重要事件,这个事件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历史教科书中用非常凝练的语言将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梳理得非常清晰,但“剔去了血肉的骨架”也经常让人觉得索然无味。然而,最近读的一些人物传记类史书却带给我重要的影响。比如《杜甫传》,杜甫的一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干啥啥不行,写诗第一名。”不管是杜甫的求学、考功名还是仕途,都不是一帆风顺。然而,越是在他遭遇坎坷、接触到社会底层惨象的时候,他写出的作品越是堪称经典;越是当他生活顺利、仕途顺利的时候,他的作品反倒是平平无奇。由此看来,人生的历练、磨难真的是一笔重要的财富。《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也让我深受启发,在其中也找到了很多人生的慰藉。40岁前,曾国藩锋芒毕露,性格直率,在职场、生活中处处碰壁;40岁后,在遭遇人生的多次挫折以后,他开始学老庄,用了两年时间大悔大悟,思考问题。“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当他的处事态度发生了变化之后,也迎来了事业和人生的巅峰。在这些历史书籍中,我突然发现,历史除了宏大的社会发展的叙述之外,其实也是真实可感的。历史不就是别人的人生吗?在别人的人生故事、人生经验、人生态度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有所启发。特别是当我们经历了人生的各种坎坷和失败后,这些历史故事对我们来说,就更能产生共鸣,而这也是在学校教育中,我没有能够体会到的重要感悟。

除此之外,数学在我的印象中就是刷题、考试,语文在我的印象中就是写作文、写日记,美术在我印象中就是画画,音乐在我的印象中就是唱歌,而这样的一些学科观念在我40岁以后才被一一发现是片面的、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是我想,有这样错误学科观念的人肯定不止我一个,而且我认为目前很多中小学教师也是抱着跟我类似的错误、狭隘的学科观念在进行着学科教学。

二、为什么会有学科?错误、狭隘的学科观念究竟从何而来?

这些错误的、狭隘的学科观念究竟从何而来?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首先思考的是:什么是学科?为什么会有学科?这些学科带给我们什么?我们如何通过学科看待世界?其实学科来源于生活。人类的活动产生经验,经验的积累和消化形成认识,认识通过思考、归纳、理解、抽象而上升成为知识,知识在经过运用并得到验证后进一步发展到科学层面形成知识体系,处于不断发展和演进的知识体系根据某些共性特征进行划分而成学科。所以说学科产生的历程大致可以这样表示:活动→经验→认识→知识→体系→划分→学科。

学科来源于生活,应该服务于生活,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活、体验生活、参与生活、享受生活、改造生活,这似乎是一个人人都能明白的道理。但在实践中,有些学科教师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却慢慢遗忘了这样一个教育常识。学科被我们不断压缩、异化,装进了远离生活的套子里,渐渐变成了教材、试卷、考试、分数、门槛、入场券。很多学科在学生应付完各种考试后,基本在他们的生活中就成为可有可无的存在,甚至是厌恶的、想要逃避的存在。那么,对学科错误认识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是考试评价制度,短期评价、功利评价、纸笔测验都助推了学科远离学生的过去、现在、未来的生活,成为局限在作业、试卷上的毫无生气的学习材料和习题。其次,分科教学更是使得教师囿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视野变得越来越狭窄,逐渐斩断了学科与生活的联系。作为一个初中生的家长,在每一次家长会上,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科教师跟家长交流的都是最近的学科考试情况。在他们的眼中,除了学科的知识、学科的考试、学科的题目,似乎没有其他更重要的、更值得强调的东西了。也因此,学生的生活、学生的感受、学生的长远发展,几乎已经不能够进入他们的视野。最后,文化再复制与惯习,也是产生错误的学科观念的重要原因。教师自己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学到的往往就是错误的学科观念,因此,教师们不自觉地带着在学校教育中接受到的错误的、狭隘的学科观念进行教学。很多教师的学科知识和学科生活随着教龄的增长,不仅没有进一步增加和丰富,反而变得愈来愈贫乏。因为有的教师常年固定在某个学段进行教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每天接触的学科知识就是那么一两本教材,再加上平时不读书、不学习、不写作、不应用、不持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便成了有限的、固化的知识的搬运工。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原因。40岁以后,我重读《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时发现,课程之父拉尔夫·泰勒早在70多年前就提出了类似的问题:“许多人批评了学科专家来确定教育目标的做法,因为学科专家提出的教育目标技术性、专业性太强,换句话说,对大多数在校学生不适用。他们考虑的是,对于今后将在某领域从事更高深研究的学生,该给他们什么样的基础数学?而其实学科专家更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了教育那些不会成为你这个领域里的专家的年轻人,你这门学科将做何贡献?如果学科专家能为这个问题提供答案,他们就做出了重大贡献。”[1]

泰勒在书中还列举了一系列学科应有的价值。比如说艺术,具有五个重要的功能。一是拓展学生的感知范围。通过艺术,一个人能够更清楚地了解事物;通过艺术家的眼睛来观察事物,他就能获得一种通过其他途径都难以获得的感知力。第二个功能,艺术提供除语言媒介之外的另一种交流媒介,艺术能澄清人的观念和感觉。有些学生发现,通过艺术形式可能比通过写作或口头语言更能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沟通也更为有效。对他们而言,这是艺术的一个很重要的教育功能。第三个功能,艺术还能实现个人的整合。通过象征性的表达,艺术有时可以起到减轻压力的作用。通过舞蹈或音乐来表达自己,都可以为个人表达、个人排遣压力提供机会,这对于一些年轻人更好地整合自我来说是很重要的。第四个功能,培养兴趣和价值观,无论是作为学生的兴趣品质,还是作为对与生命终极价值观同属一个范畴的极重要的人生观的表达,都是重要的。第五个功能,就是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学生能获得绘画、音乐技能及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技能。

很显然,在传统学校教育中,我们更多只接触到了艺术的第五种功能,即技能的训练和学习。我们的学科课程标准、学科教材都是由这个学科中的顶级权威们共同制定的,他们更多基于自己的专业学术经历和认识制定了各学科的课程目标,他们在潜意识中都希望把学生培养成自己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而往往忽视了那些未来并不从事这个学科领域工作的人在这个学科中能获得什么。这些专家往往更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严密的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科思维逻辑,而忽视学科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比如说,在学完了几年的生物课以后,我们对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动物的名字往往仍然一无所知。我们熟记的是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膜、DNA……大部分人会发现生物课上学到的大量的专业学科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难有机会真正被运用到;而我们需要的日常的生物学知识,在我们的教材中却往往并不会出现。于是,我们会感觉学到的学科知识都没有用。这也是我们产生错误的学科观念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如何打破原有的知识经验结构,重构我们的学科观念与学科生活?

1.生活式再回溯:学科与我们生活的联系。

学科教师可以基于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深刻的反思。当我们到了20岁、30岁、40岁时,我们的学科是不是还在我们的生命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当我们远离了学校,远离了考试,学科还能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影响,这才是学科最核心的价值所在。比如说语文,除了作文、阅读理解,还能带给我们什么?在高中学科课程标准中,语文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结合我们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其实语文的价值往往是超越核心素养的表述的。语文能够在平淡的人生中带来诗情画意,在真实可感的情节中深深打动我们,让我们产生代入式的体验,净化和升华我们的灵魂;能够赋予我们清晰流畅的理性思维能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表达能力;能够让我们超越时空,与不同的思想、灵魂和命运产生碰撞与共鸣……语文为每一个人提供一种机会,使我们能够探究凭个人实力不能即刻参与的各种生活及生存方式,还能提供探索各种情境的机会,并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语文能够通过阅读大大增加我们的经验,使人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不受时间的限制,也不受他们置身其中的社会阶层、职业种类和社会团体的限制,感受身臨其境般的经验,广泛拓展人们的视野。语文能让我们获得阅读的满足感,形成我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语文还能够提升我们的鉴赏品位和生活品位,能够提供一些机会让我们对文学形式及内容进行批评鉴赏,帮助学生形成文学欣赏标准和手段……当我们基于我们的生活和生命对学科进行真实深刻的回溯的时候,我们对学科的理解会更有深度和温度。

2.贯穿式再重构:从学科知识课程走向生活经验课程。

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观的代表人物派纳认为,课程应该关注学生在生活世界中的体验和生活经验,要把“学科知识性质的课程”变成“生活经验重构性的课程”。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把以知识体系为主的学科课程改造成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能够促进学生生活经验重构的课程。当前,很多学校热衷的主题教学、项目化学习、大单元教学、任务群教学,其实就是通过与学生生活更接近的主题、项目、单元、任务群,把那些似乎离我们很遥远的学科知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建立某种关联,让学生在鲜活的生活背景下学习知识,使得他们明白这些知识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可以在生活的哪些领域进行运用。学科知识不再被装在一个封闭的套子里进行“自循环”,而是被解封,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学科知识不仅仅能够应付当下的测试、达标、考试、升学,还能够在我们的生活中、生命中产生持续的影响。

3.再学习:教师的学科素养、观念、边界的突破和学科生活的重塑。

教师本身对学科的认识,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深度以及学科生活的重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学科教学。为什么我会在40多岁的时候,猛然警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学科观念很多是错误的,从而尝试重塑自己的学科观念,这跟我本身的持续阅读、学习和生活的历练感悟密切相关。如果没有我的再学习,没有新的知识的涌入和人生经验的积累,不断打破我以往的陈旧的知识结构和经验体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学科观念的反省。学科教师也要如此持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观念,拥有深刻的生活经历,进行学科知识的生活化应用,才能够带领学生建立正确的、丰富的学科观念,带领学生经历、体验丰富的学科生活。

【参考文献】

[1]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23.

3295500316540

猜你喜欢

重构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青少年劳动教育实施的认知与策略重构
中国美术评论话语多元谱系和当代重构
“双减”能否重构教育生态?
长城叙事的重构
重构
农产品供应链重构赋时层次有色Petri网建模与仿真研究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重读《重构》,呼唤匠艺